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 ),面积平方千米,比48.6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四川省小了大约18万平方千米,人口6040万(2019年),比四川8372万常住人口(2019年)少了大约2300万。民族构成主要是意大利人,讲意大利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罗马(Roma)意大利锡拉库扎市,聊聊意大利,人口约300万(2019年)。其领土还包围着两个袖珍国家——梵蒂冈与圣马力诺。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2-10℃,7月23-26℃。全国划分为20个行政区,101个省,8001个市镇。20个行政区包括15个普通自治行政区:皮埃蒙特、伦巴第、威内托、利古里亚、艾米利亚—罗马涅、托斯卡纳、翁布里亚、拉齐奥、马尔凯、阿布鲁佐、莫利塞、坎帕尼亚、普利亚、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亚;以及5个特别自治行政区:瓦莱·达奥斯塔、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西西里岛及撒丁岛。
意大利半岛史前就有人类活动迹象,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9世纪伊特鲁里亚人曾创造灿烂的文明。公元前754年罗马建城(对应中国东周初期春秋时代)。古罗马时代,先后经历王政(前753-前509年)、共和(前509-前27年)、帝国(前27-476年)三个阶段,存在长达一千多年。共和时期,罗马基本完成疆域扩张。帝国时期,成为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对应中国西汉末期至南朝宋建立)。西罗马帝国都城罗马,于公元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于1453年灭亡(对应中国明朝)。所谓欧洲的中世纪,就是指西罗马灭亡到东罗马灭亡的这一千年。公元962年至11世纪,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成为“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南部则为拜占庭帝国领土,直至11世纪诺曼人入侵意南部并建立王国。12-13世纪在意大利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瓦解,分裂成许多王国、公国、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领地。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意大利域内文化艺术空前繁荣。15世纪,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应运而生,16世纪在欧洲广泛传播。15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争夺亚平宁半岛斗争激化,导致了持续数十年的意大利战争。16世纪起,意大利大部分领土先后被法国、西班牙、奥匈帝国占领。18世纪意大利民族精神觉醒。19世纪民族复兴运动兴起,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1870年攻克罗马,完成领土统一。此后,意同其他欧洲列强进行殖民扩张竞争。一战时,获得了东北部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威尼斯·朱利亚和多德卡尼索斯等地区的领土。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执政,实行长达20余年的法西斯统治,其间包括入侵埃塞俄比亚、帮助佛朗哥在西班牙打内战和与希特勒德国结成罗马—柏林轴心国,随后卷入二战并沦为战败国。1946年全民公投废除君主立宪,同年7月12日组成共和国第一届政府。二战后,参加美国牵头制订的马歇尔计划,签署“大西洋公约”并积极参加欧洲一体化进程,系欧盟创始国之一。
意大利历史片段之一,戏说罗马的“王政、共和、帝国”:王政时期就是比较简单的君主制度,毕竟深受古希腊文明的影响,觉得不能君权独大,于是很快进入了共和国时期。从共和国就开始有点意思了,那个时候罗马是没有皇帝国王的,政权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方共同掌握。强大的罗马人开始在周边到处找茬,先是和非洲北部的迦太基城邦打了三次架,最后把人家灭了。然后又打了四次马其顿战争,把希腊灭了。接着征服了西亚和高卢地区,把地中海打成了内湖,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大国。罗马的共和制就这样维持了近500年,直到凯撒飒爽登场。本来执政官应该几年就换人,轮流坐庄,但凯撒当执政官当上瘾了,赖着不走,把自己变成了终身独裁官,原先一起玩耍的元老院瞬间变成老干部活动中心。本来掌握大权的元老院当然不爽,于是在公元前44年,密谋将他杀死了。凯撒被戳成马蜂窝之后,罗马内战四起,安东尼、雷必达和屋大维组成三巨头,平定了局势。安东尼这个人应该有所耳闻,他是著名的埃及艳后的情人。屋大维是凯撒的外甥,为了给舅舅报仇,把元老院干掉了一半,并且搞死了安东尼和雷必达,建立了“元首制”,成为罗马第一位皇帝,自此罗马共和国变成了罗马帝国。顺便说下,罗马人在地中海打打杀杀的时候,中国历史已经走过了春秋,打完了战国,建立了秦王朝,然后刘邦和项羽相爱相杀完,中华文明主线已经推进到西汉。古罗马帝国时期,文明突飞猛进,在文化、艺术和建筑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像开了外挂一样疯狂大兴土木,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很多古罗马遗迹,都是那时候建造的,比如罗马斗兽场、提图斯凯旋门和万神殿。
