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ucla博士后 / 加州大学博士后含金量,“一主两翼”的校区体制

加州大学博士后含金量,“一主两翼”的校区体制

“一主两翼”的校区体制(世界名校探秘——多伦多大学1)多伦多大学不是美国的多校区体制。现今的加州大学旗下十所公立大学均为平行校区,在各项学术指标和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校名中“分校”属中文翻译误区。

“一主两翼”的校区体制(世界名校探秘——多伦多大学1)

叶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各大高校也开始加大校区建设力度,开设越来越多的分校区,以满足更多的学生需求。中国石油大学(15个校区),其位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多个地区,涉及石油、化工、机械、地质等多个学科领域,各校区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了多层次、多立体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分校区不仅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同时也为当地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好处,成为地方经济繁荣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分校区的建设和管理也面临着不小的难点和挑战。例如,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会带来教学、科研资源的不均衡问题;学校分校区间管理协作难度大,校园文化建设替代性差等等。因此,高校在建设分校区时,必须要把握好相关难点和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才能实现高校分校区的良性发展。

我曾去过北美多所世界研究型大学名校,对他们的多校区的体制有过一些研究,其中,多伦多大学为学生前途的校区设计与人文关怀,让我似乎体悟到多校区体制的精妙之处。

多伦多大学不是美国的多校区体制。每个校区各有特色、各有重点,校区之间各自独立、平行发展,典型的如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 of ),简称加州大学(UC),是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加州大学已发展成一个拥有十个校区并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大学系统。这些校区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 )、洛杉矶分校(UCLA)、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圣地亚哥分校(UCSD)、旧金山分校(UCSF)、尔湾分校(UCI)、戴维斯分校(UCD)、圣克鲁兹分校(UCSC)、河滨分校(UCR)和美熹德分校(UCM)。作为世界最大的大学联邦体,并没有所谓的“主校区”, 现今的加州大学旗下十所公立大学均为平行校区,在各项学术指标和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校名中“分校”属中文翻译误区。

本文作者与儿子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多伦多大学也不是法国的多校区体制。每个校区几乎是一类系科,或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如巴黎大学集团),我曾在法国南部进修学习过一段时期,这座城是叫蒙彼利埃 ()。蒙彼利埃有三所大学,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也是按学科来划分。蒙彼利埃第一大学以法律、医学为主,蒙彼利埃第二大学以理工为主,蒙彼利埃第三大学以文科为主。三座大学共有学生5、6万人。

本文作者在蒙彼利埃第三大学的师资学院

“英萨”(法国国家应用科学技术学院, des ées,简称INSA)是一个法国工程师大学校系统,属于法兰西精英教育大学校。INSA集团在法国拥有7所学校。INSA提供为期五年的高水准工程师精英教育,学生毕业后获得法国高教部授予的工程师文凭,工程师文凭为国家统一文凭, 文凭颁发受全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的监督检查,以保证这一文凭的含金量。根据正在实施的法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工程师文凭获得者同时被授予新制硕士学位,即英美国家的理科硕士学位。

大学一、二年级称为工程师基础阶段学习,侧重于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培养。学生成功完成这一阶段课程之后,才能进入INSA各学校进行后三年工程师专业阶段的学习,并最终取得工程师证书和理科硕士学位。毕业生们有机会在INSA的实验室继续从事研究,攻读博士学位,博士阶段学习为三年。

法国的工程师学校(大学校) 有其特殊的地位。大部份的工程师、工程师学校(大学校)教授或中央公务机构干部都一定是工程师学校(大学校)毕业的学生。企业界欲雇用中高级干部亦极欢迎具工程师学校(大学校)文凭的毕业生。 所以,工程师学校(大学校)文凭的含金量较高。

本文作者曾访问过的法国材料工艺学校

我曾去过里昂附近的马孔小镇,参观过那里的一所工程师学校—-法国材料工艺学校(Ecole Supé d'Arts et Métiers)。法国材料工艺学校属于精英教育,学习年限为三年。高中学生具高中会考证书,上过一至二年的预科,经过入学严格的入学考试方可进入法国材料工艺学校就读。一般而言,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录取率仅为5%。法国材料工艺学校每年只收150人左右,在校学生400人左右,每年均有学生被淘汰。

多伦多大学由位于多伦多市中心及邻近地区三个校区组成:多伦多市中心的圣乔治校园(St.),它于1827年创办,是多大最早的发源地,现下设七个住宿式学院;士嘉堡校园()位于多伦多的东北面,始于1964年,离市中心的校园约三十三公里,占地共三百英亩;另一校园为埃林代尔()位于多伦多四面三十三公里外的密西沙加市,于1967年正式启用。

主校区的大学学院与大操场

多伦多大学的多校区体制可以称之为“一主两翼”,形成了“以学术为导向的主校区”与“以职业为导向的分校区”的“一校两制”,在学术与职业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以学术为导向的主校区”

“以学术为导向的主校区”,提供大量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无用的学问”,培养文明社会的“大用的栋梁”;同时开设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课程,培养科学世界的“学术精英”。

本文作者在多伦多大学主校区的大门口

特别是暑期提供的在学科教授指导下从事“真实的科研项目”或社会调查项目,直接进入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 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这就是多伦多大学主校区最迷人、最有魅力的地方。

