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由东京大学经济学术论坛会发表的《亚洲百强城市研究报告》引发了广泛讨论。尽管这份榜单由日本的东京大学发布,可能对日本城市更倾向,但其中涵盖了许多中国城市,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名额。从这份榜单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01.
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仅排名亚洲第三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在经济金融和国际影响力方面都名列前茅,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和香港的世界第四金融中心。然而,在东京大学发布的亚洲城市百强榜单中,上海仅排名第三,位居东京和新加坡之后。
尽管上海排名第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东京在综合实力上更强,而新加坡则是一个国家,但是北京排在首尔之后确实令人有些质疑。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与北京相比在综合实力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对于这一点,我们如何看待呢?
02.
成都排名超过阿联酋最大城市迪拜
作为中国西部崛起的重要城市,成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国前十强之一。在亚洲百强城市榜单中,成都的排名虽然不及武汉,但却超过了阿联酋最大城市迪拜,位列亚洲第14位,成为中国上榜的第七个城市。这一成就凸显了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的地位。成都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还致力于吸引外资和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这一成绩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的城市正在崛起,并在亚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重庆作为中国内陆重要城市,在工业、金融和物流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位列亚洲第19位。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港口城市,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位列亚洲第24位。长沙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快速发展,其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其亚洲第35位的排名做出了贡献。
03.
兰州和扬州等城市也入围亚洲百强城市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尽管在亚洲百强城市榜单中,兰州排名第89位,但其上榜已经超过了许多其他实力较强的地级市。兰州通过积极发展现代产业,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源。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亚洲城市大学成都,亚洲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上海仅第三,成都超迪拜,兰州和扬州上榜,为兰州在亚洲城市中的地位提升作出了贡献。
除了兰州之外,扬州等城市也进入了亚洲百强城市榜单。扬州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典范之一。虽然在榜单中排名第96位,但其入选亚洲百强城市榜单,表明了扬州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些城市的崛起和发展,充分展示了中国城市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崛起态势。芜湖和镇江等城市也跻身亚洲百强城市,分别位列第94位和第96位。
结语
亚洲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榜单的发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亚洲城市发展格局的窗口。中国城市的上榜数量和排名显示出我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崛起和影响力的增强。随着中国各大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崛起,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城市在亚洲百强城市榜单中展现出耀眼的光芒。
总体而言,这份榜单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有一定了解,但也带有一定的日本城市偏向。日本的城市如川崎和静冈,实际上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它们在榜单上的高排名确实让人不解。
此外,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介绍其他上榜城市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亚洲城市大学成都,以展示中国各地区的多元性和潜力。
马来西亚亚洲城市大学qs排名,年度盘点:最适合外国人居住城市排名,吉隆坡位列世界第八!
是一个庞大的外籍人士社区,关于针对外籍人士眼中全球最佳和最差城市排名基于的年度外籍人士内部调查。而马来西亚吉隆坡在这次排名中位居世界第八!
排名标准
这是关于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最大、最全面的调查之一。今年的排名中总共有49个城市,在这项调查中,要求代表171个国家或地区的12,065名外籍人士提供有关外籍人士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除了对东道国生活的满意度外,受访者还受邀分享他们对目前居住的城市的看法。
