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 吕虹)12月2-3日,“U8青年创新论坛暨中关村科学城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京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2050:回到未来”,聚焦青年与发展,着眼创新与未来。
为期2天的论坛上,联合国驻华代表、中美院士齐聚海淀,数十位全球杰出科学家、前沿学者、科技创新者以及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嘉宾和业界权威代表,超越时空距离、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跨界对话,激荡思想,搭建全球性科技创新交流平台。
全球治理能否更加紧密地拥抱绿色革命?如何引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工智能能否与人类友好融合,为生命赋予新的定义与内涵?……
一个个面向世界的“未来之问”,拉开展望“2050:回到未来”的序幕。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Erik ,MIT最高荣誉教授、联合创始人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院士等重磅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一堂。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学者、各领域领袖以及高校的青年学生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医疗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时代、航天科技发展等前沿领域热点话题深入探讨,推动跨越国界与知识边界的深度链接。
开幕致辞中,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加州理工博后,中美院士齐聚海淀,跨界论道!U8青年创新论坛畅想2050,他希望莘莘学子奋力创新加州理工博后,也期盼推动创新平台的数字化、协同化发展,以适应未来创新与竞争的需要。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致辞中表示绿色能源转型与国际合作是让全球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增进国际互信的同时,也必须坚持科技创新。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介绍了中关村科学城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强调中关村科学城将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推动科技强国与走向世界。
主旨论坛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在以“发生在当下的科技革命”为题的演说中,指出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未来应用。他表示人工智能必将成为解决当前计算方面问题,甚至是解决整个科学界问题的有效手段。
苏国辉现场作脑神经科学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介绍了许多有关神经再生方面的知识,并对青年学子在学界和产业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盼。
MIT最高荣誉教授、联合创始人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讲述了生物制药的发展与人类健康的未来,从技术角度着重分析了纳米科技与mRNA疫苗在医疗健康科学方面的重要应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保护所所长梁鹏则分享了对绿色未来的愿景,并指出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达成的可持续发展,是克服当前环境挑战的重中之重。
在全球治理高峰对话环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Eric )与其他嘉宾一道,表达了对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期盼,描绘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
此外,本次论坛还分设多个主题圆桌,“人工智能在未来社会的角色”“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科技力量”“塑造绿色未来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太空和星际旅行”“未来科技力—风险与机遇”“她·力量”等七大高峰对话逐一展开,来自各行各业的实践者、观察者、创业者和投资人跨界论道,共同洞察未来科技创新发展新方向。
其中特别要提及的是,在“她力量”板块中,著名企业家、演说家梅耶·马斯克(Maye Musk)亮相会场,分享其作为女性在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这位闻名世界的女性,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创新精神,带领马斯克家族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梅耶在现场发表了“2050:她·力量”的演说,聚焦前沿创新推动妇女发展的潜能,启迪更多女性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中,勇敢发掘自我价值,不断探索精彩人生。
梅耶·马斯克现场与观众互动。
在创新创业板块中,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博后研究员、资深媒体人文晶对话知名意见领袖储殷国外在职学位班,畅谈青年创新创业中的社会焦点话题,妙语连珠的对话中迸溅的人生智慧,收获了现场青年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储殷坦言,年轻人创新创业一定要拥有强大内心,“能拥抱错误和失败”;同时也期盼社会各界对勇于创新的年轻人给予更多的支持,“社会要能为勇敢尝试的年轻人托底!”
文晶(左)对话储殷(右)。
全球的思维、世界的眼光,在时代浪潮的澎湃中,对话“未来之问”。这些重大命题的答卷者,是2050年的未来引领者们,是每一位向上向前的青年学子。据统计,本次U8青年创新论坛共有千余名青年观众现场参会。
本次论坛由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U8联盟联合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同举办。据悉,U8青年创新联盟是2020年底,由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等8所世界顶尖大学的中国学生共同创办,志在携手胸怀崇高理想、勇担社会责任世界青年学子,搭建一个全球性的对话平台。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中美青年学者齐聚山东济南 共探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中新网济南6月17日电 (李明芮)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权益部主办的“心·世界”青少年心理发展主题交流活动6月16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来自耶鲁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等高校的美国青年学者与山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专家、学者们围绕两国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交流,共探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共促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卫生。
6月16日,“心·世界”青少年心理发展主题交流活动在山东济南举办。主办方供图
“中美两国青年肩负着传承两国民众友谊、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使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两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时迎涛在致辞时表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在“心·世界”前期活动中,中美两国青年代表就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服务资源短缺,完善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山东段的交流活动,我们来到了孔子的家乡曲阜和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希望中美两国的青年学者们积极分享,坦诚交流,深入探讨,互促互助,共同为推动两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来访的美方成员大多数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一线教师和优秀学生。”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表示,该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与师范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办学底蕴深厚。“期待中美两国青年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携手共同为中美关系注入更多的青春正能量,为中美友谊再添新篇章。”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良以宏观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发展路径展开主题演讲。他指出,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著名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人类个体的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既包括微观的、近端的环境因素,如父母教养、同伴关系,也包括宏观的、远端的环境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价值观。宏观因素因其宏大反而不常被研究者所关注、研究,但宏观因素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产生实际影响。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们应该意识到宏观因素,知道它对青少年发展有影响。”张良认为,应该深入理解宏观因素,知道从宏观到微观的作用路径;应该发挥它的作用,当有新的保护性、促进性因素出现时,及时将之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
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心理咨询专业助理教授邵鸿珊在做主题演讲时普及了心理咨询流程。据她介绍,心理咨询包括建立合作关系、问题评估、目标设定、咨询干预等环节。“在心理咨询的开始阶段,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咨询师需通过倾听、理解和关注来表达对个体的尊重和关心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让个体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的情感支持,从而建立起信任和共鸣的基础。”
当天研讨会上,中美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学者还分别从两国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心理发展、心理素养与青少年积极发展、中美青少年心理咨询实践等角度进行了交流和对话,对中美两国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基于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彼此解答了关于心理健康干预和预防的有效策略。他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共性,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卫生问题。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青年学者参观了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并亲身体验了书法、剪纸和茶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通过亲手创作书法作品、学习剪纸技巧以及品味茶道,丰富了学术视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中美青年学者齐聚山东济南 共探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据悉,本次主题交流活动是“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的组成部分。6月17日-18日,中美青年学者还将前往广州,参访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