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里昂 /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富维耶山的记忆(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第三站:法国里昂)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富维耶山的记忆(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第三站:法国里昂)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今天,我们站在里昂中法大学门前,已无从想象当年这所学校里书声琅琅的场景,只能从后人的记述中了解当年革命青年的昂扬斗志。当我们穿越历史长廊,循着这振聋发聩的启迪,带着革命前辈的殷切叮咛与教诲,带着祖国的关怀与希望,在书写这份时代的答卷时,也是我们海外学子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答卷。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旧址(左图)和旅法中国学生当年在里昂中法大学内合影的资料照片(右图)。 新华社记者 高 静摄

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拍摄的《少年》(后改名为《赤光》)杂志的珍贵原刊,周恩来曾参与此革命刊物的编辑工作。 新华社发

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拍摄的《赤光》杂志的珍贵原刊。 新华社发

本文作者之一的唐亚骐在里昂中法大学旧址门口,斑驳的大门仿佛唤醒了穿越时空的记忆。 (作者供图)

五六月的里昂,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晴朗的天气里,不妨沿着罗纳河溯流而上。伴着两岸粼粼波光,穿过坦平的长桥,对面便是耸立的富维耶山。

石墙、红瓦、高耸的塔尖、典雅的教堂、中世纪留存的古建筑……见证着千百年星河流转,岁月沧桑。

斑驳的校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鲜花烂漫、丛林掩映的山间,悄然静立着里昂中法大学的旧址。谁能想到这里百年前的模样?一群热情昂扬的青年,如何远渡重洋而来、一次又一次地叩响了它的大门?

四周静默,无人应答。那斑驳陈旧的大门,仿佛一位年迈的老先生,含着笑与我对望,笑容中含着鼓励,含着期待。如今落在门前的身影,是否与百年前同样徘徊怅惘?而落向院墙内的凝望,是否也带着同样的激情和向往?或许,来赶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重逢吧,也许循着他们走过的道路,我们能遇见往昔,更将望见未来。

从上海到里昂,6小时的时差,直线9300多公里的距离。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十七八个小时的飞机航程,是航站楼里井然有序的安检、候机,是登上客舱后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而在100年前,这场横渡重洋的旅途,却通常意味着40多天的海上漂泊,意味着狭小船舱里的煎熬挣扎,以及前途未卜的满心焦灼。1921年,120多名被里昂中法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开始了他们负笈海外的征途,从波澜壮阔的印度洋再穿过红海,目睹了殖民地居民饱受奴役欺压的状况,也见过欧美所谓文明世界里的发达。落后与先进的剧烈反差丝毫不逊于惊涛骇浪,烙刻在这群年轻人的心底。一路忍耐坚持,反而让登岸后的每一步都迈得坚若磐石,不可动摇。

最终,学生们在那年的9月抵达里昂,三五天的休整和参观里,所到之处皆是迥异于祖国的风情:鳞次栉比的繁华街道、典雅华丽的圣母教堂,无不诉说着此岸文明的历史。如今,在罗纳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坐落着著名的汇流博物馆,其中展示了里昂发达的内河水利。19世纪的里昂,正是依靠得天独厚的航运地位,支撑着从法国巴黎到意大利威尼斯的商贸往来,缔造出当地兴隆的纺织工业,成就了这里联络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文明的独特地位。机械马达彻夜轰鸣的工厂、四通八达的铁道和公路,无不彰显着城市迅猛发展的活力。可以想象,当年革命前辈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回想起那时自己的故土,映目之处尽是破败不堪,面黄肌瘦的农民、城楼上耀武扬威的军阀……国弱如斯,强敌环伺,任人欺凌、宰割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富维耶山的记忆(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第三站:法国里昂),这是何等辛酸,何等悲愤。

不朽的信念

他们并不是第一波抵达这里的中国人。早在1912年,李石曾、蔡元培、吴稚辉和吴玉章等人联手筹办了留法俭学会,呼吁、鼓舞先后十几批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里昂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处落脚点,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在那个新思潮席卷而来的年代,目睹积贫积弱的祖国,怀揣救国济世的志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走到了一起。

彼时国内政局动荡,北洋军阀意欲向法国政府秘密借款,利息之重不亚于卖国。周恩来第一时间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文章,揭露了其背后丧权辱国的交易。声势浩大的抗争运动自此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法国受战争影响,经济渐趋萧条国外在职学位班,形势愈发严峻,留法学生的处境难上加难。1921年,法国当局停止发放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生活维持费”,里昂中法大学的中方负责人违背承诺,将留法的勤工俭学学生拒之门外。

