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又是一年升学季,今天的初三毕业生在三年后将迎来人生的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在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洪流里,难道没有其他的选择吗?
据了解,今年开始,马来西亚ICC(国际中文)课程项目正式落户无锡。通过三年的学习后,学生不仅能在文化课上有不错的长进,英语口语方面肯定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也开阔了眼界。同时,结束学业后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学生与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每年5月进行的华侨生联考,或者申请马来西亚本地高校及去欧美等国的大学继续深造。华侨生联考有两次入学考试机会,近几年的大学本科升学率较高。
什么是ICC课程?为全球学生(中国学生、海外华人华侨学生、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顺利通过中国教育部设定的中国大学考试(HSK汉语考试、港澳台华侨生联考)而制定的国际中文课程。
特别提醒:因政策规定,ICC课程项目招生仅限初三毕业生,25个名额,分秒递减!
报考条件
1.取得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
2.最近4年之内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马来西亚华侨生项目落户无锡!初三学生“曲线救国”可以一试!,在国外有2年以上的实际居住记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出具的公证书
4.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如果您有意向了解相关问题,可以扫以下二维码,将有专人为你答疑解惑!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学生姓名+年级+学校,例如:张三,初三,某某中学
END
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学校,国际学校学费狂飙?马来西亚国际学校迎来热潮
谈及国际学校,学费昂贵一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连网上所流传的“中产破产”三件套中也有国际学校的一席之地,甚至还有人将国际学校比喻为“碎钞机”。
根据 发布的2023全球国际学校费用排行,美国和中国成为了全球国际教育最贵的两个国家。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国际教育支出,均位列全球top10之内。
(图示:2023全球国际学校费用排行)
根据 的数据,北京最贵的国际学校学费40337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万,最便宜的国际学校学费1116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万。
按这样的费用来算,一个小孩若是需要在北京完成12年的基础教育,至少都需要100万,最高则需要达到400万左右。而且这其中还不包括建校费、校车费、校服费、餐费等每年都要支付的费用。
在国内读国际学校如此“烧钱”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学校,国际学校学费狂飙?马来西亚国际学校迎来热潮,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的选择?
当然有!比如马来西亚。
01
中产家庭的性价比优选
马来西亚,作为家门口的留学地,国际化程度较高,英语普及率和使用率在东南亚仅此于新加坡。
在教育方面,马来西亚属于英联邦教育体制,国际教育在整个亚洲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目前,马来西亚一共有超180所国际学校,且英、美、澳、加很多知名学校在马来西亚也均有分校,吉隆坡也有很多顶级私校,对于家长而言,可供选择的国际学校范围更广。
一般来说,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包含了幼儿园到高中的课程,3-18岁都可以申请。与公立学校采用马来语授课不同的是,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主要采用英文作为授课语言。
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按照收费标准、师资水平、软硬件等可划分成六档,其中大部分学校学费在5-15万元/年之间,如 塞弗国际学校、伊顿国际学校、双威国际学校等。少部分的头部国际学校学费会达到每年10万-15万人民币左右,如 吉隆坡国际学校、满家乐国际学校、花园国际学校等。这些学校普遍享有高水准的教育质量,拥有超高的升学率,毕业生受大多数世界名校的青睐和认可。
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也是以马来西亚国际学校作为跳板,孩子在国际高中结束后,不仅能凭借国际通用的成绩申请英、美、澳、加名校,也能申请亚洲知名的大学,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以吉隆坡国际学校ISKL为例,近几年毕 业生成功申请到了美国的143所高校、加拿大15所、欧洲包 括英国在内共66所高校和亚洲的16所高校, 包括哈佛、剑桥、 牛津等,每年有五分之一学生进入全球TOP10, 二分之一学 生进入全球, 90%以上学生都可进入他们首选的大学。
02
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升学途径
在马来西亚读国际学校的学生有多种升学途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选择:
