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留学可以开阔眼界,也能学习不一样的教育体制,而且国外名校众多,教育水平也一流。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美国人工智能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些”这个问题
自该领域创立以来,卡内基梅隆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张帆人工智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计算机科学学院在 2018 年秋季开始提供美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本科项目为学生提供将大量数据转化为可操作决策所需的深入知识,该项目及其课程侧重于如何使用复杂的输入——例如视觉、语言和庞大的数据库——来做出决策或增强人类能力,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计算建模、机器学习和符号计算方面的课程。由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致力于人工智能造福社会,学生还将学习道德和社会责任课程,并可选择参与独立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将在医疗保健、交通和教育等领域改善世界。
正如 AI 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学科结合起来一样,人工智能项目的教职员工广泛来自学校计算机科学系、人机交互研究所、软件研究所、语言技术研究所、机器学习系和机器人研究所。
二、麻省理工学院 of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CSAIL) 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所,由 2003 年计算机科学实验室 (LCS) 和人工智能实验室 (AI Lab) 合并而成,位于 Ray 和 Maria Stata 中心内,按研究范围和成员资格衡量,是最大的校内实验室。
CSAIL 的研究活动围绕着许多半自治的研究小组组织,每个研究小组由一名或多名教授或研究科学家领导。
三、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 (SAIL) 由John 教授于 1963 年创立,至今仍是一个丰富、充满智慧和激发灵感的学术环境。通过多学科和多院系合作,SAIL 促进新发现并探索通过 AI 增强人机交互的新方法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同时培养下一代研究人员。SAIL 工作人员的支持帮助研究人员、访问学者和学生推进新发现和创新,这些团队的合作增加了前沿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of ,
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 (BAIR) 实验室汇集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规划、控制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包括 50 多名教职员工和 300 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他们从事上述领域的基础性进展研究,以及跨领域主题,包括多模态深度学习、人类兼容的 AI 以及将 AI 与其他科学学科联系起来。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 AI 相关课程往往有课程编号 CS18_、EE12_,研究生 AI 相关课程往往有课程编号 CS28_、EE22_,以及专题课程CS294-xxx。
五、康奈尔大学
自 1990 年代初以来张帆人工智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美国人工智能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些,康奈尔计算机科学系已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团队之一,从他们的获奖记录、新闻报道和其他认可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同时,相对较小的规模造就了一个协作和合作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广泛的研究小组蓬勃发展。
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核心优势
麻省理工学院早期侧重应用科学及工程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倚靠美国国防科技的研发需要而崛起。在二战和冷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计算机、雷达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等科技发展作出贡献。MIT共走出了101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7位图灵奖得主。MIT不仅拥有卓越的学术成就,还拥有深厚的创新创业文化,其校友创立企业年度销售额总计达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
项目介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项目是一项卓越的学术机会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核心优势,旨在为全球优秀学者提供深入探究各学科领域的平台。项目针对获得博士学位并具备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人士而开办,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是高级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参加博士后项目将取得研究经验来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是一项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端教育项目。
MIT博士后项目建立在传统的学位教育之上,是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高层次教育项目,该项目博士后项目的重要性除了提高学术素养、增加科研经验、拓宽国际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和提升职业发展,更加注重交流性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和创新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并建立终身学习提升的国际性平台。
