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瓦伦西亚 /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华媒:“漂”在西班牙,侨胞遇到的那些事儿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华媒:“漂”在西班牙,侨胞遇到的那些事儿

—我很多在国内的大学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我却还在西班牙漂着。我本科毕业后,为了爱情飞来西班牙,但最后在读博期间分了手,至今单身。就在毕业打算回国发展的时候,我的朋友质疑我回国的发展前景,她认为我在西班牙学的英语专业,比不上从英语国家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我当时瞬间有种本科四年白读了的感觉。

中新网5月20日电《欧洲时报》刊文称,随着5月的到来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华媒:“漂”在西班牙,侨胞遇到的那些事儿,考试季、毕业季、换居留季、找工作季等一系列关系着人生发展的大事也随之而来。多位身份不同、经历不同的“西漂”人士,讲述了自己“西漂”的经历。

文章摘编如下:

为什么选择西班牙?

—我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皇马梦”来到西班牙的,尽管当初来的时候,辞掉了国内发展前景很好的工作,花了工作以后攒的大部分积蓄,但我无所谓后不后悔,权当是体验生活。出国以后,我经历过差点没学上、差点毕不了业的苦楚,也正在经历不能工作的心塞,但是出国学到的东西以及体验到的生活,是在国内无法实现的,所以也值了。

—我很多在国内的大学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我却还在西班牙漂着。我本科毕业后,为了爱情飞来西班牙,但最后在读博期间分了手,至今单身。一个已经生二胎的闺蜜对我说,以我的条件,如果当初答应在国内留校任职,现在大概已经嫁入豪门,子女成双了。想到这段经历以及闺蜜说的话,心里的确很苦涩,说不后悔是假的。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8年10月6日,西班牙塔拉戈纳举行搭人塔比赛。搭人塔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飘洋过海到西班牙,你后悔了吗?

现年42岁的钱进(化名),是一位患病小孩的父亲,他为了给小孩治病,变卖了中国的所有家产,带着妻儿到西班牙,至今已有8 年。他说,做这个决定,他一点也不后悔。

“出国都是为了孩子。我的孩子患了一种罕见的病,国内已经看过很多医生,但都没有办法。我们在来西班牙前,去过美国,但美国的治疗费用太高了,我们已经花了好几百万。后来,病友群里有人介绍说西班牙的医疗服务同样很发达,并且针对我小孩的病的治疗技术也很成熟,费用还比美国低,所以我们辗转到了西班牙。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我小孩的病不能完全治愈,但只要能够多延长一会儿他的生命,我就觉得足够了。”

小苏(化名)现年37岁,是某媒体的一名编辑,已经“西漂”了14 年。2003 年,他从中国的大学毕业,之后曾在中国某家广告公司任职。但由于父母都在西班牙,所以他于2005 年底,赴西与父母团聚。

“我们家在西班牙没有亲人或老乡可以倚靠,我平时也不爱社交,所以一开始,我根本找不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经过两年四处打临工的日子后,我进了一家华文报社。我在报社一干就是10 年,在这期间,我确实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巧,但现在想转行也不行了。现在,我的工资也就1000欧元出头,但有正式合同,可以享受合法福利和待遇,我觉得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学业、租房、居留、婚恋、融入……旅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困难。

许多生活在中国的人经常感叹,能生活在国外真好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留洋以后,遇到的一切困难都会被放大。

小宇,26岁,华二代

“在西班牙,歧视还是存在的。比如,西班牙小孩看到我们,就会指着眼睛,嘲笑我们是中国人。当你的语言不好时,歧视现象会更严重。在我很小的时候,发不出大舌音,西班牙同学就会笑我,还模仿我的方式说话。尽管我在西班牙出生长大,我觉得自己比起中国人更像西班牙人,但西班牙人并不这么认为。”

老胡,58岁,“西漂”20年,食品店主

“刚开店的时候,某天,一位老外来买零食。他是店里的熟客,我们和他关系很好,所以对他并不设防,当时我把手机放在柜台,就去仓库帮他取货了。结果等他付钱走了以后,我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第二天,我立马通知电话公司掐断服务,可月底,我却收到一份高达150 欧元花费的账单。后来我才了解到,很多老外都曾对华人店主使用‘调虎离山计’,以达到扒窃的目的。所以自那以后,我无论对谁,都会多留个心眼。”

