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10:00凌波微课|回放来啦!南农大资环学院钟山学术论坛第十讲——特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陈林兴,凌波微课推出南农大资环学院钟山学术论坛专题系列讲座——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第十讲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特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the Lab)陈林兴为大家带来《大噬菌体的多样性和功能》的精彩分享内容。
陈林兴博士主要从事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微生物及其噬菌体的多样性和功能研究,包括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大噬菌体研究。那么什么是大噬菌体呢?噬菌体基因组大小一般约为40-50kb。大于200kb的被称为大噬菌体(huge )。自然界和动物(包括人)肠道内也分布着基因组在200 kbp以上的噬菌体(Jumbo phage 或 huge phage;大噬菌体)。到目前为止,人体和其他动物肠道内发现的基因组最大的噬菌体是 ,约为550 kbp ( et al. 2019),而自然界中的则约为735 kbp (Al- et al. 2020),它们的基因组甚至超过了某些细菌和古菌的基因组大小。
如何从宏基因组数据中挖掘大噬菌体序列?宏基因组学是噬菌体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陈老师实验室查用的噬菌体查询网站(
/),对噬菌体做了详细分类。
关于从宏基因组数据中识别噬菌体的工具或者数据库,陈老师介绍及以下几种:
或者:(1)根据基因的物种分类来确定(),tRep(
m/tRep)。(2)根据病毒基因来确定-Ter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比对方法HMM、。
在功能层面,大噬菌体能够挟持宿主微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某些大噬菌体的-Cas系统可以帮助其宿主抵抗小噬菌体。关于大噬菌体的功能还需要我们的的更多研究探讨。
PS:陈老师所在实验室the Lab坐落在环境优美、气候湿润的旧金山湾区的伯克利市,实验室大牛云集,硕果累累。
有意向的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
错过直播以及想要温故知新的老师们不要着急,回放来啦!
方法1:
扫描下方的“腾讯课堂”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第十期凌波微课-LorMe·云讲堂并观看回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复旦MBA科创青干营企业家导师江必旺:突破困境,面向未来,坚持科创
江必旺,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MBA科创青干营企业家导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纳微科技(.SH)是国内纳米微球行业龙头。
编者按:
在第一期“复旦MBA科创青干营”结营仪式上,江必旺博士作为企业家导师,为有志于投身科创事业的同学们上“最后一课”。课上,江博士以自己创业17年的亲身经历国外在职学位班,分享了“躬身入局”之后切身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以过来人的经验,为志在科创的“未来同路人”做善意的提点。同时,他也积极地鼓励同学们,科创不易,但科创的大环境在越变越好;科创虽难,但社会进步与发展最需要科创。
创业可谓是九死一生,科技创业注定比一般创业更艰难。科创不仅要经历一般创业所经历的困难,而且科创的技术、产品壁垒更高,研发周期更长,投入更大,风险更高,因此,科创比一般创业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更低的成功概率、更长的创业历程;也正因此,科技创业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更大。
在全世界范围内,科技创业都是很困难的,即使发达国家也一样困难。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非常需要科创,当前的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都需要有科创的支撑和推动。
我2006年回国创业,结合自身至今十几年的科创经历和感受,在此谈谈在中国做科创可能会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必须坚持科创的重要意义。
首先,当时愿意支持“投资风险高、成功概率低”的科创企业早期阶段的资本相对较少。
改革开放早期,市场需求旺盛,需求大于供给,对产品的品质、技术含量要求较低。当时,资本是稀缺资源,制约企业发展的是资本而不是技术。这样的市场给企业提供了很多 “挣快钱”的机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短期的投机行为形成一些浮躁和泡沫。
早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复旦MBA科创青干营企业家导师江必旺:突破困境,面向未来,坚持科创,少有资本愿意投入到科技创业中,因为投资科技创业是高风险、长周期、成功概率低的投资。因此,早期的科创企业不少都融资困难,即便融到资金,资本也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第二,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及逆科研规律的组织研发。
早期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手段不力,科创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成本和难度较高,失败概率也更高。
在技术创新取得成功后,也很容易被无代价地盗用,由此也导致一种“怪象”的出现:一项高科技产品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很快就会有模仿者和跟风者出现,更有甚者,有些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在外界诱惑下离开公司,另行成立公司做同样的技术和产品,由此市场上冒出一堆“徒子徒孙”的公司,使得原本高科技水平、高附加值的产品迅速降价,进而导致原创企业的科创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这也是不少企业不愿意花时间、精力、资源、资金去争取开创性技术突破的重要原因。
▲在复旦MBA科创青干营一期结营仪式上分享
此外,科技攻关难度很高,需要团队协调攻关,而协调攻关又需要共享信息,以激发灵感,找到突破的方法。但现实中的研发,由于保密原因,很多信息无法在技术团队内共享、讨论,每人只知道一部分、做一部分,上下游团队没有必要的交流。这样的团队研发是逆科研规律的,必然会严重影响技术突破,导致本来就需要长时间攻关的技术壁垒突破工作更加漫长和艰难,也导致国内高科技创业成功概率更低。
