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斯坦福 /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中国,情系八桂 智汇绿城|崔屹:在广西成长对我影响最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中国,情系八桂 智汇绿城|崔屹:在广西成长对我影响最大

1993年,崔屹从来宾市第二中学毕业,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自幼养成“当天的学习当天完成”的习惯被崔屹带进了大学,又随着他漂洋过海来到哈佛大学,一步步地帮助他走向成功。崔屹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对广西、南宁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希望本次活动能邀请到桂籍优秀的科创人员回到南宁进行交流。

今年9月,南宁市向全球桂籍杰出人才发出邀请,邀请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参加首届“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回乡共商邕城发展交流会”,回邕开展项目洽谈、学术交流等活动。新浪广西推出“情系八桂 智汇绿城”系列报道,聚焦海内外桂籍人才,倾听他们的人物故事,看他们如何在各自领域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纳米材料科学家崔屹,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2017年,崔屹获得国家奖的物质科学奖。受访者供图

生于斯长于斯 广西成长经历对崔屹影响最大

1976年,崔屹出生在广西来宾市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教师,家里兄妹4人,身为教师的父母对他和兄妹们都很宽容,但只有一条“铁打”的规矩:每天必须要做完作业才能去玩。这个“规矩”让崔屹从小养成了预习、当天复习,重复记忆的良好学习习惯,此外,崔屹还坚持锻炼身体。回忆起在广西度过的日子,崔屹说:“我在来宾出生、长大一直到上大学才离开,在广西这段成长经历对我来说影响是最大的。来宾宽松的环境让我得以愉快地成长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中国,不仅打下了学习的基础,还让我锻炼出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些对我之后发展都很有帮助。同时,广西人坚韧不拔的特点也对我的成长和事业十分重要,遇到困难的时候,让我能够坚持下去、不放弃,继续往前走。”

崔屹在来宾读书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1993年,崔屹从来宾市第二中学毕业,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自幼养成“当天的学习当天完成”的习惯被崔屹带进了大学,又随着他漂洋过海来到哈佛大学,一步步地帮助他走向成功。

崔屹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哈佛大学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天堂学府”,崔屹不仅凭自己的实力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及化学材料硕士、博士连读资格,还师从纳米应用领域赫赫有名的材料科学家查尔斯·李波。1998年,这位38岁的导师领导着一个二十多人的实验小组,其中有九名中国学生。

崔屹是癌症诊断课题的负责人,在哈佛,崔屹带领着实验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四年间,这个小组在纳米传感器、纳米电子线路和利用纳米技术,发现早期癌症等方面获得3项国际专利,崔屹本人也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除实验小组获得的3项专利外,他在半导体纳米线的掺杂和纳米器件制造、P纳米线和相关器件应用、逻辑和其它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共获得了6项美国、国际专利;在《自然》、《科学》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2002年,崔屹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获美国纳米科技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崔屹在哈佛大学读博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崔屹说,在哈佛的日子,影响他不断进步的是他的导师及化学系的其他教授。他们都非常热爱科学,富于献身精神。崔屹所在的化学系,至少有4名教授曾经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工作。那些白发苍苍、充满智慧的身影,总是让他感到震憾,同时也坚定了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

2003年,崔屹前往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顶尖位置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他渴望有一天,作为中国人的他,干出更大一番事业来。

崔屹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受访者供图

注重人才培养 桃李满天下

2005年,崔屹进入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初入斯坦福大学时,崔屹就给自己定下三件一定要做好的事,一是要做出顶级的、能够改变世界的科研成果;二是把科研成果成果转化、产业化;第三个就是人才培养。

“我非常注重人才培养,14年间,我实验室出来的博士生、博士后,到全世界各地做教授的可能大概有80位。他们现在有一批已经成为了年轻的明星教授,并且做出了非常好的高科技成果。”崔屹还分享了自己人才培养的经验,“我每年都会在研究小组上演讲,告诉他们要成长为有创造力的科技人才需要做些什么,并提供一系列培养办法,让我的博士生、博士后知道怎么样做顶级的科研,怎么样能够进行发明创造,能对科学有贡献、能对技术有贡献,提升他们的科研动力,让他们将来也能做出改变世界的科技。”

