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巳新春、万象更新的时刻,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师生们扬帆起航,前往被誉为“欧洲心脏”的瑞士苏黎世,展开为期十天的海外游学之旅。随着MBA中心杜佳纯老师的带队瑞士旅游管理学院,来自不同领域的11名MBA学员与2位MTT学员,启动了一段充满活力与深度的学习、文化和意义探索之旅。
课程篇:跨越文化的世界理解
在苏黎世大学,学员们接受了由学术专家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内容涉及欧洲和亚洲商业管理,涵盖多个重要主题,令人收益匪浅。知名学者Dr. 以瑞士的市场为例,向学生们深度解析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进入海外市场瑞士旅游管理学院,交大安泰MBA冬季游学:穿越文化的瑞士心脏之旅,平衡全球整合标准与本地适应策略。他以瑞士独特的经济环境、政治架构及丰富的文化特征为依托,为学员们描绘了一幅立体的瑞士全景图。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课程由Dr. Olga 主讲的欧洲跨国企业管理,她将CAGE距离模型与4P理论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小组模拟演练中得到实战经验,提升了大家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圣加仑大学的 教授则在《家族企业管理》课程中深入探讨了各类型家族企业的特点和治理方法,令学员们对家族企业这一经济基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谈判艺术也是此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前瑞士驻中国大使的Dr. Jean- De 教授,以其丰富的外交经验,从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等维度切入,深入剖析了冲突起源与谈判技巧,在精心设计的模拟谈判环节中,学员们也亲身参与,沉浸式地体验了国际谈判的复杂性。这启发了学员们在全球商业环境中高效沟通与合作的思维。
企业篇:沉浸式参访,感受世界企业精髓
游学项目不仅确保课程理论的丰富,更与企业实地考察相结合。学员们走访了多家瑞士知名企业,亲身体验了这些世界顶级经营公司的管理哲学与细节之美。
首先,学员们走访了奢华化妆品品牌La 的总部。该公司不仅为员工提供多元文化融合的工作环境,还建立了专业化培训体系,确保全球各地员工在高水准的服务和职业精神合乎一致。在此过程中,市场部门经理分享了其产品陈列与市场渠道优化策略,让大家了解品牌管理与营销创新如何成功地维持高端品牌形象。
在瑞士的名城卢塞恩,游学团深入探索了文华东方酒店的经营哲学,发现其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旅游市场中,能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客户体验的极致关注。该酒店总经理以“Go ”为主题进行了深刻演讲,探讨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加深了学员们对全球化战略的理解与应用。
另一家企业 则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家成立于1844年的公司,作为全球往复式压缩机领域的领导者,不仅传承了近两百年的辉煌历史,还不断创新,融入数字化技术以提升产品质量与精度,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
文化篇:多元融合,自由探索
苏黎世不仅是经济重镇,更是一座历史与文化交融的城市。学员们在课程与企业参访之余,积极参与文化日活动与apéro酒会,展开对瑞士独特艺术魅力的深度探寻。
在苏黎世大学金色礼堂,学员们聆听了印度尼西亚文化日活动的主题演讲,了解到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生态,这不仅是东西方思想较量的碰撞,也为全球化背景下东南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良机。
游学团还走访了爱因斯坦的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亲身体验这座理工科名校的学习氛围与历史遗迹。在瑞士博物馆与美术馆中,学员们欣赏到包括伦勃朗、塞尚、夏加尔等大师的艺术作品,陶冶了艺术情操,提升了文化素养。
在卢塞恩,这座中世纪古城因其壮丽的阿尔卑斯山和清澈的湖水而被赞誉为“瑞士的精髓”。学员们领略了这座城市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将自然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思维方式,这对各行各业均极具启发性。
结语:思想的碰撞与收获
通过这次为期十天的瑞士游学之旅,学员们不仅在课程学习与企业实践中获益良多,亦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进取之志与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学员们用心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文化的多元共生。
正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门口的一句话“ ”,此次游学之旅,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次名副其实的跨文化探寻之旅,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无限可能。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好进吗,当50万酒旅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
本期看点
每年接近50万的酒旅专业毕业生,在面对行业常年缺人的市场行情下,真正做到对口就业却只占到15%。是他们不爱酒店,还是酒店业不爱他们?
