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陈亚彬教授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和团队成员
课题组介绍:陈亚彬,教授,博导,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和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极端环境科学课题组负责人。2008年于兰州大学化学学院取得学士学位,2013年在北京大学化学院取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3-201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二维纳米材料和极端环境下功能材料的相变及新奇物性。迄今已在 ., pnas, adv. mater., nano lett.等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近40篇,总计被引用2700余次。
研究兴趣: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质;极端环境下微纳材料的相变与输运特性;
新型极端环境设备及测试方法的开发;高密度含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工作地点: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北京三环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招聘要求:
–具有材料、物理、化学、能源等学科背景的研究生;
–或具有二维层状材料制备和物性测试经验的研究生;
–或具有金刚石对顶砧高压科学背景的学生。
–与人为善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勤学好问,有共同的研究兴趣或学术追求;
–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计算机软件使用能力。
优厚待遇: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首批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学校即将迎来80周年校庆。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经费支持200-600万元,聘期内年薪50万+加州理工博士后待遇,提供200万元安居补贴(含国家配套)。
–“特立青年学者”人才支持计划:经费支持100万元,聘期内年薪42万+,年底绩效+高水平成果奖励(上不封顶)。
–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经费支持40-100万元,聘期内年薪30万-42万+,年底绩效+高水平成果奖励(上不封顶)。
–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 特立博士后年薪30-50+万元,出站可聘为预聘制教师;
团队岗博后年薪25+万元;科研岗博后年薪18+万元。
详见
岗位优势:
1,协助解决北京户口及子女入学入托问题;
2加州理工博士后待遇,北京理工大学陈亚彬教授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和团队成员,提供课题组成员到国外一流院校深造交流的机会;
3,硬件设备优异,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
4,可与理论计算、材料制备等多个知名课题组合作,发展空间大。
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有意者请发送cv至 ,请同时注明【博士后/团队成员-姓名】。
[ 来自版块群 北京 ]
加州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香港理工大学赵昕博士团队博士后、科研助理招聘启事
香港理工大学赵昕博士长期致力于工程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中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加州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现招聘博士后及科研助理,欢迎相关研究方向优秀青年人才加盟。
团队负责人介绍
赵昕博士,现于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任职助理教授。先后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和伦敦大学学院( )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和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博士学位。2012-2015年,分别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John A. 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赵昕博士一直致力于交叉学科研究,涉及领域包括生物材料、组织工程、药物输送、细胞微环境和微流控等,其相继在国际著名期刊 , Today, PNAS, , , , Small, 等发表文章80余篇。赵昕博士力求为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提供最优良的工作环境、科研环境,助力其快速成长一个独立、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赵昕博士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均建立了积极的合作关系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包括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卡罗林斯卡学院( )等,申请人将拥有广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遇。
课题组网页:
招聘岗位
(1)博士后1名(癌症免疫治疗方向)
(2)科研助理2名
岗位要求
(1)博士后:本科至博士均毕业于211高校或国际知名院校,或博士毕业于世界100强学校;以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香港理工大学赵昕博士团队博士后、科研助理招聘启事,在Q1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篇以上;具有很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与英文论文写作能力,拥有基金写作经验者优先;具有外泌体研究经验优先。
(2)科研助理: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211以上大学,具工程、医学或理学相关学科硕士学位;可协助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发表文章经验、较好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绘图能力者优先。
相关待遇
(1)博士后:根据简历,up to 32,000港币/月
(2)科研助理:16000港币/月
团队研究方向
生物材料,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细胞微环境,微流体等多学科交叉领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八位北大校友入选2024年斯隆研究奖
2024年2月20日,美国斯隆基金会( P. Sloan )公布了2024年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的学者名单,126位学者入选。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位北大校友榜上有名,人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他们是: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3级本科校友刘振飞,物理学院2004级本科校友徐苏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6级本科校友王潇、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7级本科校友杨扬、物理学院2008级本科校友金辰皓、物理学院2008级本科校友金驰、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校友沈俊亮、物理学院2014届本科校友张亚晖。
刘振飞( Liu)
刘振飞国外在职学位班,2003年至2007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从卞江教授;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取得理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韦恩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刘振飞实验室致力于利用和发展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方法,研究异质分子-基底界面和纳米结构复杂材料的能量转换机制,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界面电子结构方法、能量转换功能材料和分子结介导的电荷传输。
徐苏杨( Xu)
徐苏杨,2004年至2009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目前就职于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担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拓扑材料非线性电子响应与量子物质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尤其是新兴量子现象,如拓扑和对称性破缺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八位北大校友入选2024年斯隆研究奖,此外还关心跨学科方法和协同合作领域。
王潇(Xiao Wang)
王潇,2006年至2010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从裴坚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师从何川教授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助理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的核心成员。她于2019年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和应用新的化学、生物物理和基因组学工具,以在分子水平上更好地理解组织功能。在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和Broad研究所之前,王潇曾在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生命科学研究基金会研究员Karl 教授。
杨扬(Yang Yang)
杨扬,2007年至2011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从王剑波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 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他的研究重点是铜催化简单烯烃的不对称氢官能化。作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博士后,杨扬与加州理工学院 教授合作,通过定向进化,开发了一种酶平台,用于一级、二级和三级sp3 C-H键的不对称胺化反应。2020年夏天,杨扬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开始了他的独立研究生涯,现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助理教授。杨扬实验室致力于整合有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酶学、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模拟,以解决合成化学和催化领域的挑战性问题。
金辰皓( Jin)
金辰皓,2008年至2012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目前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担任物理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许多前沿科技,包括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自旋系统、强相关材料、拓扑系统,以及这些领域的交叉研究。
金驰(Chi Jin)
金驰,2008年至2012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目前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兴趣是机器学习理论、统计学、最优化和博弈论,旨在为现代机器学习开发合理的原理和理论方法论。
沈俊亮( Shen)
沈俊亮,2009年至2013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8年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师从Rahul 。2018—2021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摩尔讲师,后转至耶鲁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尤其是模空间的研究。他对使用代数几何工具解决拓扑学、几何学和数学物理学中的问题和猜想感兴趣。2018年他曾获得Swiss MAP创新奖。
张亚晖(Yahui Zhang)
张亚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2009年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2010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4年获得物理学士学位。目前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物理与天文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理论,特别是强相关物理领域。近期的研究方向包括空穴掺杂的铜氧化物中的赝能隙金属和奇异金属、莫尔系统中的自旋液体与拓扑相等。
斯隆研究奖由艾尔弗·斯隆基金会(The P. Sloan )自1955年起每年颁发给数学、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在职业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后来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一直以来有“诺奖风向标”的美誉。2024年该奖授予的学科领域包括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数学、神经科学、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