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琼斯 / 美国琼斯国际大学已经不存在了吗,持续40年的罪恶:揭开美国人体实验冰山一角

美国琼斯国际大学已经不存在了吗,持续40年的罪恶:揭开美国人体实验冰山一角

美国费城就以非洲裔做医学实验一事正式道歉。更何况,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建了336个生物实验室,屡爆丑闻:

操作了这些实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克利格曼来头不小,是国际公认的皮肤学泰斗,其背后资助者不仅包括美国多家化学和药企巨头,还有美国中情局、陆军等。

为揭露此事,艾伦·霍恩布鲁姆出版了描述这段历史的书籍。随着舆论发酵,2000年,298名曾遭受试验的囚犯决定将上述企业、机构和人员,告上法庭。

然而,美国联邦法院裁定本案诉讼时效已过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只能撤销,前囚犯们并未得到任何赔偿。

2010年,克利格曼过世。宾夕法尼亚大学于2021年发表了道歉声明美国琼斯国际大学已经不存在了吗,并取消了克利格曼的一些名誉称号。

【迟来的道歉还有用吗?】

“我们正式向那些遭受非人道以及可怕虐待的人真诚道歉。同时我们也很抱歉,时隔这么久才做出道歉。”

美国费城就以非洲裔做医学实验一事正式道歉。图片来源:美国费城市长肯尼社交账号截图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6日,宾州费城市市长吉姆·肯尼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费城市政府发表声明,就霍姆斯伯格监狱的一系列“医学种族主义”实验,正式道歉。

肯尼以及道歉声明指出,这是美国历史上对有色人种进行“不光彩和不道德医学实验的又一悲剧案例”,其影响波及几代人,持续至今,必须反思过去的暴行。

然而,迟到了半世纪的道歉,还有用吗?

图为一名参与霍姆斯伯格监狱实验的非裔男子。图片来源: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一名实验对象的女儿琼斯·阿尔斯顿,对父亲当年的遭遇难以忘怀。“就在这些(监狱)墙壁后面,我父亲和其他无数囚犯,成了人体小白鼠”,她回忆道,父亲曾被暴露于有害化学物、病毒当中,她至今还记得他背部的伤疤。

“我的家庭被摧毁了”,她气愤地指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正是由于美国对非裔美国人有长久的不道德实验、医疗事故的历史,导致了非裔社区内存在广泛的“医疗不信任”问题。

霍恩布鲁姆也指出,非裔社区内许多人不敢接种新冠疫苗,就是因为仍未从霍姆斯伯格监狱、塔斯基吉学院这样的事件阴影中走出。

【持续40年的罪恶往事】

霍恩布鲁姆所提的塔斯基吉学院,又是怎么一回事?

调查发现美国医疗研究“黑暗一章”。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一切还要从1932年说起。当时,梅毒仍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疾病,无法治愈。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卫生部门与亚拉巴马州的黑人学校塔斯基吉学院合作,开展有关梅毒的研究实验美国琼斯国际大学已经不存在了吗,持续40年的罪恶:揭开美国人体实验冰山一角,从当地招募了数百名实验对象,全部为非洲裔。

实验包括在实验对象身上进行抽血、抽脊髓液检查、照X射线,甚至尸检等,以研究梅毒对对人体的影响是否具有种族差异。

但是,实验对象并未被告知全部事实。当局承诺为他们“免费治疗”,提供一些与病情无关的药物,或以更好的餐食、支付葬礼费等条件吸引实验对象。田野调查显示,不少非裔相当信任这些“政府的医生”。

参与美国塔斯基吉梅毒实验的非洲裔人员。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实验对象想象不到的是,在1947年青霉素已成为梅毒的标准治疗方法后,塔斯基吉实验仍在进行,而自己未得到青霉素治疗。相反,有些人被注射了有毒的砷和汞作为“治疗”。

