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市委书记党晓龙到河北大学调研并看望慰问广大师生。这是党晓龙参观河北大学发展成果展。 高欣悦 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王东峰日前在河北大学看望慰问广大师生时的讲话要求,10月16日,在河北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市委书记党晓龙来到河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学院是几本,调研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看望慰问广大师生,并就相关支持保障事宜进行现场办公。他强调,保定市委、市政府一定在办学条件优化提升、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人才引进培养、毕业生留保创业就业以及百年校庆活动筹备等方面,全心全意支持、千方百计保障、真心实意服务,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发展崭新篇章。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校长康乐参加活动并介绍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讲意见。
一百年筚路蓝缕,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弦歌不辍,一百年春华秋实;一百年初心如磐,一百年砥砺奋进。今年,河北大学迎来百年校庆,这是河北大学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河北大学乘新时代之风、扬部省合建之帆,加快建成一流高水平大学的新起点。河北大学校园内万象更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党晓龙先后参观河北大学发展成果展,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的教育对外开放成果展和中外教师艺术与设计百年校庆百幅作品展,田家炳艺术学院的展厅展室,以及河北大学游泳馆、多功能馆和校庆主会场,全面了解河北大学百年发展历程、教育开放格局、国际化艺术风采等,随后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校庆主要活动安排及有关服务保障事项。
座谈时,党晓龙说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学院是几本,党晓龙到河北大学调研并看望慰问广大师生,河北大学初创于1921年,与我们党同龄,更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讲政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因城市而立,城市因学校而兴。河北大学作为百年名校,与保定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保定的文化底蕴、教育传统和时代精神。保定人民以河北大学坐落于保定而骄傲和自豪。建校百年来,河北大学始终秉持“育中华有为之青年,办德智并育之大学,促中国之现在化”办学宗旨,坚持教育报国理念,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脉搏,铸就了历久弥新的“实事求是”校训传统,塑造了“博学、求真、惟恒、创新”的校风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当前,保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雄安新区国家大事,给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精心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奋斗目标。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党代会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发展势能不断聚集,对外形象越来越好,各级各界给予保定全新评价和广泛赞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上下艰苦奋斗,也离不开以河北大学为代表的驻保高校鼎力支持,离不开各位专家、教授和河北大学广大师生的付出与贡献。
党晓龙强调,在今后工作中,保定市委、市政府一定全心全意支持、千方百计保障、真心实意服务,与河北大学携手,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发展崭新篇章。一是全面支持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提升,不断优化办学空间、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周边环境,建设美丽校园。二是全面支持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建设,支持燕赵文化学科群、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学科群、博物馆沉浸式研学体验基地等方面建设,支持河北大学深化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用人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科研机制改革等,大力支持河北大学部省合建和“双一流”建设。三是全面支持学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利用康乐校长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充分发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多种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用,加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力度;深化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探索建立新型分布式县域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四是全面支持学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将河北大学作为保定市人才引进政策重点支持对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河北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校地双方开展常态化干部交流等。五是全面支持学校毕业生留保创业就业,落实好吸引人才的各项措施,在保障性住房、创业支持等多方面对大学生予以倾斜照顾,并诚邀广大学子留在保定创业就业,共建青春友好之城,为保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郭健、康乐对保定市委、市政府以及1000万保定人民长期以来对河北大学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郭健、康乐说,河北大学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怀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合作交流等各领域成绩斐然,为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保定地处京畿重地,区位重要,底蕴深厚,机遇叠加,当前,经济发展势头好,未来谋划系统前瞻,城市越来越宜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多年以来,河北大学始终与保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扎根保定、融入保定,校地合作成果显著。今后,河北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百年荣光,接续奋斗,开创未来,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将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研范围广泛等优势,不断拓展与保定的合作空间,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重点实验室,在研发成果落地转化过程中推动保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鼓励河北大学广大学子留在保定创业就业,与保定同成长、共奋斗,共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闫继红表示,河北大学是保定的高等教育品牌和城市标志,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传统和校风精神影响着一代代青年学子,是青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就人生梦想的摇篮。河北大学百年风华正茂,恰逢保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保定市人民政府将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与河北大学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全力支持河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助力河北大学早日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强校之梦。
河北大学校领导王培光、杨立海、申世刚、陈红军、徐建民、过常宝参加活动。
市领导侯晓平、杨伟坤、王保辉、胡占房参加活动。(记者姚琳)
中央兰开夏大学博士,新高考·招办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今年新增3个专业
今(21)日,新高考·招办说”系列报道中,上游新闻邀请到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生考试科科长曾茜,介绍学校2021年招生政策。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生考试科科长曾茜
上游新闻:请您为考生和家长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曾茜: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央兰开夏大学博士,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12年在重庆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校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7.5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7.96%,双师型教师占比23.77%;学校现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学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上游新闻:2021年,学校在哪些省份招生?招生类别有哪些?