崔屹在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照片。受访者供图

目前,崔屹领导了一个大约50人的博士、博士后研究团队,从事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和生物科学的研究。每当有新的学生加入,崔屹都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让他们理解自己课题的意义,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将对世界有什么贡献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中国,情系八桂 智汇绿城|崔屹:在广西成长对我影响最大,借此来提升学生的科研动力。

科研成果产业化 期待与广西有更多合作机会

崔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以及应用在能源存储,太阳能电池,催化,水和空气净化;二维层状材料;拓扑绝缘体;纳米生物学等。

2008年,崔屹在美国硅谷创建 (安普瑞斯)公司,致力于新一代高能锂电池的开发与生产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生产的产品在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上有广泛应用。2015年,崔教授与美国前能源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教授(现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在硅谷共同创建了4C Air公司,致力于PM2.5过滤技术的开发与生产,该项技术有效过滤雾霾天气的99.9%的有害物质,将对空气质量做出贡献,造福人类。2017年,崔教授创建了 科技控股公司,将他的其它多项技术产业化。崔屹说:“我做这些技术最终目的就是想给人类给老百姓提供一个洁净的环境、清洁的能源,让世界可持续发展。”

崔屹创办的在无锡的电池厂开业。受访者供图

现在,崔屹正在寻找跟广西、南宁合作的机会,他说:“像我创办的公司将来一个基地可以考虑在广西、南宁,还有我的家乡来宾,当然这也要跟当地的资源能够对接得上。在学术上,之后也会加强和广西高校的交流。”

2019年9月,南宁市向全球桂籍杰出人才发出邀请,邀请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参加首届“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回乡共商邕城发展交流会”。崔屹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对广西、南宁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希望本次活动能邀请到桂籍优秀的科创人员回到南宁进行交流。

崔屹简介

崔屹,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世界知名科学期刊《纳米快讯》副主编,美国湾区光伏联盟共同主任和电池500联盟共同主任。

1976年,崔屹出生于广西来宾, 1993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 1998年本科毕业;1998年至2002年间就读于哈佛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世界纳米权威之一的 教授;2003年至2005年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另一位世界纳米权威Paul 教授;并于2005年加盟斯坦福大学任教。崔屹教授先后在包括(科学)、(自然)等世界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430多篇,全球学术性演讲、讲座超过400场,其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亦引起了工业界的高度关注。他的H-index()高达180。他的三项不同的技术 (2016新型冷却布料,2014新型热电池, 2010纳米电击杀菌)分别三次被《科学美国》评为“十大改变世界的技术”。2017年他被授予美国 国家奖, 2018年入选电化学学会会士,2016年入选美国材料学会会士, 2015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4年被评为世界顶尖青年发明家奖。2014年,他被路透社评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学家。

崔屹教授目前在美国申请超过50项专利。

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赶紧看过来

家乡邀请你回来助力广西发展呢!

征集要求如下:

2019年6月—8月

征集的桂籍杰出人才是指籍贯、出生地、成长地在广西(符合其一即可),目前在广西区外或海外工作生活且满足下列任一条件的各类人才:

(一)自然科学类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各领域杰出人才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做出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二是对本学科、专业以及相关领域发展有较大影响,被国内外同行公认有创新性成果或业绩。三是在国际知名学术机构或国际权威杂志中担任重要职务。

(二)社会科学类各领域杰出人才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在本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突出的专业能力,熟悉并掌握本学科、本行业国际国内前沿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二是学术思想与观点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三是取得公认的有重大创新或重大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三)专业技术类包括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医药技术等专业技术各领域杰出人才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推动本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对本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并通过成果转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二是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领衔国内外或本市重大科技或工程项目攻关、重点学科建设或担任重要科研机构学术技术负责人。

(四)商界、经营管理类包括工商、技术经济、公共、行政、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教育经济等领域杰出人才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创立和维护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具有较强的决策力、驾驭力和运作力,对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思路和宏观战略把握能力,市场敏感性、机遇把握能力强,在业内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得到市场和出资人的认同。二是担任过海内外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总部中层正职及以上高管或在二级公司任过高管。三是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四是担任国内外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五是海外知名商会、协会、学术团体等机构组织领袖或负责人。

可填写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信息推荐表

本次有奖推荐活动将对成功推荐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信息的个人给予价值约100元的景区景点、影院门票或者其他等价奖励。

