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 / 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华侨生”,你不知道高考绿色通道

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华侨生”,你不知道高考绿色通道

该负责人“指点”称,非京籍家长要想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要通过办理菲律宾绿卡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让孩子获得华侨身份后,再去国外待两年,“出口转内销”,等坐到华侨生联考考场时,“土著”就变成了“华侨生”。“真正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华侨子女根本考不过这些土生土长的大陆考生。

华侨生联考中介机构调查:27万“土著”变身“华侨生” 低分考名校

某华侨联考培训机构的菲律宾校区正在组织月考。(资料图片)

考生和家长在向华侨联考中介机构咨询。(资料图片)

“对不起,没能早点告诉你,其实200分就能上‘211’大学。”360教育集团推出的一组“对不起”体营销广告,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华侨生联考一时风头尽出。这在非京籍初三家长宋女士眼中,就像是“救命稻草”。

“回山东老家读高中?就儿子的成绩,只能在专科徘徊。留在北京,则意味着无法参加高考。”宋女士在北京四处打探华侨联考培训机构。当她来到北京三一树人教育办公室时,已有数位非京籍家长在这等候,他们均被该机构“一本率100%”的广告所引来。

该机构负责人向家长“揭秘”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简称全国联招)是“名校捷径”。他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张宣传页,上面写满“985”院校近年来全国联招录取分数线,低得令人咂舌,吉林省某“985”高校录取分数线仅为400分。培训机构将全国联招直白地简称为华侨生联考。

该负责人“指点”称,非京籍家长要想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要通过办理菲律宾绿卡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让孩子获得华侨身份后,再去国外待两年,“出口转内销”,等坐到华侨生联考考场时,“土著”就变成了“华侨生”。

27万元,“土著”变身“华侨生”

“身份比努力更重要!”宋女士辗转走访了北京数家华侨生联考培训机构,发现中国“狼爸”成为最打动家长的成功案例,“‘狼爸’萧百佑3个孩子都考上了北大,靠的不仅是棍棒教育,还有华侨生联考”。

但让记者疑惑的是,这些机构虽大肆钻政策空子,但行事作风大胆张扬,不但在媒体平台四处打广告,还组织公开的宣讲活动。

记者在某搜索引擎输入华侨联考这个关键词,找到相关结果约189万个,其中大部分网页为华侨生联考培训机构的广告。打开这些网页后,“华侨联考,直通‘985’、‘211’高校”“相约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名校”等广告语充斥屏幕。大部分机构的总部位于北京、上海、厦门、深圳等地。记者以家长的名义,暗访了北京三一树人教育、上海心叶教育、厦门侨安教育、深圳圆梦教育4家机构。

2017年全国联招报名资格明确规定,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最近4年(截至报名时间结束)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即按一年计算,无须连续居住)。

记者被告知,孩子要想参加华侨生联考,首先要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而菲律宾特别居留退休签证、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因操作方便、费用低,是国内学生“变身”华侨生的“跳板”。尤其是菲律宾特别居留退休签证快捷稳妥,被厦门侨安教育等三家机构视为“首选”。

深圳圆梦教育工作人员介绍了“土著”变华侨生、参加联考的整个流程。第一步,每年8月至次年1月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在深圳参加为期5个月的华侨生预科班培训,主攻英语。第二步,在每年1至3月,办理移民签证手续,申请国外国际高中学籍,前往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市的国际高中学习。第三步,在国际高中就读,并进行18至20个月以上的专项联考课程培训。第四步,返回深圳培训基地,参加为期7个月的考前集训。第五步,协助学生报考、指导填报志愿、考前心理辅导,陪学生参加全国华侨、港澳台联考。

她介绍说,目前每名学生收费27.6万元,主要包括3.6万元华侨生预科班培训费;5.8万元的华侨生办理费,主要包括移民办理手续费、咨询费以及菲律宾国际中学学籍注册费;14.6万元的在菲期间学习费,包括在驻马尼拉指定校区就读国际高中期间的学费、专项联考培训费;3.6万元的归国考前集训费。

记者接连询问了4家华侨生联考培训机构,费用都在32万至50万元,每家机构每届报考人数6人到近百人不等,而且报考人数在逐年增加。

“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在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怡保有自己的教学基地。”北京三一树人负责人称,该基地是该机构投资参股建立的华文中学。国内学生在此独立编班,师资也都是“国内有经验的高考辅导名师”。因为全国联招没有单独教材,该校教学依据“人教版教材、真题和我们自编的教材”。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很多机构都强调自己在国外拥有自办学校或合作学校。厦门侨安教育强调说,该机构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国城内办了一所独立学校,全封闭式管理,除体育、音乐课外,只开设联考相关课程。

