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尼丁·克什李和妻子在青岛游玩。
来自印度的尼丁·克什李(),目前是青岛能源所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组的一名博士后。2017年4月,已在印度攻读完博士学位的他成功申请了这一职位,开启了在中国的新生活。“来到青岛的第一天,我就爱上了这里。”虽然远离故乡,但尼丁在青岛找到了家的感觉,科研工作也非常顺利,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两个项目。如今,他打算成为青岛海外引才的“中介”,将同样从事科研工作的妻子推荐来这里读博士后,并推荐更多的印度高层次人才来青工作生活。
来青工作仅一年
已完成两个课题
在来中国之前,尼丁生活在印度的大都市新德里,所从事的是蓝细菌生物学和菌株的分离鉴定[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方面的研究。他了解到,青岛能源所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材料领域的主要国立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正是利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蓝细菌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产品。研究方向的契合让尼丁立即把握住机会,成功申请到了青岛能源所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组的博士后职位。6月4日,在青岛能源所的一间实验室里国外读博士后,尼丁向记者讲述了在青岛工作生活一年多以来的收获和感受。“我的导师是青岛能源所副所长、吕雪峰研究员,他是这个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对学生很有亲和力,能够给学生提供从技术到个人全方位的支持。”尼丁说,能够在这样的团队和平台从事科研,他觉得非常荣幸。
尼丁告诉记者,青岛和他的故乡新德里十分不同。新德里的工作生活节奏很快,城市也很喧嚣,青岛虽然也是一座国际化大城市,但城市环境静谧、优雅,“来到青岛的第一天,我就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尼丁称,他通过观察发现,青岛人更会享受生活,生活在美丽的城市中的青岛人,脸上洋溢着的阳光、快乐的表情让人十分羡慕。除了生活环境带来的吸引力,尼丁所在的科研团队也让他感到十分亲切,“我们团队有约30位成员,他们每个人都很乐于助人、友好、努力,而且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研究所里的氛围和基础设施也很棒。”尼丁说。
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心,让尼丁把全部精力全投入到了科研中,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已经完成了两个科研项目,目前正在写文章准备发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他还将开始新的课题。“我做的课题跟蓝细菌的生物技术相关,在青岛的山上、海边以及云南等地的高温、高盐、高光等极端环境中,我采集到了很多蓝藻的样品。”尼丁说,通过对这些样品进行分离鉴定,他分离获得了几十株蓝细菌,许多甚至是新的物种,丰富了青岛能源所的蓝藻资源库。下一步,尼丁和科研团队将通过基因组的分析来改造这些蓝细菌,并计划应用到生物合成乙醇、乙烯等生物燃料中。
这里的人很友善
感受到家的温馨
对尼丁来说,除了科研工作外,在青岛的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喜欢到处游玩的他,即便语言不通也丝毫不担心。“这里的人们太友善了,都愿意帮助别人。”尼丁说,来青岛工作生活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和青岛能源所的同事、朋友们一起享受过冬天的雪景,一起到沙滩打排球、看大海,一起逛商场、吃火锅,生活充实又惬意。“每逢樱桃、草莓采摘季,我都和朋友们到青岛周边的采摘园度假,玩得高兴、吃得香甜。”尼丁说,他是位素食主义者,尽管无法品尝到青岛啤酒的冰爽和海鲜大餐的鲜美,但品种丰富的水果和蔬菜足以让他体会到中国美食的巨大魅力。
“在印度也能吃到很多中国菜,但在那里吃到的中国菜和来到中国后吃到的风味很不同。”尼丁说,来到青岛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常去逛农贸市场挑选新鲜的水果蔬菜,还经常邀请中国朋友们到他的博士后公寓做客,他亲手给大家做一顿纯正印度风味的大餐,通过美食加深了他和中国朋友的感情。“我的中国朋友们对我都很友善,我也想用同样的友善回报他们。”让尼丁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家庭之间、朋友之间浓浓的人情味,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这种情感上的亲近让他们这些远离家乡和家人来中国求学的外国留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
而在青岛能源所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组团队中,同事们对尼丁的评价也很高,“他有很多优点也值得我们学习,待人友善国外读博士后,印度小伙在青岛能源所读博士后 要做海外引才”中介”,做实验时很严谨认真、逻辑性好。”团队成员乔存存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团队,他们研究组很欢迎像尼丁这样的留学生,此前也有国外留学生在团队读博士后。“一方面是我们研究组在蓝细菌领域国际上领先,对留学生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研究组的人际关系很融洽,也让留学生有家的感觉。”乔存存说。
美国有博士后么,详解国外博士后申请
一、国外导师如何看待博士后
博士后对实验室小组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提供科研操作所需要的专门技术;充当实验室日常的管理者;对科研提供日常和技术方面的督导;使用技术仪器和收集测量数据进行实地研究。
二、国外博士后位置对英语有什么要求吗
通常没有具体要求。博士是一个高端知识群体,都具有英文的读写能力,一般申请博士后职位和出国签证时对博士的英文能力是没有具体要求的。
三、国外博士后有年龄的要求吗?
国外博士后没有具体的年龄要求,以科研背景及工作经验为主,有些看重论文背景,有些看重实际应用能力,还有些需要很好的idea。
四、没有英文文章可以找到博士后职位吗?
根据国家和专业及导师的要求不同而不同,最好有英文文章,列入SCI、EI检索的更好。但有些导师也会则偏重于工作经验、研究技能,比如您参与过的项目、申请过的专利等。
五、为什么国外博士后多要求申请者为博士毕业五年内?
确切的说,是“有效参与科研”5年内,如果中间你歇了一年产假,或者做了两年义工,经了三年商,大部分情况下这些是不记在年份里面的。
博士后post-doc在西方虽然定义不同,但多指获取博士之后的那第一个(或包括第二个)职位,属于给early 求职者设立的范畴,这里的研究年限限制是为了保证竞争公平——同一个职位,有10年研究经验的和一个有2年工作经验的去竞争肯定有10年经验的貌似更胜任——但在西方,这些研究员应该去申请为mid-以上设置的职位或基金。这和足球赛分少儿组、青年组、成年组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看的不是生理年龄而是学术年龄。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各国家、包括不同的院校、科研机构等,政策都会有所不同。
六、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可以申请美国博士后吗?
在美国,其它学科领域都只有博士(PHD)才可以申请博士后,只有临床医学专业才会有本科申请博士后的,这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医学教育体制不同而出现的特例。
经过美国普通大学四年学习,拿到学士学位(B.S.)美国有博士后么,详解国外博士后申请,其中的佼佼者才有可能进入医学院学习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毕业可拿到M.D.。
中国的医学院系统与日本等国家相似美国有博士后么,直接从高中毕业生招收,临床专业学制4-6年,学识课程30门以上,其中含实习1年,毕业后获医学学士学位(B.S.),虽然以后可以继续作医学硕士和博士,但课程门数(硕士7-8门,博士5门以上)不同,另外侧重科研训练。
虽然中国与美国不对等,但美国权威认证机构认可中国的医学学士学位(B.S.)相当于美国的M.D.,称为M.D. ,。
所以在很多医学或生物医学领域的博士后招聘中,条件会写明MD或者PHD可以申请,也有的只写明PHD可以申请,因不同的学校或者研究机构的用人要求而异。一般招收方会要求,中国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本科5年),即等同于MD,可以申请博士后职位。关键是要看科研背景及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