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波,陕西宝鸡人,博士、副研究员。1997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2 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先后担任陕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秘书、党委办公室秘书、文明办秘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院长 宋进喜
宋进喜,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导。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生态及水环境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的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选聘为《地理学报》《 of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人民黄河》等学术期刊编委。担任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党委副书记 梁婕
梁婕,女,中共党员,法学硕士,讲师。2001年留校在西北大学学生工作部(处),2005年10月任学生教育管理科副科长丘博学院毕业,西北大学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07年1月任学生教育科副科长,2008年3月任学生教育科科长,2014年5月任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2024年8月至今任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王俊
王俊,男,博士,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先后获生态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6月起在西北大学任教。曾先后在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意大利大学、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USDA-ARS)进行工作访问。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和环境生态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兴趣集中在土壤碳氮循环、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等领域,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
副院长 邱海军
邱海军,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陕西省杰青,中国地理学会“最美地理科技工作者”,陕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获得者,西北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主任。
副院长 黄晓军
黄晓军,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理事丘博学院毕业,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外在职学位班,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 》和《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青年编委。主要承担《人文地理学》《世界地理》本科教学工作,主持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人居环境、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城市可持续性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主编教材3部,出版专著4部(含参编2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西安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奖励。
副院长 卫凌月
卫凌月,女,1983年11月生,2009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城市与环境学院团委书记、党委组织员等职。
丘博学院毕业,跨山越海 共启未来——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侧记
2020年7月2日上午8时,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并面向全球进行中英文双语直播。办公楼西侧广场、未名湖、静园草坪、人文学苑广场、邱德拔北广场、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英杰交流中心广场、医学部、深圳研究生院——毕业典礼共设九个会场。尽管无法共聚一堂,2020届毕业生们或在现场、或在“云端”,跨越山海、连接你我,共同见证从北大完成学业的重要时刻,共同纪念燕园过往,开启人生新篇。
办公楼西侧广场会场
办公楼西侧广场会场
朝着日出的方向,穿过三开朱漆的西校门,走过翠柳掩映的校友桥,就来到了办公楼西侧广场。绿草茵茵,华表耸立,在熹微的晨光中,在细雨濛濛下,在夏燕的呢喃声中,校领导和身着三色学位服的毕业生们列席而坐,伴着离歌的节奏,挥舞着手中的校旗——这里是办公楼西侧广场会场。
詹启敏与教工合唱团献声《致敬!逆行者》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带领教工合唱团登台,与医学部会场视频连线,共同献声《致敬!逆行者》,向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北大英雄们献礼致敬。“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有人舍小家为千万家。”我们今天能够天涯若比邻,互道珍重、迈向未来,要特别感谢那些逆行的身影,他们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的精神,诠释了什么叫做“没有生来的英雄,只有勇于担当的凡人”。让我们一起致敬英雄。
未名湖会场
伴着湖光塔影,怀着惜别之情,来自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考古文博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的40多名2020届毕业生代表在未名湖会场参加毕业典礼。
未名湖会场
“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这种存在超越了时空,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人口研究所硕士毕业生范宇新和考古文博学院本科毕业生赵小雯在未名湖会场通过连线,完美融入诗朗诵《永远的校园》。一个多小时的毕业典礼结束后,一直挥舞国旗的分子医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生赵志华深表不舍:“我从2013年就开始了在北大的直博生涯,七年后的今天,在走出校园之际,我在满怀留恋的同时深深感谢北大对我的培养、导师对我的关怀。衷心希望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每一个北大人都将在贡献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光耀北大!”
