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FlOW冥想承办,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协办的“第五届整合心理学论坛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委会2023年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
本届论坛以《整合心理学视野中的生命教育》为主题,汇聚了12位国内外生命教育相关学术界与实务界学者和实践者,心理学相关行业从业人员500余人参加,通过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与对话,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生命智慧的探寻和思考。
论坛由媒体人吉雪萍主持,由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金海燕、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钟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旭东致开幕辞。
随后举行了鸣谢仪式美国索菲亚大学在哪里,第五届整合心理学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尹晨、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副处长陆颖丰,为复旦整合心理基金的捐赠方上海福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光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曜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颁发捐赠证书,并赠予感谢函。据该基金的负责人、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介绍,基金将用于整合心理学相关的研究。
本届论坛以“生命教育”为主题,邀请了十二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从“生命教育的理路探寻”、“生命教育的差谬点醒”、“可拓展的生命边界”、“可实现的生命修行”四个专题形成演讲矩阵,破题深入,观点交锋。又以圆桌对话为形式,完成专题间的起承转合,实现专家与听众之间的现场互动。
【生命教育的理路探寻】
苏彦捷以“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为主题,倡导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走进青少年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把握家庭教育的方向,管理孩子在成长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李玫瑾在题为“敬畏心对生命观的影响”的演讲指出生命教育要注重生命早年的情感体验,呼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帮助孩子在早年成长中形成对未知、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心。
钟年通过“启动、定义与专通—关于生命教育”的演讲强调,在当ni前社会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塑造社会价值观,重拾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缘分和联系,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安身立命,同时将文化融入到生命教育的建设中去。
【生命教育的差谬点醒】
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在演讲““爱”的教育的泛滥与缺失”指出,教育应该从只注重科学教育转向帮助受教育者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生命的链接,转向更大、更广阔、真实的世界。
赵旭东演讲的主题是“家庭动力学对儿童青少年生命观的影响”,他认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爱的能力。
全国心理卫生科学传播首席专家杨凤池在主题是“家庭教育中的三个误区”的演讲中指出,家庭教育中有三个误区,并建议重视学龄前;重视精神交流;重视心理成长。
【可拓展的生命边界】
产品人梁宁分享的主题是“不要再做工具人”提出在标准化、效率化与规模化的时代,我们享受物质丰饶、专业分工的福祉的同时,做一个理性与感性兼具、有血有肉的人,享受生命最简单的平和喜悦。
吉雪萍从自身实践出发,通过一个“宇宙和个体关系”的启发式课堂向大家展示了认知和知识链接的奇妙性。
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孙时进演讲的主题是《生命教育的哲学与心理学的思考》认为,尽管童年经历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但人的现在同样也会受未来的影响。通过对于生命的终点—”死亡”的思考,人能够获得更大的觉悟。
【可实现的生命修行】
美国索菲亚大学教授朱彩方在“生命觉醒与精神超越”的演讲中提出了”觉醒(超越)-转化-整合”的自我成长路径。
《国际整合与超个人心理学》学术期刊主编Glenn 分享了“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整合冥想”对其在美国心理学会马斯洛成就奖的获奖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传统正念更多用心,认知方法更多集中注意力,两者结合可以令人生活得更加完整。传统正念与积极情绪相关联,认知中的自我调节则可感染立场,由此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与最佳表现相关的特定心理状态。
FLOW冥想创始人吴瓒分享他是如何通过商业的创新实践,将正念冥想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融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并提出FLOW的愿景是让正念冥想成为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方法。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在圆桌对话环节,一位来自美国索菲亚的超个人心理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以复旦校友的身份,分享了自己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渡过本科和硕士阶段,最后留校任教,而后又旅居美国加州,与心理学结缘实现生命的蜕变,现在又以博士研究为起点,再次出发。以一个鲜活的生命样本,为大家展示了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寻,以及整合东方生命智慧的强烈渴望。
大会以“生命体验工作坊”为尾声,以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的设计,来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整合心理学的关系美国索菲亚大学在哪里,为一天的学术型会议别开生面,丰富了参会者的体验。本次论坛也得到了美国索菲亚大学的支持。(通讯员: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
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第二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中国)在沪举行
图
图说:学术会议现场 立达学院供图
2024年第二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中国)日前在沪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主办,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协办,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上海立达学院等承办。
本届会议主题是“心本浩然:心理学的全观视野与整合实践”。开幕式上,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姜海山致辞,表示教育国际交流是推动全球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要努力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教育理念和经验互通,增进跨文化理解。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了11场主题演讲、4场圆桌论坛、27场并行工作坊,跨越学科壁垒,汇聚实践经验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第二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中国)在沪举行,打造了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大会由索菲亚大学倡议发起,汇聚了全球心理学界的目光。
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中国)主席、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说,心理学要有“善和美”,本届大会是一群人去寻找一种更优化的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更完善的人际关系,同时更是寻找一个崭新的看人、看世界的视角。
大会举办期间还启动了“关爱心理健康·全球超个人心理学整合实践行动计划”项目。特别策划的“遇见超个人心理学”促膝畅谈、生命电影之夜、知行夜谈沙龙、学术投稿展示、品牌集市等活动,为与会者营造了一个个身心俱融的沉浸式体验实践。
上海立达学院常务副校长蔡中奇说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在大会期间前所未有地被强调和关注,这与立达学院所厚植的精神文化内核是高度一致的,学校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还在美国加州、英国伦敦、韩国首尔分别设立会场免联考在职研究生,百余位专家共同探讨支持全球心理健康进步的教育方法。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上海立达学院与美国索菲亚大学深化校际合作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9日电(徐银)为提升国际化育人品质,助力立达学子更快地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优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上海立达学院在开学典礼之日特邀上海立达学院名誉校长Dr. Allan 和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Dr. Carol Lee 参与了“校长面对面会谈”、“国际导师面对面”、“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等一系列活动。同时上海立达学院与美国索菲亚大学就加强科研、学术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开启新篇章,共创新未来