由于当局主要目的是监测疾病进展,未妥善医治,甚至排除可能改变病情发展的治疗方法,一些实验对象在实验后期死亡。

直到1972年,《华盛顿星报》、《纽约时报》才让这桩美国历史上已知历时最长、影响最恶劣的丑闻曝光。

1972年美国《纽约时报》对塔斯基吉梅毒实验揭露性报道的版面。图片来源:《纽约时报》网站截图

为此,白宫发表了总统道歉书。但实验被叫停时,当年近400名实验对象,只有70多人活了下来。

【冰山一角背后】

将结核杆菌提纯蛋白滴入孤儿院儿童眼中,导致实验对象永久失明;对痴呆儿童进行创伤性实验,其后未做修复;对上百名黑人少年实施影响神经中枢的芬弗拉明药性试验……实际上,多年来,几乎所有弱势群体,都曾成为美国操控的实验对象。

更何况,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建了336个生物实验室,屡爆丑闻:

在格鲁吉亚,美国陆军医学研究部筹建的卢加尔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曾将志愿者当作试验品,仅一年间,就有73名志愿者死于同一种新药测试。

在乌克兰,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方举证了一系列美国在乌从事危险生物实验的例子,其中包括对乌军人、低收入公民和精神病院患者开展生物研究。

在丹麦,一部引起震动的纪录片显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情局涉嫌资助对311名丹麦被领养或孤儿院儿童进行惨无人道的秘密人体实验,以研究“控制大脑”,孩子们身上被绑电极,被迫接受噪音刺激等精神折磨。

在韩国,驻韩美军多次将灭活炭疽杆菌样本、鼠疫杆菌引进到当地的美军基地生物实验室,还曾“误送”未灭活病原体,引发民众强烈抗议。

在日本,驻日美军冲绳嘉手纳基地附近水源地检测出高浓度的有害化学物质全氟辛烷磺酸,美方拒绝接受调查。

这些都是已被曝光的事件,美国究竟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秘密实验,难以想象。而事过境迁后,一句轻飘飘的道歉,就能清洗掉所有污点吗?

伦敦玛丽王后大学全球史与帝国史教授瓦格纳在英国《金融时报》发文称,为历史事件道歉,是一种控制历史叙事的有效方式。一旦道歉、支付赔款,人们就认为这份历史债务得到了清偿,不能再提出更多要求,这实际上是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设定了赎罪条件。

然而,奴隶制和殖民者的暴行远不应被如此轻易地归为陈年旧事。距离正视西方帝国主义的残酷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瓦格纳指出。(完)

美国琼斯国际大学已经不存在了吗,今年最重要的历史读物,在这里找到

《书店》剧照。

当我们翻开历史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见详尽的史实和考据,但实际上,历史书上记录的,正是曾经的我们。

俗话说,“太阳下无新鲜事”,话虽如此,但我们总可以从讲述历史的作品里,发现照亮现实的诸多观照。就像这一奖项创立者坎迪尔所说的,只有先了解过去,才有可能理解现在,并以广阔的视角看待未来。

每年的坎迪尔历史奖汇聚了上一年历史领域兼具文学性与学术性的非虚构作品。而在今年入围的八部著作中,读者可以看到历史学家的勇气。

今天的硬核读书会,带你走近今年的坎迪尔历史奖,在历史的想象中,寻找现实困境的出口。

✎作者 | 萧轶

✎编辑 | 张文曦

10月20日,备受瞩目的坎迪尔历史奖(The Prize of )最终名单公布。

在候选的八部精彩著作中,最终三部作品脱颖而出:艾达·费雷尔(Ada )的《古巴:美国历史》(Cuba: An )、蒂亚·迈尔斯(Tiya Miles)的《她所携带的一切》(All That She )和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弗拉迪斯拉夫·M.祖博克( M. Zubok)所著的《崩溃》(: The Fall of the Union)。

这三部作品,主题分别关乎革命、记忆与独立。

2022年坎迪尔历史奖最终决选书单。/坎迪尔历史奖官网

坎迪尔历史奖是世界上奖金最高的非虚构类英文著作奖项,每年都会从上一年度出版的历史领域的非虚构著作中评选出兼具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的作品。参选对象不论国籍,只需作品以英文出版或被翻译成英译本即可。

