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播报
编辑
学习经历
1992-1997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历史学士
1997-2000 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基督教哲学硕士
2000-2002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罗斯伯格学院希伯来圣经研究硕士
2002-2008 英国剑桥大学东方学院亚述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7.10-2009.06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副研究员
2009.10-2011.10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
2011.10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024.12-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3]
研究方向播报
编辑
主要从事古代西亚文明史和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 [3]
社会任职播报
编辑
1、主编,《古典文史丛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2、理事,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2009-
主要作品播报
编辑
1.“皇族“恩图”女祭司与阿卡德帝国的治理”,《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2.“卢伽尔扎吉西数字标记计时法与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年代学”,《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
3.“郭沫若《释支干》与泛巴比伦主义”,《郭沫若学刊》2016年第1期。
4.“林志纯的'中西古典学'”免联考在职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5期。
5.“两河流域早王朝时期作为地理概念的“苏美尔””,《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6.“贾科诺夫的新社会阶段论”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4期。
7.“《摩西五经》与希伯来法(第三章)”,见高鸿钧、李红海编:《新编外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即刊(2013)。
8.The of Enlil in Early ,Alter und Altes (AOAT),Bd. 385. Münster:-,2011.
9.“乌鲁克末期巴比伦尼亚分裂的新证据”,《北大史学》第16辑,2011年(摘要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7期)。
10.“何谓‘该隐的记号’?”,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31期,2009年(收入谢品然、曾庆豹编:《你们要听:希伯来圣经文本诠释选集》,台湾中原大学,2011年)。
11.“早期两河流域的宗教与社会—对雅各布森研究的检索与反思”,《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12.“深度史学的实践及其困境”,《光明日报》,2015年1月24日星期六。 [2]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上海校区,专访:“疫情期间,我们从中国学习了很多”——访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医学院院长耶胡达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日电专访:“疫情期间,我们从中国学习了很多”——访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医学院院长耶胡达
新华社记者尚昊 陈文仙
以色列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之一就是,“疫情期间,我们从中国学习了很多”,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医学院院长迪娜·本·耶胡达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耶胡达对中国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印象深刻。她认为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上海校区国外在职学位班,专访:“疫情期间,我们从中国学习了很多”——访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医学院院长耶胡达,中国的医生和科学家们“足够明智和负责任”,及时公布信息,帮助了世界上的许多人并挽救了许多生命,“很了不起”。
耶胡达表示,在抗击疫情方面,科学界现在已经有“解决方案的初步迹象”,但“全世界科学家必须谦虚,病毒仍然比我们强大,战斗还没有结束”。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耶胡达所在的希伯来大学医学院围绕抗体、疫苗、病毒检测方法等开展了多项研究。耶胡达认为,应该学习中国经验,“因为中国是第一个应对疫情的国家,有许多我们没有的知识”。
耶胡达说,在此次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研究的力量,“我们真的感到今天的中国在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她介绍,希伯来大学医学院近期已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开始了博士生交换合作项目,将会有更多中国和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展合作。
据耶胡达介绍,目前,希伯来大学医学院正在筹建一个国家级的BSL-3实验室,并将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展新冠病毒的研究;下一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上海校区,希伯来大学医学院还将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作搜集大数据,以了解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利用大数据来抗击疾病。
耶胡达认为,在应对疫情方面,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打独斗,她希望看到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也希望以色列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贡献。”她说。
展望未来,耶胡达表示,人类必须从此次疫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仅仅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也包括其涉及的社会影响、心理影响和经济影响等方面,必须讨论和思考如何避免下一次疫情大流行。(完)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商学院,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我院
2018年5月3日下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The )副校长教授来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我院院长陈国强院士热情接待了来宾,基础医学院、免疫所、研究生院和国际交流处等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了会见。
陈国强院长简要回顾了双方合作历程。他说,2014年,首届中以双边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开启了希伯来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密切合作。2015年,我们共同商定设立博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并历经两年的努力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商学院,初步就该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此次副校长来访,将与我院正式签署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协议书,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推进中以双方在教育科研领域的深入交流合作,加强医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内涵建设。
副校长表示,本次来访并出席协议签署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的开端,他期待两校通过实施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切实推进科研与师资交流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商学院,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我院,共同创建新的成果。同时他也诚挚邀请陈国强院长在适当的时候再次率团访问希伯来大学,增进中以师生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深化两校间的合作交流。
会谈结束后,双方正式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希伯来大学医学院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双方导师的合作研究,联合招收高水平博士生,分别在两校指导其开展科学研究,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外在职学位班,促进国际化科研合作,探索建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本项目将首先在基础医学相关学科开始试点,今后将在更多学科逐步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