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黎十二大 / 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巴黎与我

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巴黎与我

巴黎的确是浪漫的。来巴黎前,我决定申请美国法学院,因此LSAT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巴黎于我而言从来不是一座完美的城市。

本文是#东方慢车#系列第一篇。

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当巴黎恐袭的消息开始出现在脸书时间线上时,我正在家做饭,准备招待两位法学院的同学。开始淘米时,新闻上说大概有十人丧生,我以为这就差不多到头了;菜都下锅时,新闻上说大概有四十多人丧生,我想着这总该是极限了吧;等同学抵达时,丧生人数已逼近一百;待酒足饭饱后,丧生人数已突破一百了。

那顿饭,我吃得很是精神恍惚。

其实我的巴黎时光不算长:2012年8月到2013年5月,在巴黎政治学院( Po)当了一学年的交换生,仅此而已。但那短短的九个月却改变了我的一生。

巴黎政治学院

去巴黎前,我在美国读得并不顺利:成绩不好,写作不行,除做饭和交朋友外大一大二基本一事无成。大二下学期刚开始不久,我就急忙递交了大三去巴黎交换的申请,理由有二:首先,想离开美国一段时间,而巴黎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城市(嗯,不加“之一”了);其次,想去一个“正常”一点的学校,体会普通大学的生活(我的本科母校非常反传统——它没有成绩和考试,也没有专业),而巴政是一所法国的传统名校,有成绩、考试和专业。可能是因为我校同学大多对于巴政这种位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首都的亲建制的传统名校没兴趣(显然,去古巴和南美交换比较热门),学校非常爽快地将我推荐给了巴政。大概一个月后,我拿到了巴政正式的交换录取。

当然了,在跟法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拿到录取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呢!

长长的地铁电梯

写了很多因为法国人的官僚习性所遇到的烦人事,还是删掉了。就说一个例子:我在巴黎办银行卡时无法自行设置密码,等了三周才收到银行用平信寄来的四位数密码。这种奇异的脑回路,连法国人自己也看不过眼,所以他们就发明了一句被世人视为洒脱和浪漫之典范的话来应对这种情况:C’est la vie(法语:这就是生活).

地铁火车又罢工了,c’est la vie;政府把材料弄丢了,c’est la vie;医生预约莫名改期了,c’est la vie. 总之,作为一个巴黎人,这句话就是万灵药:虽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至少能让自己有种酷酷的感觉。

下水道口人骨架子:” !”

一味指责法国人不严谨,也是不客观的。大二末尾的那个五月,我急匆匆地赶去波士顿的法国领事馆办理学生签证,希望能在实习开始前把签证拿下来。签证官告诉我:回去吧,我们还在大选呢(萨科齐 v. 奥朗德,2012年5月),等六月底再来。你看,法国领事馆多严谨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巴黎与我,严格地遵循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大选年,总统选出来之前是不能发学生签证的。所以我也非常严谨地在六月下旬从广州一路折腾到了纽约,然后坐午夜巴士去波士顿签证。签证过程也是很严谨的:签证官女士仔细地审查了我的材料,然后让我按申根区的要求拍了照,留了指纹。

但这张在飞行了超过两万五千公里后才得来的签证,在入境法国时基本没派上用场——海关大姐看了一眼签证,问我去哪儿读书,我说“ Po”,她说“好学校啊”,然后就盖了入境章。没拍照,没验指纹,没核对签证号码,甚至连护照都没扫描过。反观瑞士人,在我从苏黎世离开申根区去伊斯坦布尔的时候,都问了我一大堆关于在巴黎学习的问题,生怕我是假学生。也难怪德国人要抱怨申根区的外部边境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了。

只是,这一切的不靠谱都不能影响我对巴黎的爱。

2013年春的圣日尔曼大道

巴黎的确是浪漫的。

去巴黎之前,我不会骑车,一骑就倒,一倒就怕,越怕越倒,越倒越怕。但刚到巴黎两周,我就在卢森堡公园旁的波拿巴路花十分钟自学了骑车,从此基本上跟公交和地铁绝缘。当然了,这也是被逼的,因为太穷了:巴黎公交月票要六十欧元左右,学生可以打五折,但办理学生折扣需要半个月以上(C’est la vie),必须挂在法国银行卡上按月扣费(C’est la vie),且要么办半年卡要么办全年卡(C’est la vie),而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年卡只需二十九欧元,且立等可取。对于每个月除了租房买菜基本没啥余钱的我来说,这简直是天降鸿福。

