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诺曼底 / 法国诺曼底商学院留学怎么样,377万人考研路难难难!初试结束,出国留学还来得及吗?

法国诺曼底商学院留学怎么样,377万人考研路难难难!初试结束,出国留学还来得及吗?

2021年国内考研初试已经基本落下帷幕,先不管结果如何,考研的各位辛苦了。是因为如果现在没有语言成绩,考完研才开始准备的申请的话,想走公立大学直入有可能来不及。

2021年国内考研初试已经基本落下帷幕,先不管结果如何,考研的各位辛苦了。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2021年的考研人数高达377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考个研太不容易了,能上岸何止PK掉千军万马呀!

考完研后就万事大吉了吗?也并不,短暂的休整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后面的事情了,那么,考完研后我们通常都要考虑哪些事情呢?

准备复试

首先就是准备复试,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想,我成绩都不知道怎么准备呢?

但并不一定是要知道初始成绩才开始准备复试哟,有的学校的复试还会有笔试,英语口语等,一般初试成绩二月中旬知道,而各大高校的复试时间在三月份左右,所以,等到你知道初试成绩再去准备的话,时间是非常紧张的。

如果你考完感觉还不错的话,就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看看之前的学姐学长都是怎么准备的,然后开始着手准备复试。

找工作

有的小伙伴选择考完研就开始准备找工作了,这个时候一定要留意学校的校招,一般校招在大四上学期就已经开始,每个学院也会邀请适合自己学院专业的企业来学校宣讲等。

同时呢,我们也可以利用寒假去找一些相关的实习,提前看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感受一下工作氛围。

除了这两个选择以外,有的小伙伴可能还是不甘心,还是想着继续深造,提升学历,那么如果想要继续深造我们又有那些选择呢?

二战

第一个选择就是二战法国诺曼底商学院留学怎么样,377万人考研路难难难!初试结束,出国留学还来得及吗?,可能有的小伙伴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又想继续考研,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准备二战了,经过了一次考研经历,你或许会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换学校?或者是换专业?

那么,你决定好之后就开始准备。而一般2022年考研的学生大部分会在暑假才开始备考,所以相对而言,你多出来了半年的复习时间。

出国

我们说到,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对于提升学历,也并不是只有二战一条路,那么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考虑出国。

那很多小伙伴会觉得,现在准备会不会已经晚了,要是需要再等一年的话又觉得时间太浪费。又想着自己没有语言成绩来不及了。

朋友们,来得及!

考虑法国留学的小伙伴们,再次敲黑板!不是非得要法语成绩才可以申请法国学校的,小编已经普及过很多遍知识了。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法国的英语项目,小伙们戳这

关于法国留学的优势之前我们也分享过很多次,今天也再和大家简单地说一下。

1.法国自身的优势。法国是发达国家,位列世界前五的经济强国,在核电、电子、航空航天、通讯技术、交通、医学、农业、数学、财经、服装等领域都名列前茅。

2.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和高质量教学。有以工科见长的工程师学院法国诺曼底商学院留学怎么样,有培养商业精英的高等商学院,有科研水平颇高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更有培养美术、设计、音乐、厨艺等各行业专业人才的一流院校,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使每个学生均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3.法国留学费用亲民。法国综合大学免收学费,而注册费用也非常合理:每年注册费用仅需两三千欧元。此外,法国政府每年为外国学生和青年专业人员提供超过两万份实习和奖学金。

4.文凭上的认证。在法国取得的国家文凭,得到中国政府的认证,中国的本科、硕士、博士文凭与法国的学士、硕士、博士文凭原则上是对等的。

5.外国留学生享有同法国学生一样的权益。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住房补贴、社会保险以及大学餐饮、公共交通、电影院、剧院等折扣。

6. 法语的巨大优势。法语是国际上第二大交流语言,使用范围遍布五大洲,是很多国际机构的官方工作语言。

针对考完研才想出国的小伙伴,小编现在建议大家考虑一下法国的高商,很多高商都有英语授课项目,最受欢迎的GE项目还不要求学生的专业背景(很友好了有没有!