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职位为学术界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核心优势。作为全球顶尖的研究机构,MIT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沿的研究设施和广泛的学术资源,使他们能够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首先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MIT的博士后项目为研究人员创造了丰富的学术机会。博士后能够与世界级的专家和学者紧密合作,参与创新性研究项目。这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协作不仅推动了个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助于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MIT的研究环境鼓励跨学科合作,促使博士后在多领域内取得显著成就。
其次,MIT博士后的职位极大地提升了职业发展前景。MIT作为全球领先的学术机构,其名誉和资源为博士后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职业支持。通过参与MIT的学术活动、讲座和研讨会,博士后可以建立广泛的学术网络,获取行业内的重要联系。
项目特色
I
1、美国金字塔最顶尖的名校合作博士后研究班项目;
2、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先进的导师指导管理理念;
3、免语言成绩,中英双语培养模式;
4、三个阶段的研究完成后,即可获颁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证书;
5、学员第三阶段亲赴美国,近距离感受麻省理工的学术氛围;
6、共享名校博士后校友平台,共享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的盛宴,参与各项资源整合与发展。
更多资讯观祝恭重号——“清培商领院”。我院目前主要承接:在职硕士、博士、博士后、院士、客座教授申请工作。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麻省理工学院应用信息技术向“学习范式”转型的探索
麻省理工学院一直是应用信息技术革新大学教育模式的领跑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麻省理工学院通过雅典娜项目率先构建了计算机校园环境,2002年向全球开放免费课程(OCW),2011年通过创立网络教学平台MITx和EDx,不断拓展在线学习领域,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数字学习办公室(ODL),将MITx、OCW、教育创新和技术办公室、学术媒体制作服务办公室等机构进行整合,推进数字化学习。
2013年,校长莱夫(Reif) 启动了“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未来”项目,希望应用信息技术全面转型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大学教育模式,重塑大学教育经历。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新未来》研究报告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革新大学教育的16条建议。
2015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在线教育政策创新研究”项目,发布了《线上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催化剂》研究报告,指出混合学习模式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流模式,学习工程师将成为新的职业,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又启动了“整合学习项目”,建立MITx数字学习实验室,进一步拓展学习研究和在线教育,旨在推广数字学习、支持教师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开发适应全球学习者需要的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不断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大学教育教学,实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上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未来,麻省理工学院希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动“学习范式”转型,提升住宿教育经历,拓展全球影响力,构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新模式,模块化、灵活化、全球化将成为新模式的关键要素。
对此,莱夫校长指出,高等教育已到了新的转折点,向“学习范式”转型是高等教育走向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让学生学会反思、讨论、掌握学科思维和学会学习。
一
基于学习成果,推进课程的模块化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模块化是重构未来大学课程的关键,是实现学习灵活性的重要举措,希望在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中大力推进模块化进程,促进线上线下教育的交织交融。
模块化课程的价值。
模块化课程的构建基础是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个课程模块就是一个基于一定学习成果的独立学习单元。模块化课程强调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可以大小不同,从一门完整的课程,到课程的一个章节、一次讲座等。模块既可以按顺序学习,也可以单独学习,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模块化课程能极大地促进学习的灵活性、流动性和延展性。由于模块可以拆分、重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未来学生甚至可以通过模块灵活订制学位课程。大学也可以通过模块化课程,推进跨课程、跨学科、跨学院甚至跨大学的课程组合,发展更多的辅修学位。
模块化课程还能通过对学科课程知识点的有效重组,避免学科课程模式下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重叠。模块化还有助于快速发展在线课程,通常开发一门完整的在线课程要花数月的时间,而开发一个课程模块只需几周,极大地提高了课程开发的时效性。
此外,课程模块化还有利于开展学习成果评价,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掌握; 缓解现有的教师资源不足,实现跨学院教师资源的共享; 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多教学实践机会等。
探索模块化课程开发。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对EDx平台在线课程完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学生注册MITx或者HARVARDx课程的完成率很低,如首次上线的17门HARVARDx 和MITx课程共有名注册者,而只有43196名(5.1%) 注册者获得了结业证书,35937名学生完成了一半多的课程学习单元,名学生完成的课程量少于一半。
研究发现,学习者更关注课程的某些特定元素,很少能完整地学习传统所认为的学习单元。学生更喜欢模块化的在线课程,从中学习所需要的材料点。
教师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结果。麻省理工学院教师表示,尽管目前还很少把课程转换成更小的单元,但他们认为很多课程都能从模块化的方法中受益。学生调查发现,近40%学生报告已经参与了麻省理工学院的部分模块化课程,并从模块化方法中获益。
