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国林肯 / 英国林肯,林肯是黑人吗

英国林肯,林肯是黑人吗

林肯是黑人吗林肯不是黑人。林肯不是黑人,而是白人。林肯的父母是有英国血统的,因此其完完全全属于白人家庭。林肯是黑人还是白种人?林肯是白种人。林肯的父母是有英国血统的,因此其完完全全属于白人家庭。林肯是黑人还是白种人林肯是黑人还是白种人【提问】亲亲,林肯是白人,并不是黑人。林肯的父母是有英国血统的,因此其完完全全属于白人家庭。

林肯是黑人吗

林肯不是黑人。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任期间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林肯不是黑人,而是白人。林肯的父母是有英国血统的,因此其完完全全属于白人家庭。1834年8月,林肯作为辉格党人当选为伊利诺伊州议员。1856年,林肯退出辉格党,参加新成立的共和党。1860年11月6日,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签署了《宅地法》、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北方获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864年11月8日,林肯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1865年4月14日,林肯被约翰布斯暗杀,次日上午与世长辞,年仅56岁。林肯评价时任作战部长斯坦顿说,这里躺着世界上最完美的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说林肯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林肯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传奇人物,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英国林肯,林肯是黑人吗,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当选为总统,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但是这恐怕只有上帝知道。

林肯是黑人还是白种人?

林肯是白种人。林肯的父母是有英国血统的,因此其完完全全属于白人家庭。林肯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贫苦,为了维持生计英国林肯,父母在乡下种田,时不时还会出去打猎。林肯的童年算是比较不幸的,他在九岁时便失去了自己年轻的母亲。仅仅在一年之后,父亲就再婚了。由于家境贫寒,林肯常常帮助家人做家务,甚至做搬柴火等各种农活。林肯人物说明亚伯拉罕林肯英语 ,美国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其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是黑人还是白种人

林肯虽然不是黑人免联考在职研究生,但是深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由于黑奴制度的荼毒,在人们心中,黑人低人一等的观念固化。而林肯深知黑人近年来所受的压迫,也明白人与人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只有在人们心中灌输这个平等的观念,国家才能有所进步。【摘要】

林肯是黑人还是白种人【提问】

林肯虽然不是黑人,但是深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由于黑奴制度的荼毒,在人们心中,黑人低人一等的观念固化。而林肯深知黑人近年来所受的压迫,也明白人与人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只有在人们心中灌输这个平等的观念,国家才能有所进步。【回答】

亲亲,林肯是白人,并不是黑人。林肯的父母是有英国血统的,因此其完完全全属于白人家庭。林肯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贫苦,为了维持生计,父母在乡下种田,时不时还会出去打猎。林肯的童年算是比较不幸的,他在九岁时便失去了自己年轻的母亲。仅仅在一年之后,父亲就再婚了。由于家境贫寒,林肯常常帮助家人做家务,甚至做搬柴火等各种农活。【回答】

英国林肯,毛泽东:《海牙协议》是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意志,不是圣旨

1956年5月的某一天,毛主席叫来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线问:“这条领海线怎么会离我们的海岸这么近?”

陶勇回答说:“这是国际惯例,按照《海牙协议》规定,沿海3海里算是本国的海域,3海里之外就是公海了!”

毛主席对陶勇说道:“3海里?太近了,按照这个说法,我们的渤海岂不成了公海了?”

毛主席视察海军军舰

陶勇无奈地说:“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正式承认过《海牙协议》,到目前一直都在执行3海里领海制。”

“可是,国民党的3海里领海制度形同虚设,外国军舰不仅在中国领海自由出入,甚至可以在中国内河航道横冲直撞。”陶勇愤愤地说道。

毛主席冷冷一笑说道:“3海里这种规定是站在美国、英国这些西方国家那边的,不合理,国民党政府承认,不代表我们也认可这个规定。”

毛主席大手一挥:“既然不合理,那就改改国际法嘛,《海牙协议》不是圣旨,代表的是美英等国的意志,我看至少也要12海里。”

有些同志担心,如果宣布12海里,可能会引发国际争端,美国等西方国家会出来反对,搞不好会发生战争。

毛泽东说:“研究来研究去,《海牙协议》也不是圣旨,它代表的是美国人、英国人的意志。”

“依我看来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这个仗一时半会儿是打不起来的,我们不愿意打仗,他美国就那么想打仗?”