多伦多大学化学楼

多伦多大学的前辈学长孔宪铎在其自传《背水一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中对多伦多大学如何是真正做学问的地方,做过一番生动的描述。我在孔宪铎先生当年刻苦学习的实验室大楼门口,想着我可爱的儿子也在这里做植物学病毒防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植物病毒防治的基因组学实验,有研究论文发表。导师是一个刚从美国做博士后辉加拿大的青年学者,为此,儿子还拿到了加拿大科学与工程大的优秀奖,该项目明确规定“通常不给外国学生”。他很好地在这块“做学问的地方”汲取前辈学长的治学精神。

2009年,大学三年的暑期,儿子在多伦多大学的泰伦斯·唐纳利细胞及生物分子研究中心(The for ,简称CCBR)做研究助理,经受了较为严格的科学训练,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在《人类分子遗传学》杂志上。CCBR是多伦多大学由医学部、药学部、应用科学部与工程部组成的唯一研究机构,是探求基因与疾病关系领域的佼佼者。CCBR是在开放、流动的环境中,通过跨学科、有刺激的、非传统的互动方式,鼓励用新的方法研究生物问题。400多位不同领域的研究专家,包括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药学家及工程师在这个尖端的实验室进行跨学科互动,从而能在生物分子研究跨学科方面建立优势。在当代科学研究中,由于是一个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心,CCBR将不断持续发展。CCBR由三个研究平台组成: ①生物工程与功能成像;②系统生物学;③疾病模拟。

主校区的CCBR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园内的CCBR由加拿大本土著名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德国斯图加特的班尼士建筑师事务所联合设计完成。这座外立面光洁、通体透明的12层高建筑于2005年落成,项目基地位于城市中心区多伦多大学的圣·乔治校区东南角,这一地块恰好是历史建筑密集的地区。狭长的基地被东西两侧4层楼高的历史建筑包围,高高地耸立在多伦多大学众多古老的建筑之间。它不仅要满足研究中心的使用需求,同时还要兼顾周围的老式建筑风格,使之不致于太过突兀。该设计的一个精彩之处是可以进行自然通风的冬季花园。该建筑项目获得了2006年英国建筑师协会国际奖以及安大略建筑师协会的杰出奖。(纪 雁,《特伦斯·唐纳里细胞与生物分子研究中心 》,《城市建筑》2007年08期)我曾拜访过CCBR,名人堂就在二楼大厅里。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为了节省实验室面积,每层楼的厕所只设一间,男女共用。

多伦多大学主校区的优点:

多伦多大学主校区的正门

━━丰富的学术资源。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的常年开放,各种学科的课程开设多,十分有利于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熏陶,对以后从事学术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主校区的图书馆

━━广泛的人脉基础。 “人脉”基础代表了你的社会地位,“人脉”有多广,情报就有多广。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特别强调这一点,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管理学理论。在主校区有各种层次的教师与学生,特别是本学科有影响的教授学者,学业与能力突出的青年学生,对以后的升学或就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主校区的人脉资源是十分优质的,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主校区的名人堂

━━深入的社会体验。主校区位于多伦多城市中心,就可以与更多的加国人打交道,有更多的机会打工、实习,接触更多的加国的风土人情与社会规则,从而真正融入北美社会。

主校区附近的市场

当然主校区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社会嘈杂对安定的学业生活有一定的干扰;生活费比分校区略高一点。国外大多数学生与家长,选择学校时都会把费用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以职业为导向的分校区”

而“以职业为导向的分校区”,补充了很多适应就业需要的“宽口径、重实务”的课程加州大学博士后含金量,“一主两翼”的校区体制,为学生顺利走向职场铺平宽敞的道路。尤其是独具特色的Co-op项目( ,带薪实习),为学生获得工作经历,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本文作者在分校区

学校作为连接公司和学生的“中介”,沟通与满足公司与学生的双向需求,既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又能实际进入公司工作,Co-op项目完成后由学校和公司联合发放结业证书。Co-op项目是找专业工作的最佳途径。几乎所有的公司在雇人时都首先考虑曾经是否是自己的Co-op人员,因为Co-op人员对公司的业务和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公司也已考察过他的职业品质。此外,Co-op的真实工作经验是应聘其他公司的坚实基础。这就是分校区最大的“卖点”,也是吸引学生就读的主要原因。

分校区的教学楼

为了适应Co-op项目的要求,分校区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一门课基本上在一个学期内结束,没有一年的课程,不影响学生参加Co-op项目;每个学期都有同样课程开设,便于学生选修,安排学习与实习工作。

Co-op项目的诱人之处主要在于:。

获得工作经历。学生可以将学习中所学得的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同时获得拓展实际工作技能的机会。学生所经历的不同工作及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独立生活及处理事情的能力,可望成为寻找专业工作的最佳途径。Co-op项目开阔了学生眼界,获得了实践的经验,再加上学术知识才可以做实用意义上的思考:弄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能干出什么。做co-op项目可以有机会去不同的城市,认识更多的朋友,接触学校外面的世界。工作中所获得的各种不同的机会以及所承担的各种不同工作内容有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本科生在毕业的时候具备对职业生涯的深度思考与可行的规划是罕见而且可贵的,而这在Co-op项目的学生而言是基本要求。

