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不到一周时间,对颜宁的质疑似乎到了新的高度。
不仅是成名的学术质疑,到实验室、论文、甚至还质疑她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颜宁从1996年开始在清华学习,到200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到2017年这10年之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在《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相关论文有60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2017年,颜宁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成为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2019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不得不说,能成为这样的大牛,说没实力是没人相信的。
而且在颜宁的实验室里,既有博士后研究生,也有研究生,有中国留学生,也有外国学生。
而且最近五年都有不少论文发表。
当然每个人对论文和学术研究的定义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
这几天,对颜宁的质疑是关于“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这个困扰了科学家50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很多人认为验证和发现是两个概念。
比如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是杨振宁和李政道,验证这个定律的确是用吴健雄用钴60验证的吴健雄。
所以,发现、验证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颜宁的老师施一公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求学,也曾经是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西湖大学校长。
对颜宁的质疑来自于有人认为发现这个结构的是和颜宁老师施一公同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求学的师兄阎润涛。
1993年,施一公的师兄阎润涛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主任比特.麦洛尼博士联名《细胞》杂志上发表了葡萄糖蛋白载体的理论模型。
而在当时没有设备可以3D实物的观察结果予以验证。
所以,阎润涛和比特.麦洛尼博士也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杨振宁和李政道。
阎润涛于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廊坊永清县。1979年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1985年来到美国国外在职学位班,在弗吉尼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 后于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眼科系工作。
阎润涛和施一公的老师比特.麦洛尼博士2013年去世,阎润涛90年代后期不再从事本职工作,2020年11月22日因为新冠离世。
颜宁的论文发表于2014年,之后阎润涛和颜宁还因为学术问题发生过碰撞。
如果没有阎润涛和比特.麦洛尼博士在1993年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论文,那么颜宁的就是发现。
如果真的是阎润涛和比特.麦洛尼博士先发表了模型,之后颜宁用3D技术验证,那么就是验证。
可事实上过去50多年,有不少科学家都发过各种模型,到底是发现还是验证,这个还是给专家的人去判断。
当然还有一个对颜宁质疑的是她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今天很多人提到颜宁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会员而不是院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美国科学院确实采用的是会员制,一般是推荐,但是遴选有很严格的标准,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成为会员的。
对于这个的误解源于中美对于院士的不同理解。
《中国青年版》曾经在2011年对中美院士做了一篇很详细的报道。
在绝大多数科技发达国家,只有科学学会会员。会员只是一种学术荣誉,不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也不是最高学术称号。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学术组织,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其实只是成为其中一员,也就是会员,但我们将其翻译为“院士”。
截止2022年5月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对颜宁回国的质疑已经到了新高度,美国科学院有院士2512名、外籍院士517名;其中中国籍院士26人。
所以,有人说颜宁是“美国科学院外籍会员”没错,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没错。
还有质疑颜宁实验室项目经费已经没了,5年期项目快做完了。
还有质疑是要失业了,因为英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工具 1(2018)和 2(2021)可以一次性解析超过2亿个蛋白质结构预测。
对于这些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管如何,一个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世界发布众多论文,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人明显比很多人都要强。
个人欣赏的是颜宁对很多事件的发声。
对于颜宁本人来说,她不是生活不下去,到哪里都可以去,回深圳想做点事情出来。
特别是提到自己的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10年、20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将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这说明颜宁还是有自己梦想和抱负的,不是简单的只是研究,而不去应用成果。
但自从颜宁宣布回归之后, 各种质疑不断,上纲上线扣帽子的不少。
我敢断言,当初喷颜宁2017年去美国和现在喷颜宁2022年回归的是同一拨人。
是那种心理阴暗,自负、自怨自艾的人,恐怕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
对于颜宁回国可以质疑,可以有想法,但不应无休止的上升到新高度。
大部分人可能连人家的起点在哪里都不知道。
可惜,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无论如何质疑也不能达到别人的高度,承认别人优秀有那么难吗?
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我校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于小亿教授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学柯百谦博士
2019年1月18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军在科学会堂905会议室会见了日本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高级研究员于小亿教授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博士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柯百谦博士,并与他们签署了全职引进的协议,聘任他们为我校特聘教授,全职到物信学院工作。
杨军在会见时指出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学校欢迎两位优秀人才加盟山西师大,希望他们努力工作,多出成果,为山西师大的学科建设和博士点建设贡献力量。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抓紧落实好两位优秀人才的各项待遇和保障条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科研环境。
于小亿教授和柯百谦博士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他们表示,一定不辜负山西师大的期望,专心科研,多出成果,回报学校的厚爱。
杨军校长为于小亿教授、柯百谦博士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
于小亿教授是我校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开创了我校从高科技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例。
柯百谦博士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目前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做博士后,他的引进将大大有利于加强我校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交流合作。(物信学院/文 张蕴强/摄)
于小亿教授简介:博士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日本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2005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8月进入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9月起在日本大阪大学多媒体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是该室隐私保护的视觉监控研究方向的负责人。2009年起在北京大学工作,从事人工智能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目前在日本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工作。曾多次到日本其他大学做访问研究,先后参加了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总务省研究补助基金项目。主持和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柯百谦博士简介:198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本科毕业于中国台湾成功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后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2017年至今在中科院做博士后。主持两项国家项目,参与两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曾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我校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于小亿教授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学柯百谦博士,2015美国费米实验室JOHN 青年研究学术奖金,2013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系研究学术奖金,2011—2017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全额奖学金。
校长杨军为于小亿教授、柯百谦博士颁发特聘教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