今年恰逢坎迪尔历史奖15周年,因此全球知名世界环境史学者约翰·R.麦克尼尔(《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作者)被特别邀请作为本届评委会主席。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 约翰·R.麦克尼尔 著,李芬芳 译

见识城邦 | 中信出版社,2017-7

坎迪尔历史奖由已故的麦吉尔大学杰出校友、全球投资人彼得·坎迪尔 (F. Peter ,1938—2011年)创立,旨在表彰展示“具有学术性、原创性、文学性和大众性”的英语历史著作。

作为麦吉尔大学杰出校友的彼得·坎迪尔对历史充满兴趣:他相信只有先了解过去,才有可能理解现在,并以广阔的视角看待未来。

也正是对历史的热爱促使了他创办坎迪尔历史奖:麦吉尔大学每年会在全球挑选至少五名专家学者组成独立评委会,评选出具有学术性、原创性和文学性的历史著作,借此机会鼓励更多的历史研究和历史作品能够在新一代读者群体中广泛传播。

麦吉尔大学。/麦吉尔大学官网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坎迪尔历史奖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历史写作大奖,也早已成为出版市场的争宠对象。

坎迪尔历史奖不仅在欧美的出版市场备受追捧,而且在中国的出版市场也受到欢迎,我们熟悉的裴士锋(《天国之秋》《帝国黄昏》作者)、安妮·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民主的黄昏:威权主义的诱惑》作者)、丹尼尔·比尔(《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作者)等人都曾入围或获得过坎迪尔历史奖。

很有意思的是,在今年的候选作品中,还出现了去年评委会成员的作品,那就是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沈艾娣(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作者)。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

[英] 沈艾娣 ( ) 著, 赵妍杰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熟悉她的中文读者,应该已经注意到她在去年和今年被热议的两部作品:《传教士的诅咒:一个华北村庄的全球史》(The ’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和《翻译的危险:清朝与大英帝国两位翻译家的非凡人生》(The of :The Lives of Two Qing China and the )。

The of : The Lives of Two Qing China and the

Press, 2021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研究方面的著作经常出现在坎迪尔历史奖的候选名单。除去沈艾娣的《翻译的危险:清朝与大英帝国两位翻译家的非凡人生》,今年还有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专门研究亚裔美国人的艾明如( Mae M.Ngai)教授的《华人问题:淘金热与全球政治》(The : The Gold and );去年则有来自剑桥大学东南亚历史教授和历史与经济中心主任蒂姆·哈珀(Tim )的《地下的亚洲》( Asia)。由此可见,中国问题在全球研究领域逐渐成为热门对象。

历史写作大奖:看似古老的问题在当下显得尤其崭新

在谈到本届坎迪尔历史奖时,麦吉尔大学文学院院长玛丽·亨特表示:麦吉尔大学很荣幸能够支持全球最优秀的历史写作奖项,希望坎迪尔历史奖的著作能够通过精巧的研究和完美的论证,更好地激发了历史学家和普通读者之间的对话和辩论。

全球虽从疫情冲击中逐渐复苏,但未来也面临着更重大的挑战,坎迪尔历史奖评委会将从多种维度和视角来评选这些历史作品,将那些能够照亮未来、挑战偏见和治愈痼疾的优秀著作推向大众前沿。

毕竟,生活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那些被我们反复论证但难以解答的问题显得更加重要。那些看似古老的问题也在当下显得尤其崭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可能将往何处去?

