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从事企业及公司计算机(网络)、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维护、IT等方面的专业员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机构中从事IT风控等高级管理人员;传统IT行业中正在或者已经在互联网金融有所拓展的公司技术中层或高管;有志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技术人才;
3、参加课程班学习并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培养方向及目标
1、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熟悉“互联网+”行业的网络信息工程、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金融计算。深入了解把握“互联网+”行业把控相关风险的专业人才。
2、帮助学员建立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厚实功底,特别着重很强的实践应用技能、 项目管理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技能提升。
3、发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跨学科优势,打造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企业金融筹资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专业。主要面向各类从事或者具有互联网综合性支付平台或业务的公司、从事或者具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各类金融机构等工作人员及有志于从事互联网金融、信息化资源建设、开发和管理者。培养基础宽厚、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从事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1、报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的人员,可到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深圳, 联系方法见课程班联系方式)索取招生简章,咨询有关问题,进行报名登记。
2、报名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10 日至 9 月 20 日;
3、报名方式:现场报名。
四、资格审查及确认
1、我院(系)将对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按招生条件进行资格审查。报名人员须提交的材料:①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②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报名人员应在我院(系)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丽水路2199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栋120房间(0755-)提交报名材料,进行资格确认。
五、业务考核及录取
1、审核资料后,择优录取。
2、将初步录取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必修课(8 门,共 24学分):
1、互联网金融与技术 2、网络、群体与市场 3、互联网大数据分析
4、算法分析和复杂性理论 5、高等计算机体系结构 6、面对对象程序设计
7、商业大数据分析 8、实证金融
(二)选修课程 (4 门,共 9 学分):
1、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 2、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3、大数据信息存储与管理 4、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三)、其他拟开设的课程:大数据与金融计算、研发项目管理、人力资源与人力行为学等
(四)、同等学力计算机综合考试考前辅导(全国首家)
七、部分师资介绍
李晓明 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有在职研究生吗,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电气工程荣誉学社Eta Kappa Nu 社员香港中文大学有在职研究生吗,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深圳) 2017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互联网金融与技术方向)在职硕士研究生班 招生简章,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并行计算和web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计算机科学与社 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很感兴趣。从1999年开始,李晓明先后两次作为课 题负责人参与国家973项目,李晓明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以及若干次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多项发明专利。
张盛东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获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分别在原航空部625研究所、原电子部 55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内外若干大型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十余年。2002年8月加入北京大学信息科 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系。已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英文论文130余篇, 申请中外发明专利80余项,已获授权40项。目前任北京大学有源显示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TFT与先进显示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任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研究院副院长。
朱跃生 教授、博导。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通信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1、宽带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2、大数据特征分析及安全技术;3、新媒体信号处理及版权保护技术。导师与研究领域、方向:无线电技术工学学士、电路与系统工学硕士、电子工程哲学博士, 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深圳宽带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云计算产业协会副会长,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国际标准组织ISO/IEC/SC6 中国归口单位专家组成员,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标准专家组成员,深圳信息化专家委委员,深圳医疗信息化专家组委员。曾获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现从事通信与信息安全、数字媒体通信、数字家庭网络、音视频信号处理、无线移动通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肖臻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教授,博导。“百人计划”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王腾蛟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副主任、先进技术研究院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分会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委员。2006年当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2年1月以优异 成绩提前半年(共两年半)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晋升为教授。期间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工学院 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互联网舆情分析”、“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方面研究与开发工作。
李挥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博士,广东省粤教云计划总体组专家, 深圳市发改委融合网络播控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市科创委云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进网络技术实验室主任。2009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地方领军”人才。研究方向:1.云计算及大数据; 2.金融工程与大数据; 3.三网合一流媒体云及教育云; 4.下一代网络体系及路由交换;5.分布式存储系统及网络编码理论;
罗英伟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教授,博导;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双聘教授。IEEE会员,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普及工委、系统软件专委、体系结构专委委员,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虚拟化和地理信息系统。主持的北京大学《计算概论》课程入选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并获得2008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网络存储与系统虚拟化技术》课程入选2009年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