上海心叶教育相关负责人则强调结果。去年是该机构所操作的华侨生第一年参加全国联考,7名学生全被国内本科院校录取,成绩最差的被福建师范大学录取,成绩较好的考入上海财经大学等一本院校。今年,该机构有约20名华侨生参加全国联考。

“买房送‘移居’绿卡,轻松考入国内一本名校。”国内的一些地产公司也将华侨生联考作为自己开发的海外地产的卖点和噱头。四川的程女士在参观国内一家知名的地产公司位于马来西亚的地产时,地产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他们已经跟知名的教育机构签署华侨生项目合作协议,将在马来西亚设立海外教学基地,为业主子女提供华侨生课程,打造通往名校的绿色通道。

400分上“985”,身份决定命运?

“你还别不信,400分就能考上山东大学!”看到宋女士对儿子成绩不自信,北京三一树人负责人齐老师一个劲地开导她。

“200分上‘211’”“400分上‘985’”,华侨生联考真的像中介机构宣传口号一样容易?这场“神秘”的考试分数线是多少?难度又如何?

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询问华侨生联考难度,厦门侨安教育工作人员让记者不必担心:“我们这里的学生大多成绩中等偏下,来自福建、山东等地。但也有厦门等地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冲击北大等国内一流名校。”该工作人员承诺,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到该机构走华侨生路线,如果比较努力,考入一本院校没问题;只要能按时上课、完成作业,考入二本院校没问题。

“25%初中知识点,30%高一知识点,35%高二知识点,10%高三知识点。”北京三一树人工作人员一再强调,华侨生联考相比普通高考,难度要低很多。

总部设在广东教育考试院的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生办公室(简称全国联招办),从2011年开始(2015年除外),每年都会公布华侨生联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记者查阅发现,分数线5年没有变过:

第一批本科院校文史、理工类:400分。第二批本科院校文史、理工类:300分。预科在这个基础上减20分。艺术类、体育类院校(专业)为200分。

在录取人数方面,根据中国侨网提供的数据,各学校有所不同,多者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每年录取一两百人;少者如清华大学,每年只有约3人;同一所学校,录取线逐年变化,差别可能很大。

4月13日下午,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招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近年来的全国联招中,两所学校每年招生计划分别为30人、20人,由于填报该校的考生相对较少,录取分数线为第一批本科最低分数控制线400分。吉林大学一般都招不满。

据北京三一树人工作人员解释,除了北大、清华、复旦大学等名校,以及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侨校外,很多内陆省份名校在华侨中的知名度不高,从而出现在全国联招中报不满的情况。

记者又以华侨生家长的身份致电部分全国联招参与高校。东北财经大学招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校去年首次成为全国联招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只要高于第一批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无论第一志愿还是第二志愿,都有机会被该校录取。去年,仅有两名符合条件的考生被该校录取。

同样,哈尔滨工业大学去年仅有4名满足要求的考生填报该校。同为“985”高校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两年全国联招,均无考生填报该校,“只要填报我校,且分数超过第一批本科最低分数线,就有机会被我校录取”。

据介绍,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等6所高校,去年全国联招最低分数线为550分、480分、450分、450分、441分、420分。而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只要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报考该校,分数线达到全国联招第一批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都有机会被该校录取。

虽然很多华侨生联考中介机构一直宣传“100%一本率”,但港澳台华侨生联考的总体录取率并没有那么高。中国侨网称,最近3年,全国联招每年报名人数为4500—4700人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华侨生”,你不知道高考绿色通道,一本率29%,二本率36%,每年约有800至900人考不到300分。

“真正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华侨子女根本考不过这些土生土长的大陆考生。”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认为,激增的海外高考移民已经使得港澳台华侨生联考出现了“挤出效应”,“这些真华侨名额被海外移民挤占了”。

复旦大学招办工作人员表示,该校在2016年全国联招中,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21分,而2014年为562分。录取分数线出现大的波动,跟报考人数、试卷难度息息相关。

在刘海峰看来,背后重要原因是海外高考移民拉高了这些学校的分数线。北京三一树人工作人员也看到了疯涨的数据:“以前都是几个孩子,今年30多个。”他重新把中介合同修改了,费用从去年的39万元改为49万元。

出口转内销,谁来破解“华侨生”的易容术?

