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斯坦福 /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国后年薪百万,哈佛3.9分女生崩溃了:投3000份简历,换来一张遣返通知!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国后年薪百万,哈佛3.9分女生崩溃了:投3000份简历,换来一张遣返通知!

3.9,实习经历拉满,一共投了3000多份简历,愣是找不到一份愿意提供工作签证的工作。我问你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毕业后,年薪15万美金的offer和身份只能二选一,你选什么?

加过麦叔V:,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各位关注留学规划的家长们,你们听说过”H1B难民”吗?

前两天一位刚从藤校毕业的学生给我发了条信息,看得我直接血压飙升。小伙子GPA 3.9,实习经历拉满,一共投了3000多份简历,愣是找不到一份愿意提供工作签证的工作。现在OPT眼看还剩2个月就到期,再找不到工作就得卷铺盖滚蛋。

这位学生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3年H1B抽签中签率仅为20%,也就是说,80%的留学生连争取留下来的机会都没有。更讽刺的是,这些学生往往已经在美国高等教育上投入了相当于国内一线城市一套房的费用。

“你知道现在留学生找工作有多难吗?”一位人力资源总监私下跟我说,”看到简历上需要工作签证,我们都直接默认PASS。不是不想要优秀人才,但每雇佣一个需要签证的应届生,意味着要多支付几万美金的律师费和申请费,还不一定能抽中签。这个风险,现在的企业都不愿意担。”

那些经常在朋友圈晒藤校录取通知书的留学中介,从来不会告诉你的是:就算你考进了常春藤,没有身份,你连在星巴克当咖啡师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在美国,身份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的基本盘。没有身份,再好的学历也只是海龟变海带的催化剂。

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案例。

去年一位学生Ivan找到我们咨询,他在美国读完8年学(美高+美本),吃过的汉堡比米饭还多。背景说出来能亮瞎HR的眼:本科CS专业,GPA 3.8,实习经历包括硅谷两家独角兽公司。按理说这种背景,找工作应该是手拿把掐的事。

结果呢?

“简历都发霉了,面试连个影都没有。”Ivan苦笑道,”那些招聘广告上写的’ ‘,说白了就是’没身份别来烦我’的职场版潜规则。”

说句扎心的大实话:在当前的就业市场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国后年薪百万,哈佛3.9分女生崩溃了:投3000份简历,换来一张遣返通知!,没有身份的留学生,面试难度系数直接翻10倍。你别看那些大厂招聘写着”equal “,但招聘官看到需要工签的简历,删除键按得比我奶奶打麻将还快。

更要命的是,就算你走了狗屎运找到愿意的公司,还得面对H1B抽签这个职场版”饥饿游戏”。现在抽签中签率只有20%,比中彩票的概率高不了多少。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这才是噩梦的开始。拿到H1B的人,等于脖子上挂了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说,家长们花几百万送孩子到美国读书,但如果不及早规划身份问题,很可能就是在给孩子买一张”高级度假套餐”。你负担得起学费,但经得起孩子的青春虚度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留学规划不谈身份规划,就像盖房子不打地基,看着光鲜,一戳就破。

“麦哥,我真的撑不下去了。”

昨天深夜,一位拿着H1B的学生给我发来消息。她在美国某500强公司做了3年数据分析师,业绩每年都是A级。但最近公司裁员,她因为是H1B持有者,成了第一批被裁的对象。

我知道她的故事不是个例。作为一个从业13年的留学顾问,我见过太多类似的案例:

一个哈佛计算机科学硕士,因为等不到身份不得不回国当高中老师;一个斯坦福商学院高材生,因为没抽中H1B只能去东南亚创业;一个MIT博士后,因为身份问题错过了谷歌的offer。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现在的美国留学市场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围城。外面的人以为里面遍地是黄金,拼了命要进来;里面的人才发现,这是一个看得见美好,却吃不到的”甜甜圈”。

尤其扎心的是H1B政策的三重枷锁:

“60天生死限”:失业超过60天就得离境,这种压力下很多人只能忍受职场霸凭

“6年时限”:如果6年内拿不到绿卡,就得重新开始”抽签轮盘”

“单主雇主制”:换工作就得重新申请,这直接让雇主掌握了你的生杀大权

想听个更吓人的数据吗?根据最新统计,超过65%的留学生最终不得不离开美国。原因无他——身份问题。

记住,这不是能力问题。你可以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可以是部门里最拼的员工,但在身份面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回国后年薪百万,这些都不是你能留下的筹码。

就像一位已经回国的学生说的:”在美国,你的价值和能力都是浮云,唯一实在的是你的身份。”

这话扎心,但我不得不说——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已经坐不住了:”麦哥,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当’高收入难民’吧?”

