当地时间10日晚,以色列军方表示,第一架载有美国武器装备的飞机降落在以色列内瓦提姆空军基地。但目前以军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武器装备的用途。
美国的盟友们遇到战争危机时,总是前脚开打,后脚美式装备就运到。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3亿美元的对外军事融资(FMF)。2016年美国和以色列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备忘录(MOU),从2019年到2028年,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380亿美元:其中330亿美元的FMF加上50亿美元的导弹防御拨款。
虽然美国对盟友防务的支持,一贯地“慷慨而及时”,但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明显不同,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并不需要内塔尼亚胡四处游说寻求支援。对于以色列来说,北约盟友的军事支援,就像中国人红白喜事上的“随礼”,也就是表表心意罢了。
外媒US News & World 在一篇报道中,曾将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列为全球第四,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和中国。
在线军事实力调研平台 (GFP)在2022年初发布的国家军事实力排名中,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在140个国家中排名第18,在中东地区,以色列排名第四,在埃及(第12位)、土耳其(第13位)和伊朗(第14位)之后。
以色列各项军事实力水平图
军事实力排名其实很难直接评估,但以色列的军事科技实力,一直是公认的全球领先。在以色列强大的军事科技面前,哈马斯的5000多枚火箭弹,虽然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对于正常战争来说,其实也就像是原始人的刀剑和石头。
AI V.S. 人类
本轮巴以冲突的最开始,面对5000多枚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平民似乎并没有特别慌张,网上流传的火箭弹袭击视频显示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多数火箭弹都被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成功拦截。
铁穹防御系统拦截哈马斯发射的飞弹
“铁穹”系统是以色列开发的一种移动式防空导弹系统,旨在拦截短程火箭和炮弹。自2011年起投入运营,已成功拦截了大量来自哈马斯和其他恐怖组织的火箭,目前已服役十多年,是以色列早期人工智能技术在战争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
除了导弹防御系统,以色列还为其主战坦克、装甲车安装了一个小型的智能防御系统——“战利品”。该系统可以利用迷你雷达检测接近的弹药,发射拦截导弹,对其进行直接打击。
以色列披露的数据称,从2011年开始,装备有“战利品”防护系统的梅卡瓦坦克未曾被巴勒斯坦的军事势力击毁过。这一系统在各种环境中,无论是城市、开阔地还是森林,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拦截能力,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特别是在2014年的都市战中,这一尖端技术帮助以色列坦克有效地阻挡了众多导弹和火箭的攻击。
梅卡瓦坦克
除了主动防御以外,近年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很多军事行动中,还多次出现了由AI决策和实施的袭击。
2021年,以色列国防军在一次为期11天的军事行动中全面投入了AI定位的火箭发射台,以及大量无人机。以色列军方将这次巴以冲突描述为“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运用人工智能的战事”。
加沙地区人口众多,哈马斯的目标通常隐藏在居民区,他们的火箭发射器在发射后迅速隐蔽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中国承认吗,给以色列军队的打击时间非常有限。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以色列军队利用了多年积累的数据、卫星图像、监视设备、通信拦截和情报来源,为前线士兵提供了全面的战场数据分析。
在2021年的那次巴以冲突中,以色列的8200情报部队在加沙使用了代号为“炼金术士”“福音”和“深度智慧”的AI技术。
“福音”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军事情报并为指挥官提供战场策略建议,这些建议再与实际战场情况相结合,确定最佳打击目标,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前线的每个单元。“炼金术士”系统则预测士兵和部队可能遭受的袭击风险,并通过通讯设备为士兵提供实时警告,同时也收集士兵的反馈以评估下一次可能的袭击。“深度智慧”系统则专门用于绘制加沙地下哈马斯隧道的详细地图。
以色列的无人机
通过AI技术对情报进行处理、识别,基于此以色列成功摧毁了685个火箭发射装置。
AI控制的杀人机器是人们所不希望看到的。5月中旬,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美国国会第一次参加关于人工智能立法的听证会。会上美国政府和山姆奥特曼一直认为在战场上利用无人机杀人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据彭博社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官员表示,目前以色列的AI战争系统都在人类操作员的监督下,负责审查和批准每一个目标及空袭策略。不过,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受到任何国际或国家级别的监管。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国际法讲师、前军队法律顾问塔尔·米姆兰认为:“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一个家庭的毁灭。如果人工智能出现计算错误,而且不能为其错误提供解释,那么这个错误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战略模糊”的核威慑
