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育英才 服务社会
数字时代的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岭大)以提供优质教育为使命,其为学生开办的全方位课程是建基于可以成就未来的创新研究。紧密的师生关系、充满活力的校园住宿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主动的社区服务、涉猎广泛的职场经验、遍布全球的校友网络和影响力,以及各式各样的全球学习机会 ,都使大学的教育模式变得更加完整。从偏重博雅教育逐渐演变至范畴更广的优质教育,确保大学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见多识广、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岭南大学数据科学学院(SDS)开创了全面的数据科学教育,将技术培训与案例研究、道德反思和战略思维相结合。该课程不仅旨在培养技术专业知识,还旨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沟通和领导能力。SDS将使毕业生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复杂的分析需求,培养领导者和创新者,引导香港和大湾区走向更加数据化的未来。博雅教育基金确保毕业生能够驾驭数据和社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他们能够推动香港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数据素养的社会。
聚焦人工智能 探寻前沿科技
岭南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推出的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项目,是全国首创专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而设立的修课式研究生课程。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AI视野和科技赋能思维的博雅型科技领军人才,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推动行业变革与升级。
课程通过探索AI前沿技术与核心知识,提升学员的学识深度和战略思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趋势,引领时代潮流。
核心理念
知识:本课程提供丰富的AI基础理论与概念框架,通过严谨的学术培养和深度研究,助力学员夯实专业根基,掌握前沿理论。
视野:融合全球化视角,围绕智能变革和数字化趋势展开深入研讨,培养学员以战略眼光洞察行业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脉搏。
实践:以实践为核心,课程紧密结合产业需求,鼓励学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赋能行业,推动商业与社会智能化升级。
课程特色
精英学员 深度交流
汇聚多领域卓越领袖与专家,小班制教学营造高质量互动体验,提供优质平台促进人际交流,共创AI未来。
严谨研学 扎实基础
以学术要求为基准,通过系统训练,帮助学员深耕AI基础知识与先进学术,锤炼研究分析能力与战略基础。
顶尖师资 排名前列
汇聚多位斯坦福前2%学者与优秀教授,融合顶尖学术视野与丰富的行业经验,提供权威指导香港大学商业学院,2月17日 | 香港岭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项目(修课式)说明会开放预约,成就卓越。
产学结合 聚力共创
立足AI前沿,关注产业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学员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创新生产力,推动产业赋能。
导师匹配 量身定制
导师匹配机制,确保学员获得个性化指导和建议香港大学商业学院,结合个人需求和发展方向,提供针对性辅导和解答。
课程安排
修读语言:
中文班:行业经验主导,研究项目紧密结合企业目标和行业应用。
英文班:学术经验主导,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研究机构与产业发展。
修读学制:
全日制3-5年 非全日制5-7年
注:中文班针对在职人员,每月进行为期四天左右的集中授课。英文班常规时间授课。中英文班进度同步,学术标准一致。
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
项目说明会
直播内容
解锁岭大数据科学学院
多元硕博课程全景解读
招生政策详解报考指南解析
岭大人工智能研究博士课程总监俞丽莎教授将全面细致地解读项目的发展情况和招生政策,从项目特色、课程体系、学制安排、招生条件、招生计划以及奖学金设置等方面,让您了解项目的政策、优势,深入了解在项目中学习、研究可获得的丰富发展机会,为您的学术之路提供精准指引。
硕博课程齐聚 学术风采共现
除人工智能研究博士课程(DAIS)外,本次宣讲会还将带来六大硕士/博士课程介绍,无论你是渴望在应用领域大展拳脚,还是立志在学术前沿深耕,都能在这六大课程中找到契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开启职业发展的全新篇章。
宣讲课程包括:
1.人工智能研究博士课程(DAIS)
2.人工智能与商业分析理学硕士课程()
3.数据科学理学硕士课程(MScDS)
4.工业数据分析理学硕士学位()
5.智慧城市科技与应用理学硕士学位()
6.高级数据科学研究硕士学位()
7.数据科学哲学硕士/博士学位课程(MPhil/PhD in Data )
聚焦课程疑问 现场专业答疑
俞丽莎教授将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院课程的深入了解,为大家提供专业、详尽的解答,根据个人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大家拨开迷雾,明晰方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学术选择。
扫码预约直播
开启职业发展新篇章
美好同行 共见未来
梦想乘云而上,未来并肩领航。岭南大学数据科学学院硕博项目正敞开大门,等待志同道合的你,携手探索学术的无垠天地,共同铸就辉煌未来!