我的巴黎三宝:自行车卡、牛角包()、巧克力面包(Pain au )

开始骑车后,我总有种自己生活在明信片里的幻觉。骑车去买个菜,沿着Rue 一路向下冲到 des ,再哼哧哼哧地爬上Place d’,然后慢悠悠地晃去陈氏超市——地铁里的尿骚味和人潮都不见了,包围我的只有巴黎的建筑和街道,而它们的美丽是恒久的。骑车去上学则更胜一筹:清晨的卢森堡公园里绿油油的植被闪着年轻的光彩,Rue d’Assas上的咖啡馆里总不缺香喷喷的牛角包,更不用提Saint-大教堂,它略微泛黄的大理石和水流不停的小喷泉是永不过时的组合。但最美的还是去卢浮宫的那一段路:一大早,我会骑车沿着圣米歇尔大道驶向塞纳河,在法国参议院的那个街口左转,绕进拉丁区的小街小巷里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最后从波拿巴路转向塞纳河旁的大马路,再从Pont du 横跨塞纳河,这时阳光会从右边打在我身上,但我不会停下,我会跟着车流过桥,再从卢浮宫旁的小门里驶入大广场,这时玻璃金字塔终于出现在了我的身旁,我会继续前行,在Rue Saint Honoré还车,然后步行回到卢浮宫看看展览,或者接着往前走几步,去日本超市买菜。

2013年春的莎士比亚书店

巴黎也的确是优雅的。

如果单论长相,作为一个群体的巴黎人难以称得上惊艳,但要说穿着打扮,这座城市的男男女女们的确技高一筹。巴政的不少法国同学之后都会成为这个国家权力行业的栋梁之才,比如政客、律师、银行家和记者。相应的,还在读书的他们就会打扮得甚是考究。这么说吧,若在巴政见到一位穿着很随意的同学,他十有八九不是法国人,且多半是美国人或是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外国人。很遗憾,我就是这样一个反面典型:在巴黎的一年,我基本靠几件外套打天下,而且永远是那几双运动鞋。可真正的巴黎男人们就不一样了:虽然牛仔裤也很常见,但他们一般会穿衬衫、休闲西装外套和皮鞋,而且天气稍凉一点就要戴围巾。围巾在巴黎男人的衣橱中有着奇特的重要性,但他们戴围巾的能力证明这种重要性是有意义的:简单来说,一戴上围巾,层次感就出来了。如果你能在秋冬季节去巴黎,留意一下男装的配件专柜,其围巾的种类和数量或许会震惊到你。

曾经有一篇讲城市性格的文章在朋友圈里传得很火,里面提到“巴黎是唯一一个人们真心在乎艺术的城市”。对此我深表赞同。客观地来说,巴黎也有很多不优雅的地方,但这座城市的确在乎如何优雅地展现自己。走过了许多大都市,我认为巴黎这种性格是独一无二的:纽约是一座海纳百川的世界首都,但她不在乎自己是否是一位优雅的妇人:这里是纽约,句号;东亚的大都市们有着最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其中某些城市甚至能配得上”一尘不染“四个字,但这更多的是对标准化和秩序的追求,而非对优雅的在乎。巴黎人不一样,这座欧洲大陆上的文化之都曾诞生了无数离经叛道之徒:她不在乎你最终的成品是否能为世人所喜爱,但她希望你能以优雅的方式完成你的作品。

电影《雨果》的取材地:奥塞火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奥塞博物馆所在地

这次回到巴黎,感觉像是回家一样。入境依旧不扫指纹,不拍照,但海关大姐终于核对了我的签证号码,也扫描了护照,而整个过程还是很轻松:大姐看到我护照上的巴黎暂住证(OFII ),问我会不会说法语,我用蹩脚的法语告诉她:“我以前在巴黎做交换生,这次回来看看。”她没让我提供任何额外的行程证明,就让我入境了。

抵达市区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回之前住的那个街区看看。我是个坚定的左岸分子,所以这次特地订了一间拉丁区的酒店,在索邦广场上,圣米歇尔大道旁,门口有个小喷泉,隔壁有三间咖啡馆。在酒店放下行李后,步行十分钟后就到了我那栋公寓楼下。抬头看看,我想,现在究竟是谁住在那间十平米不到的小房间里呢?