除了先进的常规武器,AI武器外,以色列可能也有核武器。
近期,以色列利库德集团的一位议员戈特利芙,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发表极端言论,其中一条推文声称,以色列军队应使用核武器回应哈马斯的袭击。
戈特利芙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杰里科导弹!杰里科导弹!战略警报,在考虑派部队进入(加沙)前,(使用)末日武器!这是我的观点,愿上帝保佑我们所有的部队。”国际裁军组织的一份报告曾提出,以色列研发的“杰里科”系列弹道导弹具备携带核弹头的能力。
这位利库德集团的以色列议会议员的X(推特)上几乎全是对阿拉伯世界的极端言论
以色列的核武器问题一直是国际上的一个敏感话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发核武器,多数国际分析师和观察家普遍认为以色列确实拥有核武器,这种“不确认也不否认”的政策被称为“战略模糊”。
军事新闻媒体 News的一则报道中提到,迪莫纳核研究中心是以色列未公开的原子武器计划的核心设施,目前正在进行数十年来最大的建设项目。该设施已经是数十年历史的地下实验室的所在地,这些实验室重新处理反应堆的使用过的燃料棒以获得用于以色列的核弹计划的武器级钚。该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这项建设的目的是什么,以色列政府并未回应AP关于工作的详细问题。
在维基百科上,关于迪莫纳核研究中心的介绍也是:以色列的潜在核能力主要集中在内吉夫沙漠的迪莫纳核研究中心。多年来,有关以色列核武器的确切数量和能力的估计各不相同,但普遍认为以色列拥有几十到上百枚核弹头。
虽然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致力于发展空军力量,无人机和主动防御系统,以及网络情报技术,试图在常规武器技术方面形成能够压倒任何敌人的优势。但国际裁军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以色列研发的“杰里科”系列弹道导弹具备携带核弹头的能力。
美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中,援引了维也纳裁军与不扩散核武器中心高级研究员尼古拉·索科夫的话称,“对以色列来说,这种随意的言论可能更具破坏性,因为该国(以色列)甚至不承认自己拥有核武器,因此间接确认(拥有核武器)对其形象不利。”
由于以色列并不承认自己是核武器国家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中国承认吗,哈马斯要面对的是:AI+核武,到目前为止以色列也没有签署过《核不扩散条约》(NPT)。
美国的军火供应商
美国一直对以色列有军事资金援助,且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F-35联合攻击机、F-15战斗机战斗机。但以色列在军事上并不依附于美国,且一直是美国的军火供应商之一。
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以色列国防开支平均每年约为150~180亿美元(国家基金)。截至2022年6月,以色列有618个活跃的对外军售(FMS)案件,价值264亿美元。
以色列的主要国防出口是导弹、火箭和防空系统(20%),例如向捷克共和国出售6.3亿美元拉斐尔的系统;培训和指导服务(15%),例如埃尔比特与希腊国防部达成的协议,将在十年内斥资15亿美元重建其空军飞行学院;无人机和无人机(9%)、电子雷达和作战系统(9%)以及有人驾驶飞机和航空电子系统(9%)。有趣的是,备受外界关注的网络和情报系统销售,目前仅占以色列国防出口总额的4%。
以色列与美国国防工业的军事和商业活动很活跃,其中包括与美国主要公司的商业合同。当地军工企业从美国采购军事装备的零件和子系统,加以改装或附加以色列的军事系统再出口回美国。
2022年6月,美国大型国防公司 DRS就宣布了收购以色列重要国防技术公司RADA的计划。
目前以色列的国防工业由三家公司主导: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 (IAI)、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均为半国营企业)和埃尔比特系统公司。
这三家公司提供包括:太空和机载侦察系统、雷达系统、无人机、航空电子设备和光电系统、弹药、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同时,也生产结构部件和零件,并运营维护、修理和升级设施。此外,在军工领域,以色列还有数百家活跃的中小企业。
2021年,以色列国防出口总额达113亿美元,较同比增长33%,与2017年创下的94亿美元纪录相比增长了20%。
在出口欧美盟友的同时,以色列公司对阿拉伯的其他盟友也有大量的军事出口。
其中2021年,与摩洛哥、巴林和阿联酋等国家在国防系统和服务方面的订单就达8亿美元。自《亚伯拉罕协议》签署以来,以色列所获得的经济利益。2021-2022年间,以色列还向摩洛哥出口了价值5.6亿美元的Barak-8 地对空导弹系统
以色列国防部国际防务合作局估计,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国防出口将在2022年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
在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现在成为以色列武器系统最大的区域销售目的地,占以色列国防出口的41%,超过亚洲和中东地区。太平洋国家,包括印度(34%)。目前,美国占以色列国防出口销售额的 12%,其次是阿拉伯国家(7%)、非洲(3%)和拉丁美洲(3%)。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反华堡垒,却选出了亲华总统!阿雷瓦洛,到底什么来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在2024年,危地马拉这块长期被视为“反华堡垒”的中美洲土地,意外迎来了一个亲华总统——贝尔纳多·阿雷瓦洛。
作为中美洲的重要国家,此前,其外交政策一直深受美国影响,特别是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
然而,新任总统的上位,却标志着危地马拉外交立场的显著转变。
这一变化,不仅引发了各界对危地马拉未来政策走向的好奇,也为该国与中国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那么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阿雷瓦洛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如何在这个政治波动不断的国家中脱颖而出?又会给危地马拉带来怎样的未来?