“信息有效”——完成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信息推荐且相关信息真实有效。

“成功入库”——推荐的杰出人才被列入海内外桂籍杰出人才信息库。

“先到先得”——推荐的海内外杰出人才信息如有重复,以推荐时间最早者优先获奖。

“月月有奖”——每月定期公布获奖名单,同一个手机号每月只奖励一次。

活动咨询电话: —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工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生态研究所博士后招聘启事

浙江大学环境生态研究所归属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紧扣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以自身优势挑战环保难题。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1)环境微生物与废物生物处理:在环境功能菌的研究和发掘以及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上,具有鲜明特色。(2)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工程:在面源污染溯源和生态修复、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和生态控制、有机废弃物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鲜明特色。(3)水处理技术与微界面过程控制:在水体颗粒物、污染物以及复合污染水体的物理化学处理,水质转化和风险控制,从基础理论、高新技术原理到工艺过程和专家控制系统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和学科“双一流”建设,本所拟强化和扩大科研队伍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工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生态研究所博士后招聘启事,面向国内外诚招博士后,欢迎各位青年博士加盟。同时也欢迎有意加盟的青年研究人员联系。

一、导师及研究领域介绍

郑平教授

郑平教授、博导。自1985年开始,一直从事环境微生物和废水生物处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2000年,赴喀麦隆执行教育部援教任务,获喀麦隆总统骑士勋章。2007/2013年,《环境微生物学》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09/2014年教学成果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15年获唐立新教学名师奖。2016年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含SCI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发明一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新型实用专利70余项。所研发的废水厌氧除碳技术及装置、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及装置和沼气生物脱硫技术及装置实现产业化,应用成效显著。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方向需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学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等。

胡宝兰教授

胡宝兰教授、博导,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现任环境生态研究所所长。自1998年开始,围绕环境微生物的资源挖掘、功能强化和工程应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尖兵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研究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多项,在自然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新环节的发现、废水生物脱氮除碳新工艺的研发、微生物新生态菌剂的研制与应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诱导产生与迁移扩增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在PNAS、Water Res、 Sci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9篇,ESI高引论文6篇。参编著作/教材8本,授权国家专利5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以上奖项4项。与荷兰奈梅亨大学微生物学系、美国EPA微生物风险评价实验室、美国密西根大学环境健康系合作密切,与德国马普研究所和瑞士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4名。方向需求:环境科学/工程、环境微生物、生物信息学、微生物生态学、合成生物学及交叉学科领域等。

王东升教授

王东升教授、博导,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环境研究中心主任,TWAS-CAS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常务副主任。纽约城市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国化工会第六届铝盐铁盐专家组成员、混凝剂协会理事长、工业水处理/应用化学等杂志编委。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资助。近30年来积极致力于混凝技术与水处理过程水质学的研究,聚焦水体颗粒物的表征、铝系/铁系和聚合硅酸/高效纳米复合型等系列混凝剂的形态转化与调控机制,从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到产业化应用的全方位推进,在水质控制与转化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和实践应用。共主持完成或者承担了23项国家基金委面上、重点项目,863/973及水专项和中科院课题,共发表文章558篇(包括SCI论文3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h-index 56。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参编著作4部。曾荣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包括2000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9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2021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方向需求:环境科学/工程、化学、环境毒理学及交叉学科领域等。特别欢迎有志于环境保护的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和传感器领域的英才加盟!

赵和平教授

赵和平教授、博导,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200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分别在德国水技术中心和美国亚历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处理与资源化。近年来,在基于生物膜的污染物控制过程微观机制、复合污染物相互作用过程、新技术工艺运行中的微生物功能调控及资源能源回收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先后主持10余项国家级项目课题研究。已在 、The ISME J、 Sci 、Water R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3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先后5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分会报告或担任分会报告主持人。担任、J Mater Adv和 in 期刊副主编国外在职学位班,担任Water Res及期刊特刊客座编辑。指导研究生曾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奥加诺水环境一等奖、高廷耀环保基金奖学金、获国家奖学金等研究生重要奖项。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3名。方向需求:基于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基因组学的抗生素去除及抗性基因相关研究;MABR的相关研究;微生物菌剂研发等。

吴东雷研究员

吴东雷研究员、博导,中国环卫协会村镇垃圾专委会副主任,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督导专家,浙江省“五水共治”技术服务专家团成员。1998年起工作于浙大环资学院,2011-2012年访问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哥伦比亚校区)。长期从事废物资源化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质废弃物快速腐殖化与资源化、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和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已在Water Res、 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主编《农村易腐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方法》等著作5部。研发的多通道风场控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太阳能驱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等已实现产业化,得到较广泛应用。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电化学等相关研究背景的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方向需求: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废水高级氧化处理。