曾茜 :2021年,我校计划招收普通本科学生3950人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在重庆、四川、山东、江西、福建、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河南、湖南、安徽、陕西和山西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招生计划。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我校的招生类别有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其中,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4个专业在美术类招生;戏剧教育专业在编导类、表演类招生;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类招生;其余所有专业均在普通类招生。我校所有艺术、体育类专业均不设校考,专业成绩均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业统考成绩。
上游新闻:2021年学校有新增专业吗?是否有大类招生?
曾茜:学校共有37个本科专业,其中戏剧教育、药学、人工智能是2021年新增的专业。有12个专业按五个专业类实施招生,在学生入学一年后,按专业大类分流方案进行专业分流,专业类及所包含专业名称如下:
(1)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时尚传播);(2)外国语言文学类(翻译、商务英语);(3)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4)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5)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上游新闻:学校哪些专业是一流本科专业或特色专业呢?
曾茜:学校的教育学是市级一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群;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市级重点培育学科。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点3个: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旅游管理。
上游新闻:在高考改革省份,学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什么要求呢?
曾茜:在高考改革省份,我校部分专业(类)对选考科目是有要求和限定的,请考生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上游新闻:学校的招生专业是否有特别的要求和限制?
曾茜:考生体检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的规定。根据指导意见,我校部分专业不招收体检结果有色弱、色盲、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等情况的考生,建议考生认真学习、了解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根据高考体检结论选择报考符合要求的专业。同时,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还应参照相关省市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如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相关要求,建议慎重考虑是否报考师范专业。
我校部分专业还有外语语种和单科成绩的要求。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英高水平项目的专业要求外语语种是英语且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要求外语语种是英语且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请考生仔细阅读学校《2021年招生章程》,严格按照对应条件进行报考。
上游新闻:学校是重庆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主要培养单位之一,请介绍一下今年该项目的招生安排?
曾茜:重庆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只面向重庆招生,在本科提前批B段录取,考生按定向就业区县填报志愿。录取的学生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等相关政策,毕业后在签约区县农村乡镇以下小学从教6年以上。
2021年,我校全科教师的招生计划为390名,定向就业区县为黔江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忠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14个区县。其中,面向黔江区、开州区、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就业的,还纳入教育部2021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咨询电话:。
上游新闻:请您介绍一下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曾茜:经教育部批准,学校2016年起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咨询电话:);2019年起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合作举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咨询电话:)。经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立项、重庆市教委批准,学校2018年起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商务经济学、经济与金融、旅游管理类专业中英高水平项目(咨询电话:、)。
按照合作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均可以选择“3+1”或“4+0”培养模式:“3+1”培养模式指在我校学习3年,在合作学校学习1年,达到要求的,颁发我校毕业证、学位证和合作学校学位证;“4+0”培养模式指4年均在我校学习,达到要求的,颁发我校毕业证、学位证和合作学校相关课程的学习证明。
合作项目能较好的整合发挥双方学校的优势,学生拥有专业和语言双重优势,能较好适应国家对外开放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应用型人才需求。
上游新闻:除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学生还有哪些出国出境学习交流的机会?
曾茜:一直以来中央兰开夏大学博士,新高考·招办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今年新增3个专业,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开拓国际化办学平台。现与国境外8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开展了交流合作,设立了国际学院,引进美国、英国、西班牙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除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外,学校也鼓励、资助我校学生通过交换学习、实习、游学等项目出国出境学习交流。
上游新闻:学校对学生的奖助贷措施有哪些?
曾茜: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助、贷、减、免助学体系。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还可通过各级相应困难补助获得资助。在校学生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制定有大学生卓越成长奖励资助计划,最高奖励资助金额为20000元/人。学生应征入伍义务服兵役的,还可享受国家“学费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上游新闻:录取进校后,是否有调整专业的机会?
曾茜:学校出台了《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和《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在校学生是可以申请转专业和辅修其他专业的。其中,小学教育全科教师、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对口本科、“3+4”等招生类别的考生,原则上不能转专业。
上游新闻:考生还比较关心吃住行的问题,学校的交通、食宿条件如何?
曾茜:交通:学校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两校区相隔6公里,校区间有滚动发车的定制交通车;学府大道校区毗邻轻轨3号线,交通非常便利。
餐饮:两校区学生食堂每天提供200余种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饮食习惯。两校区校内外均有商业区,生活十分便利。
住宿:学生宿舍标准为6人/间,配套有空调、洗衣机、无线WIFI、集中热水供应等设施。
上游新闻: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曾茜: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公招教师、进入知名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长。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上游新闻:如果想详细咨询学校的招生信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
曾茜: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学校微信公众号、招生信息网、志愿填报咨询会等途径进行咨询。招生咨询电话:、。
学校官方网址: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