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法学院Hi 大家好,这里是马辰。经过漫长且波折的大学申请季,在这里很幸运能与大家分享我在申请新加坡与英国大学法律专业的经历。我是2012年来到新加坡,先后在新加坡海星中学与新加坡维多利亚初级学院完成了剑桥 “O”水准与 “A” 水准课程。毕业后参与新加坡武装部队国民服役两年。在此期间,先后拿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录取与全额奖学金 (NUS of Law),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录取 (SMU of Law),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律系录取与奖学金 (LSE of Law),伦敦大学学院法律系录取 (UCL of Laws) 与伦敦国王学院法律系录取 (KCL the Poon of Law)。我也尝试了剑桥大学法律系申请,但最终在2019年剑桥冬季候选者名单中(the Pool 2019) 没能成功;不过在此也和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失败的经历,希望对他/她们能有所帮助。 新加坡大学篇1.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 (NUS of Law)申请法学院的同学一定要在报考国立大学时把法律放在第一志愿 (只有在申请者同时报考国大医学院,或国大牙医学院,或国大音乐学院的情况下才可以把法律放在第二或第三志愿)。
之后国立大学会根据成绩,筛选出1200多名学生去参加法学院面试以及笔试。要通过第一轮的筛选,建议A考成绩的Rank Point(大学录取积分)至少要在87.5 分以上。根据每年竞争激烈程度不同,有些年可能也会筛选出86分的学生,但这个分数并不能保证每年都可以被成功筛选。除此之外,一定要保证A考英文通识 Paper (GP) 的成绩至少是B。对于学 & (KI) 学生,国大官网说及格就可以国外在职学位班,但具体筛选标准的成绩最低是C(因为比C低的话就不够87.5分的积分标准了)。成功筛选后会在4月底的一个周末参加面试和笔试。国大法学院面试之前会让学生填写一个个人信息表格。表格会问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个人爱好,以及很短的一个 “为什么要在国大学习法律” 的文书。这个表格是在进入面试房间的同时递给面试官的。也就是说面试官只有那么简短的两分钟来看这个 “迷你简历”。所以建议大家那篇“为什么在国大学习法律”的文章不要写太长,突出最重要的一点或两点写,两段话就够了。面试属于个人面试,会有两个面试官。面试官会根据上段提到的表格来展开对话。所以面试的话题非常灵活,不好预测。
但我个人建议至少想清楚以下两个问题:1) 为什么要学习法律,这种问题可能会是面试第一个问题;2) 你对新加坡目前的政治上/法律上/社会上的一些话题有什么看法。第二个问题很广,根据不同的年会有不同的时事新闻。这类的新加坡话题是指比如18/19年新加坡对自己刑法的修改,19年新加坡通过防止网上恶意假新闻条约等等。对这类的话题看法无需担心对与错,但一定要了解并在面试中能自如地谈论自己的看法。国大法学院笔试时间是75分钟,会提供一篇文章来描述一个法律情景,随后会有不同的法律条文。考试形式是通过一道问题(或者几道小题)让学生运用所给的法律条文来应用到文章里描述的法律情景里。我认为国大的笔试考核方式与之前提到的英国大学法律入学考试LNAT的写作或者剑桥的写作考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写作表达能力。个人认为国大的笔试要比英国大学的LNAT写作测试和剑桥的写作测试要更简单。原因是在国大法律笔试中时间充裕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排名,不需要写太长,直接回答情景问题就好。与此同时,我自己觉得国大法学院在试卷上提供的法律条文未必每一个都需要用到,但也有往届其他学长学姐说他们答题时每一条法律条文都有提到。所以看来这个考试的文章结论没有严格的对与错,重点还是考察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
在面试与笔试之后,国大法学院每年会在1200多个候选者中录取250名左右(注:这250名额中包括本硕连读学生,本科双学位学生,以及针对已经工作成人的法律本科项目)。2.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奖学金The of Merit (Law),简称The NUS Law Merit 国大奖学金与大学申请表格分开提交,需要一份个人文书以及至少一封推荐信。对于申请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奖学金的申请环节不会再有单独的面试,而是通过上段提到的法学院入学面试中的发挥来决定申请者奖学金的录取结果。这也说明申请者在国立大学法学院入学面试的发挥相当重要,法学院入学面试的报告也会同时被用来决定申请者奖学金的录取。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回答法学院面试的问题时,最好能有一些一般法学生未必能有的独特见解。但不要担心,哪怕这个见解有漏洞,只要你可以展示出你与众不同的思维,都会帮助你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对于新加坡政府今年刚通过的防止网上恶意假新闻条约,可以提出当新加坡政府去封锁一个外国网站,但此外国网站在它自己国家并不算做假新闻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信誉问题上的自己的看法。
这仅仅是国大法律面试官举的一个例子,相信未来的学弟学妹们还会有更多自己独特的见解。国大法律奖学金的文书只有2000个字符,字数很紧,所以要有取舍。和上一章伦敦政经法学院奖学金文书一样,建议写出1) 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2) 为什么值得拥有国大法学院奖学金; 3) 穿插能把自己与法律学科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中心故事线,给文章增添个人色彩。3.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 (SMU of Law)管大法学院是最早录取我的学校,对它的认可我还是心怀感激。和国大法学院一样,提交申请之后管大法学院也会有一轮初步筛选。管大筛选的成绩标准在前些年也会邀请86分的学生参加管大法学院的面试与笔试,但听说这个筛选标准近几年也有提高,不知道是否也会和国大一样设置87.5分这样的标准。与此同时,和国大一样,管大法学院也一样要求申请者的英文通识 (GP) 成绩最低是B。正常的管大法学院面试是小组面试,通常2/3个法学院教授同时面试三个申请者。如果被邀请到的是个人面试,那说明申请者除在法学院入学面试审核之外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排名,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研究生,也会用同一个面试来审核管大法学院奖学金的录取资格。对于小组面试大家不要紧张,按正常的方式有秩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建议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可能适得其反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为好的法学生的衡量标准未必是说得最多声音最大的,而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学生。面试的法学院教授会抛出一道问题让三个申请者依次回答。我记得我当时讨论的话题是新闻的真实性与合法化;因为当时(其实到现在也有)特朗普不仅自己的言辞里经常夸大现实,同时指责主流媒体是假新闻。其实面试话题无法预测,平时对不同的时事新闻发表些自己的看法是很好的准备。管大法学院也有笔试,具体时间长短记不清了,但和国大一样时间很充裕,无需过度紧张。也是有一篇关于某个社会话题的文章。我当时的题目是关于美国监狱改革制度,好像是围绕美国庞大的监狱体系消耗纳税人的钱,同时也未必起到很好的治安作用的观点来谈的。之后会有一系列的简答题来回答。试卷最后也有一道稍微长一点的题目来询问考生对那个社会话题的自己的改革措施与建议。重点还是考核申请者的逻辑思维以及写作表达能力,没有也无需很多的资源来特别准备。面试与笔试之后,管大法学院每年最终会录取180名左右学生(注:这180个名额不包括针对已经工作的人的法律初级博士项目: SMU Juris )。以上就是英国大学与新加坡大学法律专业的申请简介,希望对未来学弟学妹们的申请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清华大学排名,201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VS清华大学终极大PK