意大利历史片段之二,戏说西罗马和东罗马:罗马帝国越来越庞大,从西班牙到土耳其都是罗马的疆土,皇帝越来越忙。于是有个叫戴克里先的皇帝,把帝国分成了东西两半,分别由一对正副皇帝管理。可是这套制度问题很明显,一旦一个皇帝去世,其他三位会为接班人的问题大打出手。这混乱的局面最后被著名的君士坦丁大帝摆平了,恢复一个皇帝的制度才算告一段落。但这东西两部分毕竟分裂过,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最终罗马帝国还是一分为二成了东罗马和西罗马。东罗马基本在以土耳其为主的亚洲地区,有个更响亮的名字:拜占庭。从此东西罗马分道扬镳,命运截然不同,欧洲自此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罗马分裂后东罗马一直独善其身,西罗马却一直被日耳曼人攻打,最终灭亡,成为了若干个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小国家。中世纪这个阶段,东罗马没什么好说了,西罗马的土地上倒是发生了很多事情。日耳曼民族分支很多,其中一支法兰克人,建立了一个法兰克王国。本来只是众多小国里的一个,可是约在公元800年,大致中国唐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国王查理曼大帝。他几乎把所有的日耳曼国家都统一到了一起,继西罗马之后又成了整个西欧的皇帝。日耳曼人有个习俗,就是当爹的去世后,儿子们要平分家产,结果好不容易统一的法兰克王国又一下子碎成了西、中、东三块,分别变成了后来的法国、意大利和德国。
意大利这个罗马帝国的主场,可能当年太霸气了,此后两千年都夹在大国之间卖萌,没啥地位。而东法兰克慢慢成为德意志的雏形,约在公元960年,大致是中国的宋朝,东法兰克里出了个厉害的人物,叫奥托大帝。此人不仅统一了德意志,还没事就打打意大利,因为觉得自己和当年的罗马一样牛,干脆把德意志改名叫神圣罗马帝国,这是德意志第一次走上人生巅峰,也叫第一帝国。后来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就是从这个算起的,第二帝国是普鲁士时代,就是当年法国被打得写出《最后一课》的那个普鲁士。中世纪有个主旋律就是全民信教,都是基督教的脑残粉。罗马帝国早年,基督教还是个非主流社会团体,被镇压了好几次,比如前面提到的戴克里先皇帝就是著名镇压者。后来教会势力逐渐扩大,前面说过的君士坦丁大帝甚至直接皈依了基督教,也使得基督教彻底成为罗马国教。《米兰敕令》使得基督教合法化,同时还设了个统管所有基督教事务的领导,就是教皇。结果没多久西罗马挂了,公司虽然没了,但“产品经理”教皇依然继续干活。日耳曼人跑来当了老大,但身为野蛮人文化比较自卑,便想沾沾教皇的气场提升威望。比如查理曼大帝的老爹丕平就在意大利画了一个圈送给了教皇,也就是教皇国,到梵蒂冈时只剩一小块地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丕平献土。
收了好处自然高兴,于是教皇和新皇帝达成一致,开创了教皇和皇帝一个统治精神、一个统治世俗的传统。开始,两者互相依赖,教皇给皇帝加冕,皇帝给教皇加餐。宗教本身没有问题,但跑偏成了脑残粉就麻烦了,整个中世纪社会都处于蒙昧的状态,文化建设就是背圣经、艺术只画上帝一家的故事、科技进步全靠工匠精神、外交上就是消灭异教徒搞十字军东征打穆斯林,所以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一千年后,黑死病的爆发夺走了欧洲三分之一的生命,让人们意识到上帝好像并不管事。东罗马的灭亡使得很多学者带着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逃到了意大利,这样就让意大利人民有机会发现,原来罗马人在一千年之前已经如此牛了。全欧洲开始把对上帝的关注转移到自己身上,这就是伟大的文艺复兴。
意大利历史片段之三,回眸600年前话瘟疫: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瘟疫之一是所谓“黑死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鼠疫。鼠疫间接促使了东罗马帝国的崩溃。这场瘟疫是由人类历史上最早一次使用“生物武器”引发的。1346年,西征的蒙古军队包围黑海港口城市卡法(今费奥多西亚,属乌克兰),士兵把患鼠疫的死者尸体用投石机射入城内,城里鼠疫由此开始流行。卡法居民中的热那亚人从海上逃离,鼠疫也跟随他们传播到西西里,随后又传播到欧洲大陆。鼠疫传播的大致路径是:1347年9月攻陷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港口城市墨西拿,11月经水路传到北部的热那亚和法国地中海港口城市马赛,1348年1月攻陷威尼斯和比萨,1348年3月攻陷居于意大利中心位置的工商、文化重镇佛罗伦萨,并从此通过陆路和水路,辐射到欧洲各地,先后攻陷奥地利、法国、英国、德国,又血洗北欧、东欧,最后到达俄罗斯。在六年的时间里,疫情最为惨烈的是意大利。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性命。