“平时都在一个班上课的同学,临近考试,同桌的他摇身一变,成了华侨生。”说起华侨生联考,刘海峰记忆犹新,十多年前,这样的“华侨生”不在少数。

据刘海峰回忆,因为当时没有在国外居住2年的限制,所以很多大陆考生都是在国内读书,临近考试才出去,换取华侨身份。

2005年前后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华侨生数量的“不正常增长”严重破坏了全国联招的公正性,侵犯了真正华侨考生的正当权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育部官网称,由于联招考试与国内高考有差异,一些中介机构采取不正当手段,为国内学生办理华侨身份参加联招考试,“2005年尤为严重”。

这条变身“路线图”大致是这样:报名,交纳十万元至数十万元后,中间人保证一定能考上;培训,中间人在知名高校办班,给“华侨生”上课;“变身”,通过蛇头获得所谓的绿卡;考试,以“华侨生”身份参加联考。

为给学生办理一份国外居住证明,“蛇头”往往安排学生到马来西亚、老挝和越南等国,“旅游”两天到一周。

为堵住这个漏洞,2006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侨办对华侨生全国联招报考资格进一步明确,要求考生必须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最近4年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

该政策“杀伤力”巨大,据媒体报道,2006年上海地区全国联招入学考试华侨生仅有不足30人,回落至2004年的20多人的规模,而2005年该考点华侨生为103人。当年厦门考点华侨生更是断崖式下跌,当年只有13人参加考试。当年,北京地区有数千名学生报考全国联招,但只有200人取得了准考证。

但培训机构很快找到了破解国外2年居住限制的门路,造成华侨生数量又出现增长。2016年,仅厦门侨安教育就宣称有200多名学员参加了全国联招。

“通过这种投机取巧取得华侨身份的考生,虽然不合理,但却是合法的。”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政协原委员杨一平表示。

对于目前华侨联考的“漏洞”,参与录取高校和组织者联招办是否知情?记者以家长身份进行了咨询。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招办明确表示,第二家园计划不属于长期或永久居留权,通过者无法仅凭该项目以华侨生身份报考学校。

马耳他华侨生联考,移民马耳他能带来哪些教育优势?

马耳他,集“欧盟成员国”“申根国”“英联邦国”“欧元区国”四重身份于一体,是您给下一代提供受益终生的优质移民选择。

英式教育 通行国际

马耳他继承了英国的教育体制,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质量,学生各阶段考试的标准设置也同英国IGCSE Level符合,可无缝对接英美名校。马耳他提供为期11年的义务教育,从5岁开始一直到16岁结束,且公立学校对国民免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与学生的平均比例1∶7,小班授课,因材施教。

马耳他共有学校340所,最具有声望的大学是马耳他大学,是全球百所名校之一,英国和美国的著名大学在本地设有分校,毕业后可直接拿英国及美国大学的毕业证书。

英语语言环境也是马耳他教育的一大亮点。尽管作为一个地中海岛国,但马耳他的官方语言却是英语,它也是西欧仅有的几个英语国家之一(英国、爱尔兰、马耳他、塞浦路斯)。除了英语,学校还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马耳他华侨生联考,移民马耳他能带来哪些教育优势?,“2+X”的多语言教学,学校授课语言为英语和马耳他语,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学习其他欧洲语种。“多个朋友多条路”——拼软实力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现代拼的都是硬实力,“多个语言多条路”才是硬通货!

私立教育 对接全球

在马耳他有一种相当于中国中考的考试,私立学校的学生参加比例只达到7%,其中30%的学生获得A+。参加类似中国高考的考试中,私立学校的学生参加比例达到14%,其中超过32%的学生得到A+的成绩比例之高,可见马耳他的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很棒。

私校的小班教学模式,一般控制在每班15名学生左右,很多私立学校都推出了 (IB) 国际文凭课程以及 (AP) 大学先修课程,成绩被英美乃至国际众多顶尖大学接受,作为升学考察的标准之一。

相比于公立学校,私校的教学更偏重于现代语言(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数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这些都是将来进入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顶尖大学所必须的学科。在2013年A-Level现代语言科目的考试中获得A+和A的学生,有50%都来自私校。