“就业难”与“招工难”,是酒店专业学界和业界长期存在的两大难题。供需匹配错位背后,需要多重力量介入寻求改变。
招到年轻人,留住年轻人。只有让“后浪”挑大梁,酒店才能去谈未来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24年夏天,整个行业需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这一重大课题。
01酒店业的供需矛盾: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
1179万大学毕业生,在这个6月走出校园进入职场。求职人数再创新高,老板已经不够用了。这也让外界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对于酒店行业来说,用工缺口长期存在。但是,对口的毕业生却不愿选择投身这项事业中。
职友集根据近30天57398份样本统计,截至2024年6月12日,酒店管理在所有专业中就业排名第247(所有专业981个)。
其中,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酒店/旅游、餐饮、专业服务(资讯、人力资源、财会)、外包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房地产等, 占比分别为46%、6%、6%、6%、6%和5%。
据多家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统计,2023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16000-18000人/年,专业满意度3.6分,对口就业率仅有45%。而根据过往统计报告显示,每年毕业的50万酒旅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只有15%。
可见,当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仍不高,人才流入其他行业的比率偏大。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3)》显示,招聘难度大、人工成本占比高、薪资水平低是2022年酒店在人力资源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报告还指出,未来酒店将面临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从事酒店行业、人力成本增加、无法吸引和留住员工等挑战。
更扎心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更是被不少业内人士戏称为“新四大天坑专业”之一。
酒店管理专业的虎扑评分一度低至2.9分,小红书上更是有不少从事酒店行业的打工人奉劝高考生不要选择酒店管理专业。
甚至还有网友举出了有力论证:“薛之谦就是学酒店管理,现在当歌手开店”。
除了年轻人,更是有不少高校在抛弃酒店管理专业。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撤销了1670个专业。
虽然教育部并未公布此次撤销学科的具体布点,只是概括性地提到集中在管理学与艺术学。
但综合往年情况来看,酒店管理是近年来撤销数量增长较快的学科,仅2022年撤销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就猛增至11所。
年轻一代与酒店业的疏离,固然与这一代人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特质有极大关系。
但反思酒店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方式,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了呢?
最佳东方发布的《2023中国旅游服务业人力资源白皮书》显示,2023年,90.87%的酒店人才有离职倾向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好进吗,当50万酒旅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其中12.02%的人才离职意愿较为强烈,宁愿降薪也要离职。
目前,酒店行业对于人才的沉疴依旧未能解决,新生代越来越犹豫进入酒店行业。
麦可思曾在一份权威报告指出,国内酒店相关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本行业就业意愿并不强烈。
行业的新鲜血液本就不多,人才流失速度还在加快,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似乎进入了僵局。
某种程度上来说,酒店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未能与时俱进,因此出现酒店人才供需错位的局面并不奇怪。
02酒店“人才关”,咋就这么难过?
实际上,酒店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酒店业一直面临着人才招聘难、人才流失严重的“进不来出去多”难题。
近十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酒店业也迎来了大发展。
但与旅游酒店产业快速发展和旅游高等院校的急剧扩张所不相称的,是旅游学科教育的不尽如人意。
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不容乐观的行业就业率和居高不下的行业流失率。
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三大特征。
对此,一位酒旅观察人士表示,学酒店的不做酒店,做酒店的不学酒店,教酒店的没做过酒店,很容易造成酒店管理专业招生容易、就业难的困境。
据《2022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统计,全国旅游酒店行业的人才缺口达到200-300万人,而每年酒旅相关专业毕业生虽已超50万人,但对口就业率只有15%,远不能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
高校教育的相对滞后以及与酒店市场的脱节,导致了“所学无所用”的问题,使供需之间产生了严重错配。
澎润CTO韩志广曾提到,国内的酒管专业课程随原生学院的能力而设置,并非真正的行业需求导向。
有行业人士吐槽,国内各大院校的核心课程设置,与十多年前的课程几乎没有变化,所接触到的课程内容与锻炼的能力基本上被限定在酒店运营的圈子内。
而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为例,学生不仅要学信息技术、金融、法律、设计等课程,学校还要求学生站在在经营策略、法律法规与设计的高度去看酒店业。
被问及对专业发展的建议,一位酒店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在知乎平台上表示,希望酒店管理专业能够与时俱进,提供更“干”的知识内容以及更多就业途径。
2022年,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发布的报告中提到,目前酒店员工培训的形式相对单一,而且仍以内部培训为主。如果依旧按照传统的“大锅式”培训,已经不能再满足现在年轻人的需求。
最佳东方发布的《2024酒店管培生人才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酒店业对于管培生的要求将不再仅限于传统的酒店管理知识。具备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市场营销、人工智能应用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管培生,将更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为此,酒店互联网营销实践者、维多利亚酒店集团创始人郑叫兽就曾呼吁,酒店员工需要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培训,需要“夯实基础”而不是“做样子”。
03酒店如何俘获“后浪”芳心?
