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接受国外的教育甚至进入国外名校学习是许多中国学生的梦想,大多数人心中也有着对名校的向往斯坦福博士读几年,名校之所以为名校,不是因为侥幸和偶然,而是有着几十年、上百年的努力和成就,诺贝尔奖得主、科学界领军人物、思想界泰斗在这些学校执教,世界一流的资源和办学经验,丰富多彩、启迪身心的校园生活……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本期,金东方留学专家张伟用老师非常荣幸邀请到一位深受名校青睐的留学生——朱铁源博士,他不仅拥有中科院硕士的背景,还申请到斯坦福读博士,毕业后在德州奥斯汀做博士后研究,下面就请他与大家一同分享他的留学经历、自身感悟和名校申请经验,想要赴美读博的同学可千万不要错过!
机缘巧合踏上科研路 潜心钻研获名校青睐
朱铁源博士来自陕西蓝田,有着西北人的淳朴和热情,平时爱好也很广泛,喜欢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朱铁源现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研究。说起自己的留学经历,他说,自己本科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习地球物理学,于2005年进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主要研究是理解和模拟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后于2008年出国留学,在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系攻读博士,2014年博士毕业,随后来到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研究。说到这里,大家不难发现,朱铁源似乎特别受名校青睐,问及他是如何进入地球物理这一领域,朱铁源答:“实属机缘巧合。当初2001年高考后,我和我爸爸参加高校招生见面会,偶然碰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招生老师,介绍地球物理是如何研究大自然,经常有野外考察,自己很感兴趣,于是就报地球物理专业。从上大学到现在,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很适合自己也是很幸运的。”
朱铁源在上大三时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他自己喜欢研究,向往走科研学术的道路。他说道:“当时认为国外环境清静,我很向往,但是各方面准备并不充分,所以决定推迟到硕士毕业再出国。去中科院后,开始往专业上考虑,第一年我完成所有出国英语考试,后两年认真做自己的研究论文。第三年申请八所自己研究相近的学校和导师,研究方向是否有兴趣是我最主要的考虑。”朱铁源在中科院主要研究地下裂隙和断裂对地震波的影响,到了斯坦福,他的研究是给浅层地球做成像,类似于医学CT成像( ),针对10千米之内的地层。更具体点,是研究地下地震波的物理规律和利用这些物理信息反演地球物理地下结构。“我的博士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波动物理方程,它能帮助地球物理研究者更精确和有效模拟衰减和成像。现在在UT,我和合作者在利用数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它的数值精度和效率,已经有很多家石油服务公司在开始关注我们的研究。另外,我的研究项目还包括监测地下注入CO2,目前地下注入CO2是被认为应对全球CO2浓度过高的一个有效方法,还有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冰川的热分布等等。”朱铁源取得这么多的研究成果,这也跟他的专注研究是分不开的。
清晰的职业规划 找准方向专注学术研究
说起现在的留学热,不少同学都处于迷茫阶段。朱铁源认为,出国只是一个经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经历和风景,这都将成为你人生的财富。“如果你决定出国,那么就尽早准备出国考试。美国依然是科研实力很强、科研很规范的国家,对这方面有想法的学生,都可以考虑出来深造。”谈到自己的职业规划,朱铁源告诉记者,他的规划分好几个阶段,大学时看到周围有人准备GRE,才开始了解这是研究生出国英语考试,于是从大四开始准备出国考试。出国之后,先是考虑去工业界,去公司暑假实习,发现这里不适合自己,而自己更喜欢相对自由的科研形式,觉得这样能发挥长处。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朱铁源看中了UT 博士后期间可以建立学术联系,研究做的很有自己的特色,开展更多合作,目前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去学术界当老师。朱铁源还说,UT 的地球科学研究是全美最大最全面的系,研究从地核到地幔到地壳,再到海洋和大气,基本无所不包。
