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 港大中国商业学院,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港大中国商业学院,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

关博士持有瑞士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应用商业研究硕士及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双主修金融工程及风险管理)学位,并以甲等荣誉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财务及信息管理学。除此以外,关博士完成了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金融科技课程及哈佛大学法学院高管课程。

教授课程

金融市场与投资组合管理 (第33期招生中)金融与商业管理 (第32-33期招生中)

学科

财金管理

关启正博士现就职于在香港的某一大型单一家族办公室担任首席投资总监,专注负责管理30亿港币的家族基金资产配置工作,当中包括股票、债券、期权及私募基金,同时协助家族企业的资产配置作出分析及调动,提升股本收益率。

关博士在金融巿场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曾就雇于麦肯锡、摩根大通和瑞士银行,专注为亚太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及上巿顾问服务,当中曾参与海通证券在香港的17亿美元上巿项目。此前,他为韩资机构的宏观策略分析员港大中国商业学院,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负责研究经济政策及投资策略。

关博士持有瑞士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应用商业研究硕士及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双主修金融工程及风险管理)学位,并以甲等荣誉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财务及信息管理学。除此以外,关博士完成了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金融科技课程及哈佛大学法学院高管课程。他亦持有澳洲注册会计师(CPA )、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特许另类投资分析师(CAIA)、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ESG)证书、欧洲金融分析师联合会(EFFAS)环境、社会及管治分析师认证(CESGA)、深圳证券交易所之上巿公司独立董事资格证书、以及香港银行学会颁发银行专业会士(CB)的专业资格。目前他亦为南澳洲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及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客座讲师。

关博士在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分享投资心得。他是《都巿日报》的财经专栏作家,并不定时在香港《信报》及《经济日报》发表评论。他的合著 – China Deals 亦是一本中外畅销书籍,其副本也收录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图书馆内作师生参考之用。关博士自2016年开始被多所国际知名大学邀请客席教授商学院课程,凭借关博士在教学上的热忱港大中国商业学院,关博士在2019/20、2021/22及2023/24年度三度获得香港大学SPACE学院颁发的「杰出教学奖」,以嘉许其持续卓越的教学表现。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研究生文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车嘉华 (CHE,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研究领域:中国经济与政治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公司理论、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

教学领域:中国经济与政治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策略经济学

车嘉华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加入中欧之前,他是复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曾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圣母院大学,并曾为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访问学者和密西根大学威廉戴维森研究所研究员。

车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世界经济)。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与政治经济问题,公司理论,发展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车博士的研究成果见诸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研究生文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如《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评论》、《公共经济学杂志》、《法律、经济和组织杂志》、《经济学理论杂志》、《比较经济学杂志》、以及《加拿大经济学杂志》等。他曾是《比较经济学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并曾获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青年研究奖”。

蒋凤桐 (, FUNG TUNG FLOR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研究领域:领导力、职场关系应对与行为规范、跨文化管理、知识管理

教学领域:领导力、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

蒋凤桐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加入中欧之前,她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等学府任教。

蒋教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也曾参加过美国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和机构的培训课程。

蒋教授的研究曾多次获奖,如杰出研究成果奖、美国管理学会最佳论文奖等。她也曾获得诸多权威性科研基金的支持,包括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蒋教授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影响员工行为与绩效的因素、各种领导方式对个人与组织的影响、跨国企业人员与组织动态管理、知识的创造、管理与传播。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众多知名学术期刊上,如《管理学报》、《管理研究期刊》、《组织行为学与人类决策过程》、《人际关系》、《企业创业学杂志》、《商业伦理期刊》、《国际管理评论》、《康奈尔酒店管理季刊》、《国际酒店管理期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以及《亚太管理期刊》等。同时,蒋教授有多本书籍章节的撰写,领域涵盖领导力、薪酬管理和跨文化管理。蒋教授积极为各期刊杂志撰稿,她还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的副编辑。

