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洲城市 / 亚洲城市大学硕士,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是全球大家庭的共同愿景——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杰出校友应盛

亚洲城市大学硕士,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是全球大家庭的共同愿景——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杰出校友应盛

应盛是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5届杰出校友,英国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硕士,英国皇家注册规划师,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中国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现任联合国人居署驻华国家官员。

“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是全球大家庭的共同愿景。”应盛如是说。

应盛是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5届杰出校友,英国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硕士,英国皇家注册规划师,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中国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现任联合国人居署驻华国家官员。

“做美好生活的设计师”

应盛一直致力于做“美好生活的设计师”,实现让城市更美好的愿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大数据与城市智能建设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多次作为特邀城市规划专家参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城市发展中心的相关项目和研究,并先后参与了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国家低碳生态城乡规划标准制订、“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杭州绿色亚运实现路径和对策研究、“2022北京绿色冬奥智慧城市”报告等重大项目和课题。

应盛非常注重对青年设计师的发掘与培养。在2019年9月12日的“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上,他讲述“美好生活幸福宣言”,并呼吁要挖掘更多在人居方面具备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的青年才俊,为美好人居生活创造更多价值。应盛表示:“从长远来看,人居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这就需要我们调动更多的资源,让更多社会各界力量加入我们这个运动中来。这其中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就尤为关键,青年是当代社会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

“乡村振兴”

应盛表示:“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虽然全球55%的人口已经生活在城市,但仍然还有45%的人口生活在乡村。2016年联合国发布了《新城市议程》强调‘要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战略和方案’;在2019年5月举行的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人居署战略规划(2020-2023)》把‘减少城乡贫困和空间不平等’作为人居署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乡村振兴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也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2019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已经超过60%,这也就意味着还有近40%, 6亿左右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广大的乡村。中国城乡发展差距较为明显,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都与城市有较大差距。

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应盛负责领导开展了“联合国人居署乡村赋能国际创新嘉年华”活动,每年为中国的乡村提供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赋能。嘉年华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将乡村规划建设与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重塑乡村价值,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探索更加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机制。

2019年8月,首届“联合国人居署乡村赋能国际创新嘉年华”活动在武汉市举行。嘉年华活动实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发挥国内外知名大学青年的智慧创意,为地方村庄的发展提出了众多建设性的意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智能科技 未来城市”

科技改变着一切。从人工智能到无人驾驶,科技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发展的科技为增进人类福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前景,但科技也并非没有风险。应盛表示:“城市是增长、创新和繁荣的引擎。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每周,全球都有将近150万人加入城市人口大军;每天,都有上百万个高科技应用被安装在城市中。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中的很大一部分变化正在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科技驱动。智能科技对城市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一些城市具备应对科技挑战的能力,但许多城市已经掉队。联合国有个理念叫‘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不让任何一个地方掉队’”。

正是意识到这些问题,应盛负责领导的“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未来城市顾问委员会”搭建起了联合国人居署和中国科技企业界共同探讨智慧科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应盛说:“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把中国科技企业家对智慧城市的真知灼见汇聚起来,为全球未来城市的建设提供顾问参考。”近期,委员会首份报告《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0:中国城市科技》即将全球发布。

“‘一带一路’ 共创美好人居”

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而基础设施联通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正在为沿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应盛参与编写了《“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汇集“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探索和实践亚洲城市大学硕士,为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在2020年1月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合作推进会上,应盛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稳定器,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并推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

此外,作为联合国官员应盛积极参与推动人道主义援助,协调非洲国家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2019年5月,应盛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代表一道为肯尼亚的乡村地区送去“母亲水窖”项目,提供便于清洁饮用水的水窖。

应盛总结到:“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和最佳合作切入点,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

“同心携手共战疫情”

2019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卫生公共事件。作为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城市事务的机构,联合国人居署迅速开展疫情应对。应盛也和联合国人居署中国的同事们一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行动。