香港大学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区别,走进港大法律学院:Shahla Ali教授的分享
Ali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教授、副院长(国际)
仲裁和争议解决法学硕士项目主任
研究方向
亚太地区治理与发展
跨境争议解决
2022.3
前 言
Ali (夏兰)教授是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副院长(国际),也是仲裁和争议解决法学硕士项目主任。她重点研究亚太地区的治理、发展和跨境争议解决领域的问题。她在、HKIAC、KCAB和SIAC均担任双语仲裁员(英文及中文)。
Ali教授积极参与区域性与全球性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例如,她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国际金融中心、世界银行及联合国合作,处理与诉诸司法、和平进程谈判培训、金融争议解决和土地使用冲突解决有关的问题。她曾在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调解名册、跨国仲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贸易法委员会第二工作组和国际律师协会的投资者——国家调解规则起草委员会任职。在香港,她曾担任香港律政司调解监管框架小组委员会、香港金融争议解决委员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女性国际仲裁委员会和亚太调解论坛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Ali教授的工作强调了权力下放、法律协调和区域多样性在跨境争议解决系统设计中的作用。她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跨国争端解决规范的形成》(Elgar出版社,2021年)、《法院调解机制改革》(Elgar出版社,2018 年)、《灾难治理》(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 年)、《消费者金融纠纷解决的比较法研究》(剑桥大学出版社,2013 年)和《亚太地区争议解决》(出版社,2010 年)。 Ali教授的研究为亚太地区的法律发展提供了参考,并有力促进了比较争端解决机制的跨学科研究。
在加入香港大学之前, Ali教授曾在Baker & 律师事务所的国际贸易组担任律师。她拥有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和中文学士学位,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和社会政策的博士学位。她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民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职务。 Ali教授非常乐意指导研究比较争议解决、法律与发展、国际仲裁、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和自然资源治理等领域的研究生。
本文以 Ali教授于2022年2月接受采访,分享个人的学术科研、人生经历和建议为基础,进行了文字整理,采访片段请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欢迎发表视频弹幕评论,亦欢迎在文末“点击原文”访问法律学院官网阅读相关英文采访内容。
① 教学经历
被多元的港大法律学院吸引
Ali教授说她之所以选择在香港大学任教,是因为她始终为”地球只是一个国家,人类是它的公民”的理念所鼓舞。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香港始终是一个独特的东西方结合点。在90年代,Ali教授高中毕业后,在中国大陆待了几年,后来于千禧年回国读研究生。但她深深地被与中国大陆朋友的友谊、后者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进步的关切所打动。她还有个中文名字——夏兰。因此当她有机会在香港教书时,她非常高兴能够重回此地。
同时,香港大学法律学院为香港乃至全球的法律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院系之一。对学者而言,它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场所。在研究、教学和交流方面,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有超过120个全球合作伙伴,这也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环境。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学生们也高度专注于学业,勤奋,聪明。他们关心正义,关心自己和社区的发展。香港和所有国家的青年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时期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她们正在为未来服务于社会做准备。