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黎十二大 / 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巴黎第十一大学学校简介

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巴黎第十一大学学校简介

世界名校巴黎第十一大学成立于1970年,是在原巴黎大学理学院的基础上发展的一所包含理学、工学、信息与宇宙学、医学与药学、经济与管理学、艺术学、法学、体育运动学等以理工科为主的著名综合性国立大学。

巴黎第十一大学,即巴黎南大学,是全球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与法国的清华大学享有类似声誉。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它位居全球第45位,在法国大学中排名第二;2011年和2012年,该校分别位列全球第40和第37名,继续保持法国大学的领先地位。

在科研领域,巴黎南大尤其在物理学与数学方面表现出色。该校连续三年(2002, 2006, 2010)培养出菲尔兹奖得主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巴黎第十一大学学校简介,拥有众多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得主及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学校拥有127个世界知名实验室,其科研成果占法国总量的10%以上,尤其在数学和物理专业上,分别位列世界第9和第18,展现卓越实力。其所在地汇集了多个国家级科研中心,被誉为法国的”硅谷”。

巴黎南大的五个教学中心分布在奥尔塞、索城、沙特奈—马拉布里、克雷姆兰—比赛特尔和卡尚等地,均有便捷的交通连接市中心。学校占地广阔,建筑隐匿在翠绿的森林中,如同自然保护区。作为1970年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它涵盖了理学、工学、信息、医学、经济管理、艺术、法律和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以理工科为主,拥有全面的第三阶段教育和独特的专业设置。

学校拥有5个院系级教研单位、3所技术学院、4所职业学院和127个国际知名实验室,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国家农学研究院等机构紧密合作。巴黎南大积极拓展国际教育交流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与全球100多所优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接纳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300多名留学生。

与中国的学术合作也十分紧密,如与清华大学签署协议,每年有巴黎南大教授到清华大学授课,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与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交流也初见成效,法国相关部门正考虑引入其研究成果。

目前,巴黎第十一大学拥有27000名学生,1800名教师和1200名研究人员,120多个实验室,是法国南部教育与科研的重要中心。

扩展资料

世界名校巴黎第十一大学成立于1970年,是在原巴黎大学理学院的基础上发展的一所包含理学、工学、信息与宇宙学、医学与药学、经济与管理学、艺术学、法学、体育运动学等以理工科为主的著名综合性国立大学。该校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等专业在法国享有盛誉,其规模和知名度在法国名列前茅。

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这份校长推荐书单快快收藏好——浙师大附中第十届“读书月”活动来了!

读书月,你好~

9月6日上午,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后,浙师大附中第十届“读书月”拉开了序幕。

读书有光,共享书香

国旗下讲话

语文学科教师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汤树枫

向上滑动阅览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每年的9月是我们浙师大附中的读书月。今天我们举行读书月的启动仪式。我来国旗下讲话,是为了向老师们、同学们发出倡议:读书有光,我们一起共享书香。

世界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猜大家和我一样,一定注意到了里面反复出现的一句话:“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我当时没看懂这话在电影中到底是什么含意。今年上半年去出卷命题,晚上有时间看豆瓣高分电影。又看一遍《星际穿越》。反复咀嚼“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感觉有点诗意,但还是似懂非懂。直到我读了《今古传奇》主编舒飞廉的《乡村夜气》,才知道这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的诗。读完整首诗才恍然大悟,原来电影里布兰德老教授是这个意思!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想知道布兰德老教授的意思,请你去读狄兰·托马斯的诗——《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我想说的是:读书少,电影也看不懂。

小时候家里穷,晚上小电扇舍不得开,梦里都在摇着麦草扇。很早被热醒,起来到阳台,看到东边的日出,感觉很美。总想用一句漂亮的话来表达,想来想去最后说:好美啊!多年以后,读《荷马史诗·伊利昂纪》,读到“当年轻的黎明女神,垂着玫瑰红的手指重现天际,人们复又围聚在焚烧光荣的赫克托耳的柴堆边”,我一下子就被震住了:这就是小时候的那句“好美”!书读与不读,判若云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教材有一篇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穷人》。小说中女主人桑娜有五个孩子,丈夫是渔父。丈夫不顾身体,冒着寒冷和风雨出去打鱼;桑娜从早到晚地干活,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冬天也光着脚,吃的是黑面包。然而当发现邻居寡妇西蒙被饿死,桑娜忐忑不安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到自己家里,一边在心里斗争:“这是闹着玩的吗?为什么把他们抱来?丈夫会说什么呢?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自作自受。”但是渔夫回来,搔搔后脑勺说:得把孩子抱来,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我女儿在学这篇文章的时候,特意来和我讲这个故事,要和我探讨托尔斯泰写得好不好。有时她还会用渔夫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穷人很穷,生活艰难;但又很富,精神富有。这是人性的光辉,是一种博大的悲悯情况。即使是平凡人,也可以崇高和伟大。读了《穷人》之后,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之后,你人性光辉的种子就可能在心中种下了。你能说读与不读没有区别?