酒店要吸引并留住年轻人,得先弄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由于薪酬福利缺乏竞争力,酒店行业整体吸引力丧失,招聘难、留人难,留住优秀人才则更难。
《2023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中,薪资水平低首次超越了员工流失率高,排在酒店人力资源三大挑战的第三位。
另据最佳东方调研数据显示,行业人才在求职中关注排名前三的因素分别是薪资水平、发展空间、五险一金。
2023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好进吗,在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住宿和餐饮业的平均工资排名倒数第一,月均仅约为4840元。
据统计,近几年涨薪最慢的几大行业中,酒店行业就在其中。
《2023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酒店基层员工和高层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依然较大,一线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对薪酬的不满意度要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各大招聘平台上,在同样的高等教育背景下,酒店行业基层员工的薪资也与其他行业相差甚远。
曾有份问卷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回答者表示“真实的工作与想象中的差异大”是排在“薪资”之下离职理由中的第二名。
对员工来说,除薪酬外,职业晋升发展和企业文化也是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
所以,酒店还是要建立清晰的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不能委屈了有用之人,也不能错用了无用之人。
不难发现,工作薪酬和职业发展仍是酒店人心中的固症顽疾。
年轻员工流失率过高是任何一家酒店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只有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为酒店的客人提供稳定的高质量服务。
毕竟,酒店是人与人接触的产业,大多服务环节还是靠人去支撑的。即便是机器人,目前看来也很难替代人本身。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人”,始终都是酒店长久不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未来几年酒店间的竞争,大概率还是围绕优质人才的竞争。
想打破“后继无人”的窘境,酒店不能只满足住客的各种需求,更要懂得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感。
统筹丨劳殿 编辑丨阿思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瑞士旅游管理学院,贵旅集团携手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联袂打造“中国西部文旅人才培训中心”
为切实履行好省委、省政府赋予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贵旅集团”)的职责使命,全力打造引领贵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企业,贵旅集团携手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共同打造“中国西部文旅人才培训中心”。近期瑞士旅游管理学院,首项合作成果落地,双方共同举办首期管理专题培训班(西部重点城市班),贵旅集团全体领导班子在内的90名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参加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现场国外在职学位班,贵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伟谊作动员讲话。贵旅集团供图
本次培训邀请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魏鹏举,锦江酒店(中国区)副总裁、维也纳国际和丽柏品牌总裁谌业伟,STR北亚区总监刘博,周末酒店度假合伙人、首席营销官郭为文等7位业内专业讲师。授课内容涵盖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影响瑞士旅游管理学院,贵旅集团携手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联袂打造“中国西部文旅人才培训中心”,精细化收益管理,酒店品牌构建及产品战略,酒店业态未来发展趋势,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与客户体验等,从知识、技能、思维三个维度出发,为全体学员开展系统全面深入的文旅及酒店行业知识培训。
开班仪式现场。贵旅集团供图
据悉,贵旅集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后续将重点围绕文旅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开展更多深度合作,全面导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品牌体系、师资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和认证体系,根据实际需求开发高管培训班、文旅人才培训班、本地技能人才实训班等多种课程,在满足自身培训需求的同时,开展社会化培训服务,为贵州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文旅行业培训输出更多专业人才,为中国西部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1893 年,作为世界上第一所专业的酒店管理学校,秉承瑞士酒店教育的高品质,培养出众多国际酒店高级管理经营人才,其“洛桑模式”一直以治学严谨而享誉海内外。(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