意大利史书和电影:人们大都听过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或许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不说巴黎、伦敦或者其它城市呢?当看过些欧洲史后才会明白,罗马在古代欧洲的地位没有其它城市可比,甚至许多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都是从被罗马帝国统治开始的。而关于这段历史,最有名的著作无疑要数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和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纪录片可以观赏英国BBC的《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亡》。全片共六集,每集将近60分钟,跳跃性地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六个关键节点。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是一部旁白较多的电视剧。BBC斥巨资搭建了宏大的布景,聘请大批优秀演员,为人们再现出一幕幕戏剧性的历史场景。另外推荐三部电影,一部是茂文·勒鲁瓦执导的《暴君焚城录》,讲的是暴君尼禄为了自己建造新城的梦想偷偷下令在罗马城中纵火,并在随后嫁祸给基督教。不过现在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尼禄并未纵火,相反他还大力救火,但他确实借此镇压了基督教。另一部是安东尼·曼执导的电影《罗马帝国沦亡录》,准确地说它讲的是安东尼王朝的覆灭而非罗马帝国沦亡。第三部是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电影《角斗士》,比起上一部片子,这部电影演绎得更离奇,但值得一看的是片中的罗马竞技场,可以帮助人们领略当年的竞技场景。这部令人炫目的大场面电影,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多项大奖,影星罗素·克劳也因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让我们再从历史回到现实。
意大利自然资源贫乏,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等能源和大理石、粘土、汞以及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矿产资源。本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仅能满足4.5%和22%的国内市场需求,能源和主要工业原料供给依赖进口。
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欧洲第四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中小企业发达,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工商业发达,南方以农业为主,经济较为落后。意大利实体经济发达,是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制造业强国,各类中等技术含量的消费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但高技术产品相对较少。意大利是欧盟内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农业国,56%的土地属农业用地,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4%,农业企业约160万家,橄榄油、葡萄酒、番茄酱等农产品质量享誉世界,是欧盟内部获得“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和“传统特色产品保护”认证最多的国家。2010年,意大利葡萄酒产量超过法国,成为世界最大葡萄酒生产国,主要出口德国、美国和英国。
意大利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始终保持上升势头,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2/3,多数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品营销或供应有关。旅游业发达,是世界第五大旅游国,主要旅游城市包括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旅游从业人员约32万人。2018年意大利游客旅游人均5.5天,其中20.7%为境外旅游;外国游客在意消费约410亿欧元,同比增长6.1%;意大利游客海外消费255.68亿欧元,同比增长4.1%。意大利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但建设时期早,普遍较为陈旧,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也较发达。全国公路总长65.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计6661.3公里,铁路网总长19394公里。全国有352个港口,其中包括热那亚、那不勒斯、威尼斯、的里雅斯特、塔兰托、里窝那、锡拉库扎等19个主要大港。全国共有机场96座。
