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麻省理工 / 麻省理工博士后,用先进技术,吸引新生代——麻省理工学院和列日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介绍

麻省理工博士后,用先进技术,吸引新生代——麻省理工学院和列日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介绍

十多年前,康宁反应器技术进入Jensen教授视野的时候,他很开心,所以很快促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同康宁公司的产学研合作。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列日大学等高校同康宁公司的产学研合作还在继续,连续流技术教学课程越来越受到新生代学生的关注,如Jensen教授所说,正在“激发”代代年轻人追逐化学化工的梦想。

2009年,康宁公司开始了同麻省理工学院就康宁AFR技术应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任化工系主任的Klavs F. 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两院院士)当时就提到“我们相信化学品和药品的连续制造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连续制造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类反应器能够让人们实现以前不能实现的反应路线。”同时,教授还强调“除了应用于研发,康宁玻璃反应器可用于本科生教育,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学习到最重要的技术。康宁专注于这一产业的创新,我们同样需要专注于该领域学生教育创新。”

2009年康宁公司和麻省理工合作时在康宁官网上发表的新闻

其实,在麻省理工这样顶 尖学府,也有出现化工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选择转换IT或者金融等“潮流”专业的现象。教授一直认为,化工及相关学科是制造业的基础,人才的流失对行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也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十多年前,康宁反应器技术进入教授视野的时候,他很开心,所以很快促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同康宁公司的产学研合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教授团队很快在康宁反应器技术产学研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他们从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对康宁反应器的传质效率、换热效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同其它各类反应器进行了对比,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论文。之后,他们成功把微反应器技术同连续分离、在线检测技术、制剂技术等连续流结合,开发出了自动合成仪器、冰箱大小的连续制药机器以及基于连续流技术的智能合成机器人。

除了应用于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教授团队还把康宁玻璃微通道反应器成功用于本科生教学。2018年,麻省理工的《流动化学实验室分子制备》本科课程荣获2018“最 佳课程”。

2021年6月,在康宁举办的首届本质安全与绿色连续流技术教育国际论坛麻省理工博士后,用先进技术,吸引新生代——麻省理工学院和列日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介绍,康宁公司有幸邀请到教授分享了他对连续流技术在教学领域的看法。教授提到了化学和本质安全连续流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化工教育完全可以把化学、工程和信息科学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把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和优化)用于药物、化学品的开发。这样,学生根本无需换专业麻省理工博士后,在化工系照样可以学习人工智能、学习计算机。

首届本质安全与绿色连续流技术教育国际论坛上教授分享的资料

十多年过去,教授团队不但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科学》)等国际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论文,而且通过本科、研究生及博士后课题,为全 球各大高校和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的工程师、青年教师。列日大学的Jean- M. 教授就是其中一员。

80后的博士在麻省理工博士后期间表现就很突出,参与了2016年教授课题组发表在杂志那篇论文中的工作。2016年,博士学成归来,回到欧洲,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任教。从2016年开始,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就开设了“Flow ”(流动化学)这门课程。截至目前,列日大学已经有超过300名学生参加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除了用于教学,教授团队在连续流技术应用研发领域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发出了包括氯胺 酮、盐酸利 他林、乙烯基甘氨酸等在内的一系列原料药和中间体的连续化合成工艺,在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Green Chem(《绿色化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申请发明专 利4项。

教授以及他们团队发表的科研论文

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列日大学等高校同康宁公司的产学研合作还在继续,连续流技术教学课程越来越受到新生代学生的关注,如教授所说,正在“激发”代代年轻人追逐化学化工的梦想。欧美高校的教授也十分慷慨,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与国内外同行分享。

2021年6月17日,康宁公司在常州建成了康宁连续流技术培训中心国外在职学位班,并聘请了全 球50多名在微通道连续流技术以及本质安全培训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专家,组成讲师团,旨在打造国际化水平的的连续流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和教学交流平台,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本质连续流技术教育,传递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和创新理念,并将创新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为化学化工行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

麻省理工博士后,【莫斯科国立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对比

在探讨莫斯科国立大学(MSU)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后培养模式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所世界顶尖学府在各自领域内均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其培养模式却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学术传统。以下是对两者博士后培养模式在多个方面的深入对比与分析。

一、项目特点与目标定位

莫斯科国立大学:MSU的博士后项目以其广泛而深入的学科领域而著称,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等多个学科方向。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顶尖人才,强调深厚的学术基础和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MSU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麻省理工博士后,【莫斯科国立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对比,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跨学科交流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后项目则建立在传统的学位教育之上,更加注重现实指导意义的高层次教育。该项目不仅关注学术素养的提升和科研经验的积累,还特别强调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以及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MIT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挑战传统,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术资源与科研环境

莫斯科国立大学:MSU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这些优秀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经验。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学术支持,包括顶尖的实验室、图书馆资源以及先进的数据中心等。这种优越的科研环境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有助于他们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麻省理工学院:MIT同样以其顶尖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而闻名于世。学校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为博士后学者提供了顶尖的科研平台。此外,MIT还注重与全球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研究与交流

莫斯科国立大学:MSU鼓励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校不仅在国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还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这种国际化的交流环境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MIT则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鼓励学者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学校建立了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团队麻省理工博士后,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学科交叉机会。这种跨领域的研究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全局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学术人才,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发展。

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科研正教授

个人简介

赵佳伟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科研正教授,癌症生物学博士,现任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科研正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癌症免疫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造血干细胞的稳态及造血发生的转录后水平调控,以及以造血干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探究铁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

课题组网站: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16/08 – 2020/05,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癌症生物学博士

2015/08 – 2016/06,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硕士

2012/01 – 2015/05,肯塔基大学,生物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3/11-至今,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科研正教授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癌症免疫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0/08— 2023/07,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博士后

2020/08— 2023/07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博士后

所获荣誉及学术成果

2023, 哈佛大学华人生命科学杰出研究奖

2019,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海曼再生医学中心旅行奖

研究领域

1.造血干细胞稳态;

2.正常及恶性造血发生;

3.细胞稳态的翻译水平调控;

4.铁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

5.细胞翻译的分子调控机制;

代表性论文

详见:赵佳伟代表性论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mashenglg/14660.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