逯慧杰研究员

逯慧杰研究员、博导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工资,环境工程系副主任。2007年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12-201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2016年任教于美国佛蒙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在研课题主要与污染物胁迫细菌耐药性产生与进化、新污染物生物降解、污水营养物去除与资源化相关。已在 Sci &、Water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兼任FESE、 等期刊编委、国际水协 Water 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协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环境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指导的学生获得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方向需求: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基因组学、水污染控制化学,未来将开展污染胁迫微生物进化、污水低碳脱氮新技术研发相关的工作。

赖春宇研究员

赖春宇研究员、博导,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在昆士兰大学水与环境生物技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温室气体生物转化新方法和污染物生物降解新技术。以独立PI主持澳大利亚昆士兰工业界高级项目。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Sci 和Water Res 发表论文12篇。担任Front 编委和Chem Eng J Adv青年编委。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3名。方向需求:水污染控制方法、废物资源化技术和微生物基因组学等相关研究。

张萌研究员

张萌研究员,博士。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特聘研究员。先后获浙江大学环境工程学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留校独立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202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员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环境生物技术和废物生物处理与资源化。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中国和新加坡课题10余项。在Water Res、Chem Eng J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5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总引次数2100余次,H因子27( )。作为共同主编出版英文专著1本,英文章节3章。研究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担任国内外期刊 Eng和《中国给水排水》编委,Front 和期刊客座编辑等,为国际水协(IWA)、国际可持续水论坛组织(IFWS)、中国生物工程协会会员等,担任Water Res、 Sci Lett等20余种SCI期刊特邀审稿人。

个人主页:

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3名。方向需求:具有环境微生物、化学工程和化学分析等研究背景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等研究经历的青年学者。

二、应聘条件

1. 认同环境生态研究所研究领域和精神,期望未来在此领域进一步学术发展。

2. 年龄35岁以下,身心健康,博士即将毕业或毕业不超过三年。

3. 环境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背景。

4. 以第一作者在环境、生态、微生物、水质学等学科领域主流期刊发表过论文。

三、机会与挑战

1. 独立发展并逐渐引领一个研究方向;

2. 协助研究组进行项目申请、项目实施和研究生培养;

3. 顶尖的科研平台、一流的学者群、自由的氛围;

4. 有实力的团队不怕挑战,就怕你不敢来!

四、工作待遇

1. 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学博士后相关规定执行,20-30万元人民币(根据已有业绩,一人一议),课题组依据工作绩效另提供科研奖励;

2. 人事关系转入浙江大学满3年或一站期满直接进二站博后满1年的,可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 科研工作优秀、业绩突出者,期满可按照浙江大学规定申报部分教师岗位(参照浙江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4. 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指导协助发表高水平论文,支持参加国内外环境相关会议,并可推荐前往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等合作单位学术合作。

5. 可申请租住教师公寓。

五、应聘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材料(研究工作设想[在上述研究方向中选题,1000字以内],1-3篇代表性论文全文、个人简历)合并为一个PDF文件,发送至,主题注明“博后应聘–本人姓名”。收到材料并初审后,我们会尽快与申请人联系并安排面试。

本招聘长期有效。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几年毕业,​斯坦福大学能源中心首位华裔掌门人, 崔屹3大创新技术改变世界

2021年1月1日,华裔教授崔屹正式就任斯坦福大学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 for )主任,任期三年,成为这家世界顶级能源研究机构成立12年以来的首位华裔领头人。

▲崔屹于2018年5月在中半岛一场研讨会上分享他的锂电池研究成果。(记者黄少华/摄影)

今年44岁的崔屹生于中国广西来宾市,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后在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并拿到米勒奖学金在伯克利加大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当时年仅29岁的崔屹加盟斯坦福大学,先后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和终身正教授。

崔屹的三项技术——新型热电池、新型冷却布料、纳米电击杀菌,先后被“科学美国人“评为 “十大改变世界的技术“。2014年,他被路透评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科学家。他已获得被认为是材料界最高奖项之一的美国材料学会奖章(2020),目前在美国申请专利50多项。

斯坦福大学能源中心,成就辉煌

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加上它的前身“斯坦福全球气候与能源计划“,总共有近20年的历史。以普雷考特命名,是为了纪念校友Jay 捐资约5000万美元的贡献。中心每年的发展基金达2000多万美元。