9月7日上午,上海立达学院与美国索菲亚大学召开了校长交流会。上海立达学院名誉校长Dr. Allan ,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Dr. Carol Lee ,美国索菲亚大学全球学院总监王雅俐,美国索菲亚大学中国代表处校际合作经理云佳琪,上海立达学院校长黄亚钧,常务副校长蔡中奇,副校长郭霖、董珊珊,校长助理祁焱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宁出席会议。
会上,校长黄亚钧代表学校向索菲亚大学校长Dr.Carol Lee 一行的来访表示诚挚的欢迎,希望可以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促进两校的友谊,探索深度合作模式。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Dr. Carol Lee 介绍道,索菲亚大学从1975年建立至今,始终在心理学发展领域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特别是,索菲亚大学不仅在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和整体性、临床教育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其在线心理学博士项目更是全美排名第一。
常务副校长蔡中奇对上海立达学院面临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获得的成果以及现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副校长董珊珊介绍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情况与学科专业特色。希望可以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更加细化合作模式,满足学生高层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上海立达学院与美国索菲亚大学深化校际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两校领导就专业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在学科建设、人员互访、学生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期待下一步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科研、教学等多方面开展全方面战略合作。
“教育的真正意义:培育杰出领导力与终身学习的追求”
9月7日下午,上海立达学院的名誉校长Dr. Allan 与国际班的学生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培育杰出的领导力”。他的讲座题为“教育变革:从你开始!”。
面对全球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压力,Dr. Allan 鼓励学生们,不仅仅要追求知识的深度,还要致力于获得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他强调,教育的真正意义并非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更在于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为了更生动地传达这一观点,他用“鱼是否知道自己生活在水中?”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应深入了解自己的过去,明确自我定位,清楚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并学会如何巧妙运用所学知识。
讲座的最后,Dr. Allan 围绕“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洞察。他提醒学生们,虽然知识总是在不断地更新,但关键是要有能力吸收新知,并在各种环境中学会运用。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他鼓励同学们,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计划,并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追求。
国际导师见面会:“以人为本,塑造全人教育的未来”
9月7日下午,国际导师见面会在热烈的氛围中举行。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 Dr. Carol Lee 与新生走进会场,她以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索菲亚大学的愿景和核心教育理念。此次见面会的主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途径”。
Dr. Carol Lee 从索菲亚大学的优势学科——心理学,为大家勾勒了该学科的百年发展轮廓。她详细讲解了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并特别强调了“自我超越、意义感、使命感”的重要性。
在座谈中,大家对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进行了热议,尤其是强调了全人教育的学习体验。索菲亚大学校长Dr. Carol Lee 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尝试体验式学习,让自己完全沉浸其中,实现全方位的学习。
当谈及索菲亚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其教育改革时,Dr. Carol Lee 与在场的国际班学生分享了大学的一些实践教学经验及其举办的特色活动。此外,她还与同学们探讨了“大学生活能带给我们什么”。她寄语23届国际班的新生们:在大学生活中,应该追随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真正地实现自我超越。
留学归国青年教师座谈会:探索国际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新路径”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立达学院的国际化进程,深化对国内外大学教学方法的理解,以及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9月8日上午,一场别具意义的留学归国青年教师座谈会在学院内召开,目的是集思广益,讨论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具体策略。常务副校长蔡中奇首先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上海立达学院的名誉校长Dr. Allan 。蔡校长寄望于此次座谈,期待青年教师们分享他们入职以来对学校的观察和感悟,对学校未来五年的展望,以及对比国内外教育系统的独到见解,从中汲取精华。
归国的海归教师们基于他们在国外的学习经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们不仅对“教与学”在国内外的明显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还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教育哲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覆盖了教育改革、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更新和教育激励机制等方面,旨在助力学校更加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副校长郭霖针对老师们的发言提出希望和建议,希望大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成为学习动力的赋能者和学习环境的建构者、现实问题的解答者和教学改革的实现者、生命改变的陪伴者和全球胜任力的培育者。
在座谈会的最后,名誉校长Dr. Allan 表示对这些富有启发性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还分享了自己在索菲亚大学的一些成功的教育实践,并指导归国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文化,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学子。
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培育国际视野下的未来杰出人才
为加速我校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强化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9月8日上午,上海立达学院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上海立达学院名誉校长Dr. Allan 、副校长董珊珊、校长助理祁焱华、教务处处长焦中明、评建办主任王川进、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宁以及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研室主任、教务处负责人等参会。校长助理祁焱华主持会议。
会上,财经、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师代表分别上台,详细阐述了各自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独特之处。此外,多位教师代表也对他们各自学院的培养方案和学科特色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他们的主要讨论点涉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核心职业技能的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的策略以及实践教学项目的设置。
名誉校长Dr. Allan 听取了这些汇报后,为每个专业提供了详细的反馈与建议。他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表示了高度赞赏,强调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策略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明确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且能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本次会议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精化课程体系,以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专业和人才培养走向持续发展。同时,此次交流也对引入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规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不仅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也确保了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