巨额赤字和公共债务一直是意经济的两大难题。1992年开始,意先后对国民劳动银行、意大利信贷银行和意大利商业银行以及伊利、埃尼、国家保险公司、国家电力公司、高速公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2011年,受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意主权债务形势一度十分严峻,此后,意政府实施一系列紧缩措施并推行结构性改革,主权债务问题逐步缓解。2015年,意大利通过积极推进内部结构性改革和充分利用外部有利因素,成功扭转了连续3年的经济衰退趋势。2017年经济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5%。2018年公债总额2.32万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2.1%。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1.75万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7万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9%,财政赤字率2.1%,失业率10.5%(数据来源:意大利国家统计局)。
对外贸易是意经济的主要支柱。外贸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40%以上。个人消费品、机械设备以及服务在国际市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2018年,意大利进出口总额8869亿欧元,同比增长4.3%。其中出口总额4628.99亿欧元,同比增长3.1%;进口总额约4239.98亿欧元,同比增长5.6%。意产品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出口商品种类非常齐全。主要以机械仪器、汽车、农产品加工、钢铁、化工化学、制药、家用电器、服装、制鞋、贵重金属等工业制成品为主。意国外市场主要为欧盟国家,占出口总量50%以上。近年来,意大利对世界其他地区市场出口份额逐渐增加,俄罗斯、日本、中国、巴西、美国、越南、北非、中东、南非等国家和地区都是意大利在非欧盟国家中的重要贸易伙伴。
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多年来意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2018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6%,14岁以下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至13.4%。2018年意大利新生儿44.9万人,比2017年减少9000人。人均寿命较长,男性平均80.8岁,女性平均85.2岁。
中国和意大利是亚欧大陆上的两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多以中国与意大利两大民族的交往为先导。早在公元前27年至公元166年期间,中国与罗马就已有人员往来。古罗马史学家弗罗鲁斯(Lucio Anneo Floro)提到,公元前27年,屋大维( )皇帝登基时有赛里斯(Seres,本意丝绸,引申为中国)使节来贺。中国史书记载,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敦(Marco )遣使通汉。两大文明古国间的商旅人文往来成为东西方交往的先驱。
公元13世纪,马可·波罗游历东方,将他的见闻写成了《马可·波罗游记》,第一次将中华文明介绍到欧洲。16世纪,利玛窦将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传入中国,成为“西学东渐”第一人。北京中华世纪坛有一幅大型浮雕,展示了对中国历史发展与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74位人物,其中只有两名外国人,一个是马可·波罗,另一个就是利玛窦。17世纪,意大利人卫匡国来到中国,成为欧洲早期最著名的汉学家,他对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研究十分深入,用拉丁文著有《中国上古史》、《中国新图志》、《论鞑靼之战》和《汉语语法》等书,是当时欧洲读者可见的关于中国的最权威的报导与评论。在卫匡国之后,到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与法国才超过意大利,成为对中国接触与研究更加深入的欧洲国家。
意大利是西方较早承认新中国和展开接触的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1970年11月6日,中国、意大利两国正式建交,此时,中美关系尚未解冻意大利锡拉库扎市,新中国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平稳、顺利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不断加深,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2004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增加,政治互信不断加强。意大利为西方改变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化优越感、西方文化中心论,以平等坦诚的态度来接近和理解中国起到了表率作用。中意同为东西方文明的优秀代表、同为热爱和平的国家,健康的中意关系是中欧关系前行的桥梁纽带和助推器,两国正在为共同铸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意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500亿美元。