问到国外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有何不同,朱铁源作了如下总结:“我觉得最大的差异,研究生应该是去培养而不是受教育,这里有个主动和被动的区分。首先,在国外,是你提出你要解决的问题,到资格答辩考试的时候,说服委员会(3-5人)你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有比较清晰的解决思路,有初步实验结果更好。这个过程就是训练你寻找科学问题,再找方法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这里最重要的是思路要清晰。第二点是需要有学习去支撑,记得导师只是领路人,研究生必须自己找文献读,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逐步建立自己的科学思维。第三、每周小组讨论会和系里的报告,也是发现问题和学习别人怎么讲科学问题的最佳时间,学生也要抓住机会锻炼做报告。最后一点是人文环境,来美国,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中国古语说:降大任于斯,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妨准备‘置死地而后生’,往往坚持下来的就是成功的。”
浅谈斯坦福博士申请:未雨绸缪 大胆尝试
斯坦福大学( )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的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不仅在世界大学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更是多少年轻人向往的高端学府,其申请难度也可想而知。在这里朱铁源博士回忆起自己的申请经历,用了四个字描述:未雨绸缪。“经常有学生联系我问申请出国的问题,我发现,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做的很多但不精,个人陈述写的笼统,不够让人眼前一亮。所以科研准备上在精不在多,这里要体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自我。你要了解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个老师研究方向你最喜欢,你的研究经历结论是什么等等。”还有,申请时一定要大胆尝试,当初他自己申请了大概8所学校,斯坦福是最理想也是最遥不可及的,但最后也收获了offer。“也许就是简历或者个人陈述中某一个经历,教授觉得你有潜力才会给你发offer。”朱铁源说。
对于现在的名校申请热,朱铁源告诉记者:“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有名校情结的,斯坦福这个名字会给你无形的好处斯坦福博士读几年,斯坦福博士浅谈留学申请要大胆尝试,但这个很短暂,实力才是关键。我一直觉得就业不是我们的目的,无论你在哪个学校,你想做什么可能最终决定你做什么。如果你只想要一个工作,我觉得去读一个硕士就可能找到相应公司的职位。”
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博士(PhD)研究方向一览
对于斯坦福大学的地球物理专业,朱铁源介绍道,斯坦福地球物理没有本科生,课程都是小班,最少的可能只有2个人,多的也就20个学生,但它基本涵盖所有地球物理的研究,比如地震学、勘探地球物理、岩石物理、计算地球物理、地质力学、地表变形、InSAR、GIS等等。因为工业界需求,项目经费很充足,一半学生集中在勘探地球物理和岩石物理研究,毕业后这些人大部分都去石油公司。其它研究方向的学生基本选择做博士后,之后去往学术界(学校或者国家实验室)。
对于目标远大却有些迷茫的同学,朱铁源建议,用小成绩小研究建立信心,脚踏实地。“我在美国有个小观察,全民做什么都很‘专业’,比如骑自行车都一定从头到脚武装起来,自行车更是专业装备。所以我想说我们都做好做精自己现在做的,就是给未来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举个例子,马云不是也‘浪费’六年在师范当英语老师,其实恰恰因为这个造就他现在的很多特点,比如公众演讲。”朱铁源说。
留学建议和个人分享:保持兴趣 寻找自我
采访的最后,朱铁源博士也对将来想要就读世界名校的学弟学妹总结了几点建议,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1、找自己的兴趣,可能你现在还没找到,没有关系,继续在大的方面保持兴趣。
2、做好自己当下做的,不要害怕浪费时间在一个小问题上,当你真正花时间做了,你会发现未来它会帮助到你。
3、 扩大自己的阅读,寻找自己的标签。不仅是自己的专业期刊,也要读相近的期刊。当初我提出这个新的物理方程,也是借鉴医学声学的研究,很少有地球物理的人去读医学声学的杂志,但我就读了,而且发现这样思路可以结合地球物理的研究,到现在这俨然是我“名片”,提起这方面研究,很多人就能想到我的名字。
4、去自己理想的学校最好不过,如果不是理想名校,也没关系,当你真正毕业之后,名校只能给你几秒的愉悦感,真正说话的还是实力。
5、幸福总量是一样的,人生不要着急,享受每个阶段,这句话也告诉我自己,与大家共勉。
经过朱铁源博士的经验分享,相信大家对名校申请也有了一些了解,只要你坚持自己理想,专注一个点不在于多,就一定有被名校录取的机会。金东方留学专家张伟用老师衷心感谢朱铁源博士为大家分享的专业解读,也祝愿他在今后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成为优秀的学术工作者。希望更多想要求学美国的同学努力学习和钻研,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后记,朱铁源博士将于2016年秋天加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助理教授,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申请。