面对生活困难和镇压威胁,不断有同伴被强行羁押、遣送回国时,留法学生们依旧没有消沉,没有屈服,而是将汹涌喷薄的愤懑化作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燃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抗争。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在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等人的领导下,开展了“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但在法国当局的镇压下运动最终失败。留在法国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人法国里昂第三大学,领导勤工俭学学生继续开展斗争,被迫回国的蔡和森、李立三、陈毅等人积极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洪流之中。

在抗争与磨难的淬炼下,留法革命前辈们的信念变得更加笃定而真诚,经年之后,成为熠熠生辉的宝藏。

作为中国近代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大学类机构,1921年7月成立的里昂中法大学培养了许多新中国建设的领军人物。上世纪80年代复校后,她又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各类人才,续写两国人文交流新篇章。

时代的答卷

今天,我们站在里昂中法大学门前,已无从想象当年这所学校里书声琅琅的场景,只能从后人的记述中了解当年革命青年的昂扬斗志。里昂市图书馆的汉语书库中,至今保存着大量1910—1940年间的中文档案杂志。玻璃罩下的铅字报纸,仿佛仍在用清晰的大字无声地呐喊:“改良社会,首重教育,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曾发表于《新青年》、由蔡元培起草的《留法俭学会缘起及会约》声声在耳。

革命先辈从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明了“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使命,站在他乡的土地上,朝着祖国竭尽全力地呐喊,誓要雄狮猛醒,要巨龙睁眼,要民族振兴自强。如今,这声音依然清晰、有力,依然回荡在我们留法学子的心底。

一路回望,一路心潮澎湃。等再回过神,面对眼前的校园更是感慨万千。沿着相同的路径,怀着相仿的豪情。昔年,革命前辈以铮铮铁肩担起民族大义,筚路蓝缕开天辟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如今,中华崛起,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祖国正向我们发出新时代的召唤,也发出了厚重的考卷。如何写好这一考卷?中法大学那扇斑驳的大门是答案,图书馆里那泛黄的报纸是答案,学子掷地有声的誓言是答案!

当我们穿越历史长廊,循着这振聋发聩的启迪,带着革命前辈的殷切叮咛与教诲,带着祖国的关怀与希望,在书写这份时代的答卷时,也是我们海外学子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答卷。

(焦文卿系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唐亚骐系里昂癌症研究中心博士三年级学生。)

里昂商学院专业,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KIMELFELD来访 见证中法教育合作新篇章

5月5日下午,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一行访问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创建的亚欧商学院,就中法两国大学教育合作进行交流。下个月的24日,是两校签署合作主协议联合创办亚欧商学院三周年的纪念日。在即将迎来亚欧商学院三周岁的日子里,随着学院近期在教学项目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获得的实质性进展,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的到访对促进中法教育合作创新具有特别意义。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代表学校欢迎David 一行,法国驻沪总领事Axel Cruau、里昂商学院董事局主席Bruno 、里昂商学院校长 、里昂大学校长 、新里昂大学副主席Alain LABAT,我校国际交流处处长周云轩、经济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志刚,紫竹国际教育园区总经理唐继锋等出席,亚欧商学院、法国里昂商学院和经管书院的8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和法国里昂商学院亚洲校区校长、亚欧商学院法方院长王华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在致辞中指出,围绕“国际化”重要战略,华东师范大学已与全球200多所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与法国里昂地区高校的友好合作。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里昂商学院在中法教育合作与联合培养人才领域深度合作的结晶,亚欧商学院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社会责任的跨界商才和企业家”为标杆,以高端精品商学院为定位,立足融合中法两校的优势学科,通过全球化、复合型、创新式的专业培养和能力训练,打造勇于跨界开拓、敢于社会担当的栋梁之才。他期待,中法双方继续紧密合作、开拓创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断拓展项目规模层次、提升项目内涵品质以及优化项目运行机制。

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致辞

法国驻沪总领事Axel Cruau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亚欧商学院的建设成果,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是与法国高等教育保持紧密友好合作关系的伙伴之一。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今社会,法国里昂地区希望与中国高等教育开展更多面向世界、展望未来的创新性合作。他希望,此类合作对学生、企业家和未来管理者而言,必将成为中法两国合作成功的典范。

法国驻沪总领事Axel Cruau致辞

里昂商学院董事局主席Bruno 在致辞中表示,见证亚欧商学院的成立令他激动万分,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他也为学院的创办初衷——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里昂商学院的文化特色与优势,得以实现表示高兴。他殷切希望,亚欧商学院的学生作为学院的第一批先驱者,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传承学院的价值观。

里昂商学院董事局主席Bruno 致辞

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高度评价了中法两国在高等教育合作中已取得的成果。随后,David 聚焦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与中国开展的合作进行主题演讲,从经济发展、国际吸引力、科研和高等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在回顾里昂与中国历史渊源的同时也明确了未来的合作方向。现场师生就法国里昂大都会区文化建设、留学生保障体系等问题与David 进行互动交流。