皮卡丘大战哥斯拉,26岁,“西漂”7 年,旅西留学生

“我在西班牙学的是英语教育本科专业。就在毕业打算回国发展的时候,我的朋友质疑我回国的发展前景,她认为我在西班牙学的英语专业,比不上从英语国家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我当时瞬间有种本科四年白读了的感觉。所以后来,我又去读了一个其它领域的硕士专业。”

资料图:2019年5月18日,西班牙文化交流节,展现热情洋溢的风情。穿上具有浓厚西班牙民族色彩舞衣的市民,准备上场跳弗朗明哥舞蹈。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 摄

“西漂”的那些年,什么事让你感到扎心了?

小夏(化名)在西班牙已经生活了8年,现在在一家西班牙企业上班。她表示,她在出租屋里遇到过不少“扎心”的事。

“我在西班牙的这8年,没少搬家。之前,我在瓦伦西亚学习生活时,1年内搬了3次家。后来为了工作,我从瓦伦西亚搬到了马德里。在马德里的这5年,我陆续搬了4次家。每次搬家都很‘崩溃’,都很想安定下来。”

“此外,我还碰到了很多‘奇葩’:我有过一个不懂节约且有‘公主病’的室友,一个爱把不同男生带回家的室友,一个昼伏夜出的室友,一个不讲卫生、不搞劳动的室友,我甚至和其中一个室友动过手。房东方面,我遇到过找各种理由克扣押金的房东,找我借钱不还的房东,最后还遇到一个逼我提前搬走还说我违约、拒绝支付赔偿的房东。感觉自己在西班牙经历的‘磨难’,都可以写成小说了。”

小夏还说,每年换居留的时候,也是最“头疼”的时候。她表示,等待新卡的时间太长了,每次拿到新卡的时候,又快需要着手准备续新居留了。“从学生居留换成工作居留的过程,也很不容易,要不是终于碰上一位愿意帮我换身份的老板,我可能要黑在西班牙了。”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8年6月29日,西班牙阿罗举办年度“葡萄酒大战”,成千上万的人拿着装满葡萄酒的水枪、水泵、水桶、水瓶等,在阿罗村参与“葡萄酒大战”。

在西班牙这些年,你是否有漂泊感?

—在西班牙生活的这些日子里,我并没有漂泊感,对我而言,这不是“漂”,而是生活。我在这里有固定的工作,也有固定的朋友圈,大概六七个人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硕士研究生,有的还是学生,有的已经工作,有的已经成家。我们会一起庆祝每一个节日和生日。有假期的时候,我们也会一起出去旅游,享受生活。所谓的漂泊感,其实取决于究竟是否有人能依靠,是否感到孤单。目前,我并不会有这种感觉。但如果再过几年,好友都陆续回国了,留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儿,到那时候,我或许真的会有“漂”的感觉。

—我本来没有漂泊感,但现在有了。因为之前,我和我老公一起在西班牙生活,但2019年年初,他突然被他的单位派回中国了,可我这边的工作合同还没结束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所以还不能走。他走了以后,所有的琐事和难题都需要我自己解决,作为一个被照顾惯了的女人来说,我真的特别不适应。今年递交西班牙居留卡的申请材料时,我才发现自己对申请流程如此不熟悉,一回想,这几年都是我老公帮我操作的,我都没管过。我希望等工作合同一结束,就赶紧飞回国,对我而言,结婚以后还是家庭比较重要。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小苏低落地表示,尽管他已经在西班牙生活了十几年,父母也都在自己身边,但他仍觉得自己像一只浮萍,飘飘摇摇,不知哪里才能停靠。

“西班牙的文化、习俗,西班牙人的思想观念和说话方式,都和中国差太多了,在和西班牙人交往和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互相不理解对方。我本来也是个喜欢独处且慢热的人,令我感到疲惫的社交活动多了以后,我也不愿意再去主动结交新朋友,所以我现在基本是一个人。尽管父母在身边,但在友情和爱情方面,我仍是缺失的,偶尔也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这时我就会产生‘漂泊感’。”