增加就业成功。你从前的老板、同事都是你未来职场可用的资源。别的不说,一封推荐信,一个内部推荐绝对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寻找Co-op工作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简历写作能力,搜索工作机会及面试技巧.还有办公室政治,哪样不要经验?虽然几个学期的Co-op还远远不足,可比起一般的本科生来讲就强得太多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公司在雇人时都首先考虑自己的Co-op学生。因Co-op学生对公司的业务和项目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已经证明了他的工作能力。即使你所在的Co-op公司没有雇人计划,Co-op的真实工作经验是应聘其他公司的坚实基础。一般来说,参加Co-op的学生60%以上有机会被本公司雇用;完成Co-op项目以后,20%的学员能很快找到工作。因为Co-op项目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在最短时间内理解工作的内容与环境,可以在两年里,适应4-6种不同的工作,这种适应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会带给你巨大的回报。每个学期找一次工作,找到工作多半要搬家;近的多伦多、密西沙加,中等的往美国和温哥华搬,远的还有往日本、欧洲、中国搬的。工作做完了再搬回来。很多学生并不害怕找工作、找房子,搬家对Co-op项目的学生而言是基本功,每个学期玩一到两次,生活能力当然强很多,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可以想象,当这些学生毕业后杀向就业市场的时候,他们占据了一定的优势。Co-op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面对社会之前先一步走向成熟与冷静,准备好了以后,再真正踏上舞台,在这之前,你可以彩排多次。这种教育一旦错过就终生难以弥补。

扩大收入来源。工作学期的收入可以用来支付学费以及生活开支。 赚点钱,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Co-op项目要求练习和人打交道,和公司的同事交流,这比技术、收入更重要。

分校区的体育馆

对于工程、设计、计算机、商科等应用型学科,由于注重操作性、实用性,比较适合开展Co-op项目。但Co-op并不是目标,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Co-op只是获得工作经验,不是真实的找工作。事实上,Co-op项目没有想象中那样负责,很多时候随便找个地方就把人扔过去了。在Co-op项目中也有很多人没有学到东西。co-op项目会不会对大学的学习产生负面效应,对学习理论知识失去兴趣,对安心读书失去虔诚?更重要的是,一般Co-op项目要求做累计12个月以上的国外在职学位班,会不会影响正常按时毕业?由于直接就业,对何时毕业没有太多的要求;可是对继续升学而言,如果大学毕业的时间延误了,就有可能错过开学时间。

判定是否是真正Co-op项目的方法有三个指标:是否真正到公司上班,是否真正加入公司的项目开发;在参加的项目中是否有该公司的全职人员参加;公司或有关部门是否在社会保险卡(SIN)上支付工作保险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一个方面获得好处的时候,在另外的方面可能就会失去一些东西。选择主校区还是分校区就读,关键看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接受学术洗礼还是平稳就业?虽然未必一定冲突,可实际上左右逢源是很困难的。当然,也会有人处理得比较好的,那就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一般说来,在大学录取时,三个校区综合成绩的顺序依次为UT、UTSC、UTM。UT主校区的学生,优秀的学生肯定比UTSC、UTM校区的多,可能会影响学生的GPA的高低,或者奖学金的获得。当然,可能一名学生在主校区可以拿到很高的成绩,在分校区可能只是中等。

主校区与分校区对学生最直接影响可能是GPA。报研究生、求职,大学的GPA成绩是关键。大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完成学业,当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大学毕业了,如果成绩不好,人生道路也会走得十分艰难。

很多学校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不会十分在乎学生大学主校区本部还是分校区,但是非常在意该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现象很普遍。应届大学毕业生求学或求职写在简历上的内容,一般来说,成绩第一,经历、经验第二。即使是名校大学生,如果在校的成绩垫底,报研究生时也要降好几个档次才能被录取。学习成绩是应届毕业生求学、求职简历中最没法“加工”的部分。只有上了研究生或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有了工作经验以后,大学成绩才变得不那么重要。

本文作者的儿子在多伦多大学招生宣传海报上的照片

我儿子大学入学时在士嘉堡校区,为了接受更好的学术熏陶,一年后转入主校区加州大学博士后含金量,所以,对两个校区的优缺点都有深刻的亲身体验。

多伦多大学支持学生按照自己上大学的宗旨与定位在“一校两制”的助学平台上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学术精英”还是“职场精英”,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模式不同。

上一篇:太奢侈的“被培养”—-中央党校“受训记”(上)

下一篇:独立特行的社群(世界名校探秘——多伦多大学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申请要求,2016年材料与工程高引学者出炉,科大世界第八!

2016年材料与工程高引学者出炉,科大世界第八!