在今年2月份中国疫情的严峻时期,应盛组织动员了“全球同心 共抗疫情”宣传。在全国范围内80个城市近20万部电梯的智慧屏上,每天近6000万次轮播亚洲城市大学硕士,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是全球大家庭的共同愿景——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杰出校友应盛,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穆娜·谢里夫女士对中国的声援、疫情防控的知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传播到各个社区。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穆娜·谢里夫女士在讲话中表示:“在此,请允许我向中国人民,特别向在武汉的朋友们表示声援。是他们继续非常努力地工作,并以巨大的经济代价,保证了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安全。”

此外,应盛积极参与为非洲地区捐助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工作;参与组织编写《联合国人居署应对新冠疫情社区防控国际指南》,把中国的防控经验推广给国际社会国外在职学位班,助力增强国际社会的社区防控能力。

应盛表示:“未来一定是可持续的。携手并进,我们可以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亚洲城市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合作办学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应用理学硕士MScAF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使各行各业发生巨大变革,金融行业深度革新方兴未艾,智能财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应运而生,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财务与金融行业的高级从业人员及管理者具备专业相关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的应用能力。

经教育部【教外函(2020)7号】批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应用理学硕士学位项目(简称“MScAF”),将会计、金融与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汇集国际顶级学术资源,立足当下,引领未来,致力于培养专业型、管理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成就数字经济时代的未来CFO。

成就数字经济时代的未来CFO

New CFOs in Era

专业深度 · 思维广度

中国实践 · 全球视角

立足当下 · 洞见未来

全球认证 · 国家认可

培养目标

夯实会计财务和金融基础,系统学习前沿知识,促进知识优化、观念更新和能力提升;

探索智能会计和金融科技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促进新兴技术与传统会计和金融知识的融合,洞察财务与金融转型的时代发展脉络;

掌握新政策新思路新方法,理解如何从战略管理角度制定财务金融方案;

通过交叉学科的系统学习完成数字经济时代个人能力的转型升级,拓宽职业晋升空间和发展路径。

课程设置

师资队伍

合作双方甄选出了具备强大的相关学术背景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师资力量,共同负责本项目的授课工作亚洲城市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合作办学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应用理学硕士MScAF,他们既通晓世界最前沿的管理思想和专业技术,又深入掌握国家战略层面的方针政策,同时深谙国内外的商业实践和经济发展大势亚洲城市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大学,可谓更懂世界,更懂中国。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拥有一支精通理论前沿兼具实务经验的专家师资队伍,深度参与财政部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标准及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及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推进。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拥有超过150 位来自19个不同国家的教授,其中98%拥有博士学位,拥有多位在智能会计、金融科技、信息数据科学领域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专家。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教授团队

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团队

合作院校

香港城市大学是中国香港的一所亚洲前列和国际化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教育部国家重 点高校之一。城大位居 QS 2023 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第 70位, 亚洲大学排名第16 位, QS/THE/ARWU 全球大学金融学科排名 TOP50,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 40。城大商学院是获得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和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 EQUIS)双重认证的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商学院之一 ,学校开设有九大学院, 130多个专业,主要学院有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等。在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该校有多个专业排名前列,分别为图书信息科学(世界第 5 位)、公共管理(世界第 14 位)、管理学(世界第16 位)、计算机科学(世界第 32 位),另有多个专业进入全球前 100。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于1998年7月20日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财政部所属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级财经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自建立以来始终秉持朱镕基同志倡导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校训,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培养了大批会计和审计高级管理人才。学院形成了新型财经智库、高端财经培训、精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格局,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现有会计、审计、税务和金融四个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项目,是国内首批开展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单位,为全国会计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质量认证(AAPEQ) A级成员单位。

课程设置

项目学制:2年学习形式:每月集中一次课程,个别安排两个月三次课程。每次周五至周日上课,个别安排周四至周日上课。

课堂组织:集中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移动课堂等

教学语言:中文(普通话)

授课地点:主要课程安排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个别课程安排移动课程。3门课程安排在香港城市大学。