)目前高商的申请正在进行时,在这里给大家附上和SAI项目的申请时间作为参考。

2021年SAI项目申请分为4个批次进行:

第一批申请于2020年10月7日截止;

第二批申请于2021年1月7日截止;

第三批申请于2021年3月3日截止;

第四批申请于2021年4月20日截止。

当然小伙伴们可能想,我们没有语言成绩,这些高商申请不仅需要雅思还需要GMAT成绩,现在准备也来不及了。

不要担心,对于GMAT考不出来的同学,这里小编要给你介绍一些只用雅思就可以申请的高商项目,比如大部分高商的MSC项目就不需要GMAT成绩,也有的高商GE项目不需要GMAT成绩,比如斯特拉斯堡高商,诺曼底高商等,具体的院校信息可以咨询麦麦~

如果这两个成绩都没有还有救吗?

小编想说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可以有!(为了让大家有书念也是操碎了心)

一些高商学校的申请不需要提供这两个成绩,只需要参加学校的内测就可以了。比如格勒和IESEG高商,还想了解其他具体的院校信息可以扫码咨询麦麦~

好的,最后一个问题,小编找了各种类型的高商项目分享给大家,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不需要语言成绩就可以申请,那是不是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怎么样呀?回国接不接受认可呀?会不会是国外的野鸡大学。

小编在这里认真且负责的告诉大家,所推荐的高商项目回国均被认可。学历都会被认证为硕士文凭。

小编为什么没有介绍公立大学呢?是因为如果现在没有语言成绩,考完研才开始准备的申请的话,想走公立大学直入有可能来不及。大家可以考虑一下语言学校和预科,想要了解详情也可以扫码咨询麦麦~

考研是我们提升自己的一个通道,但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读研。关于法国留学还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可以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咨询麦麦~

往期精彩回顾

去法国留学要早做准备,很多2021/2022年的小伙伴已经在咨询啦~这里专门为你搭建了不同类型、不同年份的法国留学交流群,入群不仅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还有留学小助理为你答疑解惑哟~快快入群交流吧!

(法国留学交流群-高商)

(法国留学交流群-公立)

鑫慧

迪教育

2008开始开展法国留学业务,2012年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在上海、广州、武汉、重庆、郑州设有5家分部,是一家只专注于法语区留学的专业机构。公司拥有层次化、规模化的留法服务团队,团队成员90%以上为留学归国人员,平均从业年限3年以上,可提供法国留学境内申请、签证、境外接待、境外申校等服务。

鑫慧迪成立以来,经过13年的积累,与法国数百所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先后帮助5000余名学子成功赴法,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和申请经验,连续多年保持96%以上过签率,学生遍布法国各大高校,在行业内和学生间铸就了良好的口碑。

诺曼底管理学院怎么样,学府高才如何对接未来战场?国防科大有答案!

一支军队的强大,

不仅在于它的装备力量,

更取决于它的人才力量。

军校作为军队的人才高地,

面对未来战场,

该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军官?

又该如何让学府高才对接上

未来战场?

……

对于这些问题,

国防科大给出了答案!

研究生成规模参与部队实兵演训,如今在国防科大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3年中,先后有300多名研究生和导师参加了各军种27场实兵对抗演训和实战化演习,接受“战场”炮火硝烟的洗礼。

▲一大批高学历创新人才从国防科大走向未来“战场”

让学府高才对接未来战场,是国防科大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多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给人以诸多启示。

战争是打出来的,也是设计出来的。人才培养也离不开好的设计

鲜明导向描绘人才培养“蓝图”

▲▲▲

几年前,博士生导师沙基昌教授的《战争设计工程》专著出版,首次把“设计”思想引入到战争研究之中,即用工程化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进行设计。

▲沙基昌教授的《战争设计工程》

“从冷兵器时代的围魏救赵,到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诺曼底登陆,再到近10多年发生的几场信息化局部战争,无一不是军事家们精心设计的结果。”沙教授认为,战争是打出来的,也是设计出来的,没有对战争的精心设计,要打出漂亮的胜仗是不可想象的。

“设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分析方法。如今,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早已应用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国防科大基本上每5年修订一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根据形势任务和执行情况适时调整。国防科大新调整组建后,在校党委领导下又启动了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将研究生教育创新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安排对表,以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抓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描绘人才培养“蓝图”。其宗旨就是部队建设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需要什么素质,学科方向和课程设置就向这方面聚焦。

