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米滕杜·帕利特7月6日在中国日报刊文指出,中国向这一目标迈进,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中共引领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
帕利特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一直致力于让中国旧貌变新颜。前50年的不懈努力,在后50年结出丰硕成果。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免联考在职研究生,中国在去年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并让人民收入大幅提升。”
他分析指出,对外一体化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高效制造各种出口产品,从而在全球主要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在此过程中,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工业经济体。多来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近18%。”
在帕利特看来,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化之际,中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分歧让位于更加单极化的世界秩序,并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经济机构的发展。这就让中国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
他认为,当前世界秩序正在朝着更加多极化的格局发展,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外国专家:中共百年奋斗目标对世界至关重要,中国将需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秩序中朝着自己的目标和雄心前进。
中共与时俱进调整策略
文章指出,新冠疫情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改变了国家和企业对全球经济及其未来方向的看法,加速了数字化实践,并让公共卫生管理和贸易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必须走在前列。
帕利特注意到,中国一直在改变应对疫情的策略,这一点可以从“双循环”发展模式等看出来。中国面临的挑战是,未来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政策空间内实现更大的经济社会目标。
他分析指出,随着中国共产党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世界各国将关注这对中国整体经济政策轨迹而言意味着什么。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对世界至关重要,其他主要经济体很难与中国“脱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将意味着什么?
在帕利特看来,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改善国计民生。在上一波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将提高本国民众生活水平与改善世界其他地区民众的生活相结合。当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世界仍然对中国寄予厚望。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学者:印度正在向西方靠拢
参考消息3月22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3月19日发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问题研究所所长、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前委员C·拉贾·莫汉的文章,题为《印度讨好西方》,全文摘编如下:
上周在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举行的首次“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称“四方对话已经成熟”,彰显出印度不再不情愿在全球领域、包括在安全领域与西方合作,该国的世界观发生了决定性转变。
长期以来,印度世界观的特点是不结盟理念及其战略自主,对二战后的各式西方联盟敬而远之。但如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学者:印度正在向西方靠拢,由于亚洲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印度对其国家利益有了清醒认识以及连续几任美国总统卓有成效的努力,印度越来越向西方靠拢。
印度可能会很快与之联合的西方机制不止“四方安全对话”一家。新德里今后将与众多西方论坛展开交往,包括七国集团和五眼联盟。英国已邀请印度参加今夏在伦敦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
现如今在华盛顿,围绕建立以美国为首的技术联盟来减轻西方对中国的依赖已有多种想法。在四方峰会上披露的两项倡议——核心技术工作组和东南亚疫苗供应倡议——说明,印度有望在美国及其伙伴可信赖的技术供应链中发挥作用。
诚然,印度与西方机制进行接触并不新鲜。印度在1947年加入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但前提是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确认了这个论坛在战后世界不再具有维护安全职能。拒不加入军事联盟是印度不结盟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印度过去30年里的国际关系一直是在缓慢但明确地走向与美国和西方合作。“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不仅是这一漫长轨迹的顶点,也是一大迈进。
冷战结束后的印度经济改革以及印度超级大国伙伴苏联的解体为新德里和华盛顿重建联系创造了基础。但是,华盛顿热衷于克什米尔问题和推进印度无核化的态度给新德里带来难题。新德里随后加入了俄罗斯提出的俄中印战略三角倡议,最终在巴西和南非加入后发展成为“金砖国家”论坛。
2014年出任印度总理的莫迪开始逆转新德里对与华盛顿深化伙伴关系的抵制。他在2016年向美国国会发表讲话时称印度对与美国交往的“历史性犹豫不决”已经结束,这番话绝非华丽的辞藻而已。
除了与美国的关系,莫迪还重振印度在英联邦的战略利益,加强与欧盟的联系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并加入欧洲的多边主义联盟。
有两个因素促成了这一点。首先,莫迪不像他自己政党里的民族主义者和中左政治力量那样背负着反西方意识形态的包袱,他关于印度需要与美国和西方建立更有成效关系的判断根植于简单的国家利益考量。
其次,历任美国总统功不可没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包括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当犹豫不决的新德里在与反西方思想进行斗争的时候,他们一直锲而不舍。拜登似乎决心再接再厉。
虽然花了很长时间,但印度可能会重新成为西方在东方的天然伙伴。
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才聚新重庆 共创新未来
2024年11月23日上午,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
这是一场以“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为主题的大会,是一次重庆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本次大会历时两天,签约引进了紧缺优秀人才3925名,签约项目总数253个、总投资额达510亿元。
面向未来 共享新机遇
开幕式上,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讲话并宣布开幕。
袁家军说,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突出,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当前,重庆正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谋深做实抓手载体,聚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以城带乡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袁家军指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为海内外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丰富场景和广阔舞台。我们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创新政策集聚人才,迭代杰出人才引育计划,优化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博士后“倍增计划”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深化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行动,完善巴渝工匠培育体系。以最好平台成就人才,加快打造金凤、明月湖、嘉陵江、广阳湾四大重庆实验室,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建立产学研联盟。以最优生态支持人才,持续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效能,加快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建好用好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让各类人才创新无限、创业无忧、创有所成。