证书颁授

学员修完所有的课程学分,将获得:香港城市大学颁发的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应用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of in and with AI and ),该学位证书可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学历学位认证;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应用理学硕士学位证书与留服认证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申请细则

招生计划:

招生规模:每年一期,每期50人

面试时间:2024年4月、5月、6月

开学时间:2024年9月或10月

学费标准:

学费为人民币29.8万元(分两年缴纳),报名费600元。学费包括听课费、教材和讲义费、课程翻译费、管理费等费用。

申请条件:

会计和金融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

具有6年或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注:如非会计和金融相关专业,申请者需完成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提供的网络专业基础课程。

招生方式:

项目实行自主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专业基础、从业背景和学习潜能,择优录取,无须参加全国统考。

(1)申请流程

(2)提交申请资料

(3)资料初审及评估

(4)参加面试

(5)招生委员会评审

(6)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申请材料:

(1)报名申请表;

(2)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扫描件;

(3)学位证书完成学位网认证;

(4)成绩单;

(5)成绩单完成学信网认证;

(6)身份证/护照扫描件、港澳通行证;

(7)英语水平考试证书;

(8)成就/奖项证书;

(9)CPA、ACCA证书等其他补充性文件;

(10)报名费转账证明。

亚洲城市大学硕士,坚守·传承:首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第一季线上展 | 第十二、十三届“青年建筑师奖”获奖校友介绍

坚守·传承:首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第一季

-成长·传承:青年建筑师与母校(东南+)-

-线上作品交流展-

指导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东南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

联合主办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时间:2022年11月21日-30日举办线上作品交流展

线下展及其余学术活动时间待定

中国建筑学会于1993年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在行业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促进我国青年建筑师的成长,提高青年建筑师的地位,繁荣建筑创作,扩大国际交流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充分发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筑学会于2022年启动“ASC青年建筑师讲堂”活动系列。值此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5周年院庆之际,由中国建筑学会与东南大学联合指导主办“坚守·传承:首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第一季”活动,以“成长·传承:青年建筑师与母校(东南+)”为主题。活动邀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设立30年来获此殊荣的53位东南大学杰出校友、4位南京大学杰出校友、3位南京工业大学杰出校友参加,聚焦建筑师的成长与大学教育,回溯建筑师就学与从业经历,分享展示优秀作品,对话师生,回馈大学教育,重塑职业理想,助力新一代建筑师成长。学术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青年|青年建筑师回母校作品交流展”线上展;线下展;主题学术沙龙1:“建筑师回母校”——建筑师与大学教育;主题学术沙龙2:“建筑师的二十岁”——对话在校学生;以及“仁辉讲堂”主题学术报告等。自今日起开始线上作品交流展,将每日推送几位青年建筑师奖得主作品。

热烈欢迎业界同仁和广大师生参加活动,鼎力传承、互动成长,共贺东南大学95周年院庆。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建筑师奖

王大鹏

姓名:王大鹏

学位:博士(在读)

职称职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在东大的求学时间:

2021年至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工程博士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筑境设计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东南大学及重庆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亚洲城市大学硕士,武汉理工大学及安徽建筑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参与和主持设计了浙江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沂蒙革命纪念馆、湘潭城市规划馆及博物馆、南京美术馆新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重大项目,先后获得各级优秀工程设计奖4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

设计团队:程泰宁、王幼芬、王大鹏、柴敬、张朋君等

南京美术馆

设计团队:程泰宁、王大鹏、汪毅、蓝楚雄、刘翔华等

唐大为

姓名:唐大为

学位:建筑学硕士

职称职务:正高级工程师

在东大的求学时间:2002年-2005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唐大为,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现任深总院院士团队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主持设计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新疆大剧院、郑州高台古院、中信银行深圳大厦等工程项目数十项,荣获国家、省、市级奖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高台古院