丰富的课外活动

私校相当重视培养学生在体育、音乐和喜剧方面的兴趣爱好,也因此配备了一流的配套设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不同的喜好。射击、高尔夫、帆船、马术……这些在私立学校中都能学得到。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等私校还保留了一些历史悠久又颇具特色的传统运动,比如伊顿墙游戏,哈罗足球、壁球等。

综合素质正是欧美名校在乎最重要的入学条件之一。

无论是有音乐天赋或是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私校都能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培训课程。比如教会学校能给学生参加唱诗班的机会;而有丰富体育教学资源的私校经常组织大型体育比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像这样各有特色和优势的马耳他私校有很多,为才华横溢的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华侨生联考 弯道超车上清北

对于打算让孩子在国内读本科的父母来说,移民马耳他之后,让子女以华侨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也是一个优势巨大的选项。华侨联考按历年考试大纲及考试情况来看,难度大大低于普通高考(相当于普通高中会考的难度);不受户籍、学籍限制,是解决异地高考的绝佳方案;近5年左右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录取分数线最低在一本400分,二本300分,艺术类200分。可以使子女轻松入学985、211等一流名校,享受内地高校教育,堪称“高考直通车”。

除了题目简单、分数线低,华侨生联考目前还有两大优势

现阶段马耳他华侨生联考,马耳他投资移民项目投资门槛低,可一步拿到永居卡。在获得马耳他永居卡后,父母一方在华侨生考试截止报名结束日前有连续2年累计18个月的在马耳他居留时间,且孩子在马耳他上2年学,即可满足华侨生的条件,有资格参加华侨生联招考试,享受低分入读国内顶尖学府的福利!

精英教育 公道价格

有人曾经比较过上海和马耳他的国际学校学校的学费,按照国内国际学校小学到高中13年的教育算下来,国内的学费总计需要约200多万人民币。而移民马耳他,根据戚斯维克豪斯学校圣马丁学院( House & St. 's)官网信息,完成13年同样的国际教育只需要约50万人民币!费用节省高达75%。

作为马耳他知名的国际学校,戚斯维克豪斯学校圣马丁学院的学生历年为不少名校所录取,包括剑桥、牛津、伦敦大学以及常青藤名校等。只需花费国内学校1/4的价格,就能让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

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吗?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项目对申请者的要求很低,而且拿身份的速度也很快,也有一些申请者为了子女的教育选择该项目。不过,如果想让子女通过此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要注意,在满足居住条件的前提下,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接受此种身份的报名者,具体内容且看澳臻移民的详细介绍。

1、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吗

首先,华侨生联考对参加者以及父母的居住时间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比如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截止报名结束日),2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此外,如果没有长期/永居居留权,但是居住时间满足要求也可以。但是本文讨论的是第二家园身份持有者,本身已经说明持有海外国家的长期居留权,因此这种情况不做讨论。

其次,在满足居住条件的前提下,部分学校还就长期/永居居留权做出了更详细,更进一步的限制。比如热门的华侨生联考报名学校暨南大学,已经明确指出,该校不接收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身份持有者的报名申请。当然,目前还只是个别少数学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未来是否会扩大到更多的高校尚且不得而知。因此,对于办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目的是为了子女参加华侨生联考的申请者而言,需要在办理之前弄清楚各学校的具体要求。

2、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项目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项目吸引了众多的申请者,主要原因在于该项目巨大的优势,当然该项目也有一些缺点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主要内容包括:

优点:

1)门槛低

没有年龄和语言要求,不需要财产来源证明,材料准备齐全,拿身份速度快。此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不属于移民计划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吗?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对其它移民不会产生干扰和影响。

2)身份优势明显

一次申请可以获得十年的居住权,而且可以无限期续签。只要主申请人获签,家里的其他人一样获签。第二家园项目不影响中国国籍,而且在子女教育方面优势明显。

3)居住生活

马来西亚生活成本低,拥有出色的医疗保健体系,当地说英语的人多,说中文的人也较多,交流基本没有障碍。

缺点:

1)非移民政策且权利有限

第二家园项目属于定居计划,并不是移民,这意味着很多权利是没有的。

2)不能直接工作

可以在马来西亚开公司,但不可以工作,如果要在当地参加工作的话,需要向当地移民局申请特许工作证。

总的来看,如果单纯想去马来西亚定居生活,第二家园项目还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但是,如果想为了子女教育,尤其是参加华侨生联考,还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接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malxyhqs/14481.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