我在巴黎五区的小房间

房间之所以这么小,是因为巴黎的老式公寓有非常明确的阶级界限。一栋九层高的楼,其最顶上的两层往往是留给女仆住的。这两层会有几十间单人小房间( de bonne),内有淋浴间和厨台,但厕所则需与同层楼的居民共用。住在下面七层的公寓中的富人们可以使用电梯,但住在顶层女仆间的租客则得从后方一米宽的螺旋楼梯一步步走上去。每一层螺旋楼梯都保留了进入公寓的后门,这是来自旧时代的印记:当年的女仆们就是从这里去主人家里帮工的。在今天的巴黎,雇佣住家女仆的家庭或许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女仆间就成为了那些手头不宽裕却又想住在市中心的人的最佳选择,而我正是其中一员。

话说回来,我之所以深爱着巴黎,最根本的原因或许还是巴黎的那个自己。来巴黎前,我决定申请美国法学院,因此LSAT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虽身在巴黎,但却无法像其他交换生一样游遍欧洲:在长达一周的万圣节假期中,头四天除了扔垃圾,就没下过楼,都在家里看书刷题。那一年甚至连法国的手机号码都没办,出门只能靠免费Wi-Fi。然而,清苦不等于痛苦,那一年虽很少出去吃饭,却也把自己做饭的手艺好好地提高了一把,学会了做叉烧和烧肉,连酥皮月饼都勉强能做,还邀请过不少朋友来家里吃饭。最终,拿到了一个过得去的LSAT分数,在巴政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申请法学院的五封推荐信里有四封来自巴黎的教授。

圣日尔曼大道旁的报刊亭

所以,这次回巴黎,我像一个首次到访的游客一样,四天半的时间里看了不少博物馆,去了很多之前没能探索的必到景点,比如凡尔赛宫、拉雪兹神父公墓和毕加索博物馆,还看了一场红磨坊的歌舞表演。我还像三年前一样,专门买了一张公共自行车的日票,重温从拉丁区骑车去卢浮宫的那条路线。

在塞纳河畔上电影讨论课

作为一个非常非常不够格的巴黎人,我给各位旅行者的建议有十四条:

一、降低预期,因为…c’est la vie;

二、学点法语,至少让法国人感觉你努力过了;

三、善用一款叫The Fork的软件订餐馆的位子,因为能省钱;

四、买个 pass吧,多半能回本,而且能少排队;

五、如果天气晴好的话,至少尝试一次公共自行车(vélib);

六、最好能在春夏两季去巴黎,因为多云的巴黎其实挺压抑的;

七、法餐好吃,但也不需要神化它,该吃老干妈的时候就吃,百无禁忌的浪漫才是真浪漫;

八、喜欢吃芝士蛋糕的朋友不要错过She’s Cake,巴黎最佳,没准也是欧陆最佳;

九、巴黎最美的时刻就是人少的时刻,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留给自己一些避开人群的时间;

十、注意安全,虽然现在骗子跟小偷明显比三年前要少,但巴黎始终是巴黎;

十一、最好吃的可丽饼永远是街边摊或者小店里的;

十二、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在左岸拉丁区找个酒店住吧;

十三、跟另一半去桥上挂锁其实挺没意思的,市政府还会定期清理,兆头不好,在拉丁区找些人少的街巷多亲彼此几口,没准能留下更美好和深远的回忆;

十四、如果在巴黎旅行的时间太短,不要尝试塞太多项目进来,因为这座城市的优雅和浪漫只有在闲暇中才会显现。

奥塞,我的最爱

巴黎于我而言从来不是一座完美的城市。直到今天,我依旧会向很多朋友吐槽法国人的不靠谱。但巴黎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告诉我,美是值得追求和保护的。

巴黎,下次见。

注:

音乐为Carla Bruni的《Tout Le Monde》,她也是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妻子。

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叫做“巴黎大学”就真的在巴黎吗?

摘要:以下大学,虽然叫做巴黎大学,但实际上校区却并不在巴黎市内,而是在大巴黎地区:巴黎第十二大学( Paris-Est Val-de-Marne) (ex- Paris 12):2014年与马恩河谷大学合并,其主要校区位于77省、93省和94省

叫做“巴黎大学” 就真的在巴黎吗?