青年人的适应性、活力和热情使他们处于独特的地位,可以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法律学院在帮助激发年轻人的潜力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港大法律学院的学生们合作开发了一个网络工具,它能够帮助租户和房东达成公平的租赁协议。学生们也为涉及合同和商业纠纷、监护问题、养老和雇佣关系等案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Ali教授最有成就感的经历是看到她的学生毕业后香港大学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区别,利用自身技能为促进社会福利做出了贡献。有些学生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公共和私营法律部门工作,有些学生在肯尼亚的大学任教,有些学生在红十字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工作,有些学生在仲裁机构工作,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疫情期间,Ali教授对学生们迅速适应在线教学模式的学习能力也深有感触。Ali教授也一直坚持使用白板和分组讨论室来还原线下课堂的互动动态。
② 工作与生活
专注认真,坚持热爱
当被问及面对繁忙和多种职务和事项,发表著作、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同时担任行政教学任务,如何做好时间上的平衡取得现在的成就时, Ali谦虚地表示这归功于高度自律的工作习惯。她坚持每天早上留出时间进行研究,而她也很享受研究工作,乐于发现并研究问题。在加入港大之前,她曾在贝克-麦肯锡公司的国际贸易组担任律师。被问及法学教师与律师之间的区别时,她谈到,法律实践和教学都是伟大的职业。作为一个法律从业者,她喜欢团队合作,以及帮助个人解决独特的问题。港大教授这一职业使她得以自由从事研究工作,并能在与学生工作之时学到新知识。
关于男女平等问题, Ali教授认为,当我们试图应用男女平等的原则时,所有部门和职业以及各国的妇女都在挣扎。在有记录的人类历史上,大约5000年历程中,妇女的自身发展权益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几个世纪以来,妇女普遍没有被视为平等的人,她们被视为私有物品,被当作商品进行交易,并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人类活动的狭窄领域。当前,幸运的是,在过去的数百年里,随着平等教育机会的增加,妇女在所有领域都展现出自身的能力。但是,我们仍然有长达数千年的关于妇女商品价值的假设需要挑战。这也帮助Ali教授反思这一平等原则,并质疑一些过时的假设——包括Ali教授自己和对如何超越传统基于性别进行职能分配的看法。Ali教授认为这不仅对女性,也对男性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其结果是,男性和女性都有更大的空间来表达更广泛的能力和实力。据Ali教授所知,人类世界被描述为一只有两个翅膀的鸟,一个是女人,另一个是男人,直到两者都得到平等发展,这只鸟才能飞。只有实现了平等,人类才能进步。Ali教授相信香港大学法律系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拥有一位出色的院长正在协助大家处理这些问题。
在空闲时间, Ali教授会和家人去户外骑公路自行车。他们会在早上5:30左右出发,她认为这是观察香港的一种新的视角并且能够享受着柠檬草和蓝花楹混杂着的芳香,沁人心脾。Ali教授还会和邻居们一道,举办邻里儿童和青少年班,从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相互支持和增进友谊的空间。她认为,每个人都像一个 “富含不可估量宝石的矿山”,只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空间,她们能够自我发展出宝贵的个人品质,如正义、慷慨,并反哺社区。 Ali教授乐见于不同群体共同努力点滴行动,帮助彼此和社区进步。
Ali教授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巴哈欧拉写的《确信之书》,它涉及到寻找真理的问题以及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障碍。另一本书是罗伯特·赖特的《非零:人类命运的逻辑》,作者的工作侧重于经验性研究,在这本书中作者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如何通过合作来实现的。
③ 研究与建议
合作共赢,不忘初心
Ali教授认为,正如在自然界中一样,分裂导致瓦解与溃败,团结是生命成长和进步的基石。因此,她始终对学习全球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感兴趣。而中国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所以她的研究经常专注于大中国地区争端解决体系的演变。她也有兴趣了解群体如何达成共同决策。这种兴趣的灵感来自于以下想法:“人唯行正义,方可达其真正地位;人唯凭团结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才会保有力量;人唯借磋商,始能获得安乐福祉。” (巴哈欧拉)