毛泽东转而说:“假如美国人一定要打,我们也不怕,在朝鲜,我们已经跟他们较量过了,不过如此嘛!”

毛泽东严肃地说:“美国不可怕,但是我们也要有打仗的这个准备。”

毛泽东综合我国的经济、安全等利益出发,最后确定采用12海里的领海宽度。

当年的老报纸

1958年9月4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了一条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12海里领海线制就这样形成了吗,骄横的美国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毛主席为什么决定在1958年提出“12海里”的主张,此举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深谋远虑?

回答上述问题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海牙协议》。

十八世纪末,西方列强在海牙举行了一次会议,规定以海岸炮台的有效射程作为领海的宽度。

因为当时的火炮射程最长不过3海里,所以,他们便将领海宽度定为3海里,这就是所谓的“海牙协议”。

毛主席之所以要在1958年挑战《海牙协议》,这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

当时,台湾海峡局势很不稳定,国民党在金门岛大量驻军,美国军舰与台湾军舰一起在海峡内游弋。

美国不仅以第七舰队介入台湾海峡,美国军舰时常故意接近厦门,对我国进行骚扰、挑衅,甚至进行“核讹诈”。

美国曾经用这套办法“征服”过许多国家,这次,美国人忽略了一个因素-他们这次的对手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害怕”这两个字。

但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对敌斗争指导思想。

就在发布“12海里”公告十天前英国林肯,毛泽东通过炮打金门这个军事动作,不着痕迹地摸清了美国人的战略底牌。

从1958年8月23日起,叶飞将军指挥解放军炮兵突然炮击料罗湾,用火力封锁了金门的补给“生命线”。

与此同时,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彭德清指挥鱼雷艇秘密出动,兵锋直指国民党军补给舰“台生轮”和“中海号”、“美颂号”两艘登陆舰。

我军鱼雷艇首先打出三枚鱼雷,把国民党军“台生号”打成一个火球。

加速开溜的“中海号”也被鱼雷击中,一声剧烈的爆炸后缓缓沉入了大海。

这就是我军著名的“八二四海战”。

这么一来,金门岛已经被解放军团团包围,国民党军舰不敢靠近,飞机也难以降落,仅靠空投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眼看料罗湾被解放军封锁,金门岛危在旦夕,蒋介石把希望寄托在了美国第七舰队身上。

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则摩拳擦掌,只等上级一声令下,“解放金门岛”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情况。

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对将军兴冲冲地对叶飞司令员说:“照这个样子,不出两个月,金门就是第二个长春。”

叶飞司令员没有直接回应韩先楚的话,他刚刚从北戴河回来,毛主席似乎没有马上解放金门的意识。

毛主席只对叶飞这样说:“这是一场政治仗,外交仗,你要向我保证,前方不能出一点差错。”

叶飞虽然猜不透毛主席下一步将要走什么“棋”,但是,叶飞隐隐约约地感觉得到,毛主席一定是在“布”一个巨大无比的“局”。

叶飞司令员还坚信,接下来一定会有一个常人不敢想象、不敢尝试的行动。

因此,叶飞把毛主席的话复述给了韩先楚,听得韩先楚一头雾水。

9月2日下午,国民党军“丹阳号”、“信阳号”两艘驱逐舰、“柳江号”、“北江号”两艘猎潜舰来到金门海域,直接掉入了我军鱼雷艇大队和轰炸机构成的包围圈。

彭德清迅速请示叶飞司令员:我军完全有把握打沉敌舰!