作为一个亲眼见证过无数留学生沉浮的老兵,今天我就把最实在的建议摆在桌面上:

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留学规划思维。

很多家长觉得:”先让孩子去读书,工作的事情以后再说。”这种想法比我奶奶的老皮鞋还过时。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身份规划必须和学业规划同步进行,甚至要更优先。

具体来说,有三条可行的破局路径:

STEM专业的”避险通道”和热门的商科不同,STEM专业的OPT可以延期到3年。这意味着你有三次抽签机会,中签概率直接翻倍。但关键是——选对专业方向。现在很多专业打着STEM的旗号招生,但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完全是两码事。

“曲线救国”策略比如:通过就读公立大学省下的学费,可以为后续的身份规划预留更充足的资金。一个真实数据:一年私立大学的学费(7万美金)足够支付整个EB-5投资移民项目的律师费用。

提前卡位EB-5说句刺耳的实话:比起花600万送孩子去美高美本,不如拿出400万做EB-5投资移民。至少等孩子毕业时,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撞墙。

“麦哥,这投资也太大了吧?”

我问你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毕业后,年薪15万美金的offer和身份只能二选一,你选什么?

在美国,没有身份,再高的工资都是空中楼阁。与其等到毕业时再后悔,不如提前未雨绸缪。记住:身份规划的最好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最后送给各位一句肺腑之言:留学规划要趁早,但身份规划要趁更早。因为在美国,你的梦想能不能落地,身份才是那个最关键的支点。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斯坦福博士年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回国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斯坦福大学是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毕业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博士回国后,能够获得以下方面的待遇和机会:

国内知名高校任教机会: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在国内顶尖高校找到任教机会的概率较高。由于斯坦福大学在教育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许多国内高校非常看重这样的留学背景,愿意提供卓越的职位和待遇给这些归国博士。获得科研项目资助:斯坦福大学博士经过在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培养和项目经验国外在职学位班,具备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回国后,他们能够更容易获得国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资助,继续深入研究和学术工作。企业高薪职位:斯坦福大学博士的国际化背景和卓越的学术能力,使他们在国内各类企业中具备竞争力。归国后,他们有机会获得跨国公司、高科技企业等行业的高薪职位斯坦福博士年薪,甚至有人能够创办自己的科技公司。政府机构职位:斯坦福大学博士拥有深入的学术研究背景和跨文化的视野斯坦福博士年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回国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待遇?,使他们在政府机构工作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回国后,他们可以在相关部门、政府机构或科研机构担任高级职位,参与国家重要项目的决策和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斯坦福大学博士的归国待遇普遍较好,但具体的回报还是需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实践经验和行业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此外,对于留学归国人员来说,与国内的职业市场和社会环境更好地适应也是一个挑战,因此在回国前需要有良好的职业规划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作为留学申请专家,留学平台提供全流程的留学申请服务,为广大学生提供导师指导、文书写作、选校定位、签证辅导等各方面的专业支持。留学平台以高质量的服务和专业的导师团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留学规划和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留学梦想,并成为国际化视野的杰出人才。

斯坦福博士年薪,斯坦福CS博士挣得不如端盘子?《都挺好》里的“苏明哲们”一点都不好!