↑点击上方“新加坡留学那点事”关注我们
不管是迫于国内高考压力还是想接受国外更高等的教育,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去新加坡留学,可以有很多的选择,许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都与欧美同步,中西方教学模式的交融和碰撞,使得留学者既能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吸取根深蒂固的教育传承精髓,又能在西方“鼓励自由和创新思维”的模式下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实践和分析等能力,以期成长为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新加坡就读专业课程毕业后,和其他国家相比,就业机会高,发展空间广阔。在新加坡工作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请绿卡。另一方面,新加坡与中国距离较近,飞机只有四小时的航程。新加坡同属于华人社会,生活习惯、文化、饮食能使中国家长放心孩子去新加坡留学。由此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加坡留学会受到如此欢迎了。
在立思辰留学360每日的咨询中,很多学生都会咨询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新加坡的公立学校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到底怎么样?新加坡国立大学跟清华大学对比哪个好?好不好申请?现在小编就拿新加坡国立大学跟清华大学,来做下比较!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
1.建校历史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1912年,该校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1928年,莱佛士学院成立。1949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莱佛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1955年,新加坡华人社团组织创立了南洋大学。1962年,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校区独立为新加坡大学。198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清华大学排名,201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VS清华大学终极大PK,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2.院系专业
新加坡国立大学: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6所学院,包括一所音乐学院,开办60个本科专业;另有七所海外学院,分布于中国上海及北京、以色列、印度、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硅谷及生物谷等全球多个主要创业中心。
清华大学: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设有20个学院、54个系国外在职学位班,设有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共75个本科专业,10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3.师资队伍
新加坡国立大学: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教学人员2374人,研究人员3176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清华大学排名,行政与专业人员2668人,其他员工2364人。
清华大学:截至2015年12月底,学校有教师3395人。
4.在校学生人数
新加坡国立大学:(2015年4月数据)在校学生37972人,其中本科生27975人、研究生9997人。
清华大学:(2016年数据)全日制新生人数共11054人。其中本科生3567人(其中:留学生286人);硕士生4754人(其中:留学生378人);博士生2733人(其中:留学生81人)。在学学生人数共46200人。其中本科生15636人;留学生1373人;硕士生18661人(其中:专业学位12173人、留学生998人);博士生11903人(其中:专业学位872人、留学生321人);港澳台侨学生573人。
5.大家最关心的–世界排名(括号内为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2017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50)、2017 QS世界大学排名(12)、2017 Times世界大学排名(24)
清华大学:2017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57)、2017 QS世界大学排名(25)、2017 Times世界大学排名(35)
6.就业前景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就业情况达到了91.7%以上,将调查问卷共发给1万4067名毕业生,有73%的毕业生接受调查。其中,参与调查的9668人去年毕业。调查中的就业率,指的是在毕业半年后找到工作的比率。若比较不同科系毕业生的中位数起薪,法学院毕业生明显较高,法学院毕业生中起薪均为5500新币。这也得利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要求每名学生在求学时完成10周的实习,因为这个原因,在毕业前累积了不少实战经验,在面试时更得心应手。紧跟在法学院毕业生之后的是医学院毕业生,据国大的数据显示,医学院毕业生的中起薪是5000新币.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留学热更多的学生考虑的是这个院校今后带给自己的就业平台,新加坡的证书是各国都认可的,另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校会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这样一来为我们的就业增添了更多的筹码。
清华大学:据悉,2015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8.4%。京外就业率已连续三年超过50%。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军民营企业,覆盖装备制造、能源、金融、建筑、信息通讯和互联网等领域。
众所周知的,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很难考入的,那么新加坡国立大学好不好申请呢?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条件
本科:国内高考上一本分数线以上25周岁以内高中毕业生;雅思6.5分、托福90分以上。或者通过新加坡A水准考试
硕士:国内211大学本科毕业;雅思6.5分;托福10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