我军舰艇

叶飞司令员没有马上给他回复,而是直接向情况报告给了北京。

北京很快有了回复,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亲自打来电话,传达毛主席的决定:不同意攻打蒋舰,不仅如此,4日至6日三日内暂停炮击。

因为担心叶飞等人有情绪,王尚荣解释道:“这是主席的战略考虑,至于为什么这么干,毛主席自然有他的考量。”

“具体是什么情况,我目前还不能告诉你们,总之,前线部队一定要服从命令,千万不能乱放炮!”王尚荣特别提醒道。

事实上,“八二四海战”炮声一响,远在台湾的蒋介石的心里就一直没有踏实过。

蒋介石数次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去求助信息,希望美国人“拉兄弟一把”。

然而,艾森豪威尔似乎一直在躲着蒋介石,甚至跑到了罗德艾兰的新港度假去了。

蒋介石不知道,艾森豪威尔一边在度假、喝酒、打桥牌,一边却在如何应对“金门炮击”这个问题上犯愁呢。

艾森豪威尔是个政治家,也是林肯总统忠实的“粉丝”,他毕生都记着林肯总统的那句名言:

你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为了美国利益,你的决定必须要使美国利益实现最大化!

艾森豪威尔担心,美国武力介入金门战事也许并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恐怕很难得到广泛的支持。

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则尖锐地指出: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在向错误的道路上滑下去,政府没有办法向人民说明牺牲美国人生命的价值。

艾奇逊说:如果美国卷入到与中国的战争中去,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可能既没有朋友,更没有盟国。

艾奇逊意识到,在刚刚过去的“韩战”中,美国曾经“忽悠”了十多个国家与中国大战一场,结果是“惨淡”的,不堪回首的。

如果这次再与中国交战,大概很难找到几个伙伴。

比如,英国政府就明确表态:“我国并没有对美国承担关于远东局势的任何义务”。

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也都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显然,他们不愿与台海局势沾边,不想“引火烧身”。

但是,艾森豪威尔也在纠结,如果宣布美国不插手台湾事务,如果坐视蒋介石集团自生自灭,民主党人必然向自己发难。

这样做的后果是,艾森豪威尔就有可能下台,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就会遭到严重削弱,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将会赢得一场巨大胜利。

这些后果是美国以及艾森豪威尔所不能承受的。

领海基点

9月4日,就在中国发表“12海里”公告的同一天,艾森豪威尔与国务卿杜勒斯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台海告急,美国怎么办!

战争狂人杜勒斯的主张极其嚣张、激进,他竭力主张动用“战术原子弹”,轰炸中国沿海机场等重要区域,以此削弱中国的战斗力,解除中国对金门、台湾的威胁。

艾森豪威尔纠结再三,终于拿出了一个折中的、却充满威胁的方案,方案大意是:

由杜勒斯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一个声明,明确表态支持台湾,口气越强硬越好。

艾森豪威尔忌惮苏联,坚决反对使用原子弹。但是,在这个方案中,他仍然搬出了“原子弹”。

他在声明中暗示:如有必要,美国可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核武器在内的任何手段,以此制止中国对金门以及台湾的威胁。

同时,艾森豪威尔命令散落在中东的第七舰队部分舰船回防台湾海峡,为蒋军赴金门、马祖的补给舰船护航。

不过,艾森豪威尔提醒第七舰队指挥官特文宁:“护航不等于主动打击,第七舰队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主动发起攻击,除非等到总统本人的批准授权……”

9月4日,毛泽东同时打出了两张“牌”:暂停炮击3日,宣布12海里领海线。

接下来,毛泽东要做的事情就是“冷眼向洋”,看美国怎么应对。

中国政府的声明发表后仅几个小时,美国出“牌”了。

美国政府发言人就宣称:“美国从来不承认12海里领海的任何要求。”

9月6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讲话,强调中国的主权,谴责美国干涉别国内政,严重践踏国际法的荒谬行径。

周恩来警告美国:如果继续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美国政府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

当中美两国激烈博弈之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9月7日给艾森豪威尔写了一封信。

赫鲁晓夫在信中也提到了原子弹,相当于杜勒斯的流氓式“核讹诈”,赫鲁晓夫的措辞更直接干脆、火力更猛烈。

赫鲁晓夫代表苏联,也代表社会主义阵营所有的国家发声:如果中国遭受了核打击,那么苏联将不惜一切采取核报复行动!