参与者被要求以1到7的等级对国外城市生活的多达56个不同方面进行评分。评级过程强调他们对这些方面的个人满意度,同时考虑情感话题(例如在国外寻找朋友)和更实际的方面(例如当地就业市场)。然后将各个因素捆绑在总共16个子类别的各种组合中,并使用它们的平均值来制定五个主题指数:
生活质量指数(医疗保健,休闲选择等)
安顿指数(朋友社交,文化和对外国人的欢迎程度等)
国外工作指数(就业机会、就业环境等)
个人财务指数(收入、薪资等)
外籍人士基本需求指数(住房等)
排名情况
(图片来源)
马拉加:外籍人士最喜欢的城市阿利坎特:外籍人士能找到最实惠住房的地方瓦伦西亚:医疗保健最好的地方哈伊马角:工作满意度最高的地方阿布扎比:拥有最佳生活质量的沙漠城市马德里:文化热点城市墨西哥城:为外籍人士提供丰富的文化和低成本生活吉隆坡:外籍人士感到薪水高,得到支持
排名解析
吉隆坡在2023年外籍人士城市排名中,在49个城市中排名第 8。它在个人理财指数(第 4 位)中表现最好。外籍人士对他们的财务状况(第 5 位)和总体生活成本(第 4 位)都非常满意。此外,86%的人表示国外在职学位班,他们的家庭可支配收入足以或绰绰有余地过上舒适的生活(全球这一比例为73%)。
另一方面,吉隆坡在生活质量指数中表现最差(第 38 位)。在其他评级因素中,公共交通不容易获得(第43位),25%的外籍人士认为步行或骑自行车不安全(全球为13%)。
安顿便利度指数(第12位)揭示了吉隆坡外籍人士生活的更多积极方面。它在寻找朋友子类别中排名第 8,因为外籍人士对他们的社交生活非常满意(第 10 位)并拥有强大的支持网络(第 6 位)。在海外工作指数(第30位)中,80%的人认为他们的工作报酬是公平的(全球为62%),该市在这一因素上排名全球第一。
外籍人士基本需求指数(第5名)是吉隆坡擅长的另一个指数。它甚至在住房子类别中排名第四,因为外籍人士发现住宿既负担得起(第 3 位)又容易找到(第 5 位)。该市在语言子类别(第3名)中也表现出色:外籍人士表示,他们可以轻松地在那里生活,而无需说官方语言。总体而言,81%的外籍人士对他们在吉隆坡的生活感到满意,而全球这一比例为72%。
曼谷:经济适用房和卓越的医疗保健马斯喀特:友好的当地人,负担得起的住房
*排名仅供参考,解释权归所有
吉隆坡院校推荐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分校区)
自1970年5月18日成立以来,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不仅实现了其创始人的愿景,还成功地培养了作为国家骄傲的知识分子和学者。它最初只有三个学院,后来发展成为13个学院、13个卓越研究机构和两个商业实体。因此,它不仅在规模上有所增长,而且在地位上也有所增长,成为各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包括运营各种研究中心。其排名与美国普渡大学并列世界第129位。
学校优势:平均学费2.5万人民币/年和生活费用2-5万人民币/年,是工薪阶层家庭留学首选。优秀学生可获得多种高额奖学金(800-2,000美元/年)。
思特雅大学
校园设有7个不同的街区,包括学生中心 ( )、资源中心、学术大楼和宿舍,可容纳超过 15000 名学生。其排名世界第300位。思特雅(UCSI)院长跻身全球高被引学者之列,学校更是上升11位至QS亚洲大学排名第61位。
学校优势:在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中,该校所有课程均获超90%的就业能力分数。因此,UCSI大学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就业能力。UCSI大学位于全球前0.9%的院校之列,是马来西亚整体排名第七的院校。
亚太科技大学
亚太科技大学(APU)近日的机器人奇才在 2023 年世界机器人锦标赛上获得最高奖项,凸显了学校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领先地位。学校提供的课程种类繁多从IT和技术到工程,商业马来西亚亚洲城市大学qs排名,年度盘点:最适合外国人居住城市排名,吉隆坡位列世界第八!,会计和媒体,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机会。
学校优势:马来西亚最好的科技类大学,IT专业方面更是世界顶尖。拥有自己独立的机房和实验室。学校在科技创新园区,很多本地科技公司都在这里马来西亚亚洲城市大学qs排名,会有校招和实习活动的机会。
亚洲城市大学排名qs,2025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197所中国高校上榜!
11月6日,QS发布了2025亚洲大学排行榜(QS Asia 2025)。
排名链接:
亚洲大学排名覆盖亚洲地区25个高等教育体系的984所一流高校,相比去年增加了127所。
中国共有197所大学进入亚洲大学排行榜。其中,中国内地135所,中国香港11所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中国台湾48所,中国澳门3所。
01
亚洲大学排行榜指标
为了及时反映出从QS绩效洞察中发掘的这种最新趋势,今年已将三个新指标纳入QS世界大学排名的考量中。
02
亚洲大学排名内地榜单
在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占据了亚洲前十名中的四席,两所中国内地高校跻身亚洲前五。
其中,北京大学再次获得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复旦大学亚洲城市大学排名qs,位列亚洲第5;清华大学位居亚洲第7;浙江大学位列亚洲第8。
03
亚洲大学排名港澳台榜单
04
亚洲大学排名高校
QS发布的2025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高校表现依旧强势,而亚洲高校TOP10中,更是有7所中国高校。
北京大学位居第一,香港大学紧随其后位居第二,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第三,此外位居前10的大学还包括:南洋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延世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在亚洲前100中,有22所中国内地高校、8所中国台湾高校、6所中国香港高校、1所中国澳门高校。此外,排名前100中还有15所韩国高校、13所日本高校、10所马来西亚高校。
*图片来源于青塔
关于院校,有各种各样的排名,每个榜单排名都有自己的排名依据亚洲城市大学排名qs,2025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197所中国高校上榜!,有些院校有些方面实力突出,但是排名却很低,因此排名只能作为参考~考研选到最合适自己的院校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