▲崔屹(右一)与他的实验室成员在斯坦福大学合影。(图片由崔屹提供)

中心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能、风能、储存能源、电池技术、电动汽车、天然气、新型电网、能源政策、能源经济、二氧化碳的捕捉和收集等,现有大约200名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有上千人。

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是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有著辉煌的成就,与柏克莱加大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能源研究中心一道,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几个大学能源研究机构。

中心首位主任 Orr曾任前总统欧巴马的联邦能源部副部长。第二和第三任主任Sally 和Arun 是著名能源专家。刚刚卸任的是当选总统拜登的能源部过渡小组组长。

不少顶尖专家参与到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工作,包括前联邦能源部长朱棣文( Chu)、前联邦国防部长裴利( J. Perry)、前国务卿舒兹( Pratt )和莱斯( Rice)等。研究团队在技术和政策层面上十分强大。

▲崔屹在斯坦福大学校内身著一件由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的新材料夹克,可以在不同季节御寒保暖。(图片由崔屹提供)

四大原因,脱颖而出

崔屹表示,斯坦福大学校领导提名他担任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时,他做了认真的考虑。他说,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对抗气候变暖和清洁能源开发工作服务,史丹福大学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这是他愿意担任这一职务的主要原因。

为了确定合适的新主任人选,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去年成立了遴选委员会。崔屹说,他可以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可能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加入斯坦福大学的15年时间里,崔屹在能源和环境研究领域做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贡献,在技术上走在全世界的前列。比如,锂电池的能源存储技术、锂电池将来应用到电动汽车的重大突破、跟电网连接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去除PM2.5的空气过滤技术、研制出优质的防疫KN-95口罩、水和土壤的淨化技术等等。

第二,由于15年来长期参与斯坦福大学的能源技术研究,崔屹对科技、政策、经济等多方面更广泛的能源领域都有所关注。

第三,主任一职需要有领导能力。遴选委员会也看到崔屹在这方面的才能和潜力。

第四,除了科研,崔屹还经营公司,对整个产业化的过程十分清楚。清洁能源的发展不仅是开创技术,将技术推向市场以实现产业化更能帮助中心迈进一大步。

▲崔屹(中)于2018年5月获中国高等院校校友联合会时任会长吴隆安(右)颁发年会主题讲员感谢奖牌。(记者黄少华/摄影)

鼓励华裔科学家,勇于承担

在美中关系处于高度紧张的大背景下,崔屹被任命为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给了他两点体会。

首先,尽管联邦政府对待华人科学家方面,做了很多糟糕的事情,甚至只要与中国有交流的科学家就遭到怀疑甚至迫害。但是,包括史丹福在内的很多著名大学仍公正对待华人。在学术精英层,各族裔支持华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其次,崔屹鼓励华人学者和科学家不光要做好研究。如果有机会走上影响社会的领导岗位,华人应义不容辞勇于承担。

与朱棣文合作,对抗空污

2004年崔屹在伯克利加大当博士后时,斯坦福大学教授的朱棣文恰好前往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当主任。

▲朱棣文(右)于2017年为崔屹(左)颁发国家奖。(图片由崔屹提供)

崔屹回忆,朱棣文当时就很重视清洁能源,正是听了朱棣文演讲,崔屹走上清洁能源研发的路,2005年任教斯坦福之后,便全方位进军清洁能源研究,开始做锂电池能源存储和太阳能电池等技术开发。

朱棣文2009年从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转往欧巴马政府担任联邦能源部长,四年后的2013年重回斯坦福任教,崔屹与朱棣文就开始合作,进行锂电池能源存储研究。

2014至2015年期间,中国雾霾污染相当严重。崔屹与朱棣文合作研究PM2.5过滤技术,利用纳米纤维来过滤颗粒物。两人还共同创办了4C Air公司。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美国N-95口罩极度短缺。很多医护人员被迫对口罩做消毒处理,为的是能重复使用。为保障口罩消毒效果,4C Air公司研制出热处理方法。在85℃时使用这项方法对口罩处理20分钟,就能净化掉口罩织物中的SARS-CoV-2病毒和RNA病毒。崔屹表示,这项方法已得到全球各地不少医生的关注。