静园草坪会场
青年节时这里是诗的海洋,毕业季时这里是歌的天堂。这里有总书记的嘱托,也有北大人的梦想。一曲《放心去飞》唱响在静园草坪会场。绿地、白椅映衬着熟悉的“北大红”,九个院系的毕业生们在这里聚集,感谢师长、祝福同窗,拍照留存“青春故事”。
静园草坪会场
在静园草坪西北角,国旗班的三位队员身着白衣,手捧鲜红国旗静静伫立于旗杆之下。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宣布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后,全体毕业生们起立,齐唱国歌。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静园上空冉冉升起,随风飘扬。
升旗仪式
人文学苑广场会场
大道化人,妙手著文,灰墙红瓦的人文学苑,承载无数人文学者的风骨与传奇。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的毕业生们相聚在人文学苑会场。“燕园其实并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毕业生代表与其他会场同学通过视频连线互动、深情朗诵了《永远的校园》,提醒同学们无论身在何处,北大是我们永远的家。
人文学苑广场会场
邱德拔北广场会场
邱德拔体育馆北广场上,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社会学系、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近300位毕业生穿着整齐的学位服,在各院系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在毕业典礼会场就座。
邱德拔北广场会场
从湖北返校的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顾伟迪表示,能在学校现场参加毕业典礼,很激动很兴奋,也很期待今天的典礼,因为这是本科四年结束的一个标志。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生兰子君从山西返回学校,通过云答辩取得博士学位,还将留校做博士后研究。她说:“很开心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因为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国外在职学位班,觉得这个典礼更有特别的意义。”
城市与环境学院来自菲律宾的留学生吴震森在北大学习了七年丘博学院毕业,跨山越海 共启未来——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侧记,毕业后将去福建工作。三年前的本科毕业典礼在邱德拔体育馆里面召开,同学们都在一起,而今年因为疫情,毕业典礼在体育馆外面的广场举行,同学们也只能线上线下一起参加。不同的体验都是人生难忘的纪念。
信息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侯尧从山东返回北大,毕业后将去深圳工作,他表示,比起在家看直播,能在学校现场参加毕业典礼,感觉很幸运丘博学院毕业,给自己北大七年的校园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会场
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会场,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歌剧研究院的毕业生通过视频连线互动, 共同朗诵了《永远的校园》。在这里,毕业生们聆听了钟南山院士的寄语,接受着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共同唱响燕园情。这是永远的校园。
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会场
英杰交流中心广场会场
霏霏小雨润如酥,来自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学子,在英杰交流中心广场会场参加毕业典礼。
聆听典礼上校长郝平的致辞后,来自地空学院古生物专业、即将走向社会创业的硕士毕业生杨润宇说:“郝校长的讲话令人印象深刻,北大人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走向社会后,也要不忘初心,勇于创新,我在成都的家人此刻也在和我一起聆听。”
英杰交流中心广场会场
来自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专业的2015级博士生柳荆毕业后将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听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的致辞,他备受鼓舞:“我是空间物理专业电离层研究方向的,前段时间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成功,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此刻听到高铭校友的谆谆叮嘱,又平添了一股力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六亿教授的致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物理学院光学专业2015级博士毕业生赵静怡说:“这是疫情时期一场特别的典礼,李六亿教授从武汉到黑龙江绥芬河,一直奋斗在一线,她用自己的行程给我们讲述了家国情怀!”赵静怡本科毕业自武汉大学,仰望丝丝小雨,她说:“武汉大学的毕业典礼时,‘九一二’操场上也是在下雨,真是心灵的呼应,我们在雨中向青春致敬,向为疫情奉献的人们致敬。”
医学部会场
这里是培养救死扶伤白衣天使的医学殿堂,培养出了钟南山、屠呦呦、顾方舟等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北大医学校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428名北大医学白衣战士逆行湖北,再次肩负起了捍卫人民健康的光荣使命。今天,即将离开校园,走上“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新征途的北大医学毕业生们,线上线下相聚在北京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共同回忆难忘的校园青春,展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美好未来,再次喊出口号“今朝北医毕业,明日披甲出征”!
医学部会场
深圳研究生院会场
7月2日上午,深研院于国际法学院201教室组织部分南燕毕业生集中同步收看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作为此次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九个会场中唯一一个异地会场,深研院会场中“乘风破浪”的南燕学子们在“云上”向其他会场、所有线上收看典礼的观众们热情祝福:毕业快乐!
深圳研究生院会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转眼即将毕业,虽然此刻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云上”相聚注定会让这场典礼成为不可复刻的永恒纪念。就让我们透过这一方屏幕,跨越山海、连接你我,共同纪念燕园过往,开启人生新篇。
丘博学院毕业,美国纽约州丘博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硕士
美国丘博学院(QUB)的医健康管理硕士项目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全面医疗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学位计划。以下是关于美国丘博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硕士的一些信息:
知识深度:该硕士项目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医疗健康管理课程,涵盖医疗系统、政策与法规、财务管理、战略规划、领导力等多个方面。学生将获得对医疗行业运作和管理的全面了解。
实践导向:丘博学院强调实践导向的教育丘博学院毕业,美国纽约州丘博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硕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地考察、实习项目和实际案例分析,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资深教师团队:丘博学院的医疗健康管理教师具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从业经验。他们将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帮助他们在医疗管理领域取得成功。
灵活性:该硕士项目提供灵活的学习选项,包括全日制和兼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职业发展支持:丘博学院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职业发展支持,包括个人指导、实习机会和校友资源。学生将受益于与行业专业人士和企业的合作,拓展他们的职业网络。
国际化视野:丘博学院的医疗健康管理硕士项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获得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创新和领导力培养:丘博学院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项目,并培养他们成为医疗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学生将学习如何应对行业挑战丘博学院毕业,发展解决问题和领导团队的能力。
美国丘博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硕士项目将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和专业发展支持。该硕士项目将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医疗管理基础,掌握关键的领导技能,并为他们在医疗健康行业中追求成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章由“MBA学习网”编辑发布,如感兴趣欢迎留言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