危地马拉总统大选
2023年的危地马拉总统大选,是一场充满戏剧性和意外的政治博弈。
多年来,危地马拉一直被亲美的右翼政府把持,不出意外,此次选举也将以这一结果而告终。
然而,令众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时年64岁的左翼党派候选人阿雷瓦洛,却是这场竞选的最终胜者。
并在8月20日这天以59.12%的得票率一举夺魁。
而他最强劲的对手——桑德拉·托雷斯,也是被认为最有可能当选的右翼派,却只有36.15%的得票率,两人的票数相差甚大。
要知道,就在此前不久的两个月,阿雷瓦洛还处于远不及托雷斯的下风口。
根据当时的统计结果,全国希望联盟候选人桑德拉·托雷斯以15.78%的得票率位列第一。
而“种子运动”党候选人贝尔纳多·阿雷瓦洛得票率则为11.80%,位列第二。
那么,阿雷瓦洛是怎么做到,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逆风翻盘的呢?
先来看看这个阿雷瓦洛的来头。
阿雷瓦洛,是一个名字背后有着深厚政治底蕴的男人,出生于1958年的乌拉圭蒙得维的亚。
虽然他的诞生地距离危地马拉万里之遥,但其政治命运早已注定。
阿雷瓦洛的父亲叫何塞·阿雷瓦洛,也是一位老政治家,而且是危地马拉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
这一身份为阿雷瓦洛的成长环境,注入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从小,他便耳濡目染了父亲的政治活动,目睹了父亲如何在国家建设中施展才华,这使得他对民主和社会公正,有了与生俱来的认知。
教育方面,阿雷瓦洛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政治基因,还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
在阿雷瓦洛出生之前,他的父亲便因1954年的危地马拉政变而流亡海外。
在成长过程中,他也随家人离开过乌拉圭,在委内瑞拉、墨西哥和智利度过了童年。
直到15岁时他才初次重返故乡,在当地的一所私立天主教学校上课。
此后的日子里,他先是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获得了社会学学士学位。
紧接着又在荷兰乌得勒支大学,获得哲学和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
这一学术背景不仅提升了他的理论素养,也让他在未来的政治生涯中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阿雷瓦洛毅然选择了从政,也算是子承父业。
他的政治生涯始于外交领域,这一选择看似自然,实际上是他为实现更高政治理想所做的战略性布局。
作为危地马拉驻西班牙大使,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能力,特别是在国际谈判和关系管理方面。
2015年,他和一大批不满政治现状的激进分子,参加了危地马拉抗议活动,要求总统辞职。
并在此后的两年内建立了“种子”智库,这就是“种子运动党”的前身。
反华到亲华的转变
危地马拉为何被称为反华堡垒,新任总统阿雷瓦洛又为何打响亲华第一枪,中危关系是否迎来转变。
可以说,阿雷瓦洛一直有着非常明确的政治抱负。
对于危地马拉长年以来的政治生态,他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改革方向。
为官期间,他始终秉持着透明、公正的原则,积极推动反腐败和社会改革。
特别是在面对国内腐败问题时,阿雷瓦洛表现出了异常坚定的态度。
他认为,腐败是危地马拉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因此他致力于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打击腐败,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反腐措施。
正是这种坚决的立场,使得他在民众心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声誉,并为他最终问鼎总统职位,奠定了民意基础。
然而,阿雷瓦洛的竞选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右翼势力占据政坛优势地位的情况下。
危地马拉自19世纪独立以来,其地缘政治位置决定了它在拉丁美洲事务中,扮演着特殊角色。
冷战期间,美国在拉美地区广泛推行反共政策,确保该地区国家保持亲美立场。
故危地马拉的政权多次更迭,但亲美立场始终未变。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的接触,都被视为潜在的威胁。
1991年冷战结束后,尽管全球格局发生了变化,危地马拉依然保持了这种亲美的外交传统。
这种政治生态不仅是冷战遗留的结果,更是美国在拉美影响力的延续。
美国通过经济援助、军事合作,以及外交压力,确保了危地马拉政界对华的疏远立场。
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对危地马拉的直接投资占该国外资的很大比例,同时,美国还是其主要的出口市场。