以最活机制赋能人才,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构建科研成果和企业需求常态发布对接机制,进一步打通人才激励、评价、流动体制机制障碍。以最佳服务关爱人才,迭代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体系,拓展“渝才荟”平台功能,为各类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创造优良条件。重庆诚挚邀请广大人才走进重庆、牵手重庆,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共享时代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本次大会充分彰显了重庆以一域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的责任担当,呈现了重庆创新创造活力迸发、应用场景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展现了重庆渴求人才、礼敬人才、成就人才的真情实意。”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重庆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阚吉林介绍,大会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和收获:一是聚焦主题主线,服务了大战略;二是突出向“新”而行,落地了新成果;三是紧扣开放合作,扩大了朋友圈;四是坚持惠才有感,涵养了好生态。
以会引才 注入新活力
11月23日下午,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人才高质量发展重庆峰会举行,首次发布了《西部地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清单(2024)》,清单汇聚了309家单位的1305个核心岗位需求,实现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重庆将以西部地区人才协同发展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建立引才协同机制,组建引才联盟,共办跨区域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精准引进人才;建立协同服务机制,推进医疗、交通、文旅等服务对等互认,全力支持人才到西部干事创业;建立人才信息共享机制,绘制西部地区‘人才图谱’,适时发布产业人才指数,用好各方资源,实现共赢。”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除此以外,西部人才峰会还签署了《西部地区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才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为西部协作引才协议》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才聚新重庆 共创新未来,为“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中心揭牌,为西部地区人才工作交流推介案例颁证。
主办方表示,西部人才峰会的召开是展示西部地区人才发展优良环境的重要窗口,是深化西部地区人才工作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合作对接。
同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西部地区联合引才活动圆满落幕。
“我们更看重求职者自主研究情况,以及所研究专业与我们需求的契合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招聘负责人表示。
此次西部地区联合引才活动,共吸引3800余人入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85人,为西部地区优质企事业单位与青年人才资源搭建了供需对接桥梁。未来,重庆还将尝试联合西部其他省区市探索共建青年人才交流服务平台,为西部地区青年人才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以才兴业 汇聚新动能
11月23日至24日,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主体活动之一,空天信息产业人才发展大会举行。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院长王家功看来,重庆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在‘天时’上,21世纪发展空天信息产业,离不开先进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支撑,重庆正聚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先进材料是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是6大千亿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这为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地利’上,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身,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为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场景和应用场景;在‘人和’上,今年10月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印发,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导向和支持。”王家功表示。
空天信息产业人才发展大会现场,重庆卓越工程师(空天信息)培养联盟成立,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共计24家。该联盟将围绕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要求,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平台,依托实习实训、专业实践、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卓越工程师培育机制,为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产业引才育才的不仅是空天信息领域。在23日举办的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生命科学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上,也进行了多项签约,围绕创新药物、精准医疗、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面向人才和创新团队推介重庆科研、平台、人才等政策,助推全市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更多突破。
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新材料产业国际人才合作洽谈会上,作为“重庆新材料高地”的重庆市长寿区,以会为媒,围绕新材料产业领域积极引才。当前,长寿区已正式启动创建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园区建成后,将为博士后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同时,园区将强化平台引领,助力博士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商业项目,为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以赛聚智 破解大难题
11月22日,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2024年度决赛在重庆举行。
大赛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赛事活动之一,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绿色环保、综合领域等8个专业领域。
“举办大赛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一批技术难题、激活一批资源力量、落地一批优质项目、集聚一批工程师人才,让世界技术难题在重庆找到解决方案。”卓越工程师大赛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重庆已连续举办三届卓越工程师大赛,累计38个国家(地区)3780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工程师作为创新领域的有生力量,在创新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到处都是智慧碰撞,随时可见思想火花。
11月22日,“兴渝杯”国际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决赛在重庆举行,来自全球的30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同台竞技,四川大学的“新一代战略性新兴高端膜材料”项目斩获一等奖。
“兴渝杯”国际创新创业项目大赛是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为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搭建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实效化的一体式交流合作平台。同时,项目落地转化也在同步进行:大赛计划引进项目65个,目前已意向引进67个,涉及资金59.72亿元。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重庆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积极营造最优人才生态。
重庆满满的诚意、务实的举措、良好的氛围,向更多人才传递出一个信号:选择重庆就是选择机遇,拥抱重庆就是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