在国防科大设计的人才培养“蓝图”上,联合意识、信息素质、战斗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成为了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防科大坚持用战斗力标准优化学科专业体系,以巩固信息、空天、光电三大特色优势学科群为基础,统筹发展高水平支撑学科免联考在职研究生,积极培育量子、海洋、智能科学等前沿交叉学科,重点建设10个学科群和学科方向,制定实施《2035年前学科建设方案》,形成通向世界一流的学科发展路线图,着力建成服务军队核心战斗力生成的新型综合性学科体系,为培养担当强军重任的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联合作战》《空间作战》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课程,设置联合作战相关实验教学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科目,建成6个学科综合实验中心,9个研究生创新基地,论证建设了47门综合实验课程,与40余家军地单位建立学科、科研、人才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培养研究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推出按作战应用领域培养人才的改革举措,设置了联合作战指挥控制、战场电磁环境与电子战等17个应用领域,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研究生研究战争、设计战争,依靠数据、依靠模型打仗的能力。

一系列举措,打开了通向未来战场宽阔道路,让人才培养不断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聚焦。

名师必晓于实战,纸上谈兵培养不出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才

导师要成为通晓作战的“战争师”

▲▲▲

采访电子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安玮教授,记者几次联系无果。原来,她正在千里之外的某阵地上。

每隔一段时间,安教授都要去一次阵地,少则一两天,多则10多天。前年2月至去年8月,她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阵地上度过的。

这位身材纤瘦的女教授,为何与“阵地”联系如此紧密。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她是一名军校教授,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导师必须晓于实战。

记者了解到,安教授瞄准部队打赢需求,领衔研制的某信息处理系统列装部队后,她率领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坚持到阵地轮流参与战备值班,并为部队讲授系统原理和使用操作方法。在一年多的阵地值守中,她们根据应用需求再次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使战技性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部队官兵说,安教授不仅为部队研制出了好装备,更为打胜仗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安玮教授在野外测试装备

名师必晓于实战,纸上谈兵培养不出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才。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是科技创新与研究打仗的行家里手。近年来,学校坚持每年组织“博导部队行”活动,深入部队一线调研新型作战力量和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推动教学不断向实战化聚焦。2015年以来,与部队共建7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规模选派研究生及导师参加部队师旅首长机关网上指挥对抗演训和部队实战化演习,让导师和研究生进入“角色”全程参与,接受炮火硝烟的洗礼,提前进入打赢主战场。

走在军事变革前列,争当通晓作战的“战争师”,如今已成为了专家教授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近年来,系统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忠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与军事的结合,深入研究智能化作战计划理论体系,研发出多套用于作战计划拟制与评估的软件工具,有效提升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各级指挥人员快速决策、精确计划的能力。

▲刘忠教授在基层部队与官兵交流

一次,刘教授得知某部门准备研发某作战计划系统。于是,主动上门请求承担研制任务。

“你们是搞技术的,还能搞作战计划系统吗?”对方将信将疑。

“我先谈谈我们的设想吧。”刘忠沉着地打开电脑,从军事战略、体系对抗到作战筹划、行动规划,再到作战资源分配、目标体系分析等,娓娓道来中,从头到尾讲的都是军语、行话,显示出深厚研究功底。

“没想到你们对作战研究如此深刻,刘教授也是军事行家呀。”刘忠汇报完毕,对方单位对刘忠的研究思路极为赞赏。

通晓作战才能更好地为部队服务。最终,刘教授一举中标该项目研制任务,不仅向部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而且培养出一批服务打赢的“中军账”“智多星”。

“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同理,如果学问做得不够好,也是因为离战场不够近

“战场”是成才肥沃土壤

▲▲▲

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这句被新闻记者奉为职业圭臬的话,用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就是只有贴近“战场”,研究生才能做出服务打赢的有价值的成果。

如何让研究生离“战场”更近一些?学校以“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作为鲜明导向,把研究生放在有实战化应用背景的课题中培养和摔打。博士生导师潘孟春教授将其概括为实战应用牵引的人才培养。”

太空是未来军事竞争的“高边疆”。学校纳星创新团队在过去5年中,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0颗微纳卫星。你也许不会想到,其主要攻关力量是占团队60%的在读研究生。经历从项目设计、论证、评审,到卫星研制、发射、测控、应用,数百名研究生不仅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且从项目中选题完成的学位论文,大多获得优秀的评价。如今,该团队培养的研究生成为了我国微纳卫星研制与应用拔尖创新人才。

国防科大无人机系统创新团队,一大批研究生进入创新前沿阵地,经过一年7600多架次的飞行试验与系统优化,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为无人机走向规模化应用和形成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前年,先后有7名博士和硕士生在试验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的陈超说:“真枪实弹的科技创新实践,是青年学子成长的沃土。”