这样的状况使得企业宁愿挤在技术门槛低、竞争激烈的仿制业上,不愿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科创;这样的环境导致技术创新应有的价值难以在市场上得到体现,相应的,科技人才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重视,高端人才也不愿意从事科创事业,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真正懂得科创、愿意坚守科创的人才缺乏。
虽然不少人对科创心怀憧憬,但在真正做选择时往往会趋利避险的选择避开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科创之路。科创企业中,真正愿意坚守科创的股东及管理层也往往为数不多。进入科创企业的人中,有些是因为把科创想象得太美好,因为不懂而误入科创,当他们认识到科创的现实困境后就很容易退却。突破核心技术需要花很长时间,因此科创公司前期势必也就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在过了创业“蜜月期”、股东与管理层创业初期的激情褪却后、原本对科创的美好憧憬被现实击碎时,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就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出现互相拆台或散伙的情况,使得本就困难的科创难上加难。可以说,绝大多数科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另外,科技创业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不同的人才在一起理念冲突也更多,尤其是科学家与其他管理层的矛盾会更明显。从事科研工作的科学家面对的是非黑即白的世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科创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往往没有绝对的对和错。科学家创业,转变“黑白世界”的思维是极具挑战的。
第四,科创配套供应链相对薄弱,需要上游产业链共同提升。
科创企业做的基本都是高性能、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对上游配套基础材料和设备质量要求也很高。中国虽然是生产制造大国,但符合要求的高性能、高质量材料和仪器设备仍然非常缺乏。因此,科创企业不仅要花时间和资源解决核心技术和产品难题,还要投身于产业链中,帮助上游原材料厂家解决质量问题,提升产品的性能。这无疑又进一步增加了科创的难度。
第五,对国产高科技产品的固有偏见使得国产高科技产品进入市场也会面对挑战。
克服诸多困难最后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做出了产品,科创企业还会面临如何进入市场、打开市场的难题,因为下游厂家和用户通常习惯于相信和使用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如何说服和争取到客户,对很多科学家、技术专家出身的科创企业创始人而言是又一大挑战,他们通常不了解市场环境,不擅长营销。有技术、有产品但市场打不开,也是很多科创企业失败的原因。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中国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凤毛麟角的原因。
第六,税收政策支持不够,科创企业难以获得应有的高利润。
科创企业即使最后过五关斩六将实现了技术突破、做成产品、成功进入市场,但又会遇到的一大难题是,因为国内增值税政策的原因,企业并不能获得应有的高利润。高科技产品增值大,其成本主要用在研发投入、人员工资等方面,劳动力成本大大高于传统企业, 但按照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抵扣方式,该部分成本不能抵扣,这就使得高科技企业的税负远远高于传统企业,大幅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应有的利润,进而严重打击了高科技企业的积极性。
真正做科创的人,注定会比较孤独,会经历很多的磨难,需要具备更强的耐力和更淡定的心态,要耐受得了清贫的生活,要抵挡得住周遭的诱惑,承受得住种种压力。
一项技术的研发,可能要用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长期处于亏损状况,因此,科创企业家如果没有强烈的情怀和正向的初心是很难走下去的。因此,科创企业家无论其最终成功或失败,其不屈的精神都是值得尊敬的。
▲在复旦科创企业家营第四期开营仪式演讲
当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给力,现在科创大环境越来越好,高科技企业创业的条件已今非昔比。
首先,资本、人才、市场等科技创业的基础条件有了长足的改善和进步,国家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并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本,资本已经不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好的科创项目会吸引大量资本的涌入。我国的科研硬件条件也不亚于发达国家,国家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且培养了最多的优秀的理工科学生,拥有最多数量的全职科研人员。中国市场对国产高科技产品接受度比以前提高很多,明显提高了科技创业的成功概率。
科创环境在变好,科创道路依然艰难。科创虽然非常难,但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却最需要科创去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是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科学家的发明,另一种是科创企业家把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先进的产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可以说,科技创业的成功不仅只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创成功不仅可以解决中国的“卡脖子”问题,最终也会促进全球产业技术进步,让全世界获利。科创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国企业从跑马圈地转向技术创新,企业家从投机套利主动转向价值创造,科创企业家应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新形象代表,以科创实力赢得竞争对手的尊重,促进良性竞争,让世界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