近日,基于 数据库的2016年材料与工程学 (MSE) 高引学者名单出炉。高引学者一般是所发表文章的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只有总引用数位列前300名的研究人员进入榜单。其中,美国西北大学、莱斯大学位居前两位,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八位。

中国科大共有4名教师上榜,但经过调查发现,在榜单中还不乏许多科大校友。由于榜单中信息较少,许多不易核实,经不完全统计,上榜名单中约有78位华人学者,其中至少有12位科大校友。其中有9人本科就读与科大,3人曾在此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后附上榜校友名单及简历)

另外,国内还有25所院校进入榜单。其中,清华大学7人,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各3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各有2人入围。

北京大学、湖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以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单位各有1位学者上榜。

科大入选教授名单及简历

刘世勇

1993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化学专业。1996年和2000年,分别于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和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助研,英国 、美国 of 、美国UC 进行博士后和访问研究。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研究员,中科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和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等。

曾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 (百人计划)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结题获特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谢毅

1988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应用化学系博士,师从钱逸泰院士。曾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进行博士后、访问研究。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她是中国教育部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特聘教授,也是迄今为止国家基金委化学部唯一女性创新群体带头人,还是首位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的华人科学家。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谢毅教授获得2015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称号。

现任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英国皇家化学会《 》、《无机化学学报》等顾问编委。并作为学术带头人主持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也是迄今为止基金委化学部唯一一位女性担任的群体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理论和性能研究。

钱逸泰

196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曾在美国布朗大学和普渡大学从事催化和固体化学研究,并于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起为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回国后从事纳米材料化学制备和超导材料制备,曾获得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国际《固体化学杂志》编委等。

俞书宏

1988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机专业,在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材料与结构实验室、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访问研究。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中央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责任研究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首批特聘研究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溶剂热-水热联合会(ISHA)国际理事会秘书长和理事会执委等。

在聚合物控制晶化与仿生材料、纳米结构单元可控合成与组装、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制备及功能化、无机-有机复合纳米材料、新型碳纳米材料及能源转换材料及应用等方面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上榜校友名单及简历

1. 夏幼南(823)

1982年从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6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并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后留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分别获得无机化学硕士学位和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博士学位,师从 M. 教授。

曾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并先后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目前任乔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生物工程系和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纳米医学领域Brock Chair及 杰出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曾获美国化学会拉梅尔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教授奖等。2013年,因其在纳米晶体合成及应用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美国化学会材料化学奖,是第一位华人获奖者。

2.李景虹(863)

199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博士。曾在美国伊利偌利大学(UIUC)、加利福利亚大学(UCSB)、克莱姆森大学和公司研究与工作。2001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起,任教于清华大学,现为“百名计划”引进任化学系和分析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长期从事电化学与纳米电分析化学、生物传感与生物分析化学以及单细胞分析化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知识创新奖、清华大学纪念梅贻琦学术论文奖等。并担任北京市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of and of 期刊国际顾问等

3.杨培东(8812)

1988年从苏州木渎中学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后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职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曾当选为汤森路透集团依据过去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而确定的“全球顶尖100名化学家”,并且居于榜单前列第10位,同时入选同一标准的“顶尖100名材料科学家”榜单的首位。2012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15年度天才奖。

主要研究方包括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线电池、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电池、太阳能转换为燃料用纳米线、纳米线热电学、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等离子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和操控、材料化学、无机化学,以及低维纳米结构在光电等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等。

4. 周崇武(8900)

1989年从湖北荆州中学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并取得学士学位,1999年获耶鲁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后于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员。2000年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申请要求,2016年材料与工程高引学者出炉,科大世界第八!,任教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气工程系。

曾任、 IEEE on 副编辑,ACS Nano and Nano 编辑顾问成员等。他曾获得美国宇航局TGIR 奖、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教授奖、交叉科学研究奖、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纳米技术青年科学家奖等奖项等多项荣誉。

5.殷亚东(9212)

199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学位。2002年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为夏幼南教授)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导师为A. Paul 院士)。2006年起,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殷亚东在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功能化及其在光子晶体印刷术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在2011年 公布的全球顶尖百名化学家(Top 100 , 2000-2010)和全球顶尖百名材料学家(Top 100 ,,2000-2010)名单中,他在化学领域的世界排名是第55位、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世界排名是第2位。

他共取得美国专利十多项,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出自他门下的教授已有葛建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铁锐(中科院理化所百人)和高传博(西安交大教授)等,所指导的学生也获得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美国材料协会(MRS)杰出研究生奖”等多项荣誉。

6.孙玉刚(9212)

1992年从山东茌平县第一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2006年开始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从事独立研究工作,是终身研究员,纳米材料合成实验室负责人。现为美国天普大学的副教授。也是2008年度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

多年从事新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构筑以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在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规格化制备、空心壳纳米金属的结构形成与演化、柔性可伸展纳米电路及器件、以及新型柔性氢气传感器的研制等研究方向上均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果。

7.段镶锋(9212)

1992年从湖南武冈二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于应用化学系。后获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取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兼任Nano 杂志副主编,发表了90多篇论文,拥有30多项美国专利。

曾获得“全美发明家竞赛大奖”、美国宇航局发明奖、新加坡青年研究员奖、美国能源部青年研究员奖、美国科学基金委奖、美国NIH部长创新奖等多项荣誉,被美国 评为当年的“世界百位杰出青年发明家”之一,同时是美国高科技企业创始人之一。

他和黄昱(9412)合作完成的纳米成果被评为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并名列榜首。曾为美国高科技企业创始人之一。在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2000-2010)中,段镶锋位居全球第41位、华人第7位。

8.崔屹(9312)

