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当代亚洲和中国研究所代表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2023.09.18来源:人大国关
俄罗斯科学院当代亚洲和中国研究所代表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
9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会见来访的俄罗斯科学院当代亚洲和中国研究所所长巴巴耶夫·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一同来访的还有该所副所长,库林采夫·尤里·维克托罗维奇( Yury )研究员、扎克利亚兹明斯卡娅·叶卡捷琳娜·奥列戈芙娜( )研究员和国际合作部副主任格拉西莫瓦·奥尔加·阿列克谢耶夫纳( Olga )。
杜鹏对代表团首次到访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优势学科、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和通州新校区建设概况。杜鹏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教育理事会的牵头单位,致力于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事业,希望能与俄罗斯科学院通过学术互访、联合研究、共同办会等形式在中国和俄罗斯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
巴巴耶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接待,并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当代亚洲和中国研究所的基本情况。该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研究重点主要聚焦于当代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提供资政服务,是俄罗斯著名智库。他表示很高兴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访问交流俄罗斯大学在职研究生,也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访问俄罗斯科学院。他期待未来能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在学术互访、信息交换等方面推进合作。
随后巴巴耶夫所长一行还访问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光斌院长对代表团的到访表示再次欢迎。李晨副院长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历史沿革、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强调学院非常重视与俄罗斯学界的交流对话,欢迎俄罗斯的学者和学生来院访问。
巴巴耶夫所长表示俄罗斯科学院同事非常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者学术成就,也愿意与人大国关的学者分享交流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成果。他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者访问俄罗斯研究院,就“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交流。
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林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俄罗斯大学在职研究生,俄罗斯科学院当代亚洲和中国研究所代表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小沁教授等参加了此次会见。
俄罗斯大学在职研究生,莫斯科国立大学在职博士后研究计划!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国家管理学院又称为公共管理学院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现代化且动态发展的院系之一。该院为国家公共事务培养专业人才。该系拥有一套完善的毕业生培养体系:· 学士制 · 硕士研究生 · 高等教育及附加教育方案 · 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 中学生预备课程;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国家管理学院由著名政治家,国家杜马教育与科学委员会主席,“俄罗斯世界”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历史科学博士维亚切斯拉夫·阿列克谢维奇·尼科诺夫领导。学生可以在联邦政府机构,莫斯科政府机构,莫斯科市杜马,全球金融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实习。该系与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大学在职研究生,法国,英国,巴西的主要学术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根据以下计划进行专业进修: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
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社会科学与管理领域俄罗斯前三名高校。2023年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在社会科学与管理领域排名 60 名,相较于2022年第57名后退3个名次,在俄罗斯国家境内所有高校中排名位列第一位。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随着全球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莫斯科国立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为满足在职人员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需求,特设立在职博士后研究项目。本研究计划旨在为在职博士后提供一个深入探索学术前沿、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俄罗斯大学在职研究生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莫斯科国立大学在职博士后研究计划!,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二、研究方向与内容
自然科学领域
工程技术领域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文献研究
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适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
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学术交流与合作
论文撰写与成果发表
四、时间安排与进度计划
第一年
第二年
五、预期成果与贡献
学术成果
实践应用
人才培养
总之,莫斯科国立大学在职博士后研究计划将为在职人员提供一个优质的学术研究平台,通过深入的研究工作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推动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俄罗斯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现莫斯科国立工程大学是
学校简介播报
编辑
学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合并莫斯科国立开放大学、莫斯科国立工程生态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并结合各自学校优势,成立为莫斯科国立工程大学。
现莫斯科国立工程大学是俄罗斯公认的工程研究和教育中心,是工程机械和汽车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唯一的培训机构。
2011年开始俄罗斯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现莫斯科国立工程大学是,俄罗斯政府进行系列俄罗斯高等学校世界上竞争力和威信的活动。2012年俄罗斯大学改造纲领发生效力。按照俄罗斯科学教育部门公布的命令俄罗斯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莫斯科国立机器制造学院、莫斯科国立工程生态大学、莫斯科切尔诺梅尔金国立开放大学和莫斯科国立开放冶金夜大学合并为莫斯科国立机器制造大学。执行改组合并的措施到2013年末要结束。
学校规模播报
编辑
根据2013年7月情况的信息,莫斯科国立工程大学目前共有16万学生在学习国外在职学位班,47各类教育形式高等专业教育项目在实施,均1000教师在任教。
莫斯科国立工程大学具有40教研组、6院系、4分部、4代表处、科学研究所、训练中心和科学教育中心,并有三间设施完善的宿舍。
莫斯科国立工程大学拥有现代技术基础:五栋楼房含有讲堂、训练和科学实验室、电脑室、体育馆、食堂、餐厅和藏书量约一百万本的科学技术图书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