中西间各方面的差异、中西间互相存在的刻板印象,不仅让成年以后才到西班牙生活的侨胞产生“漂泊感”,还给从小生活甚至成长在西班牙的“华二代”造成困扰。

在西班牙出生的华人David Wu Xu 从事品牌经理工作,他表示,曾多次被问到是否吃猫、是否懂西班牙语、中国人是不是很脏等不太友好的问题。对此,他说:“上一代的选择和存在,迫使我们必须开辟道路往前进,尽管我们没长一副西班牙人的面孔。”

出生在阿利坎特的华人记者 Ye表示,很多人把旅西华人后代称为“Chiñoles”或“香蕉人”,这两个称呼都是在暗喻旅西华人的后代有着“黄种人的外在和白种人的内在”。她还表示,被这样称呼过的人,容易对自己产生双重身份的认知,因此,他们常因这种认知与家人、社会产生冲突。

然而,也有旅西侨胞十分享受在西班牙的生活,不被文化差异困扰。

现年40岁的老李(化名)于2015 年到西班牙定居,说起“漂泊感”,他称:“天大地大,何处都是家。”

“我这大半辈子都在‘漂’。在中国的时候,我从小就不在出生地上学,后来大学回到了出生地,但我对那儿已经很陌生了,工作的时候我又换了一个城市,4年前,我又出国来到西班牙。但我在西班牙没有‘漂泊感’,可能是我自己的适应力比较好,又或许是因为我比较随遇而安。我对任何地方都没有很强的眷恋感和归属感,我觉得人生就是要经历各种生活,多做尝试,这才不枉我来人世间走一遭。”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巴塞孔子学院办学创首例 汉办主任谈发展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继西班牙马德里、格拉纳达、瓦伦西亚大学先后启动孔子学院之后,经过差不多半年时间的准备工作,中国国家汉办、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和亚洲之家终于日前就孔子学院正式落户巴塞签署了协议。4月15日上午10时,巴塞罗那孔子学院揭幕仪式在亚洲之家巴塞总部举行。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王士雄携夫人、当地中西友好人士及媒体约150余人应邀出席了仪式。

据悉,巴塞罗那孔子学院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汉语言文化教学,院校不仅制定了培训课程和汉语考试, 也将是三家合办单位的文化活动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彭龙和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王士雄先后在仪式上发言。王士雄表示,孔子学院的成立是中西关系的大事,他代表总领馆表示祝贺,同时向一直以来关心中西活动的友好人士表示感谢。他说,近两年来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巴塞孔子学院办学创首例 汉办主任谈发展,随着中西两国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往来日益增加,相互了解的愿望也逐步加深。在中国,目前已有20来所高校开设了西语课程,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西语的各界人才。而在西班牙尤其是来巴塞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大量增加,这对中国了解西班牙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巴塞设立孔子学院,填补了加泰罗尼亚地区没有孔子学院的空白,而且为广大加区民众提供了近距离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和语言的机会,让中西方文化在地中海海滨和谐交融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释放出燎原的火花。

巴塞罗那大学负责人 和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校长Ana 也对巴塞罗那孔子学院的揭幕表示由衷地祝贺,他们认为巴塞孔子学院的成立不仅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里程碑,也预示着加泰罗尼亚的大学与世界接轨的挑战和机遇,任重而道远。

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接受欧浪网专访时表示,由巴塞罗那两家著名大学和亚洲之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创办孔子学院的实例在全世界尚属首家。孔子学院虽然成立才短短5年国外在职学位班,但已在90多个国家建立了280多个学院,其发展迅速和规模扩大离不开各国朋友的热情和各机构的共同努力。同时,她还指出,孔子学院目前仍以文化交流为主,今后会朝多方面扩展。“现在国家汉办比较重视华人华侨的教学工作,且已达成合作协议,今后将联合推广华人华侨汉语言的教学,若华人社会和组织需要教材,可通过正规申请途径。”

当晚,为庆祝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开幕,以中国南开大学艺术团为主、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曲学院等中国高校学生,以艺术表现的形式,在著名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献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

此次中国高校学生艺术团的西班牙巡演,旨在配合孔子学院的语言教学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晚的节目以歌舞、武术、京剧、川剧变脸、书法、古乐演奏等形式,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也充分体现了56个民族共同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理想,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色彩缤纷的视觉盛宴。(楹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walun/18967.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