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后就读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查尔斯•理博( M. )教授。博士期间,他的研究课题为纳米技术包括合成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传感器的应用。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作为米勒博士后研究员与保罗阿里维萨托教授(Paul )共同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和装配使用交替纳米晶。 2005年起,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曾获大卫费罗和杰瑞杨学者奖。2011年,他联合启动了一个光子科学学院,主要研究纳米材料的储能、光伏、拓扑绝缘体和生物与环境。

同时任纳米快报的副主编、湾区光伏联盟的联合主任等。同时,他创立了公司,主要负责商业化的高能电池技术。曾获得材料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当今最热研究人员”、首届纳米能源奖、无机化学BAU家庭奖、IUPAC杰出奖、KAUST研究奖、技术审查世界杰出青年创新奖等。

9.黄嘉兴(9503)

1995年从福建莆田六中考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于化学物理系。在科大期间他在谢毅教授实验室的工作获得了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200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师从 Kaner。其博士论文工作获得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青年化学家奖和美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杰出研究生奖。曾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米勒研究奖资助并加入杨培东(8819校友)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07年,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为副教授。

他在材料化学科研与教育方面的工作曾获得2011年美国斯隆基金会的青年学者研究奖,2011-2013年度西北大学 E. Fine材料与制造青年讲席教授以及2013年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

10.李亚栋(SA88/BA95)

1986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首批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被评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他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学、纳米微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学术期刊:Nano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B辑:化学》等编委与顾问。

11.王文中(SA93硕博)

1993年本科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取得无机化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联邦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担任研究助理。2003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第二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等。

建立了新颖的室温软化学方法,成果发表在 JACS, Chem. Mater. 等 SCI 杂志上,并获得中国专利一项。这项成果被著名综述性杂志单独列为纳米材料制备的新方法 ( Annu. Rev. Mater. Res. 34, 41(2004)) 。该项技术的发展对光催化,发光,光电转换,光电信息等功能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实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2.黄飞鹤(SA96)

1996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1999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导师为何平笙教授和阮德礼教授。2005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有机与高分子化学博士学位,师从于Harry W. 教授。后在犹他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为Peter J. Stang教授。2005年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申请要求,任教于浙江大学化学系,筹建超分子化学研究小组。 曾获得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 奖、 奖等,并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浙江大学“十佳青年岗位能手”、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士后含金量怎么样,2025美国顶尖大学7大类、30所夏校项目大全

顶尖夏校项目是大学申请的试金石。对于想冲藤的同学来说,夏校就像一次浓缩版的大学申请练习。同学们不仅有机会提前接触到大学课程、参与到感兴趣的项目中,还可以提升学术水平、了解学校的文化与特色。

如果同学们在项目期间表现优异,受到教授的青睐,还可能拿到教授和学校的推荐信,对于大学申请来说颇有裨益。

因此,许多家庭都热衷于夏校。但是夏校项目的数量与种类之多常常让人挑花了眼,许多家庭不禁问道:夏校该怎么选?

夏校就像个挖不完的宝藏,从适合低幼的亲子户外营,到传统美式住宿营,到各类学科营、天才课程,再到大学课堂……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细分领域、难度递进的项目。在这么多的夏校中,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第一类:科学类夏校

一,麻省理工科学研究所由麻省理工大学赞助,是为期六周的学术科学研究夏令营。由学术机构、企业和政府资助的研究团队将邀请学生加入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为学生提供发挥其才能的平台,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从理论到癌症研究的所有领域,同学们将能够获得波士顿主要实验项目的第一手信息和经验。

许多RSI的学生会使用他们的RSI研究项目去参加各项科学竞赛,并在英特尔科技天才奖、因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和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甚至是最高奖项。如果被各自的实验室或者机构认可,更可以在各种科学期刊文章上标上自己的名字。

该项目的竞争极其激烈,录取率低于5%,被公认为全美最顶尖的夏令营之一。参加学员悉数被美国Top10等顶尖名校录取。

二,暑期科学项目(SSP)成立于1959年,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并与理工名校哈维穆德学院进行学术合作。目前SSP已有4个营地,分别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普渡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新墨西哥理工大学。项目围绕天体物理或生物化学展开研究。

SSP项目为36名高中生提供机会。作为理科方面最具含金量的夏校项目之一,每年有90%以上营员被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哈佛、耶鲁等顶级大学录取。

三,康奈尔大学生物科学研究夏校

该项目由康奈尔大学赞助,是专门研究生物科学的暑期学校项目。同学们能够在康奈尔大学实验室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进行实验。在该项目中,同学们将对实验步骤、方法和技术进行具体学习,还将与康奈尔大学教授、博士后和研究生讨论问题。

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完成项目并做报告,向同学和导师介绍自己的实验研究。此外,同学们将会得到6个康奈尔大学的学分,同时有成绩单。

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游戏制作实验室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游戏制作实验室是一家国际知名的游戏实验室。它于2009年由一位媒体艺术与设计教授创立,并得到了加州洛杉矶艺术与设计学院和戏剧、电影与电视学院的支持。

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学习基本的游戏创作和艺术,满足游戏制作的要求。每个班最多20名学生,一名教师和助教担任教职员工。

项目长达2周,第一周学习人物和游戏动画设计,为第二周学习建立游戏世界、编程和拓展手机游戏奠定基础。

四,宾大工程夏季项目

宾大工程夏季项目(ESAP)由宾大工程学院的教授授课。课程包括生物工程、纳米技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图形学、复杂网络和机器人学。