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作主题演讲

学生与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互动交流

新里昂中法大学副主席Alain LABAT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里昂中法大学历史悠久,20多年来培养了500多名中国学子,尽管中间因二战而中断合作,如今新里昂中法大学作为中法新的合作桥梁里昂商学院专业,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KIMELFELD来访 见证中法教育合作新篇章,在保持原来历史的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中法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Alain LABAT坚信在中法关系中,里昂将保持自己的雄心壮志与传统文化,并对中国友人到访里昂表示期待与欢迎。

新里昂中法大学副主席Alain LABAT总结发言

作为法国里昂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访沪内容之一,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与里昂大学校长 在主席见证下续签两校合作协议,标志着两校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质量,为中法两国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里昂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在法国的重要合作伙伴,早在2010年,里昂大学就在华东师大设立了联络办公室。2013年,两校正式签署合作协议。2015年5月,华东师大驻里昂大学联络办公室揭牌。多年来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两校合作日益密切里昂商学院专业,开展了师生交流、联合科研等活动。尤其是华东师大与里昂大学联盟成员-里昂高师的合作尤为深入,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和“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等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联合科研项目。

华东师大-里昂大学合作协议续签仪式

签约仪式结束后,为进一步增进中法学生交流,实现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国际化,学院组织开展了中法学生互动交流活动。亚欧商学院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本科学生代表黄嘉祺和黄嘉澄分别就其在亚欧商学院的经历与对未来赴法留学的展望进行发言。随后,法国里昂商学院ACS项目学生代表和 分享了其在法国里昂商学院的学习经历与生活感受,并对能有机会留学中国表示荣幸与感谢。

据悉,20多位法国里昂商学院本科大二学生预计将于2018年秋季学期来亚欧商学院进行为期一年或一学期的中法学生混班学习,亚欧商学院20多位大二本科生将于下学期赴里昂商学院攻读“2+2”双学位,这对于学院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发展思路。

亚欧商学院本科学生代表和法国里昂商学院学生代表发言

会前,上海初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建宇先生应邀作为企业家代表,结合他自身的创业经历,从大学生创业的基本途径、在校期间的资源利用、成为企业家的必备要素等方面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创新创业分享会。学院目前正在积极探讨如何通过吸收借鉴里昂商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与经验,为我校正在着力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帮助。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本次到访为学院探索国际化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上海初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建宇作企业家分享

活动结束后,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一行参观了亚欧商学院现代化的教学办公大楼,学院无处不在的融合与开放气息及优越的国际化学习与生活环境让代表团印象深刻。

法国里昂大都会区主席David 一行参观亚欧商学院

法国里昂大学好吗,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步行前往体育馆同师生进行交流,现场画面来了

据@CGTN记者团 4月7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步行前往中山大学体育馆同师生进行交流。

早前报道

马克龙将访问中大,原来中大与法国渊源如此深

中山大学4月6日深夜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布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7日下午抵达中山大学,与学生交流。

明年,中山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中法也即将喜迎建交60周年。穿梭百年中大校史,法国元素交织其中,在中法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上,中山大学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里昂中法大学,曾经的广东大学海外部

2014年,里昂—中国关系促进中心、里昂中法大学历史博物馆揭幕。这所存在于1921年至1950年间的里昂中法大学,曾见证了中大和法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时刻。

里昂中法大学正门(图源:里昂市立图书馆中文馆藏部里昂中法大学资料室)

1920年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以及法国里昂大学代表合作筹备成立中法大学。在里昂中法大学创办过程中,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期间也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大力支持。孙中山一方面支持在海外创办中国大学,予以里昂中法大学办学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在广州成立了国立广东大学,并将里昂中法大学定为国立广东大学海外部,支持推动从广东输送青年学子赴法留学。

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政府临时大总统任上签署的《饬知里昂中法大学海外部定为国立广东大学海外部令》为中山大学和法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5年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校长邹鲁在广州送别留法学子

回顾历史,里昂中法大学为现代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型的教育人才,其中不乏中大学子的身影,他们相当一部分回国效力,并加入中山大学等高校担任教职、作育英才,是中法友好交流合作的历史见证人。

藏在中大里的骑士荣誉勋章

法国有一项历史悠久的荣誉勋章——“骑士荣誉勋章”,是法国政府的国家级最高荣誉,为法国发展良好对外关系及法国各领域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外国公民均可获此殊荣。

在中大,一枚枚骑士荣誉勋章见证了中大为中法教育与文化合作做出的卓越贡献。

梁宗岱先生

在中大,有一批学者大师致力于法语教育和法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促进中法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山大学法语专业成立于1957年,是中南和华南地区最早成立的法语专业,著名作家、翻译家梁宗岱先生曾任教于此。

