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麻省理工 / 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三秦都市报】徐峰团队:致力学科交叉 追求一流学问

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三秦都市报】徐峰团队:致力学科交叉 追求一流学问

2011年回国后,徐峰教授建立了西安交大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对回国前已在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实验室任研究员的徐峰来说,“回到西安交大的确需要一定的勇气。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博士后深造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部的徐峰在完成学业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交大。

2011年回国后,徐峰教授建立了西安交大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中心从生物力学、生物传热学、生物医学等理论体系出发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依托组织工程、细胞打印等相关前沿生物技术,着力于解决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性研究以及临床医学治疗方案的设计、优化,已形成了具有从事高水平学科交叉研究能力的研究创新团队。爱国奉献为内涵的西迁精神的接续传承,让这个研究团队活力四射,成果丰硕。

响应国家需要 回国建跨学科团队

对回国前已在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实验室任研究员的徐峰来说,“回到西安交大的确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回看这几年的经历,学校在建团队、搭平台方面给予的支持,‘交大模式’的学科交叉团队氛围,使得今天的局面成为一种必然结果。”

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博士后深造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部的徐峰在完成学业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交大。说起自己的这段经历,徐峰表现得很低调。在他眼里,回到母校、应国之需,用自己所学为祖国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因为祖国的需要,是科技工作者最大的人生价值。

以“用知识报效祖国,用科技改变生活”为准则的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瞄准世界学术前沿,结合国家导向和临床需要开展探索研究。团队基于多学科交叉技术平台,建立了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三秦都市报】徐峰团队:致力学科交叉 追求一流学问,揭示了生物组织在冷热刺激下疼痛行为的本质区别,解决了临床上无法定量衡量疼痛等级的问题;针对国家关心的传染病、心血管等慢性病及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利用先进的数字制造技术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效地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快速检测。

目前,团队汇聚了一批涉及力学、生物、医学、材料、机械学、传热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国内外精英加入,让团队具备了持续输出原创性科研成果的能力。

培养人才 续写西迁精神新篇章

“独行致快,众行致远。”短短几年时间,团队已出版中英文专著和教材5本,主持课题20余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6项,获批授权专利20余项。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三项,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推动了工程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将团队打造成为研究手段先进、理念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使西安交大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成为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是徐峰不断奋进的目标。“我作为一名老师国外在职学位班,最欣慰的莫过于学生成长成才。”

截至目前,团队已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子:2人入选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培养的研究生中17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5人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中获得最佳墙报奖。他们将带着“交大DNA”,用自己所学所获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聪明才智,续写“西迁新传人”的新篇章。

原载于三秦都市报12月15日A02版

报道链接:

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待遇,如皋开发区用“上海待遇”补招才短板

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博士马春野,深耕汽车新品研发20多年。出任如皋赛麟汽车副总裁、研发总院院长后,全力挑起赛麟所属新能源汽车研发院、轻量化平台研发院、智能互联研发院和清洁动力研发院的管理工作,带领研发团队为总投资178亿元的赛麟汽车开发整车扫除一个个技术壁垒。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黄碧英、哈佛大学博士向勇和碳纳米材料领域全球知名技术专家慈立杰博士等4人博士团队,将独家研发的类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新技术在如皋实现产业化,去年以来,连续追加投资建设20亿瓦时的产能,预计2021年将实现销售80亿元……

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名鼎鼎的专家纷至沓来,缘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劳动关系在上海,人才效力在如皋”新政。

以往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待遇,如皋开发区用“上海待遇”补招才短板,上海产业人才不愿意离沪工作,其中一个后顾之忧就是外地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上海。为此,如皋开发区在上海成立金皋公司,专门招聘各类项目紧缺人才,通过劳动关系放在上海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甚至争取落户于上海等政策,相关人才聘用后由皋开集团委派或金皋人事借用模式输送到开发区相关企业。

“我原来在上海工作,好多地方挖我,我都没有动心,因为他们无法解决我们养老的顾虑。”赵力锋是浙江嘉兴人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待遇,与同事们一起来到如皋开发区,专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开辟比银行借贷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去年,他们团队融资41.8亿元。

2018年,如皋开发区通过这一方式引进的人才就实施产学研项目26个,把10家企业推上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记者 杨新明 通讯员 冒志鹏 朱登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mashenglg/17888.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