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在校内开设了一些模块化课程,如在医药工程灵活2-A 学位项目中,传统的4门12个单元的核心课程被分解成了8模块6单元,通过模块化使课程设计更加灵活,帮助学生全方位地学习医药工程的核心科目。未来,模块化将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课程改革的重要探索。
探索适合于模块化课程的认证形式。
目前MITx和EDx课程认证的主要形式是证书。为了促进模块化课程建设,麻省理工学院认为需要探索更多样的MITx和EDx学习结果认证形式,如学分、证书、徽章、系列证书、访学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探索徽章认证,一个徽章代表完成一个小的课程模块的学习。
徽章认证是一种新的微认证趋势,可以支持碎片化学习,鼓励那些没有完成全部课程,但修习了课程某一专题的学生学习,徽章认证将为MITx和EDx课程认证提供新的机会。
再比如,探索“系列证书”认证方式,如果学生完成某个科目的系列模块课程就可以获得“系列证书”,“系列证书”能推动更复杂学习形式的认证,为麻省理工学院今后发展MITx辅修、MITx主修甚至MITx和EDx学位认证提供了机会。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发布了空气动力学、计算机科学基础、供应链管理等三类“系列证书”。
如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颁发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系列证书”中,学生要参加七个模块的学习(每个模块约相当于麻省理工学院正常课程的一半) ,包括介绍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思维的关键概念、程序设计、JAVA、数字线路等。学生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2016年EDx又决定开发“微硕士项目”,将传统硕士项目的25%到50%的课程以在线形式提供。
二
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本科教育模式的灵活化
麻省理工学院在校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对灵活的学位教育需求强烈。过去三年中,25%的新生能够胜任高年级课程,但只有其中的一半有机会参与,50%的学生想调换主修专业。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提高教育“灵活性”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灵活性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如选择减少或延长时间获得学位,选择在学习期间离开校园从事研究、参加专业实践及获得国际教育经历,选择参与有深度的教学和其他社会服务,选择四年在学期间获得双学位、辅修学位等。
探索本科学位教育的灵活性。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如何促进本科学位教育的灵活性,如学生可以通过选择MITx获得替代学分,在暑期修读在线学分课程,在海外游学或实习期间通过在线课程与在校学生同步学习。很多课程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甚至允许学生订制本科学位教育等。
此外,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GIRs) 也需要提高灵活度。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变化的速度远超过了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革新速度,世界需要许多新的能力,如计算思维、分析和可视化数据的能力、多尺度系统设计方法等。
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必须在信息化学习背景下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必修课,思考能否为毕业生应对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能否满足现在和未来教育的需要,如何在维持大学核心优势的同时增强通识教育必修课的灵活性,如何革新通识教育必修课以支持跨学科主修专业的发展等。
开发在线暑期学分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开发了五门在线模式的暑期学分课程(动力学Ⅰ、可持续能源的材料选择及纳米结构催化剂设计、创建生物学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定量生物学工作坊、量子信息科学Ⅱ) ,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应用在线教育和混合教育模式提升住宿教育经历的有益探索。
未来,麻省理工学院希望能提供更多的暑期学分课程,为学生学习创造更灵活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参与对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实践实习、本科生科研、主题工作、海外学习等。
暑期在线学分课程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要探索更成熟的学分认证机制,对此麻省理工学院教师政策委员会提出了指导性原则,建议为确保学术的完整性,每门依托在线模式开发的暑期学分课程至少要包括三项教学内容设计,即讲授部分,实验、设计或实践活动部分,准备部分。
推动大学教学方法的全面转型。
着眼未来,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应以“连接、混合、评价、意义化”为导向,全面创新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一,强调“连接”。在推进课程模块化的同时,强调连接的概念,连接思想和工具,连接在线教育和在校经历,连接各学院课程之间的核心概念。
第二,促进“混合”。未来麻省理工学院需要通过模块化方式大力推进混合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实践学习也要探索引入在线学习模式,拓展虚拟和在线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机器和设备的机会。
第三,注重“评价”。随着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拆分和重构,模块化课程的推进,需要探索基于能力的学习评价模式,有效评价学生在特定模块中的能力获得情况。
第四,强调“意义化”。应用信息技术转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强调人文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教会学生选择时进行道德考量,理解选择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重构适应混合学习的教学空间。