该项目的申请具有竞争性,每年招收六门课程的学生总数为200人。实验室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选择在课上或课后与助教一起学习和实验。该项目为期三周,在此期间,对工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探索不同的工程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在ESAP中,工程领域的顶尖教授将把复杂的理论与自己对尖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提高知识,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这个项目,在获得大学学分的同时 (有三个学分但是只能在宾大工程学院里面用)与领先的教师合作,还可以住在宾大历史悠久的校园,并结识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学。

五,哥大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夏校

哥大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夏校是对所有在读高中生开放的夏季学术项目。学生来自超过75不同国家和美国48个州。

第二类:数学类夏校

一,斯坦福大学数学夏令营

该项目由两位数学教授于1994年创立,是一个针对拓展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学术型项目,美国国家数学基金会和斯坦福大学数学学院也在资金上提供支持。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营员们的体验,每年最多只招收40名学生,录取率低于10%,目前参与者已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这个营地,还有机会得到斯坦福教授推荐信。

数学营专注于纯数学,是以现代化数学的研究为核心主题。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向申请。其师生比例是1:4,这样有效的保证每一位在数学营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

二,波士顿大学青年科学家数学项目

波士顿大学青年科学家数学项目成立于1989年,隶属于波士顿大学的数学数据系,旨在鼓励积极进取的高中生深入探索数学的创造性世界,该项目要求15岁以上学生参加。

除了至少3名波士顿大学的教授授课外,还有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有建树的数学家和科学家给学生讲座,以及来自哈佛、MIT、加州理工大学等优秀本科生担任辅导员,被称为“超级数学天才去的地方”。

该项目的亮点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数学的美。每年招收80个学生,其中60位新生,20位老学员。

三,罗斯数学营

罗斯数学营由罗斯教授于1957年创办,已有60多年的历史,该项目一直致力于激励学生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美国营每年招60位新生,亚洲营则招收50人,两个营是完全相同的内容,课程总共为期六周,参加者每周上课八小时(讲座5小时,问题研讨会3小时)。新生主要学习数字理论,他们将会遇到全新的问题,发展从没有学到过的新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罗斯数学营更加专注于数学领域内的某一个方向,学得更加深刻。

第三类:综合类夏校

一,中学生科研培训项目

该项目是爱荷华大学自1953年起举办的住宿制暑期科研项目。作为MIT强烈推荐的科研项目之一,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在SSTP项目中,学生将在爱荷华大学顶级导师的指导下加入大学研究小组工作,每个学生都会根据申请时的意愿被分配到一个相关领域的实验室里跟着研究人员做实验,每周大约需要花近40个小时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上。

SSTP项目可供学生选择的课题范围非常广泛,为了支持SSTP的发展,爱荷华大学的各个学院几乎都加入了该项目,包括工程学院、文理学院、牙医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等。

在SSTP长达近6周的暑假研究项目中,学生将会在学校内上课、听讲座和参与活动,这将使他们具备成为一个研究员和学者所需要的能力。项目结束后,学生也将提交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宣传海报。

二,MIT数学、工程和科学研究项目

MIT数学、工程和科学研究项目,由麻省理工学院组织。项目参与者将与MIT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生物学尚未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项目中,高中生在学术导师(通常是研究生或者博士后学者)的指导下从事个人和小组研究项目并参加阅读小组。

该项目包括三个子项目:第一个是针对的是居住在波士顿附近的高中生。项目参与者可选的研究方向为: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生物学。

●第二个是针对美国各地(波士顿地区以外)的高中生,项目参与者可选的研究方向只有数学。

●第三个只提供春季学期的免费数学课程,面向的是居住在波士顿通勤距离以内的少数群体的高中生。

历届学生中,已经有一百多名同学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其余的同学也都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尖名校录取。

三,加州数学与科学夏校

加州数学与科学夏校是加州大学举办的为期4周的官方夏校。由加州大学的教授教学,本科生带领,旨在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

2000年开始在加州欧文校区和圣克鲁兹校区开设;2001年在戴维斯校区开设;2004年在圣地亚哥校区开设。迄今总共在这4个加州大学校区分别举办,每个校区围绕STEM开设不同的科目,有生物医学、计算机在生物物理和机器人上的应用、量子机械与纳米技术的应用、数学、生命化学、生物系统的数学建模、电镀光学物理与核能技术等。

学生在加州大学教职工和研究者带领下,上课、讨论、做实验、实地考察。每个校区可容纳160-200位学生,每班18-24个学生,申请竞争相当激烈。

第四类:领导力类夏校

一,耶鲁青年全球学者项目

该项目是一个为全球高中生准备的、竞争性极强的领导力发展项目。被誉为全球十大最难申请的夏校,其难度不亚于美国前30的大学申请。成功进入YYGS的很多同学,都在申请季中斩获了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顶尖名校的offer。

该项目面向10年级和11年级高中生开放,没有学分,活动期间会邀请耶鲁大学老师和其他地方的演讲者进行分享。

该项目最早的课程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与经济学领域,后来随着逐渐拓展到5个方向:

– 应用科学与工程

– 生物与生物医学科学,文学、哲学与文化

– 政治、法律与经济

– 解决全球性挑战

学生将在2周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学科选择下进行密集型学习,课程难度均在大学水平,平时不仅有各种研讨会和讲座,更有多篇幅的阅读,需要同学们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该项目每天上午都有讲座和群组讨论,中午有特别活动,下午是研讨会, 晚上有项目。

三,沃顿商学院商业世界领导力项目

该项目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赞助支持。学生们参与各种课堂讨论之中,课程涉及领导力、商业伦理、企业家精神、会计、管理以及经济,参加由沃顿教员和来访嘉宾所主持的各种主题的讲座,如金融、企业家精神、房地产,以及零售业等领域。

同学们还有机会访问企业,与商业人士座谈,从事设计、筹备并构建一个商业机会,并由风险资本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评估。同学们将接受接受六名沃顿的高年级本科生交际以及团队建设技巧方面的培训。

LBW旨在使学生了解沃顿商学院的本科课程,由沃顿商学院教授和商业领袖们授课,为学生还提供公司实地考察以及团建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21世纪组织领导力的机会。

项目时长:3周,适合年级:10-11年级,申请材料:高中成绩单(非官方成绩单可接受)学校简介(由学校办公室或辅导顾问提供)两封老师的推荐信短文书。

四,布朗大学领导力夏校

该项目是为想对社会问题作出创造性建设的学生而设立的独特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领导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领导力,运用知识、技能以及积极态度改变世界。

课程分为三大部分:学术内容、领导力发展、行动计划。课堂学习内容涵盖科学,国际事务发展问题,全球健康和社会企业精神。学生将探索复杂社会问题下的领导力挑战,提高公众演讲技能、团队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将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通过参与研讨会、模拟实验、小组项目、反思活动、实地考察和户外挑战等课程,发展和实践领导技能,包括公共演讲、人际交流、问题冲突解决和团队合作等技能,并理解复杂的全球性问题。

六,MIT 暑期项目的主办方是麻省理工学院马丁·特拉斯特创业中心,它的前身是麻省理工学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的“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

项目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并组队将之付诸实践。依靠MIT独特的校内和校友资源,学生不仅可以听到创业相关的顶尖课程,更可以进入全美最好的创业社交圈,为今后创业培养重要伙伴。

据统计,在MIT 的参加者中,90%在高中时期尝试了资助创业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其中有50%的创业公司在项目结束后一年仍在健康运营甚至稳步发展中。

七,宾夕法尼亚大学企业家孵化实验室项目团队凭借丰富的企业经验,设计高度结构化、分析性、基于假设的方式来教授学生创业精神。在这里,同学们不是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建立公司的参与者。

项目的老师们研究了麦肯锡和哈佛等机构的商业思维,以及优秀商业人才的创业思维,并在项目过程中教授给学生。

八,乔治城创业

乔治城创业旨在向学生灌输创业思维,培养创业文化,支持校友企业,并利用创业的力量对乔治城以外的世界产生影响。

在这里,学生将有机会通过在线方式听取不同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的意见并与之互动,以了解在任何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所需的条件。学生还将学习设计思维和头脑风暴的基础知识,将自己的想法塑造成强有力的、有前途的商业计划并参加比赛。

九,巴布森学院创业发展经验夏校

巴布森学院是一所私立的以商科教育为主的私立大学,主要设置了22个商业和人文专业领域的本科课程,在创业学领域极具优势,连续16年被评为全美第一。

该项目为学生提供在商业、企业家精神方面最新和最具实践性的专业知识,由巴布森学院的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给中学生上课。通过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等方法,学生最终会学习到最新的投资理念,以及如何用企业家精神去解决问题。同时,同学们还有机会见到波士顿地区的商业巨头和工业专家,获得优质人脉。

第五类:综合性商科夏校

该项目是项目下的一个子项目,为高中生提供了在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跟随世界知名教授学习商业基本概念 (包括会计,金融,经济学,市场营销和心理学)的机会。

一,伯克利商学院青年项目

伯克利商学院青年项目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办的,将全世界初、高中生聚集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商业运作的原则和技能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士后含金量怎么样,2025美国顶尖大学7大类、30所夏校项目大全,接受脱离传统思考模式的挑战,发掘创新的商业计划。

课程将由在各自领域顶尖的教授传道授业,他们深入浅出介绍商业知识,分享大量案例。同时,项目制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体验成长,学生们将出任CEO、等角色,在教授的指导下组建自己的创业公司。

二,宾夕法尼亚大学技术与管理夏校

宾夕法尼亚大学管理与技术夏校旨在向学生介绍基础学科知识和必要技能,教学生如何将技术与管理结合在一起。

学生们将会学习工程学和商科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就业机会,在产品集会中展示自己“制造”的高科技产品,并参观以科技发展的为核心的商业集团。同学们还能够加入多样化的学生团队,参与课题研究和研讨班。

三,麻省理工科学研究院

该项目是由沃顿体育商业计划赞助沃顿学院的夏季课程。该课程专注于利用数据在体育领域做出深刻的发现,重点是成为数据驱动的决策者。

教学将侧重于统计思维的基础知识,统计专业在体育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统计编程语言的介绍,集中统计思维的基础知识、统计专业人员在体育分析使用的实际应用以及统计编程语言的介绍。主题包括介绍性统计 (包括图形和数字数据摘要)、基本概率理论、统计推理,以及通过检查体育统计进行回归分析。

