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
10月14日—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和翻译认知与语言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翻译与认知实证研究”的系列讲座在明国310讲堂及明新302教室举行。本次讲坛主讲人为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翻译过程研究专家 博士。外国语学院王建华教授主持了此系列讲座。
在第一讲中, 博士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实证研究及认知研究兴起的时代及社会背景,介绍了翻译研究中的认知研究及实证研究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研究话题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博导ISABEL LACRUZ到访人大开展青年教师培训项目系列讲座,并指出记忆作为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翻译实证研究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也是翻译认知研究的重要主题。
讲座第二讲主要梳理了翻译实证研究的发展脉络。 博士从翻译实证研究的核心概念的界定出发,结合实例讲述了翻译实证研究中的常见实验范式及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屏幕记录法、键盘记录法、眼动仪法及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常见指标及局限性等。
第三讲主要结合最新国际研究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向参会者介绍了翻译过程中及译后编辑中的认知负荷测量方法。 老师在讲座中介绍了pause-word-ratio(PWR)指标在检测译者译后编辑活动中的信度,并讨论了提高译后编辑效率的两种方式(去掉NTI’s和双语对齐)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
最后一讲中 博士结合自己团队的最新研究国外在职学位班,介绍了翻译过程中有关停顿的相关性研究。肯特州立大学研究团队通过采用CRITT-TPR数据库的数据,对比了英语-日语和英语-西班牙语的翻译及译后编辑过程中停顿现象的差异。研究发现英语-日语翻译所需的认知努力远大于英语-西班牙语所需的认知努力。
每场讲座结束后,老师都会与现场听众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耐心详细地回答与会者所提出的问题。该系列讲座不仅为外院教师们深入理解和学习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范式、统计方法和实验设计等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增强了我院教师与国际学者的交流与联系,还激起了诸多校内外研究者对认知翻译研究、实证研究的浓厚兴趣。
撰稿 | 李静
编辑| 李春宇
加拿大肯特大学,爱思德国际教育集团中国区副总校长与加拿大肯特学子亲切交流
2019年12月3日,爱思德国际教育集团中国区副总校长兼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合作项目校长常俣,赴加拿大肯特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工作检查,并与加拿大肯特学校学子亲切座谈。
常校长为加拿大肯特学校学子举办座谈会
工作检查期间,常俣校长就加拿大肯特学校课程安排、教学设施、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等方面,与James校长和Luke副校长进行探讨。
肯特学子认真聆听常校长座谈会
工作检查基本完成之后,常俣校长还召集肯特学子举办座谈会。座谈会上,常俣校长与同学们深入交流,询问同学们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以及同学们在课上的学习情况。
同时,常俣校长还在升学规划等方面,给同学们提出宝贵建议。同学们认真听讲加拿大肯特大学,爱思德国际教育集团中国区副总校长与加拿大肯特学子亲切交流,都觉得受益良多。
常校长座谈会现场
最后,常俣校长祝愿每个肯特学子都能取得好成绩,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申请到心仪的大学。
加拿大肯特学校
KENT
加拿大肯特学校( Kent )成立于1893年加拿大肯特大学,安大略省教育厅注册号:,开设安大略省9-12年级课程、大学预备课程以及雅思和COPE等语言培训;学校位于尼亚加拉瀑布市,距离多伦多市区1个多小时车程,步行至尼亚加拉瀑布约10分钟。建筑面积为3万9千多平方米,拥有加拿大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美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加拿大最好的寄宿学校之一。学生100%升学,其中85%以上升入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等世界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