作为、HKIAC、KCAB和SIAC的双语仲裁员, Ali教授认为,主要的仲裁机构在实践中的相似性在增加,但各自还是提供了不同的实践,供大家从中学习和受益。在”解决亚太地区争端”这一个研究项目中,她发现不同仲裁机构之间,实体法的相似性和实践的多样性日益增强,这归功于《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结构的灵活性,从而允许各国根据地区情况选择加入或退出各种条款。她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韩国商事仲裁院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都保持着积极良好的合作经历。她认为,总体而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供了一个精简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争端解决方法,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则为复杂的多方案件提供了独特的工具。而香港大学的法学硕士学生们有机会通过学习核心课程,并达到指定的成绩分数线,获得包括CIArb在内的各类全球和区域性仲裁机构认证的资质。
在谈及当前大湾区发展议题中,Ali教授透露自己曾有幸访问深圳国际仲裁院,并对其设施和为大湾区服务的愿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仲裁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指着窗户,介绍其朝向两个地区——一个到澳门,另一个到香港。Ali教授认为香港律师有机会通过大湾区律师资格考试从而在大湾区工作,而调解员和仲裁员通常是在一段时间的实际案例经验积累后,也可以通过满足不同仲裁机构的资格要求而分别获得在大湾区执业的资格。
对于博士生来说,Ali教授建议思考一个激励自己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应当尽可能对更广泛的社会有益处。在研究中,既要考虑法律意义,也要考虑相关的基本原则。对继续学习的学生们而言,她建议寻找自己擅长并喜爱的领域并不断深入,从事有益社会的工作,并不断寻找开放的大门。
最后,作为仲裁和争端解决项目主任, Ali教授期待见到新一批的学生,他们通常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和教育背景。对潜在的申请人或学生而言,Ali教授非常欢迎大家了解法律学院的项目。欢迎点击法律学院的官网以及ADR项目官网()了解更多资讯。如有任何问题,也十分欢迎与法律学院联系。
往期推荐
法律学院简介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创立于1969年,本院教师来自多个司法区域,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新西兰、意大利以至印度、台湾地区及中国内地。本院法学士与双学位的收生成绩在香港大学的本科课程都位列前排,法律博士项目(JD)也吸纳不少精英报读;法学硕士(LLM)课程自1989年推出以来提供多项专业、领先的法律课程,以满足迅速变化的全球环境的需求。1997年起,学院提供普通法硕士(MCL)课程香港大学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区别,走进港大法律学院:Shahla Ali教授的分享,时至今日已培训了近400位内地法官。近年,学院与世界各地一些最卓越的法学院合作提供双学位课程,如UBC、UPenn、PKU和,并且与UCL、、UNSW、 NUS等院校举办多个研究项目和联合会议。
多年以来,法律学院不断发展,成为本地法律专才的主要培育基地。本校毕业生已有不少成为著名法官、执业律师、大律师以及重要的法律学者。部分法学士毕业生亦在政治、新闻及商界等其他领域有卓越表现。不少优秀的毕业生亦回馈港大,从事教育工作,为培育新一代香港律师而努力。2012年,法律学院迁至百周年校园以郑裕彤博士命名的新教学楼,在为师生提供优越的教学及研究环境之外,独立的法律学院大楼更彰显了香港赖以成功的司法制度的重要意义。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桃浦,【抢座】香港大学开放日讲座·深圳场丨2017全球资产配置与投资策略分析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主办的年初开放日活动,深圳场现开始预定席位。
活动介绍
话题一:投资心理与策略分析 梅鹏坚先生
主题概要
踏入2017年,金融分析师都纷纷作出预测,推算沪港深指数能达到什么水平。找对市场方向当然重要,但近几年却频频发生“黑天鹅”事件。单靠传统技术分析或是价值投资,如果心理质素不够,亦很容易把辛苦赚来的血汗一天输掉。
大型对冲基金,早在九十年代已经开始把投资策略量化。目的是以电脑的绝对理性去取代人脑,防止经理人被感性支配而作出错误的抉择。可惜我们作为散户,未必有如此资源去效法。
故此梅鹏坚先生想借此机会,把投资心理学介绍给与会者,希望各位能减少投资错误,转危为机。
讲师介绍
梅鹏坚 先生 (Mr. Mui)