蒋教授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她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蒋教授曾获得多个优秀教学奖,如香港浸会大学学院最佳杰出教学奖、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蒋教授的授课对象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地点涵盖了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国家。与此同时,她还为国际学府、专业协会和教育机构在教学和学习各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如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教学创新投资机制等)。

在开始学术生涯之前,蒋教授曾在国外的大型私营组织以及政府里担任高级管理和董事之职,如香港科技园、新鸿基地产集团。此外,她还曾为各跨国企业、中小企业、新创企业以及家族企业提供员工绩效和组织发展方面的咨询服务和培训计划。

蒋炯文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

研究领域:竞商业模式创新、O2O商业模式分析、竞争力模型分析、消费者产品选择、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市场预测、消费者满意程度、奢侈品营销、数字营销

教学领域:消费者产品选择、促销效果分析、消费者满意程度测量、数据库营销、新产品、服务的设计开发、市场研究、电信业的竞争分析、定量、统计方法、数字营销、在华外企营销战略

蒋炯文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加入中欧前,他是长江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副院长,他还曾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营销学系。

蒋教授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专攻微观计量方法。他的研究既包括竞争分析、消费者产品选择、消费者满意程度测量等定量分析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同时又涵盖竞争性定价、新产品的设计及市场预测、企业本土化营销战略等设定与执行。蒋教授的论文常见发表于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如《市场营销科学》与《管理科学》等等。他在消费者品牌选择与消费量的科研至今仍然是美国各大学市场营销专攻数量方法的博士班学生必读文章之一。

蒋教授除了教EMBA,MBA营销课程外,还受任中欧-IESE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合作全球CEO课程学术主任。蒋教授拥有资深行业营销实践,担任过施乐、默克、HSBC(香港)等国际知名公司顾问,授课对象既有诸如中国电信、中国航空、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亦有例如海南航空、卡夫食品、米其林轮胎、苏威化工、诺华、强生等国内外500强企业,涵盖多元的B2C和B2B领域。经其亲身参与指导过的国内民营企业亦不在少数,例如五粮液黄金酒,在其成功问市前后给予了大量的营销建议。

陈世敏 (CHEN,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

朱晓明会计学教席教授

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基于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管理控制系统、中国的会计和财务报告

教学领域: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

陈世敏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朱晓明会计学教席教授、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此前,他担任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及金融学院的副主任及副教授。他获得了乔治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便执教于宾州克莱瑞恩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及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校区。

陈博士有着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他在各大学教授了本科、硕士、及博士层面的多门课程,并从事高层经理的职业培训。在过去的数年中,陈博士获得许多教学、研究奖和课题资助。他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如:《会计评论》、《会计新视野》、《审计:实践与理论》、《公司财务》、《会计、审计与财务杂志》、《会计学行为研究》、《国际审计》、《国际金融管理和会计杂志》、《国际会计杂志》、《会计和金融研究杂志》、《国际会计研究杂志》、《管理问题杂志》,《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等等。他也参与《亚洲会计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的编著工作。从2005年起,他一直担任《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的责任编辑。在教学与科研以外,陈博士还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上市公司中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丁远 (DING, YUAN)副院长兼教务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

法国凯辉会计学教席教授

研究领域: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协调、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分析师预测、公司治理问题、上市问题、海外投资、中国会计改革

教学领域:国际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治理、兼并和收购

丁远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法国凯辉会计学教席教授。在加入中欧之前,他是法国HEC管理学院会计与管理控制系的终身教授。他是欧洲会计学会、法国会计学会及美国会计学会成员,并曾担任诸多会计审计领域国际学术刊物的主编、编委工作。

丁远教授于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他还拥有法国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丁博士出版了三本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的专著,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会计学、组织和社会杂志》,《会计学与公共政策杂志》,《欧洲会计学评论》,《算盘》杂志,《国际会计学杂志》,《会计学金融学评论》,《国际会计前沿》,《会计教育问题》,《公司财务学杂志》,《管理财务》,《商业道德杂志》,《企业创业杂志》,《国际商业研究杂志》,《国际管理评论》,《公司治理:国际评论》,《国际财务披露和公司治理期刊》和一些法国主要学术期刊。丁远教授2011年荣获中欧首届年度优秀研究奖。在由英国爱思唯尔出版集团与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同评选的“商业、管理和会计” 学术领域的27名“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中,丁教授名列13。