想要了解更多美国留学资讯,您可以登录金东方留学官方网站()或拨打免费咨询热线,进一步进行咨询。掌握留学资讯最新动态,拿起手机微一下吧!【金东方留学 订阅号:】。
>>>
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申请条件,斯坦福博士后十年摸爬滚打,再谈生物专业硕博申请
“克隆过质粒,养过细胞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申请条件,喂过小鼠”。
今天给大家分享申请规划的是生物方向学术大牛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申请条件,斯坦福博士后十年摸爬滚打,再谈生物专业硕博申请,曾经收到多份国内985院校教职邀约的赵老师。
赵老师在生物各个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年,经历了生物学专业从“火爆”到“天坑”,然后又到“富有前景”的跌宕起伏。
从美国藤校的生物方向博士毕业后,赵老师现在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后。最近两年帮助了多位微臣的留学学员拿到了美国藤校、或者Top 30的美国名校的硕博录取。
以下两位学员就是赵老师去年带出的优秀学生:
点击阅读:
点击阅读:
接下来,赵老师会分享一些生物方向硕博申请的理解,希望对同学们的申请有些启发:
01
多申几个项目,适当降低心理预期
最近几年,生物专业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录取标准都是特别不确定的。
在前几年,如果一个学生GPA高达3.9/4.0,+,+,有不错的科研经历,推荐信也很有分量,那么这个学生几乎可以确定能进哈佛的研究生项目。
但是最近两年,包括哈佛在内的顶级名校录取标每年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变化,这样的学生能不能进哈佛还真不好说。
此外,赵老师还提到,最近几年美本学生在生物领域的平均“硬件”条件大幅提升,2021年及以前的申请经验参考作用也不是很大。所以对于的申请,同学们要适当的控制自己的预期,并且付出比以前的学生更多的经历,才能在最后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面对如此变化莫测的录取形势,赵老师建议同学们保持良好心态,尽量多申请,或许刚好就与XX高校今年录取标准吻合,“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而喜提Offer。
02
不要过分沉迷综排或专排
北美生物医学项目“水”比较深。对于博士申请来说,因为现在生物细分的方向太多了,导致所谓的专排也是很笼统的概念,没有办法客观衡量在某一领域一所学校的真正实力。
以达特茅斯学院的生物项目为例。
达特茅斯免疫系排名可能在北美20名左右,但是病毒免疫这个细分方向可排在前10、甚至前5,而这些信息可以说同学们基本是不可能自己查到的,所以同学们没有必要去迷信专排或者综排。
微臣留学点评:
微臣星辰留学项目的专业导师都是国际顶级高校的毕业生,甚至像赵老师这样优秀的博士后,给同学们带来圈内最新学术或科研信息,为同学们的留学提供最真实的“业内信息”。
03
北美需要找导师套磁吗?
对于申请美国的生物方向博士而言,套磁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学生获得Offer 后,需要去各个实验室轮转,像哈佛大学可以换6个实验室,达特茅斯可以换4-5个实验室,所以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位导师可以向保证“你可以直接加入我的实验室”,此时套磁的作用也就不是那么大了;
但是接到Offer后,赵老师建议同学们立刻给心仪的导师发E-mail,抢占先机,确定好在实验室的轮转时间。
所以,赵老师建议,同学们在申请之前更重要的工作是准备好自己的标化成绩,例如GPA、托福、GRE。此外,同学们最好在申请之前1-2年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开展未来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并力争拿到有竞争力的学术大牛的推荐信。
04
总结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来自斯坦福大学的赵老师的生物方向申请规划建议:
1. 多申几个项目,适当降低心理预期
2. 不要过分沉迷综排或专排
3. 申请前提升自己综合硬实力,套磁作用相对有限
如果同学们还对的申请准备有其他疑问,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和留学部负责人帅老师预约一对一的沟通,我们在微臣等你微臣留学,不止留美。
微臣留学以精准的指导、专业的服务
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人亮点
添加留学负责人微信
迈出走向梦校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