2018年,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为542.4亿美元,同比增长9.1%;中对意出口331.7亿美元,同比上升13.6%;进口2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国对意主要出口商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旅游用品及箱包、山羊绒、玩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塑料制品、医药品等。中国从意主要进口商品有:纺织机械、动物皮革、电视显像管、金属加工机床、橡胶或塑料加工机械、医药品、烟草加工机械、型模及金属铸造用型箱、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零附件、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等。近年来,中国企业及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意私有化进程,以并购、入股、合资等方式与意企业开展了良好合作。截至2019年2月,意在华投资项目共计6134个,实际使用投资73.6亿美元;中国对意直接投资存量23.8亿美元,主要涉及能源、高端制造、化工、体育等领域。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技术引进来源国。
文化是人们心灵沟通最好的媒介。文化交往是中意两国联系的重要基石,双方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密切,2020年两国互办旅游文化年。双方已在意合作建立12所孔子学院,39所孔子课堂。截至2019年2月,中意两国已建立94对友好省市和地区关系。双方执法安全合作良好。《中意刑事司法互助条约》和《中意引渡条约》于2015年生效,为中意司法执法和反腐追逃追赃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截至2018年已在意举行3轮警务联巡、在华举行2轮警务联巡。
中国较大数量的赴意移民开始于1990年代。目前,意大利约有23万华侨华人,已成为重要的旅意外侨群体之一。他们勤劳肯干、热爱和平,是中意经贸人文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例如,2000年前,中国市场上主要是法国和西班牙葡萄酒。在中国侨商推动下,已经有许多意大利品牌的葡萄酒打入中国市场。中国政府一贯要求和引导华侨遵守驻在国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希望他们在生存发展的同时为意大利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随着时间推移,华社对意大利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更加显现。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83年至1988年,意大利先后向中国援建了4座高水平的医疗急救中心,其中北京两个,上海和太原各一个。同时,意大利向成都援建1座儿童食品中心。1991年9月,意大利总理率先打破西方对华制裁,公开演讲“孤立中国是个极大的错误”,成为第一个到访北京的西方大国政府首脑。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疫情,意大利总理顶着压力访问北京,还邀请20多名中国专家在罗马举行了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级别研讨会。2008年,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第一支到达地震现场展开救援的西方大国专家团队是意大利队,意方还派遣多架专机运来大批救灾物资,并迅速在灾区建起了一所流动医院。2015年,中意双方从务实出发,派遣警察到对方国家重要城市值守巡逻,这是第一个和中国签署类似合作协议的国家。2019年,意大利顶住美国及西方盟国的压力,与中国正式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这是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西方大国,同时意大利也是率先支持中国华为参加本国5G网络建设的西方七国集团成员。
编者注:本微信公众号“十全斗”还撰写了《聊聊伊朗》、《聊聊缅甸》、《聊聊希腊》、《聊聊巴西》以及《聊聊印度》等介绍热点国家国情的聊聊系列文章,感兴趣的网友不妨关注。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仅供参考)
意大利锡拉库扎市,意大利有哪些主要港口
【主回答】
意大利主要港口有热那亚(GENOV)A 、安科纳() 、那不勒斯() 、拉斯佩齐亚(LA )
【扩展资料】
一、热那亚
热那亚(意大利语:,英语:Genoa),意大利最大商港和重要工业中心,利古里亚大区和同名省热那亚省的首府。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利古里亚海热那亚湾北岸。热那亚历史悠久,曾是海洋霸主热那亚共和国的首都,2004年热那亚被选为当年的“欧洲文化首都”。热那亚还是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小提琴大师尼科罗·帕格尼尼的家乡。热那亚及其所在的利古里亚海岸沿岸为著名旅游胜地。
二、安科纳