《脸庞,村庄》剧照。

为了扩大评选的维度和视角,本届评委会成员比上一届的身份显得更加多元:上一届的评委会由明星级全球学者组成美国琼斯国际大学已经不存在了吗,今年最重要的历史读物,在这里找到,评委会主席由加拿大历史学家、政治家叶礼庭( )担任,其余成员有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沈艾娣、苏尼尔·基尔纳尼(Sunil )和詹妮弗·L.摩根( L.),主要由学院派学人组成。

反观今年,尽管本届评委会成员依然都来自各大知名高校,但在身份上显得更加多元化,有些是前资深媒体人转型为学者,有些则是长期活跃在各大媒体的知名学者。

本届评委会主席约翰·R.麦克尼尔是一名史学家,其余评委如维也纳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米沙·格兰尼(Misha ,著有《里约折叠:追击贫民窟毒枭》《黑帮网络:追踪诈骗犯、黑客与网络骗子》)曾是《卫报》和BBC中欧记者,常年追踪报道书写全球黑帮势力;

牛津大学历史学家雅思敏·汗( Khan)是长期活跃在电视节目和报纸、杂志的人权活动家,经常通过食物、旅行和政治方面的日常书写,来挑战大众对中东的刻板印象;

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肯达·穆通吉(Kenda )则是多份期刊和丛书的编委成员之一,常年致力于研究非洲史和性别史;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玛莎·S.琼斯( S.Jones)还是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八大候选人之一,是常年为《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今日美国》等媒体撰稿的公共历史学家。

由此可见,这一届评委的身份更加多元,他们常年活跃在欧美媒体,不仅拥有专业的学人素养,还对大众阅读有着自身的独特体验。

2022年坎迪尔历史奖评委会:约翰·R.麦克尼尔、米沙·格兰尼、玛莎·S·琼斯、雅思敏·汗、肯达·穆通吉。/坎迪尔历史奖官网

约翰·R.麦克尼尔在谈到坎迪尔历史奖时说,2022年全球公共事件再度提醒我们,历史与我们同行,形塑着我们的世界与生活,这让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具的历史写作变得与以往一样迫切。

最终的三部决选作品让他感到非常难以做出最终的判断,因为三者写作的范围与方法互不相同,但不管是历史写作的想象力还是学术研究的艺术性、历史写作的激情,都是持久创造性的基础。

玛莎·S.琼斯认为,今年坎迪尔历史奖的评选视角倾向于探讨如何摆脱地理和政治的界限,这种人文主义的历史方法使该奖项变得更加独特和重要。

米沙·格兰尼也认为,如果要克服目前面临的巨大政治、社会和经济挑战,我们就需要寻求历史学家的建议。雅思敏·汗则谈到,在媒体和政治越发简化和两极分化的时代,历史变得更加复杂,历史写作与历史阅读也随之变得更加重要。

《书店》剧照。

三部决选作品:兼具文学性与学术性的书写

纽约大学教授艾达 · 费雷尔的 《 古巴 : 美国历史 》, 在今年5月份曾获得第 106 届普利策奖历史奖 。

这部著作的内容跨越了五个世纪,作者在古巴与北美的档案中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部作品不仅涉及了政治、经济,还在叙事中注重人性的因素;它以古巴为样本,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国家演变的另一个范例,记录着古巴的征服史、殖民史、奴隶史、独立史和革命史等戏剧性历史。古巴曾让历届美国总统和政策制定者为之痴迷,而这本书也将”改变公众对身处拉丁美洲的美国,以及美国社会中的古巴的看法”。

艾达·费雷尔是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致力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历史研究。她出生于古巴,后来在美国长大,自1990年以来,已有30余年的古巴研究经验。

此外,她还撰写了多部关于古巴的历史著作,如《叛乱的古巴:种族、民族和革命,1868—1898》( Cuba: Race, , and , 1868—1898)和《自由之镜:革命时代的古巴和海地》(’s : Cuba and Haiti in the Age of ),获得过多次美国历史协会颁发的奖项,是古巴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

艾达·费雷尔(Ada )的《古巴:美国历史》(Cuba: An )。/坎迪尔历史奖官网

而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研究所历史教授蒂亚·迈尔斯的《她所携带的一切》,也曾获得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图书奖项。