一言以蔽之,阅读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央视记者白岩松说:“读书不能保障命运好好地对你;但书读多了,能保障你更好地对待命运。”

那读什么书呢?《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中国新生代作家东西,让他推荐阅读书目。东西说,不推荐,因为推荐了人们也不读。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上大学的时候,正是因为教授们的推荐,我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好书。从文艺理论老师那里知道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刘熙载的《艺概》,知道了卡夫卡和巴赫金;从外国文学老师那里知道了但丁的《神曲》和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知道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莱蒙托夫;从古代文学老师那里知道了庄子的《逍遥游》和《齐物论》,知道了司马迁的《魏其武安侯列传》和《李将军列传》;从现代文学老师那里知道了李金发的《微雨》和九叶诗派的《九叶集》;从古代汉语老师那里知道了扬雄的《方言》和陆法言的《切韵》……正是因为老师的推荐,我才去开启这些经典著作。什么是经典?“经”的意思就是常,我们说“经常”;经典就是能恒常流传的典籍。当然我上面提到的这些书有点专业,对大多数老师同学来讲有点偏门,所以在切合学习和工作实际的前提下,我们的校长童志斌博士亲自为我们老师和同学圈定了阅读的书目。具体书目大家可以去宣传橱窗查阅。

在这里,我也再大概说一下读书月的活动。学生活动,除了我们传统的广播大会、黑板报评比、诗词大会和读书笔记征文,还有新推出的读书沙龙,欢迎同学们积极参加。教师活动在8月中旬就已经启动,在校专家委员会的努力下,育人故事征文评比结果也即将“出炉”;9月底还有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届时欢迎老师们与会。

有的老师会说,工作这么忙,备课改作都来不及,哪有时间阅读?同学说,我两眼一睁,开始竞争,阅读还是省了吧。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喜欢读书的,是往往很忙的人。读书的时间要靠挤、靠抢的。我们都熟知鲁迅海绵的比喻。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董遇针对学生提出没有时间的问题,回答说:读书以“三余”。“三余”就是冬天、雨天和夜间。冬天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雨天是一季中空闲下来的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我喜欢在傍晚和夜间读书。王阳明说:良知在夜间生发。良知是心灵在静默中的反省自觉。我认为,考试、工作忙忙碌碌,本身就是世俗功利的,就像白天的喧嚣;而阅读就像夜间的良知聚集。越是忙碌,越需要阅读来调节;越是高三,越不能只钻在题眼里,越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净化心灵。不怕没有时间,只要想读,总能抢到时间。而且时间一旦相对固定,会形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会变得很专注,外在环境很难干扰。

经典的书籍需要精读,要整本地阅读,不能快餐式阅读,不能碎片化阅读。这就是新课标倡导我们整本书阅读的原因。朱熹曾说“与其泛观而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得尺吾尺,得寸吾寸,始不枉为功力耳。”这是说经典阅读要精读不要泛读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这样学问才能一点点积累起来。为什么说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其实你整本书精读下去,就知道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差别,根本就不需要大数据词频统计什么的,当然科学研究不能仅凭语感。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异常精彩,但是你不整本地读过《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你还是把握不住马尔克斯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的。

读书是自己与灵魂的遇见。爱读书的人,品德不会坏到哪里去;品德好的人,一生运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园和幸福的生活。

最后,我倡议:挤出时间,拿起书本;读书有光,共享书香!

童志斌校长

力荐书目来咯~

学生必读书目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鲁迅《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余冠英《诗经选》

王伯祥《史记选》

刘义庆《世说新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舍《茶馆》,人民文学出版社

林语堂《苏东坡传》,陕西师大出版社

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

朱光潜《谈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光潜《诗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人民文学出版社

罗家伦《给青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上海教育出版社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齐邦媛 《巨流河》 三联书店

李开复,范海涛《世界因你而不同》,中信出版社

李欧梵《我的哈佛岁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或:浙江大学出版社)

彭漪涟,余式厚《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贲《明亮的对话》,中信出版社

林贤治《人间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

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许良英、王瑞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教师必读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4版

钟启泉《深度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巴黎第十二大学好不好,这份校长推荐书单快快收藏好——浙师大附中第十届“读书月”活动来了!,上海教育出版社

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巴西) 保罗·弗莱雷(Paulo )《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美)鲍里奇《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教学之路》么加利、张新立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美)诺曼.道伊奇( ) 著,洪兰 译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理查德·E.梅耶( E. Mayer) 著;盛群力,丁旭,钟丽 译《应用学习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在本届“读书月”活动中,我校将陆续开展一系列高品质、有深度的师生读书活动,让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在阅读中启迪思考,在书香中润泽心灵!让我们与好书为伴,在悦来“阅”好,情有“读”中里开启新学期的旅程吧!

以下是读书月活动的具体内容,请查收!

多读书,就会多一点自信;

多读书,就会多一点魅力;

多读书,就会多一点信仰;

多读书,就会多一点进步。

供稿:团委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balised/17669.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