学生们还会参观该地区一些最重要的设施,并最终深入了解体育商业的领导力、管理和日益全球化的本质。通过学术和课外活动,WSBA的学生有机会测试他们作为未来体育商业领袖的潜力。

第六类:人文类夏校

一,斯坦福大学人文夏校

该项目 是为期三周的非学分人文类夏校。每年申请者众多,录取率大概在30%左右。课程由斯坦福大学教授亲授,提供文学、哲学、历史和艺术等学科主题的课程,面向10-11年级学生。学生可以提前感受斯坦福的课堂氛围,还有可能拿到著名教授的推荐信。

在往年的3周学习里,前两周为集中授课和研习,每天上午为上课或小组讨论,下午有研究生指导学生做小组讨论或参与活动。第三周学生将跟随教授、研究生和写作指导一起撰写研究报告。

同学们将在周末到旧金山湾区的文化、历史或娱乐景点参观,此前曾组织学生去过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笛洋美术馆、荣誉军团和加州科学院等。此外,每天下午还为学生安排了各种娱乐活动,旨在为参与者提供新的技能、锻炼和社区建设。晚上和周末也有才艺表演、舞蹈、周末嘉年华、篝火之夜等其他活动。

二,德州理工大学优秀学者项目

该项目是为期7周的研究型项目,也是麻省理工大学推荐的给优秀高中生的夏季项目。申请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只招收12名左右的顶尖高中生。

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几乎不限制任何一个学术领域内有才华的学生来申请。不仅仅面向在自然科学、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人文学科或者艺术类的学生也同样欢迎。

克拉克学者项目涵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包含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领域,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本项目不但学费全免,项目还会给学生补贴食宿。

参加克拉克学者暑期项目的学生多数能就读非常顶尖的美本院校和获得不错的成就,如就读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在 上发表文章。

三,西北大学写作项目

该项目是西北大学为高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新闻学夏校项目,由西北大学新闻、媒体、营销传播学院提供支持。

西北大学的新闻学院全美第一,其针对高中生的暑期新闻夏校始于1934年,是美国最有名望的新闻学夏校。每年仅招收约80名在新闻媒体方面有出色能力的当前11年级的高中生。

特别一点的是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纸上创作,还和数字媒体紧密相关。学生入营后,分配给不同的老师,进行全程单独跟踪指导学生的各种问题。MNJI作为一个顶级新闻夏校,不仅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媒体的技能,也能带领他们打开视野,拥抱这个世界,培养对社会有更直接的接触和更深刻的认识。

第七类:艺术类夏校

罗德岛设计学院大学预科项目

该项目是为喜欢艺术的学生准备的夏季项目,课程以多元性著称。学生将跟随50多名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学生可以进入RISD国际知名的工作室学习,遍布在40多栋建筑里,包括电脑实验室、暗房、窑炉、木工车间、纺织和版画工作室。

该项目对想申请罗德岛艺术学院的学生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可以在此课程中学习到各项有关于艺术方面的基础课程,例如绘画、工业设计、铜塑、建筑设计等等。学生可申请官方成绩单用于大学申请,满足评分要求的学生可在项目结束后向导师申请获得推荐信。

三,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暑期预科项目

该项目是一项为期三周的密集课程,课程每周在学院里进行,周一至周五上课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4点,晚上和周末会举行活动,并提供教师陪同,让学生全面感受纽约市的社会和文化生活。

该项目大约包含有400名学生,其中200名学生住在学校宿舍。学生将参与独特的工作室项目,并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沉浸到他们所选的学习领域中。在暑期项目中,学生会注册一门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士后含金量怎么样,并将获得三个学分及成绩单。

学校在全美十大最高薪酬潜力艺术院校排行上榜上有名,擅长培养学生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

四,普瑞特艺术学院艺术预科项目

该项目 为期4周,招收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400多名高中学生,课程设置丰富,包括艺术、设计、建筑、创意写作等。

学生们能有选择性的关注或主修普瑞特艺术学院的本科课程,主动学习基础知识,艺术史,以及一些组合提升课程。任课教师包括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以及客座讲师。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可获得4个学分。

普瑞特的艺术夏校非常有特色,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打好艺术基础课程的同时,能够探索自己喜欢的设计方向,同时积累作品集的项目。同学们在项目中的所有作品,最后会由学校举办展览展出。

五,纽约大学暑期艺术项目

该项目由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创办。纽约大学带势艺术学院是全球闻名的电影制作研究所,出过多名的奥斯卡得主,如李安导演。

该夏校项目将帮助学生发展智能及探索个人艺术领域可能性,课程包括新兴媒体、表演和电影艺术可提供包含舞蹈、话剧、编剧、电影导演、游戏设计、摄影与影像以及音乐录制等艺术领域最顶级的培训。

整个项目4周时间,能够获取6个大学学分。该项目强调项目式教学、专业化训练和结构式课堂。要想顺利结业,同学们需要完成所选方向全部的作业和专业训练。项目期间,同学们将住在纽约大学的宿舍里,感受在纽约学习艺术的大学生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uclabsh/13789.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