汤叔法国留学讯 一直以来,在法国有13所综合大学的名字被叫做“巴黎大学”,而位于巴黎的一流的工程师学院和高等商学院资源也很丰富!所以很多小伙伴一提到法国留学,就说:“我要去巴黎!请为我推荐在巴黎的公立大学!”不过,汤叔今天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被称为“巴黎大学”的学校,真的都在巴黎吗?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明确一个概念,你指的巴黎,是巴黎市,还是大巴黎地区?

巴黎(Paris),位于法国75省(其实,75省也就仅仅包含一个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她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而大巴黎地区(le-de-),则是以巴黎为中心,此外还包含了上塞纳省(92省)、塞纳-圣德尼省(93省)、瓦勒德马恩省(94省)、塞纳-马恩省(77省)、伊夫琳省(78省)、埃松省(91省)和瓦勒德瓦兹省(95省)。

好吧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概念清楚了之后,我们来看看“巴黎大学”们都在哪里哈!

以下巴黎大学(或至少是主校区)位于巴黎市内,即75省:

巴黎第一大学( Paris I – -)

巴黎第二大学( -Assas)

巴黎第三大学( -Paris III)

巴黎第四大学( Paris- – Paris IV)

巴黎第五大学( Paris )

巴黎第六大学( -et-Marie-Curie)

巴黎第七大学( Paris Paris 7)

巴黎第九大学( Paris-)

以下大学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叫做“巴黎大学”就真的在巴黎吗?,虽然叫做巴黎大学,但实际上校区却并不在巴黎市内,而是在大巴黎地区:

巴黎第八大学( Paris-VIII – -Saint-Denis) ,主校区位于93省的Saint-Denis

巴黎第十大学( Paris Ouest La ),主校区位于92省的

巴黎第十一大学( Paris-Sud) ,主要校区分别位于91省、92省和94省

巴黎第十二大学( Paris-Est Val-de-Marne) (ex- Paris 12):2014年与马恩河谷大学合并,其主要校区位于77省、93省和94省

巴黎第十三大学( Paris 13 Nord):主校区位于93省的

在1991年,又有四所新大学成立于大巴黎地区,这四所新设立的大学分别是:

位于95省的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 de Cergy-)

位于91省的埃夫利-瓦尔岱索纳大学( d’Evry-Val-d’)

位于77省的马恩河谷大学( Paris-Est Marne-la-Valle),已于2014年与原巴黎12大合并

位于78省的圣康丁昂伊夫利纳-凡尔赛大学( de Saint–en-)

综上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目前大巴黎地区总共有16所公立综合性大学,但有些学校可能距离你心中的巴黎还有点儿距离…(本文整理自 汤叔法国留学)

巴黎第十二大学

巴黎第十二大学坐落于巴黎东南郊区的克雷泰伊市,有地铁直接通往巴黎市中心。该校成立于1970年,是一个专业设置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大学,其中包括医学、自然科学、语言文学、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专业。学校附属的巴黎城市规划学院是以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等专业而闻名的学院巴黎第十二大学好吗,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巴黎第十二大学现有7个教学单位、2个研究院和9个职业教育学院,共有学生24000人,教师1100人,60个研究小组,学校的图书馆面积10多万平米,藏书20多万册,期刊杂志3,000种。

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巴黎第十二大学大力发展同企业界多方面的联系,以增强大学的活力,提高竞争能力。1979年10月,学校成立了“大学-工业联络”机构,指定专职人员作为工业联络特派员,其任务是使巴黎第十二大学的教师研究员与学校所在地地瓦尔德马恩地区及巴黎东部地区的工业界、中小企业、经济界进行广泛的接触,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大学校的影响。

巴黎第十二大学与工业界的对话国外在职学位班,还包括大学学生与工业界的“对话”。巴黎第十二大学认为,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巴黎第十二大学,是未来的社会经济、法律、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和负责人,他们有必要了解企业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巴黎第十二大学的学生与工业界的“对话”,也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和企业的试用。

在国际合作方面,巴黎第十二大学设有“国际关系管理顾问”。他们重视同发达国家的合作,又注意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与合作的政策。目前,该校已经同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埃及、巴西、阿尔及利亚、马里等国家的几十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

主要专业

自然科学、生物学、适应学、热带农业食品技术与动物生殖学、显微镜分析应用、环境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气溶胶学、能源学、生物医学工程、法学、私法、国际公法、教会法、政治学、思想史、文学、人文科学、法语区文学与文明、经济学、分配经济学、税制与实业法学、普通行政管理、地方公务管理、城市规划、医学等。

开学时间

每年2月、9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balised/9119.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