本着“正午出品国外在职学位班,必属精品”的定律,《都挺好》一经播出,便开启了刷屏的模式。

家暴、商战、重男轻女、中年失业、啃老等等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你都能在这部电视剧里发现,生活在其中人物更是各有特色:泼辣跋扈重男轻女的母亲-赵美兰、自私胆小懒惰任性的父亲-苏大强、死要面子嘴炮愚孝的大哥-苏明哲、油嘴滑舌啃老家暴的二弟-苏明成……

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苏明玉,还能如此通情达理,一路披荆斩棘登上事业的巅峰,真是女强人本强了!而编剧为了塑造苏明玉“女强人”的人物形象,那可真是有困难要让她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让她帮!

其中就贡献了开播以来最大的槽点:清华毕业,美国斯坦福大学CS博士,在美国工作N年收获绿卡,却因为回家奔丧,就被老板无情开除,不得不靠妹妹才能在失业后找到工作的大哥苏明哲。

而编剧对于苏明哲的定位,大抵就是太太吴非一直在剧中逢人便挂在嘴边强调的——别把美国想得太好,失业率又高,信息技术高端人才生活得也相当艰辛——饭碗难保,一旦失业就什么都完了,甚至沦落到餐馆端盘子。

作为一名高级程序员挣得甚至不如在餐馆端盘子的服务人员,对此我只想说那还出国读什么书呀?咱们都去美国端盘子吧!

而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突然涌起了对硅谷程序员在美国是不是“过苦日子”的关心。

尤其是广大留学生纷纷后台私信小妹:国外的计算机就业环境已经这么差了吗?想要出国读计算机的我瑟瑟发抖!

对此离谱剧情的讨论,在知乎上已经遭到不少在美华人的实名Diss。硅谷工程师们大多认为从这样的故事情节看,编剧应该从来没有真的了解过美国生活,甚至“抹黑”了华人程序员的生活现状。

而一位真实的华裔程序员,会在美国过上怎样的生活呢?

我想没有谁比,在U.S.News排名中和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一,计算机专业的王者-CMU的CS学长,现任 软件工程师,我们的LF导师更有发言权了,而他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美国,CS从业者的天堂!

关于就业前景,首先在学术界,毕业生无非是从研究硕士项目毕业或者是PHD毕业的学生,如果是硕士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读PHD或者是直接工作,而PHD的学生基本就直接工作了。

总体来说美国这几年计算机领域的就业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在所有留学的学科中是就业情况最好的,无论是从岗位,还是对人才的需求量,到最后的薪资水平来说,计算机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转计算机,这也能够反映出美国在这方面的就业情况。

关于就业情况就目前来说我认识的同学,包括我的学弟、学妹,我了解到的只有个位数的人最终选择了回国,其他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是想要留在美国,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有些人就决定了长期呆在美国。

但有些人刚开始想在美国短期呆一呆,但最后也慢慢改变了心意,想要留在美国,因为毕竟美国的时薪要比国内高很多很多,整体的生活质量也要高很多。

当大家适应了美国这边有周末、朝九晚六的工作节奏之后,再回国就很难适应国内的工作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留在美国。因为对比很多国内互联网公司996的工作制,美国这边真的就是天堂了!

对于PHD来说他们会是研究工程师,他们主要是做研究,薪资水平整体来说起薪应该是10万美金往上斯坦福博士年薪,斯坦福CS博士挣得不如端盘子?《都挺好》里的“苏明哲们”一点都不好!,如果你去Face Book或者是谷歌这些大公司,年薪达到15万或者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0—150万左右)都是非常常见的。

没错斯坦福博士年薪,现实就是“苏明哲们”在美国过得生活,根本不像电视剧里描述的那么惨,失业之后沦落到只能端盘子的地步。

不敢说所有硅谷华人工程师都没有过苦日子,但要是现实中真有苏明哲这样的教育和职业背景,应该是收入远远超过美国普通人的——直接就能过上高级中产生活。

因为跟据美国求职网站上的数据来看,一名普通工程师的底薪大概在12万美金,加上现金奖金、股票奖金和林林总总的福利,一年能有15-20万美金的收入。

而每一次升职,也会让工程师的收入继续上升。而像剧中苏明哲看起来有至少10年的工作经验,怎么也有高级工程师的级别,拿个30到60万,甚至更高的薪水也不成问题。

所以打算去美国读计算机的孩子们,属于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千万不要轻易被电视剧给吓跑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sitf/13019.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