赫鲁晓夫在信中最后强调:“不怕走向核战争,才能最终避免核战争!”

在中国人民眼里,赫鲁晓夫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但是,在共同对抗美国这个问题上,赫鲁晓夫这位“达瓦里希”称得上“真爷们”。

毛泽东访问苏联

眼看中国毫不退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表态,支持中国提出的“12海里”主张。

放眼看去,除了渴求美国庇护的蒋介石集团,美国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靠的盟友了。

更让艾森豪威尔忌惮的是,美国将同时挑战苏联、中国这两个大国,美国国内一片反对声,艾森豪威尔“头大如斗”。

9月4日-6日,解放军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停止炮击3天。

9月7日,美蒋联合舰队公然挑战我领海声明,他们来到金门海域,完成补给任务之后,联合舰队迅速离开了金门。

当天晚上,解放军福建前线指挥部接到北京的指示:惩罚蒋军、打击美帝气焰,要求“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9月8日,美蒋联合舰队又来了。

这回,解放军炮兵没再“惯”着他们。

炮火一响,美国海军“海伦娜”等6艘美国驱逐舰便有了反应。

他们整齐划一地作调转舰首,匆匆忙忙向料罗湾以南12海里退去,一直退到他们认为更安全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幸存的国民党水兵回忆说:“我们四艘舰艇孤立无助,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美国人撇下我们,扬长而去。”

“看到我们的舰船着火、下沉,美国人无动于衷,他们哪里是来护航的,倒像是来金门观光旅游的。”

“这算什么狗屁‘护航’!”那位国民党退役水兵狠狠说道。

对于蒋介石来说,“友邦”的言而无信比炸沉几艘军舰更令人愤怒。

9月8日这天的毛泽东也十分忙碌,他一整天都在与人讨论钢产量和人民公社问题。

对于金门附近的战事,毛泽东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金门之钥执于我手,我欲开则开,欲关则关,君奈之何?”

金门炮击英国林肯,毛泽东:《海牙协议》是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意志,不是圣旨,毛泽东可谓“一箭三雕”:

敲山震虎-毛泽东试探到了美国的真实反应;

警告了蒋介石介-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美国被迫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提出的“12海里”领海之主张。

眼看中国强硬的方式奏效,各国也纷纷开始效仿中国,都宣布将自己的海域变成12海里。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都采取了12海里的领海制度。

后人不应该不知道,是毛主席用炮弹将我国海域从3海里变成了12海里。

毛泽东与人民海军

毛主席不愧为中国最伟大的战略家,当年炮打金门真正的目的远不仅仅为了“12海里”海岸线。

毛主席用炮打金门的行动有力地支援了中东地区,同时教训了国民党,分化了美蒋关系,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斗争的决心,树立了军威、国威。

最为重要的是,毛主席再次用事实应证了他提出的“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理论。

英国林肯大学在哪个城市,《哈利波特》取景地,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全世界学生的梦想

世界上不乏顶尖学府,是许多学生梦想的象牙塔。牛津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距离伦敦约一小时火车车程的牛津,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人时期,到公元912年已经发展成英格兰重要的一座城镇。许多外国城市都是音译,而“牛津()”却是意译。“Ox”意为“牛”,“Ford”意为“浅滩”。泰晤士河和柴维尔河在这座小镇汇合,河水很浅,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城市因此而得名。

牛津大学( )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其确切的建校时间早已无从考证,12世纪前,英国没有大学,学生们都是去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求学。大约在公元1167年,英格兰与法兰西开战,一种说法是英国召回了在巴黎的学生,另一种说法是法国国王把学生赶回了英国。当时在牛津有一座英王亨利二世的行宫,为了寻求国王的庇护,学生们就聚集到了牛津,主要从事经院哲学的研究。到了12世纪末,牛津大学初具规模,1201年有了第一位校长,1213年罗马教皇的使节给大学颁布了第一张特许状,13世纪中期后各个学院陆续成立,开始了牛津大学的璀璨岁月。