汪小林,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虚拟化、地理信息系统。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虚拟机管理器与操作系统的特征交互研究”、863 计划项目“软件服务质量特征组合的协同策略及其质量评估”、教育部-Intel 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面向私密信息保护的终端与云端协同”、Intel 大学合作项目“ Multi Host”等项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 计划、863 计划以及其他横向项目等1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 余篇,其中SCI 收录10 余篇,EI 收录30 余篇,出版教材1 部,译著3 部,申请软件著作权3 项,申请专利10 余项,授权5 项。曾获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2008 年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 年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0)等。所参加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土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信息系统及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分别入选2000 年和2001 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沈海鹏 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港大商学院“商业信息分析硕士”项目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学博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统计与运筹学系终身教授,美国统计学会院士、国际统计研究院当选理事,近五年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在美任教期间,多名博士毕业生在常青藤联盟高校任教。2015年加入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现任创新与信息管理系终身教授兼系主任,从事高纬数据分析方法论及其在互联网商业医疗领域的交叉研究。作为唯一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主要负责人承担了10个国际(美国,欧盟,中国,香港)的科研项目,获得科研经费300多万美元,经费来源包括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总统“”基金、美国医学会、欧盟希腊科技部、施乐研究基金会等等。
欧阳良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2004年,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金融学方向哲学博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研究领域:金融衍生品、私募股权、资本市场。主讲研究生课程:金融工程学,投资基金管理,行为金融学及投资银行学;主讲EDP及EMBA课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及对冲基金策略,曾在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及南京大学等多家大学讲授。
雷凯 北京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1999 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深圳市云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副主任、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深圳)互联网信息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2005年1月至今)、院长助理(2010年11月至今),计算机学会 (深圳)学术委员。
邹月娴 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1985)、工学硕士(1990)学位,2000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现代信号与数据处理实验室主任(2006-)、深圳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2012-),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地方级人才,2009),为广东省、深圳市科技专家委专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基于深度网络、稀疏表示理论的模式识别理论和应用;2)智能听觉感知技术理论与方法;3)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
李险峰 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获学士学位。1995年至2000年在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任工程师、系统开发部助理主任,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与网络系统建设。2001年至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研究方向为实时嵌入式系统,获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发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从事通用微处理器及片上系统SoC设计,曾领导模拟器及计算机性能评测团队。200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作,2009年开始任副教授,同年获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地方级领军人才)。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实时嵌入式系统、移动智能终端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低功耗系统技术。
陈薇 副教授。主要从事非结构化数据管理、Web信息提取集成和数据挖掘、互联网舆情研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在Web信息管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科学领域的国际著名学术会议与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李大刚 助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2010年毕业于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具体研究异种网环境下移动性的相关问题。加入北大深研院前在鲁汶大学开展移动环境下流量控制方面的博士后工作。现在的研究兴趣在云存储系统和未来互联网架构。现为IEEE 通信学会会员,ACM会员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深圳AC委员、学术委员会秘书。曾担任多个国际会议和期刊的审稿人,发表SCI/EI收录的国际会议和期刊论文数十篇。
彭宜钟 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副研究员。担任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齐竹云 高级工程师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常年负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内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相关培训,培训学员六界共计两百余人。科技项目方面:曾带领30人规模的团队完成航天型号软件研制任务,组织并监督各类创新及技术改进项目的规划及实施工作;曾作为航天软件非嵌入式基础平台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航天软件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形成航天型号控制类软件产品型谱和产品目录;完成三大类重用构件,两型重用框架及四个重用产品的研制;完成国家型号软件研制任务10余项,参与十一五期间重大专项核高基课题研制。获得奖项: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神箭”金牌班组,并获北京市“北京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2010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2012年全军武器装备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院级奖励10项,专利3项。
八、教学方法及考试
1、教学方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发讲授提纲和教材,规定必读与参考书,每半年时间讲授3-4门专业课,利用业余时间上课(周六、周日或该周工作日晚上)。
2、考试方式:(1)、录取时确定了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资格的人员,7门必修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闭卷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其它课程由信息工程学院组织考试。(2)、不申请学位的人员,全部课程由各院系组织考试。
九、学习年限及收费
1、学习年限为一年半。
2、学费为70000元,在第一年入学注册时交 40000元和第二学年开学时交 30000 元,分二次交清。学员注册缴费后如中途退学不再退费。学费只含上课费和正常组织的考试费,不包括申请学位人员进入论文阶段后的费用(9000元)以及国家同等学力考试辅导费用(自愿参加并收取)。
十、学员结业及证书
1、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60分以上)即可结业。
2、结业学员名单和成绩报经研究生院审查核准后,颁发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盖章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十一、申请学位及办法
1、申请学位按照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关于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规定办理。
2、拟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须在报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同时提出申请,我院(系)将按照在职申请学位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
3、课程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为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
4、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和综合考试,费用按规定由学员交纳。
5、我院(系)将为学员安排教师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