丁远教授在欧洲和中国讲授管理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课程,主要课程包括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和公司治理等。此外,他还参与中国和欧洲一些公司特设课程和高层经理培训公开课程的咨询、策划和授课工作。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他是2005年中国首届首席财务官公开课程的共同发起人之一,并参与了学校与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IESE商学院和巴黎高等商学院共同举办的高层经理培训课程。2005年,2007年和2013年,丁博士三次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年度教学优秀奖。2008年和2009年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研究生文凭,他被EMBA毕业学生选为中欧最受欢迎教授之一。

丁教授经常为许多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提供包括财务沟通,公司治理,成本控制体系设计,投资,兼并与收购等方面的咨询服务。2011年5月,丁教授在A股市场创立了“丁远指数中性基金”,成为大陆金融会计学术界对冲基金第一人。该基金在2013中国优秀量化投资评选中荣获“量化投资最稳定投资回报奖”。他同时也有在中国大陆,香港,欧洲和北美的多家上市公司和金融投资公司出任董事的经历。

黄钰昌 (HWANG,)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

西班牙巴塞罗那储蓄银行会计学教席教授

中欧中国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研究领域:医疗成本和管理质量、管理会计、治理,激励设计,绩效评估

教学领域:管理会计、新兴商业模式的绩效评估和激励设计、管理会计研究

黄钰昌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储蓄银行会计学教席教授。在此之前,他曾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W.P.凯瑞商学院的会计学副教授。

黄教授于198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在加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之前,他曾执教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卡茨商学院。黄教授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包括管理会计、激励合同设计、绩效评估、医疗成本和质量管理。在W.P.凯瑞商学院任教期间,黄教授的授课主要对象为工商管理学硕士包括各式 MBA 课程,以及为高级管理人员开设的 EMBA 专业项目和博士生管理会计研究。1998年,他获得该校会计学与信息管理学院颁发的“优秀教学奖”。2015年,他获得“中欧教学优秀奖”。

黄教授曾于2007-2009年间被选为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组的秘书长。他目前是几个主要学术刊物(如:《会计评论》)的编委会成员。黄教授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发表在《管理科学》、《会计研究评论》、《会计评论》、《财会与公共政策期刊》、《会计学期刊》和《审计与理财》等学术期刊上。

芮博澜 (, BAL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副教务长

研究领域:亚洲区域经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商务战略。

教学领域:管理经济学、金融货币经济学、国际商务战略、企业社会责任。

芮博澜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副教务长。之前,他担任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商学院代理院长。同时他还领导着旨在促进该学院研究及其与英国学术界合作研究的欧亚商业研究中心。在此之前,芮博澜博士曾执教于梅西大学(新西兰)和澳门大学。

芮博澜博士先后获得澳门大学的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主修经济学)及莱斯特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以来,芮博澜博士执教于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和英国等地的高等院校,对多元文化背景学生的教学拥有丰富经验。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亚洲经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及国际商务战略。

芮博澜博士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银行营销杂志》、《亚太经济期刊》、《应用经济学杂志》、《商业研究杂志》、《技术教育》等学术期刊上。芮博澜博士主要在培训领域开展咨询活动,他在银行学、经济学、办公管理和东盟事务等领域开设了各种课程,其学员遍及各个阶层,既有银行初级职员,也有高级公务员。他曾应马来西亚工业总会的邀请,为该会会员讲授经济现状。芮博澜博士曾是马来西亚国家能源中心专家小组成员。他还曾被聘为马来亚大学欧洲研究课程客座教授。