几十载办学光阴间,法语专业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复合型的法语人才,而中大外国语学院的王宾教授、蒲志鸿教授等,将毕生心血投入于法语的教育和推广之中。鉴于他们的突出贡献,两位教授先后被授予法国教育界最高荣誉的“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中大法语系梁守锵教授所译伏尔泰的名著《风俗论》、《路易十四时代》书影(上),程曾厚教授《雨果和圆明园》(下)书影

在中大,法国历史和文化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程曾厚教授深耕法国文学研究,尤以雨果研究见长,形成了中国视角和主体意义的雨果研究成果。历史系刘文立教授研究法国历史和社会已久,学术成果、著作等身都曾荣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中大和法国的教育合作交流的缘分一直在延续。2010年中山大学与法国政府合作共建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推动此项国家间、高校间达成合作的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教授也因此获得了“法国国家骑士功勋奖章”。

携手合作,用科技应对人类关切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山大学与法国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科研合作,涵盖医疗健康、生物技术、环境与资源等领域,携手用科技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中大和法国在科研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早在2000年,中山大学便与里昂第三大学展开合作法国里昂大学好吗,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步行前往体育馆同师生进行交流,现场画面来了,并于2005年签署两校校级框架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等项目。2012年,两校续签校级框架合作协议,并在此框架下签署两校学生交换协议、联合培养法语硕士研究生协议及法语专业本科生协议。

2016年中法核学生在法国参加世界核能展与马克龙合影

2010年中山大学与法国政府合作共建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法国电力集团作为创始人和合作方也参与其中。成立的十数年间,为核工业界、核学界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学院荣获中法两国政府联合“中法合作大学优秀项目”,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则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法核学院法国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

中山大学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Jean-Marie Lehn教授合作建立的中山大学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是一所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所。研究所2012年被认定为中法合作机构,2018年获批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科学院院士Jean-Marie Lehn教授讲授“今日化学”

2015年,中山大学与法国洛林大学、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INRAE)在法国南锡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中-法土壤环境联合实验室”(),聚焦土壤环境重大污染问题。实验室于2018年获批教育部“土壤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这也是国内首个土壤修复类的创新引智基地。联合实验室法方主任Jean Louis Morel曾荣获首届“广东省友谊奖”。他称:“中国是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关键参与者。”

同年,中山大学与里昂大学联盟、里昂新中法大学协会以及里昂第三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分别合作共建“中山大学-里昂中法学术交流中心”和“孙中山—让•穆兰中法学术中心”。签署协议后,中山大学和法方密切合作交流,在法语和流体力学等领域成功引进人才,与里昂中央理工学院、里昂高师两所精英高校建立紧密联系,并与总部位于里昂的赛诺菲巴斯德(疫苗公司)、法国里昂P4实验室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

从里昂中法大学时期至今,中大学人与法兰西同行,从未停止过学术上的互学互助,他们用心用情进行学术耕耘,谱写了中法文化交流的诗篇。

黎国昌,中大生物系“建系三老”之一,1924年,留法归国,与同为青年学者的郜重魁、费鸿年一同创立了中山大学生物系,是中大生命科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张云,1920年到法国里昂大学留学,1926年获得天文学国家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历任教授、数学天文系主任、教务长和三次出任校长。建设的中山大学天文台,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台。

张云教授

崔载阳,1921年留学法国里昂大学,192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参与创办了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所。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曾被国家指派为常设海牙仲裁法院仲裁员的端木正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海归。他195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次年抱着为国效力的宏愿归国,扎根康乐园,从事高等教育五十余年。

2003年1月,端木正教授(前排居中)与夫人姜凝女士和外语系法四班(1967届)部分同学合影

中大1979级校友李太生,于1993年被选派到法国留学,毕业后归国,将在法国求学间所学服务人民,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和科研40年,获得吴阶平医学药学创新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首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在中山大学工作过的众多留法学人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邹仪新、叶述武、李国平等人,为中大及中国数学天文教育和科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吴康、王力、程曾厚等人文、社科、建筑界的留法人,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贡献良多。

时间流转,为中法文明交流互鉴而努力的中大故事还在继续。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6届校友李登辉,入职中广核两年后法国里昂大学好吗,便被外派到纳米比亚湖山铀矿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在非洲大地上助力国家核电“走出去”。2017届校友邹尧磊,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严格选拔,成为唯一人选,赴IAEA参与先进堆工作,在国际多边平台上贡献中大力量。2018届校友徐昌恒,选择扎根核电站基层,致力于建设我国西部首核,助力华龙一号的腾飞。2019届校友马骏,在工作中发光发热,展现过硬的专业技能,荣获2021年度“中国广核集团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回望中大校史中的法国元素,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未来,中山大学与法国的合作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携手为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而努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lang/2077.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