安科纳,是意大利中部滨亚得里亚海的港市,马尔凯大区的首府和最大的港口,有通向希腊和克罗地亚的海运,有关它的历史至少能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被流放的希腊人从锡拉库萨(西西里岛东南岸港市)至此定居。安科纳的名字来自古希腊语“肘”的词句,估计是描述科内罗山突出到海里的地理形状,并因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天然港口。
三、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又译那波利、拿坡里;意大利语:;那不勒斯语:Nàpule;英语:)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意大利锡拉库扎市,坎帕尼亚大区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城市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略低于100万。那不勒斯都会区有大约380万人人口,是仅次于米兰和罗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会区和欧洲第15大都会区。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该城风光绮丽,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维苏威火山位于那不勒斯市东南意大利锡拉库扎市,意大利有哪些主要港口,海拔高度1281米。它是座活火山,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庞贝古城。火山附近建有观测站。那不勒斯最秀丽的地方是风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亚海岸,这里的日出景色十分美丽,隔着那不勒斯湾,可以眺望到维苏威火山。那不勒斯王宫建于17世纪,曾是总督和国王的寓所,现为国立图书馆、新堡和国家美术馆。
那不勒斯始于前600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美食而著称,那不勒斯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其存在的2500余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市为古希腊人所创建,在“大希腊”中扮演重要角色;后来,罗马人、诺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该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曾经是波旁王朝统治的两西西里王国的首都,直到意大利统一。
此外意甲球队那不勒斯在2014到2015赛季的意甲排名第5。
四、拉斯佩齐亚
拉斯佩齐亚(意大利语:La )是意大利中北部的港口城市。位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东南端利古里亚海的斯佩齐亚湾顶端,西北距热那亚80公里。是拉斯佩齐亚省的省会,面积51.74平方公里,人口95,303人(2011年)。工业以造船(包括舰艇制造)、炼油与机械为主。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港。意大利主要海军基地,并建有海军兵工厂。
意大利锡拉库扎市,名人简作品
萨福(,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一般认为她出生于莱斯沃斯岛一贵族家庭。丰盛的财富使她能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她选择了在当时的文化中心勒斯博()岛上专攻艺术。她的父亲喜好诗歌,在父亲的熏陶下,萨福也迷上了吟诗写作。她是第一人描述个人的爱情和失恋的诗人。
青年时期曾被逐出故乡,原因可能同当地的政治斗争有关。被允许返回后,曾开设女子学堂。古代流传过不少有损于她的声誉的说法,但从一些材料看,她实际上很受乡人敬重。 萨福出生于贵族世家。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是在莱斯沃斯岛上度过的。
莱斯沃斯公元前7世纪曾是一个文化中心,该岛现名米蒂利尼。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是在莱斯沃斯岛上度过的。她在富庶的莱斯沃斯岛上享受自由、闲暇和宁静的时光,过着精致奢华的生活。但青年时期因卷入了一起推翻执政王事件而被放逐到意大利北部的西西里岛。在忧郁、流亡的生涯中,她嫁给了一位富有的名叫瑟塞勒斯的富商西西里男子,育有一女,名叫克雷斯。
不久意大利锡拉库扎市,名人简作品,她丈夫去世,留下大笔财产。她在西西里岛上过着平静优渥的生活。这时,她开始创作诗歌,诗篇从西西里岛传出使她名声远播。等她回到莱斯沃斯岛已是一位无可匹敌的诗人了。那时她约为二十多岁,风华正茂。
在莱斯沃斯岛上她创办女子学校,教授诗歌、音乐、仪态,甚至美容和服饰。许多人慕名而来,贵族把自己的女儿送往该校。她喜欢这些年轻美丽的女孩免联考在职研究生,不仅教授她们诗歌与音乐,闲暇之余热情教授她们恋爱艺术。心中的诗情在朝夕相处中转化为深深的爱恋,使她与女弟子们在那片芬芳之地上绽放出艳丽的同性之爱的花朵。从而使萨福的名字成为现代女同性之爱的象征。
现代英语(女同性恋)一词就是来源于(莱斯沃斯岛)。她的许多诗篇都是对女弟子学成离别或嫁为人妇时表达相思之情的赠诗。诗人曾造访意大利锡拉库扎市时,该市曾树起一座雕像以示敬意。诗人还因担任一所希腊女子精修学校的校长而闻名遐迩。诗人诗作的对象很可能就是诗人的弟子。
萨福是一位创造出了自己特有诗体的抒情诗人意大利锡拉库扎市,这种诗体被称作“萨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