▲无人机系统创新团队研究生在进行飞行试验

贴近“战场”,国防科大要求把解决制约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战斗力提升的问题作为研究生选题开题的方向,从而使研究生论文选题更加聚焦实战。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罗来龙,将军队大型数据中心建设作为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经过两年多潜心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诺曼底管理学院怎么样,学府高才如何对接未来战场?国防科大有答案!,申请获得8项专利,出版专著一部,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贴近‘战场’,就能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与罗来龙一样,博士生游翰霖瞄准军事需求,构建起“科学知识—军事技术—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的研究框架。沿着这一思路,他将离散偏好博弈新兴理论方法纳入军事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范围,一连发表了20多篇具有独到见解的论文,为军事技术竞争与大国博弈开辟一个新的思维视角。博士生蒋建平参与或承担“973”、国家“高分”等10余项重大项目攻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

▲游翰霖博士在匈牙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研究贴近“战场”,毕业后就更好地对接战场。2013年毕业的雷达专业女博士王娜,分配到西北某雷达部队后,围绕提高雷达探测性能开展攻关,3年后,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记三等功一次。博士生黄正华,在南部战区实习时,针对部队对地面无人平台实战化需求,利用部队周边海滩和复杂山地展开试验诺曼底管理学院怎么样,使承担的地面无人平台课题更加符合复杂地形下实战化要求,先后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7篇论文。博士毕业后,黄正华分配到某研究院,迅速成为单位的打赢生力军。

放眼强军征途,在先进武器装备研制、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部队演兵场和边海防前线,如今到处可见国防科大学子致力能打仗、打胜仗的忙碌身影。

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是军队高层次人才培养必然之道

从院校通向“战场”的路并不遥远

▲▲▲

前年,从事无人作战技术研究的博士生导师杨俊教授接到一项任务:为某战区执行军事任务提供技术支援。军令如山,他随即带领多名博士生在过去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出满足任务需求的某信息化新型装备,火速赶赴“前线”。在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的战场上,他们5人作为独立作战单元迅速投入战斗,出色完成任务,成为一支让人刮目相看的新型作战力量小分队。

“过去,我们总感到院校离‘战场’很远,其实,军校就是战斗队,设计装备就是设计战争,在新型作战领域,院校是打赢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杨俊教授说,这件事使他和研究生对备战打仗有极其深刻的感触。

气象海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朱小谦教授,与杨俊教授有着同样的感触。近年来,他率领主要由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组,承担某水下观测与目标监视研制任务,多次奔赴南海某海域开展科研试验。维护我国领海安全任务的繁重与复杂、官兵对高技术新型装备的期盼,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科研试验连着未来战场,课题组就是战斗队。

以战斗队的姿态瞄准未来战场开展科研攻关,该课题组在海洋侦测预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维护海洋安全增添了一把新的“利器”。

高层次人才培养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院校与“战场”不再遥远,甚至已然就在阵地上。为了提高雷达探测性能,袁乃昌教授将实验室搬到沿海一个荒山上,与试验设备一同搬上山的还有锅碗瓢盆,每天自己做饭,风餐露宿,带着研究生一干就是3个月。王书宏老师冬季奔赴西北某地,在茫茫戈壁滩上,每天背起70多斤的仪器设备,爬上386级台阶和120多米高的铁塔,率领团队和研究生开展某重大型号项目试验。

▲袁乃昌教授试验期间与同事合影留念

▲王书宏老师带队在西北开展项目试验

“部队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部队在哪里?我们的科研成果就在哪里接受检验。”博士毕业后留校青年科技骨干霍凯说,读研时就跟着导师和团队经常跑部队,现在当老师了仍是这样,做课题要到部队搞试验,部队有需求,一个电话又往部队跑。

心系未来战场,把学校与部队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让师德师风薪火相传。2016年至2018年8月,先后有217名研究生赴部队参与演训、调研和开展课题研究,面向部队、紧贴“战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95%以上与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武器装备研制紧密相关。面向军事航天、无人作战、战略预警、防空反导,以及能够改变未来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成为了研究生们热衷研究和论文选题的方向,一批创新研究成果有效打通了从技术到战术的最后一公里,带来了作战样式和作战模式的变革,为打赢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国防科大建立“院校-部队”联合培养模式,聚焦实践培养高层次人才,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备战打仗意识、联合作战素养和战斗精神,一大批研究生毕业后迅速成为了推进军事变革的中坚力量,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生力军。

文字 | 王握文 王微粒 张旭

图片 | 何书远 杨娟 王祥科 朱梦莹 游翰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nuomd/18503.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