谈到普通民用口罩,崔屹说:“家里的衣服能否做口罩?过滤效率怎么样?我们做了一系列测量,发表了一篇文章,而且是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控中心(CDC)合作,提供信息告诉大家怎样做口罩才有一定的保护力。WHO推介给全世界的方法,其实很多是基于我们的研究工作。“

遇贵人舒兹,1分钟打动贝纳

舒兹是崔屹特别崇敬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多年来一直在政策方面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和对抗气候变化,高度关注技术发展。舒兹给了崔屹很多指导,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崔屹(左)与舒兹(右)在史丹福大学2019年的一场研讨会上交谈。(Steve /摄影)

崔屹开始做能源研究以来,参加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的很多会议。舒兹是顾问委员会主席,获得广泛的尊敬,对支持科研发挥着很大作用。

舒兹也需要美国的顶尖高校来影响美国的能源政策,将史丹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能源研究中心组织在一起,开了三次会议。

前两次会议分别在两所学校举行,当七年前第三次会议在华府举行时,舒兹带上崔屹一起前往参加,会见了当时的联邦众议院议长贝纳(John )和多名联邦参议员。崔屹向贝纳讲述了电池技术研究及取得的成果。

十年前,崔屹在高能量锂电池研发上做了一大贡献,使用纳米技术,用硅负极取代石墨或者跟石墨混在一起。硅储存锂离子的量是石墨碳的10倍,锂电池能用好,能量密度可以提升很大。特斯拉电动汽车也致力开发硅。而最早的硅研发就是从崔屹的实验室开始的,使用纳米科技,引领全世界的发展。

▲崔屹(右二)与他的纳米纸电池项目研究小组于2009年在实验室。

崔屹说,再向前发展,就是要把金属锂做负极,能量密度又会再提升。电动车因此可以走更远,价格可以更低。

崔屹还回忆说,在前往华府的飞机上,舒兹提点崔屹,贝纳等议员都很忙,见面时间总共就半个小时,要求崔屹在一分钟内打动贝纳。崔屹在飞机上向舒兹试讲了一次,舒兹觉得满意。崔屹表示,舒兹虽然已是百岁高龄的长者,头脑非常清楚,讲话不浪费一个字。

2019年,崔屹在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领导了一个能源存储倡议项目,获得很多公司投资支持。崔屹邀请舒兹参加研讨会,请舒兹跟大众分享能源存储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投入能源存储研发。崔屹于2020年创办了公司,基于他用新材料发明的镍氢气电池,有助于长时间、低成本地完成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储能。

开发清洁能源,教宗也感兴趣

2016年11月,崔屹获教宗方济各邀请,到访梵蒂冈教廷讲解能源技术,支持世界永续发展。

▲崔屹(左)受邀于2016年11月前往梵蒂冈会见教宗方济各(右)。(图片由崔屹提供)

崔屹表示,发展清洁能源不可避免,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从科学和经济的角度看,清洁能源对美国乃至全人类都有好处。

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几年毕业,​斯坦福大学能源中心首位华裔掌门人, 崔屹3大创新技术改变世界,过去四年联邦政府在发展清洁能源上走回头路,转而支持煤矿。这一做法完全出于政治选举考量,是不对的。他质问:“现在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价格比煤还便宜,为什么要支持煤的发展?除了拉选票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崔屹认为过去四年的美国浪费好多时间,尤其是退出“巴黎协定“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几年毕业,让国际社会瞧不起。他看好拜登上台后能带领美国回到正确的能源发展路线。史丹福大学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也要为此做出贡献。

崔屹还指出:“欧洲宣布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中国宣布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加州一直是引领美国的。联邦政府应勇敢地迎接新的能源经济到来,不应该走倒退路。“

美中能源合作,寄望拜登政府

谈到美中两国的清洁能源合作,崔屹认为,美国在拜登上台后会有较大恢复。因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全世界的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他相信拜登新政府也会看到这一点。

▲崔屹认为美中两国可以加强清洁能源合作。(记者黄少华/摄影)

此外,崔屹也是一名英式足球爱好者。他现在还是亚美足球学院(AAYSA)的董事会成员,推动湾区的足球青训发展。

▲崔屹(前排右二)大力支持中国女足黄金一代元老队2019年12月到访湾区的组织工作

2019年12月,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黄金一代元老队到访湾区,并与美国女足猎鹰队踢了一场友谊赛,崔屹当时给予了大力支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sitf/14038.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