看来还是读书人有志气,不让我们在法国读书,我们自己建个大学还不行么?没想到,这一下子就建了世界上最顶级的学府。八百多年来,许多杰出人士都曾就读于此。校园里走出了6位英国国王,7个国家的11位国王,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其中包括26位英国首相,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和18位红衣主教,是英国皇族和世界学者的摇篮。

林肯学院

今天的牛津大学共有39个学院,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点像美国的“联邦制”,相互独立却又联合运作,每个学院都收到不同教派的资助,从而保持了各自独特的学术特点。教学和研究活动由“学部”组织,学部不属于任何一个学院。

圣灵学院

作为世界顶级的学府,不但没有校门和围墙,就连个“牛津大学”的招牌也没有。在这里,城市即大学英国林肯大学在哪个城市,《哈利波特》取景地,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全世界学生的梦想,大学即城市,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学校高耸的塔楼令人肃然起敬,古朴的石墙上爬满老藤,整座小城显得古朴素雅,古色古香的建筑是分属于不同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漫步于街道上,擦身而过的大多是莘莘学子;街边店铺售卖最多的不是衣服不是工艺品而是书籍。这个纸墨飘香的城市,蕴含着千百年来积淀的斑斓文化。

在英国,牛津被称为“the City of ”,意为“梦想之城”。是啊,来此就读的都是怀揣梦想的学生,牛津不也是无数学生的梦想么?

这座不同年代、不同流派的建筑风格的大学城也是各大影视剧的热门取景地,不仅包括电影《哈利波特》全系列,《黄金罗盘》、《007之明日帝国》、《X战警:第一战》、《魔法觉醒》等都曾在此拍摄。

我留给牛津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下午,当天傍晚还要开车赶到离此1小时车程的温莎小镇住宿。一是我时间不够了,二是我来这里的时候恰逢周末,酒店都离市中心比较远且公共交通不便。非常不推荐自驾车游牛津,市中心停车场少且贵,绕了近半个小时才找到一个停车位,不远处就是牛津最重要的路口。正值周末下午,街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个路口是整个牛津的中心点,也是计算到牛津距离的原点。向北是谷市街( St),向西是“皇后街(Queen )”,向东是主街“高街(High )”,向南是圣阿代尔街(St 's)。

路口处一座高耸的塔楼叫“卡法斯塔( Tower)”,其名字是由法语“”转化而来。这个词看着眼熟不?没想到,法国超市“家乐福”是“十字路口”的意思。想想也挺有意思,牛津费了千年的劲,学生从法国撤回了,最重要的路口还沿袭了法语的称谓。

这座塔楼原名“圣马丁塔”,原本这里有一座建于12世纪的圣马丁教堂,19世纪因道路扩宽,教堂被迁走,塔楼就留了下来。这座高23米的钟楼是牛津市中心最高的建筑,如果时间紧迫来不及去圣母玛利亚大学教堂( of St Mary the )登顶俯瞰牛津,可以花2.2英镑登上钟楼俯瞰牛津市景。

钟楼里的大钟只有在重大活动时才会敲响,现代化的今天早已用侧墙上的电子钟计时,整点的时候钟楼上的小人会做出敲钟的动作。

如果在牛津只能参观一所学院,那我一定会选最著名的基督教堂学院( )。

基督教堂学院是牛津最大的学院之一,于1525年亨利八世执政时期由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 ,约1475—1530)创建,其全名是“亨利八世国王在牛津建立的基督座堂教堂学院(The Dean, and of the of in of the of King Henry the )”。1546年,国王把学院礼拜堂()改为城市大教堂()并重新命名,成了世界上唯一用作大教堂的小礼拜堂。它不仅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兼为主教座堂的学院,也是唯一一个以教堂为校舍的学校,还享有不称为“(学院)”的特权,近200年来从这里走出了13位英国首相。当然,《哈利波特》等电影在此取景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迷来此打卡,成了最受游客欢迎的学院。

牛津大学食堂

宽阔的大方庭大约80米见方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作为约克大主教,英格兰的领军人物,大法官和红衣主教学院的创始人,沃尔西最初曾想用它作为未来新建教堂的回廊。方庭北边于1665年先完工,主要由教堂神职人员使用,后来的十几年完成了东边和南边,今天学院院长就住在东边。1681年牛津毕业的建筑家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Sir Wren)主持建造了西侧的汤姆塔,方庭才算全部竣工,这个大方庭也被命名为“汤姆方庭”。