因此,长期以来,该国的保守派政党在政治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这些政党通常持有强烈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立场,视中国为意识形态上的对立面。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被右翼保守党把持的危地马拉一直是少数与中国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
尽管中国大陆多次表示希望改善与危地马拉的关系,但后者在美国的影响下,始终拒绝与中国大陆建交。
这种政治生态也反映在危地马拉的媒体和教育体系中。
许多媒体和学校教材将中国描绘为威胁,以强化国家的亲美反华意识。
这种一边倒的宣传,进一步固化了公众对华的不信任态度。
但面对国内这种流行的政治趋势,阿雷瓦洛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国外在职学位班,打出了亲华的旗子。
2023年,其在竞选总统时,不止一次说明想要和中国大陆改善关系。
而且他不仅顶住了舆论压力,甚至成功获选,打破了危地马拉长期以来的政治生态与偏见。
这一获选成功的时刻或将载入危地马拉史册,成为其政治转折点。
未来的政治走向
反华堡垒,是如何选出亲华总统的!阿雷瓦洛,为何一边说要和大陆改善关系,一边又和中国台湾牵扯不清。
这种既要又要的行为,中国如何回应。
其实,在危地马拉的民众甚至大部分政客之间,风向早已转变,很多人都不满现有的外交倾向和政治体系。
而阿雷瓦洛在竞选期间,主张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旨在摆脱美国主导的单一经济结构,寻找多元化的国际合作伙伴。
这一立场虽然在竞选初期并不被看好,但随着选情的推移,他的主张却逐渐获得了民众的共鸣。
由于中国逐渐崛起,实力越来越强大,危地马拉右翼政府一意孤行的拒交政策显然对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而这些又都造成了其百姓生活质量的下降。
例如,由于长期拒绝与中国建交,危地马拉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上受到了极大限制。
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拉美地区重要的投资者,但在危地马拉的存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现象导致了危地马拉错失了大量的经济机会,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领域。
相较之下,其他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反华堡垒,却选出了亲华总统!阿雷瓦洛,到底什么来头?,已经与中国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从中受益匪浅。
这些国家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危地马拉则因其反华政策,未能分享这一全球经济增长的红利。
危地马拉的反华政策,不仅在外交和经济上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对该国的国内发展造成了阻碍。
由于拒绝与中国开展合作,危地马拉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方面都落后于其他拉美国家。
这种落后也导致了该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边缘化。
在危地马拉年轻选民和城市选民中,他们渴望看到国家政治格局的改变,深知“亲美反华”政策不利于国家发展。
而阿雷瓦洛在竞选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反对旧政治势力的形象,打出“亲华”牌,取得了许多选民的共鸣。
2024年1月,阿雷瓦洛正式任职,并且履行了自己的政治宣言。
他在各项政治举措中都开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
有危地马拉有学者分析,阿雷瓦洛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中国建交。
不得不说,阿雷瓦洛是一个“明眼人”。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危地马拉如果继续坚持反华立场,势必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长期的亲美反华政治生态虽然维护了其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已对国家的发展构成了障碍。
随着阿雷瓦洛的上台,危地马拉有望在对华政策上做出调整,以实现更为平衡的外交战略,从而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但值得一提的是,阿雷瓦洛虽嘴上坦言,希望和中国改善关系,但对于中国台湾这个中国主权问题,却始终未做出实质改变。
从他目前种种行为来看,亲华好似只是嘴上行为,目的只是在中国捞取好处,然而中国与国建交,向来主权问题是底线。
阿雷瓦洛如接下来,一直是说一套,做一套,吃亏的只会是他们。
毕竟2024年5月,我国能因为中国台湾问题拒绝与危地马拉进行相关的经济合作,未来也不会和反华派合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