随着信息的易获得性以及数字学习工具的出现,传统学习空间和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边界正在发生变化,“教室已经从一间房间、一块黑板演化为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云存储、网络论坛、实践活动。” 混合学习、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物理空间提出了严峻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需要重构与大学使命、目标、价值和文化相一致的教学物理空间,新的空间需要支持“在线学习+ 真实互动+ 亲身实践”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未来教学空间的革新中,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可以考虑“学术村落”和“众创空间”等。
学术村落应是集教师空间、学习空间、技术支持、食品服务和图书馆设施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空间。教师的办公室和图书馆应被整合在这些空间中。学术村落应促进学生和教师间的非正式互动,支持师生间课前和课后的密切对话和交流,能吸引学生和教师留在校园的学术空间中,而不是及早撤回到生活空间。
众创空间指在校园附近设计一系列小型、技术密集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支持学生个人创造、创新和经验实习,促进学生课程和活动的有机连接,这种众创空间是维系麻省理工学院“经验学习”的重要保证。
三
构建学习生态系统,促进教育的全球化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MITx和EDx为大学创造了接近全球受众的好机会,大学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打造无边界的“学习生态系统”,重新定义大学教育模式,促进学校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由于在线教育让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传统严格的校园物理和时间边界已经模糊,这就使大学必须将关注点从一所大学的建设转移到全球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中,所有的资源、关系和角色必须重塑。”
“渗透边界的学习生态系统应能支持整合性学习,以国际化和连接的方式促进学习,架设学科之间的桥梁,整合研究和教学,连接社区和学院,提供非正式学习和真实世界的实践机会,以开放的原则重塑大学和正式教育的角色。”
打造全球教育的新模式。
数字技术提供了巨大的机遇,麻省理工学院不断探索新的全球教育模式。
第一,利用在线技术进行教育功能拆分。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承担着许多大学教育功能,从课程到体育,从实验室到社会实践,数字和在线技术将这些功能拆分交给不同的组织负责,最终实现如英国大学和住宿学院式样的功能拆分,大学提供学位项目和认证功能,住宿学院提供各类学生服务及少量的教学。
第二,在全球建立卫星大学或者翻转大学。在卫星大学中,学生可以在不同校园共享麻省理工学院的在线教育内容和论坛。在翻转大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使用SPOCS定制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经历,而在所在地大学接受大学实践教育、参与讨论、学习非正式课程、获得住宿教育经历等。
第三,寻找合作大学推进混合学习。寻找能够认证MITx课程模块的合作大学,发展新的混合学习模式以及数字化学习活动,在合作大学中将MITx课程作为翻转学习材料,即这些大学可以使用MITx课程,并根据机构背景做适当调整,麻省理工学院为合作大学提供教学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促进与全球社区学习者的互动。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通过MITx和EDx平台实现与全球学习者的互动意义重大,这种互动不仅能让麻省理工学院更好地服务于世界,而且有益于其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升传统校园教育的价值。与世界的深度互动,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国际经历,将学生与全球的科研和创新联系起来,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深度的洞察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麻省理工学院应用信息技术向“学习范式”转型的探索,更好地理解和创新教学方法。
与全球社区互动可以有多种形式:
第一,让学生、老师或校友担任MITx的课程导师。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利用MISTI项目(MIT ) 聘任10名学生在项目实习期间担任四国的MITx课程大使,这些学生拜访MITx学习者,并为其提供学习指导,在MITx课程学习者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建立了一种可见的联系,成效很好。此外,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也曾尝试担任MITx课程导师,如有校友在芝加哥指导当地学生学习MITx提供的计算机科学课程等。
第二,加强全球MITx的社区建设。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0个地方EDx社区,麻省理工学院希望将这些社区打造成永久的知识基地,让不同专业和观点的学生在这些创新社区中探究世界的重要问题,共享优质资源,收集最佳观点和实践,发展类似维基百科的知识仓库。
第三,推动全球讨论。学院通过设置挑战性的课程和问题,让学生和全球学习者进行项目合作,创造全球性的思考与实践社区,并使问题解决方案能适用于当地实际。例如,开发有关环境污染的MITx系列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包括空气净化、城市规划、政治学、贫穷等主题,让全球学习者从多视角理解和探讨环境污染问题。
拓展和整合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是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资源。
拓展和整合这些资源,有利于学校增强全球影响力,如通过发挥企业合作者、校友、博士后工作人员、研究者、教授、学生的作用和相互影响,为合作者提供新的创新战略,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再比如,学院通过在线教育提高教育的可支付性,确保学生来源和构成的多样化,打造“世界有MIT,MIT 有世界”的国际化校园环境,培养供职于全球各地的毕业生和校友,增强大学未来在全球的号召力。
此外,学院还加强校内院系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项目、实验、在线资源等促进校内资源整合,创建校内协同文化,如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学院和工程与科学学院有效合作,提升工程与科学学院学生的交流技能,数学学院和工程与科学学院建立合作,促进工程学科学生的技术学习深度。
作者:刘海燕、常桐善,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所、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来源:《开放教育研究》。本文系节选,原文标题为《模块化、灵活化、全球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学习范式”转型——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案例探讨》。
声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