白诗莉 (PRICE, LYDIA JEAN)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

研究领域:可持续性商务、绿色市场

教学领域:可持续性和责任领导力、市场营销战略与原理

白诗莉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2006年至2012年期间,她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及MBA学术主任职务。在她的领导下,MBA课程的国际关注度和地位不断上升,同时在中国有很强的专业性,MBA项目在主流商学院的排名也稳步上升。2008年在她的带领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次获得了世界教育领域权威机构AACSB的认证,成为国内第二家持有该认证的商学院。2009年,她落实了一项重要的课程改革,旨在加强课程使命即责任领导力和其可持续性。例如创新性主修课程,学生可在中国环境下完成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已经在企业和学术界中获得全球奖项和赞誉。

白教授拥有30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为高层管理人员和MBA学生授课。她在教学与研究方面曾多次获奖。目前白教授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责任领导力和营销战略。加入中欧之前,白教授曾执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法国大学。她还是纽约大学、北京大学和葡萄牙里斯本天主教大学的访问教授。白教授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市场营销学博士学位,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市场营销学硕士学位及美国迈阿密大学营销学学士学位。她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市场营销通讯》、《商业与经济统计期刊》、《经济心理学期刊》、《多元行为研究》和《国际商业研究期刊》等国际期刊上。

香港大学商业学院,香港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申请

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提供了港校非常丰富的商业案例以及资源,因此,港校MBA专业一直都非常具备竞争力以及含金量。每所学校开设的MBA专业也有其各自的特色,在此,主要介绍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四所学校MBA专业,此篇主要介绍港大MBA,下一篇介绍科大MBA。 香港大学MBA—Learn where is高中地理我们曾学过“洋流交汇处的鱼类会非常丰富”,同理,作为东西方交汇地之一的香港正是多形式商业贸易往来最繁忙地方,港大MBA无疑对这一点理解的非常透彻!著名杂志《经济学家》已经连续7年将港大MBA专业排在亚洲第一名的位置,同时QS给出的亚太地区MBA排名中,港大MBA同样高居前列。港大MBA也是EQUIS与AACSB认证课程。 专业课程方面,港大MBA共有三个分支方向:伦敦分支(核心课程结束后可以选择在伦敦商学院学习3-4个月,结课后颁发专业证书)、纽约分支(核心课程结束后可以选择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3-4个月,结课后颁发专业证书)、中国分支(核心课程结束后可以选择在复旦大学学习一学期,节课后颁发专业证书)。

在为期14个月的时间里,入学者需要先在北京学习一个月中国浸泡式课程,随后的九个月会在香港大学学习,最后四个月可以选在在伦敦、纽约、上海、或者香港学习。核心课程包括:商务决策会计,商务沟通、道德与实践,竞争策略,公司金融,创新与商务革新,决策与风险分析,全球经济,信息与运营管理,管理经济学,组织领导学,战略市场管理学;选修课程包括:高级公司金融,高级战略-在线模拟,亚洲商业与经济体,品牌与传播,G20与亚洲商业与经济,商业实验室:创意孵化项目,新兴市场金融,创业与投资,快速公司,全球市场管理,亚洲法律环境,管理咨询,科技密集型产业市场营销,跨国企业战略,在线商务策略,供应链管理。 职业发展方面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在学习期间,MBA专业会提供学生为期几周到几个月不等的实习,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分析规划当中。同时,专业提供一对一导师指导计划,拓展学生的工作求职能力,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学校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访香港大学商业学院,以便让学生对未来就职更加了解。截止目前,85%的学生在毕业后三个月内找到满意工作,84%的学生在亚洲地区工作。来源:mba入学要求方面,基本要求为申请学生需要获得本科学位证书香港大学商业学院,香港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申请,拥有至少两年工作经验,满意的GMAT成绩(接受先申请,后补交),同时达到学校语言要求(雅思6.5分单科不低于5.5或托福80分)。学费为52.5万港币,对申请条件优异学生,学校提供最多高达10万港币奖学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xgzgsyxy/14800.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