入口处屋顶上都是院系学生设计的纹章

汤姆塔(Tom Tower)里装有6.25吨重的汤姆钟,每晚21:05敲响101下,代表学院最初的100位院士和1663年新增加的一位。要不怎么说牛津就是“牛”呢,按照时区细分的话,牛津时间比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晚5分钟,尽管1852年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在世界正式执行,但牛津愣是坚定地保留了“本地标准时间”。钟声敲响是发出宵禁信号,提醒各学院关闭大门,基督教堂学院在101下敲完后是最后一个关门的,回来晚的学生要被处以罚款。这一规定直到1963年才被废止。

方庭中央有一座“水星喷泉( )”,又名“墨丘利喷泉”。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的传令神,在希腊神话中叫赫尔墨斯。灵动的墨丘利倾身向前,右手高举,似乎在提醒学生们注意时间。学院曾经还有个传统,毕业时体育生要把艺术生扔到喷泉里恶搞一下,英国作家伊夫林·沃( Waugh,1903-1966)的小说《旧地重游( )》和据此改编的电视剧《故园风雨后》中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情节。如今方庭不允许游客进入,只供师生穿行。

基督教堂学院的食堂就是电影《哈利波特》霍格沃茨学校的食堂大厅。电影并不是在这里拍的,只是模仿了这里的设计在摄影棚里搭的景。这座食堂大厅不仅是牛津最大的,还曾在英国内战期间作为查理一世的临时国会大厅。

在暑假和圣诞节、复活节期间,牛津大学的不少学生公寓都对游客开放,可以在网上提前预订。如果在这段时间来牛津,非常推荐在校园里住一晚。因为参观许多学院都要买门票,但对住校客人是免费开放的。住宿大多包含早餐,而且是在古老的学院食堂里用餐。住在校园里不仅能体验大学生活,还能在电影《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学校的食堂大厅仿建的基督教堂学院里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基督教堂学院为游客提供了四处含早餐的B&B和一处不含早餐的 only,推荐首选距离食堂大厅最近,汤姆方庭东南的“草甸楼( )”,其次是汤姆方庭东北的“派克沃特()”。这两种住宿的房间都比较古老,毕竟是数百年历史的学校。但也正是住在这里,才能体验古朴的大学风情。如果想选择现代一点的住宿,就是汤姆方庭正北的新宿舍楼(Blue Boar)。

那么,如何预订校园住宿呢?英国有专门预订校园住宿的网站,不仅仅是牛津的,全英学校都可以。网站有中文版,可见牛津有多欢迎中国游客。

1、在www。。com/zh-CN/(把“。”换成“.”),页面搜索框里输入“”,点黄色的搜索框。

2、这一页列举了牛津大学可以住宿的学院,有43处住宿,在“Where”输入“ ”,点搜索框。

3、这里列出了可以选择的日期,今年复活节假期期间有空房,3月23-24和3月30-31日。以选择后者为例英国林肯大学在哪个城市,点搜索框。

4、这里列出了不同学院的住宿,选择 B&B room,数量1,价格为68英镑/晚,点“下一步”。

5、进入预订页面,这个价格已经包含了税费。点“下一步”。

6、可以注册,也可以以访客身份继续,填写住宿人的信息,填好点“下一步”。

7、填写银行卡信息,预订付款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预订住宿是不能退款的,务必确定好行程后再预订。如果有其他心仪的学院,也可以在这个网站预订。不同学院对住校客人有不同年龄要求,有的要求18岁以上,有的要求21岁以上。大部分学院都不接受儿童住宿。

预定完成后,神圣的牛津大学校园生活就等着你去体验了。

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在这里可以追寻过去的美好时光,重温昔日的辉煌。城市里不同时期庄严肃穆的建筑处处给人历史的纵深感。在英国有一句民谚:“穿过牛津城,宛如穿过历史的时空隧道”。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yingglk/13173.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