1-直接申请英美澳加等主流留学国家大学
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以国际学生为主,学校里的欧美教师及国际学生的比例都比较高。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学生可以在考取AP、A-level、IB、OSSD等国际文凭后,凭借优异的成绩申请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主流留学国家的名校。
2-在马来西亚就读欧美高校双联课程
双联课程是马来西亚实行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将英、美、澳、加、新等国的知名大学的课程部分或全部(3+0、2+1、1+2)转移至马来西亚分校或合作院校,毕业时可以获得由英、美、澳、加、新等国的知名大学颁发的学历文凭或学位证书。
这类课程也被称为第三国文凭。这种文凭不仅为马来西亚、中国承认,更为国际认可。特别是在商务、酒店与旅游管理、管理学、电脑科学、大众传播学、工程与应用科学、文学艺术、音乐表演等领域,具有世界和亚洲水平。此外,马来西亚是亚洲最早引进合作学位的国家之一。
【3+0课程】指在马来西亚留学3年,无需到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学校,也能拿到国际认可的教育文凭。
【2+1课程】指在马来西亚读完2年后,再去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读1年的学制。
【1+2课程】指在马来西亚读完1年后,再去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读2年的学制。
点击进入阅读:
3-申请马来西亚国内知名大学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马来西亚有超过5所进入全球前200位,9所进入全球前500位,可以说在亚洲众多国家中名列前茅。因此即使高中毕业后,不去英美澳加等主流留学国家,也依然可以申请马来西亚的知名大学。
点击进入阅读:
4-参加华侨生连考回国读大学
华侨生联考全称为“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是中国为海外华侨、港澳台学生等提供的高考路径。这一考试不仅为华侨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升学机会,而且降低了他们进入中国知名大学的门槛。录取分数线较低,考试科目较少,这使得备考压力相应减轻。
办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长期签证,满足居住条件,孩子以华侨生身份参加国内大学招生。
华侨生审核条件
以上这些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选择最适合的升学路径。
02
马来西亚国际学校迎来热潮
据统计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截至2024年7月,马来西亚国际学校的入学人数在过去五年内增长了11%,达到了名学生。
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分布在多个城市和地区,其中吉隆坡、槟城和柔佛新山是最受欢迎的城市。吉隆坡有许多知名的国际学校,如ISKL(吉隆坡国际学校),学费较高,但教学质量一流,注重全面发展。槟城的国际学校则更为亲民,学费相对较低,但仍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通常提供多种课程体系,如A-LEVEL、IGCSE、AP和IB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属于英联邦教育体系,为学生将来申请欧美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马来西亚整体消费都不是很高。根据在马来西亚的陪读妈妈反馈,低龄阶段在马来西亚留学,学费虽占主要开支,但也只是国内国际学校学费的二到三分之一。租房费用同国内二线城市相当,其他生活费用基本持平。
如果您还有更多关于马来西亚留学的疑问,欢迎联系添加置业顾问:,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与线下推介会,为您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咨询!不论是正在考虑国际学校择校的家长,还是正在规划送孩子接受国际教育家长都不要错过我们的活动。也可以报名实地考察马来西亚学校与环境。
END
马来西亚房产中国巡展&免费咨询通道开启中
移居签证|国际学校|经商投资|买房置业
业内资深专业人士讲解,签到领精美礼品
现在就抓紧时间,报名预约吧!
买东南亚好房,就找优居东南亚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房产留学推介会
活动详情
—上海站—
活动时间:1月11-12日(周六/日) 10:00-18:00
活动地点:外滩威斯汀酒店 2楼白玛瑙厅
具体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河南中路88号
地铁线路:地铁10号/14号线 豫园站 1号/5号口出
咨询更多请联系优居东南亚资深置业顾问:(文女士)
咨询报名方式
咨询热线:
识别二维码,快速报名
华侨生联考马来西亚菲律宾,数典忘祖的菲律宾,没有华侨哪有他
古老樟林港,大眼红头船,精明潮汕商,冒险四邑客,顺风渡吕宋,乘桴下南洋,千岛勤耕耘,粤味永流芳。
数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在“千岛之国”菲律宾交汇,各地移民给菲律宾社会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中东西方文化在饮食方面的影响不可不提,这里除了有充满西班牙风味的、马来地区和印度特色的辛辣咖喱、美式的快餐与甜食、清淡的日本菜与越来越多的韩国菜外,更多的还是华侨华人带去的美味佳肴。中国传统小吃如米粉、春卷、烧包、烧卖、扁食等,在菲律宾那是家喻户晓。此外,在菲律宾群岛的许多城市,尤其是马尼拉、碧瑶、怡朗、宿务、描戈律、杜马盖地,以及棉兰佬的达沃、哥达巴托与三宝颜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几乎处处可见以广(粤)字为首的酒楼、旅店与商铺,如广协昌、广祥昌、广裕泰、广源和、广发兴、广肇荣、广益源、广春楼、广和隆酒家、粤荣、粤声等,店主或经理姓氏多为邝、伍、麦、方、马、司徒、谭、雷、余、吕、甄、朱、谢、梁等,这些行业带有明显的广东地域特色,记录着广东移民在菲律宾群岛迁徙的足迹,彰显着他们对菲律宾社会文化的影响。