澳民银行前债劵部联席董事 (NAB)、法兴证劵前跨产品策略部副总裁(SociétéGénérale)
梅鹏坚先生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拥有工程系的本科及硕士学位,后于伦敦花旗投资银行任职。2007年金融风暴时,为银行重组大量次按及信贷衍生产品,降低杠杆并减轻市场风险。翌年末,回留香港加入 Sail 对冲基金,管理亚太区投资,投资组合总额为 US$25 亿。
往后梅先生转至野川证劵 ()任债劵部策略师。再被法兴证劵(SociétéGénérale)邀请研究跨产品策略,为多家国家主权基金重组欧元区投资。随后担任过澳民银行(NAB)亚太区债劵部董事,及为海通证劵主管亚太区固定收益产品销售部门,任内时设计及成功推行了多项离岸人民币产品。
梅先生现创立私人资产管理公司,为第叁方投资者提供金融投资管理服务。亦为香港壹传煤专栏作家,私人教育机构任大学入学及金融行业求职面试投巧讲师。
话题二:2017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张健伟先生
主题概要
投资理论上的资本资产订价模型(CAPM)表示良好的多元资产配置有益于报酬的提升和风险的降低,但市场普遍存在行为财务学的在地偏误(),也就是投资人偏好其所在地的股票,导致投资人只能达到股票投资的多元化或资产类别的多元化,使得投资人仍承担着当地的系统风险。举例而言,当A股指数从5,423点跌至2,760点时,股票的多元配置依然无法避免投资人蒙受重大损失,这是因为投资人缺乏全球资产配置的观念。
因此,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邀请张健伟老师揉合投资理论和其自身的实操经验,再佐以2017年政经局势,分享具实战性的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组合的再平衡。
讲师介绍
张健伟先生 (Mr. James Chang)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客席讲师
张健伟先生具有跨国证券、债券、外汇与衍生性商品超过十年以上之实务交易经验,所进行之投资考察遍及亚洲与欧美等地,超过17个国家,同时业务涉及大陆、台湾与日本之房地产市场,亦合资参与柬埔寨酒店式公寓之营建。张先生曾参与多类型企业经营之评估与咨询,包括外汇交易投资顾问公司营运、土地买卖与营建、商办大楼营运评估、进口汽车苏州经销权代理、台湾出租车公会与手机app营运合作、磁砖业商品代理与营运扩展、商务旅馆经营营销等等,将学术理论实际运用在真实的企业经营,并随产业差异与经营特色活化资本预算规划与调整。他也曾受邀参与多项台湾政府部门的产学合作案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桃浦,并于多所大学任教,经常以生动手法与同学分享案例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桃浦,【抢座】香港大学开放日讲座·深圳场丨2017全球资产配置与投资策略分析,深受同学欢迎。
张老师荣获香港大学SPACE 中国商业学院2015年度杰出老师奖。张先生拥有财务金融硕士学位。
讲座日程
13:30-14:00 来宾签到(到场嘉宾请携名片)
14:00-15:00讲座一:投资心理与策略分析 梅鹏坚先生
15:00-16:00 讲座二:2017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张健伟先生
16:00-16:30 Q&A提问互动环节
本次活动免费,但鉴于席位有限,敬请先行预订席位,额满即止。
关于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
香港大学创立于 1911 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等高等学府,也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高等院校。香港大学一直名列全球最负盛名的 30所大学之一,在亚洲更是屡获第一排名。百年来,香港大学网罗众多精英学生,培养无数具国际观领袖,提供优质教学,从事卓越科研,始终走在世界顶级大学的前列。
香港大学重视研究生教育,近年来研究生的比重不断上升,占据全校总共27,440多名学生中43.3%的数量。香港大学的教授人员具有良好的学术和国际化背景,国际教授人员高达57.9%。
香港大学SPACE学院作为香港大学的直属学院,自1956 年成立至今已有 50多年历史,是香港乃至亚洲地区最早的商业管理教育实践者。在学院的推动下免联考在职研究生,香港社会皆以主动「进修」为荣。近60年来,已有247万人次参加过香港大学 SPACE学院的学习,其出色的课程品质受到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典范。学院颁发的各种学衔证书按照香港大学制度获准颁授,受香港当地及世界的认可。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 [ for China , HKU SPACE (简称ICB) ]是为内地培养创新型和具国际观的专业及管理领袖而设立,是香港大学践行「为中国而立」创校校纲的实际举措,也是香港大学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目前亚洲富有特色的专业商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