这部著作追溯了一件由三代黑人女性传下来的物品及其传承史,为那些被排除在官方档案之外的人撰写了一份存在过的证明。

故事通过回溯一块被三代人传承的布来展开:这块布来自19世纪中期一位即将被贩卖为奴的女孩阿什利的母亲罗斯。罗斯在阿什利被贩卖前将一个装有破烂的裙子、三把山核桃和一缕头发的麻袋给了她。1921年,阿什利的孙女露丝·米德尔顿在袋子上亲手绣下了私人历史和家族历史的标记。

如今,这个袋子被收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

借助这部著作,蒂亚·迈尔斯向那些努力保留家庭纽带的人们及其创造力和勇气致敬——即使官方系统拒绝记录它们。

蒂亚·迈尔斯是哈佛大学查尔斯·沃伦美国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得过麦克阿瑟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达拉斯人文与文化研究所的希特人文奖等奖项,获奖作品有《底特律的黎明》(The Dawn of )、《捆绑的纽带》( Ties That Bind)、《钻石山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Hill)、《切罗基玫瑰:花园和鬼魂的小说》(The Rose: A Novel of and )和讲座整理稿《南方的故事》(Tales from the South)。

蒂亚·迈尔斯(Tiya Miles)的《她所携带的一切》(All That She )。/坎迪尔历史奖官网

《崩溃》作者弗拉迪斯拉夫·M.祖博克是一名历史学者,很多人都是通过著名图书品牌甲骨文的首部出版物《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了解到他的。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国际史,是著名的冷战与苏联—俄国历史学家,他曾作为顾问参与了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制作的24集纪录片《冷战风云录》(Cold War);此外,他著有《日瓦戈的孩子》(’s )和《俄罗斯理念》(The Idea of )等书。

《 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 》

[美] 弗拉迪斯拉夫·M.祖博克 著,李晓江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美国琼斯国际大学已经不存在了吗,2014-6

《崩溃》对苏联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解读俄罗斯民粹主义、波罗的海独立运动、苏联财政危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弗拉迪斯拉夫·M·祖博克( M. Zubok)的《崩溃》()。 /坎迪尔历史奖官网

肯达·穆通吉认为,这三部著作都充分展现了严谨的研究、精巧的构思和智性的想象力;这种兼具文学性和学术性书写的历史研究,将历史的教训推向更多的普罗大众,在这个信息战时代,历史也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当下问题。

八部候选作品:在历史的想象中,寻找现实困境的出口

早在今年的9月23日,坎迪尔历史奖评委会就对外宣布了2021年的候选名单。

除去最终名单中的《古巴:美国历史》、《她所携带的一切》和《崩溃》之外,其余五部入围的历史著作分别是《无乐之林:刚果-海洋铁路与法国殖民主义的悲剧》( of No Joy: The Congo-Océan and the of )、《翻译的危险:清朝与大英帝国两位翻译家的非凡人生》(The of : The Lives of Two Qing China and the )、《余波:第三帝国废墟中的生活》(: Life in the of the Third Reich)、《华人问题:淘金热与全球政治》(The : The Gold and )和《寸土不让》(Not One Inch)。

2022年坎迪尔历史奖八部候选图书。 /坎迪尔历史奖官网

其余五部入围的历史著作有的重新审视了现代工业化帝国之间的道德关系,有的将目光投向清朝鸦片战争时期跨文化中介的重要影响,还有的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华人移民的淘金热潮如何与种族神话交织重塑了19世纪的世界。

玛莎·S.琼斯认为,这八部作品在研究主题、档案研究和历史论证方面都体现了历史学家的勇气,而这正是现在人们所需要的——因为历史的教训依然对当下至关重要,它鼓励着我们不断面对难题,努力寻找答案。雅思敏·汗同样认为,重新审视历史有助于帮助我们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世界。

最终,谁将摘得2022年坎迪尔历史大奖的桂冠的答案将在12月2日揭晓。

参考资料:

1. Prize,

2.坎迪尔历史奖官网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The Prize

3. Prize,

4.坎迪尔历史奖官网,2022 PRIZE

5.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会,《清代跨文化中间人的消失和通往鸦片战争之路——沈艾娣《翻译的危险》研读会

作者丨萧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qiongsi/19408.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