鸟瞰

外观-夜景

外观-局部1

外观-局部2

庭院1

庭院2

设计团队:唐大为、王丁丁、白凡等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竹技园

设计团队:唐大为、王旭、白凡等

何炽立

姓名:何炽立

学位:建筑学硕士

职称职务:一级注册建筑师

在东大的求学时间:2000年-2005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副所长,2017-2018年度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长期专注大型公共文化建筑创作及其设计方法研究。主要建成作品包括: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南京城墙博物馆、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香港驻港部队展览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等。多项建成作品获得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或省部级建筑设计一等奖。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设计团队:何镜堂、倪阳、何炽立、何小欣、刘涛等

南京城墙博物馆

设计团队:何镜堂、倪阳、何炽立、刘涛、杨浩腾等

陈强

姓名:陈强

学位:工学博士

职称职务:硕士生导师/讲师

在东大的求学时间:1998年-2001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

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DCA工作室主持建筑师,UNSW访问学者。以设计研究为核心,将科研、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代表作有安徽艺术学院、乌镇北栅丝厂改造、郎酒酒库暨酒文化体验中心等,获得全球年度大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HKIA建筑设计金奖、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WA中国建筑入围奖等十余项,发表于建筑学报、世界建筑、DOMUS(中文版)、、、有方等国内外媒体。

乌镇北栅丝厂改造

A栋与2#楼之间形成的室外展场

B栋礼品店夜景

C栋东侧二层观景平台

主入口夜景

阶梯展台夜景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楼

四层挑高交流敞廊

夕阳下的美术楼

报告厅外侧一层开放展廊

西侧外观

通往二层平台的台阶

朱渊

姓名:朱渊

学位:博士职称职务:副教授

在东大的求学时间:1996年-2010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硕士及博士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青年专家委员。主要关注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TOD)、乡村设计等。荣获全国优秀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WA中国建筑奖,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亚太华人设计十大原创设计师华腾奖等,在《建筑学报》、《建筑师》、《ARQ》等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泾县马头村琴溪志与裁缝铺更新改造设计

马府院游客中心改造更新设计

钟华颖

姓名:钟华颖

学位:工学博士

职称职务:副研究员

在东大的求学时间:

1995年-2000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

2000年-2004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4年-2013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

2018年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

钟华颖,东南大学工学博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第十二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研究领域复杂形态建筑数字设计与实现技术。关注数字化技术的在地化应用。获得首届江苏省创意设计联盟钟山奖,教育部2019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公共建筑二等奖,2022意大利A AWARD金奖,德国ICO NIC 奖,多个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宿迁衲田花海剧场项目

广西云海天舟项目

天舟外观1

天舟外观2

航拍1

航拍2

航拍3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建筑师奖

赵卓

姓名:赵卓

学位:硕士

职称职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

在东大的求学时间:

2003年-2006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

2020年,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

赵卓,江苏省建筑师学会青年建筑师分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参与工程设计数十项,获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20余项,其中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江苏省及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奖1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江苏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优秀青年,获评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勘察设计师。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溧水新校区

设计团队:曹伟、赵卓、方伟、侯彦普、孔晖等

南京市档案馆、方志馆

设计团队:曹伟、赵卓、刘珏、侯彦普、曹晖等

孟凡浩

姓名:孟凡浩

学位:硕士

职称职务: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特许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联合会员

在南大的求学时间:

2003年-2006年,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

青年建筑师获奖时间:

2020年,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个人介绍:

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长期致力于城市营造和乡村激活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亚洲城市大学硕士,坚守·传承:首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第一季线上展 | 第十二、十三届“青年建筑师奖”获奖校友介绍,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国际杰出建筑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中国建筑学会一等奖、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 最高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受邀参加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军械库主题展及中国馆展,UIA里约首尔世界建筑师大会、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事务所被授予《建筑实录》2022全球十大设计先锋、 年度新锐建筑事务所等称号。

东梓关乡村复兴实践

回迁农居1|摄影:姚力

回迁农居2| 摄影:陈曦

回迁农居3| 摄影:陈曦

回迁农居|摄影:胡栋

村民活动中心1|摄影:赵奕龙

村民活动中心2|摄影:赵奕龙

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摄影:王策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yzcs/10182.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