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
研究方向:理论物理、强子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
Email:
办公地点:田家炳楼北207室
个人简介:
陈华星,男,汉族瓦伦西亚学院研究生,2020年8月-至今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1982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强子物理,自博士起一直围绕奇特强子态和重味重子态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总计发表论文百余篇,引用3000余次。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60余篇,含1篇Phys.Rept.、1篇Rept.Prog.Phys.、1篇 、2篇PRL、40余篇PRD和10余篇EPJC等,其中有5篇ESI热点论文和8篇ESI高被引论文。
论文发表和引用情况可参见
工作经历:
2020年8月-至今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2012年3月-2020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教授
2010年9月-2012年2月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IFIC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9年8月-2010年8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2009年7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
2005年9月-2009年4月大阪大学RCNP研究中心,博士生(联培)
2000年9月-2004年7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
研究方向简介:
量子色动力学(QCD)作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研究夸克胶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起源于强子谱的研究(如下图所示,q表示夸克)。一般认为,强子可用传统夸克模型中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构成的介子和三个夸克构成的重子进行解释,其中最常见的重子就是组成日常物质的质子和中子。但实际上QCD允许更为复杂的结构即奇特强子态( )的存在。按照包含夸克和胶子数目的不同,奇特强子态可分类为多夸克态(包含四个或更多夸克)、强子分子态、混杂态、胶球等免联考在职研究生,这些结构均比较少见,相关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QCD在低能区的非微扰性质十分重要,是目前国际上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
目前有约50个奇特强子态候选者,例如:实验上发现的众多XYZ粒子是四夸克态的候选者;LHCb实验观测到的Pc(4312)等粒子是五夸克态的候选者;WASA-COSY实验多次观测到的d*(2380)粒子是六夸克态的候选者。虽然已经发现了这30多个奇特强子态,但是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仍然尚不清晰,特别需要应用各种理论模型对它们的性质进行分析,为理解它们的结构和更进一步的实验探索提供帮助。QCD求和规则(QCD sum rules)就是可选的理论方法之一,这是一种强大的非微扰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被广泛应用到强子谱的研究工作中,可被应用于计算强子的质量、产生和衰变等多种物理性质,在奇特强子态的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团队在近二十年里应用QCD求和规则等理论研究方法,围绕奇特强子态和重味重子态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通过系统分析它们各种可能的内部结构,改进了QCD求和规则方法瓦伦西亚学院研究生,使之更适用于开展相关的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轻标量介子和Pc(4312)等十余个奇特强子态的结构、质量、自旋宇称和衰变等物理性质;应用重夸克有效理论研究了一系列单重强子态的质量谱和衰变等性质。以上这些理论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强子物理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深了我们对于强子态内部结构的理解,为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奇特强子态和重味重子态候选者,显示着相关粒子物理实验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本团队会继续围绕这些实验开展有关奇特强子态和重味重子态的理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