华人婚礼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粤籍华侨华人遍布海外,岭南文化在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海外华人社区,无处不能品尝食材讲究、做工精细的粤菜,无处不能听见韵律优美、委婉动听的粤语歌曲。功夫明星李小龙、成龙等主演的粤语电影风靡海外,那鼓声喧天、喜气洋洋、步步登高的舞狮文化更是海外华商逢年过节、开业庆典的必备重头戏。内容如此丰富的南粤文化(岭南文化)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无疑与千百年来广东人的跨国迁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华侨夫妇新婚合影
菲律宾华侨社会是一个以闽南人为主的社会,90%以上的华侨来自福建闽南地区,而来自广东台山、开平与潮汕地区的华侨约占10%。虽然粤籍华侨人口数量较少,巨商大贾也不多,经济社会影响力难望闽籍华侨之项背,但粤籍华侨分布广泛,遍布菲律宾,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领域也表现出色华侨生联考马来西亚菲律宾,尤其是在纺织、餐馆酒店、面包西点以及食品酱料生产等行业里影响广泛,可谓执行业之牛耳。粤籍侨胞及其文化是菲律宾华侨社会、华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充分展示了粤籍华侨在菲律宾群岛的奋斗发展历史。粤侨近年来在促进菲律宾与广东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华人在教堂举行婚礼
旅菲粤籍华侨主要来自台山、开平与潮汕地区。台山、开平属于广东江门四邑地区,自唐代以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该地就有民众跟随阿拉伯商人到海外从事贸易。经过千百年来的移民浪潮,如今数百万四邑华侨华人遍布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北美、南美与澳大利亚等地区,四邑华侨华人的影响深远。潮汕地区,古称潮州,历史上先后有义安(县)、揭阳(郡)、潮州(州)、潮阳(郡)、潮州(州、路、府)之称。鸦片战争后,原潮州府澄海县西南头的汕头被开辟为商埠,汕头逐渐成为与潮州齐名的滨海重镇与新兴商埠。唐宋时期,潮汕地区即与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明代开始华侨生联考马来西亚菲律宾,数典忘祖的菲律宾,没有华侨哪有他,在海外以从事贸易谋生者渐多;清康熙中期废除海禁后,潮汕人兴起出洋之势,其中樟林古港商人纷纷出洋谋生,尤其是康熙末年开始与暹罗开展大米贸易,樟林古港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进入繁荣时期。航行在南海的红头船成为潮汕商帮的象征。鸦片战争后,特别是汕头开埠以来,潮汕人大规模地向海外迁移,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潮汕地区向东南亚等地迁移的人口数量接近600万,潮汕移民成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华侨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地区因此成为中国著名的侨乡,与广府侨乡、兴梅侨乡并称为广东三大侨乡。
广东人迁移菲律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据载,明朝万历三年(1575),广东饶平人氏林阿凤(即菲律宾当地文献记载的Lim Ah Ong)在澄海一带大肆抢劫,遭官府围剿。落败后,林阿凤率数干人逃奔广州,从广州驾船远走菲律宾。他们先在南伊罗戈的美岸(即维干)登陆,后屡次进攻马尼拉西班牙人的王城,屡败后退居邦加丝南地区,逐渐与当地土著伊哥罗特人混居,至通婚融合,形成了今天菲律宾伊哥罗特人与华人的混血民族。这段历史在菲律宾历史教科书上有记载,因此家喻户晓,这也可以说是潮汕人移民菲律宾的第一篇章。
华侨夫妇喜庆六秩双寿的合影
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兼摄葡萄牙国王后,在澳门的葡萄牙商人有条件开启从澳门到马尼拉再横穿太平洋到墨西哥的贸易航线,成为西班牙大帆船贸易的组成部分。澳门-马尼拉-墨西哥航线的具体线路是:由澳门出航的大帆船,乘西北风向东南航行,途经东沙群岛附近,至吕宋岛北部西岸城市美岸(维干),再沿吕宋岛西海岸南下,到达菲律宾马尼拉港;然后乘6月份的西南季风出港,经过米沙鄢海域后,再经过比科尔半岛南端的圣贝纳迪诺海峡到达太平洋;接着横渡太平洋到达北美西海岸,再沿着西海岸顺流南下,到达墨西哥。台山、开平等地毗邻澳门,其乡民也参与了这条航线的贸易活动,并经过这条航线迁移到吕宋岛、米沙鄢群岛的一些港口商埠定居下来,形成了早期粤侨的聚居点。至今,菲律宾当地人还有称广东人为“澳门人”的习惯,所以可以推断出当时有不少广东人是从澳门而来的。
但这一时期广东人迁移菲律宾诸岛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当时粤地港口没有开通至吕宋诸岛的贸易航线,早期基本没有大规模前往菲律宾的粤籍移民。粤籍移民多借道闽南港口以及澳门港口到菲律宾贸易或务工。只有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厦门-香港-马尼拉的定期航线开通后,才有越来越多的粤籍移民经由这条航线,移民菲律宾。此后,菲律宾粤籍华侨才开始形成一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