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美国,尤其是硅谷,被视为全球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是全球大学中产生独角兽公司最多的学校,很多著名的科技公司,比如特斯拉,脸书,惠普,Next 、等等都是在斯坦福大学的研发园起步的。甚至还有许多优秀人才还没有走出斯坦福校园的时候,就已经被风投盯上,无数创新idea在这里产生,并成为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项目。
斯坦福系企业产值占硅谷总产值接近60%,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大约有4万家企业可以寻根到斯坦福,这些斯坦福系企业的产值总和,相当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
不仅在创业领域执掌牛耳,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成就同样令人刮目相看。斯坦福大学的教师队伍中已经有32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在职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仅次于哈佛大学,名列世界第二。要知道斯坦福建校的历史比哈佛短得多,只有130多年,考虑到建校长短这一因素,它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有创造力、最富有活力的大学。
那么,这种创新文化和创新土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把时光倒流到一百年前,与北美殖民历史同龄的哈佛大学当时已经是美国名校,但当时的斯坦福只是一所位于西部边陲的三流大学。
斯坦福创办于1885年,恰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美国西部铁路大开发的时期,在创办之初,斯坦福的定位是为美国西部当地培养技术专业人才,帮助西部工业发展。换句话说,最初的斯坦福美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所技校,类似贵州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这种档次的学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斯坦福在美国仍然远远排不上号。由于是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加上那时加州在美国人眼中还是荒凉闭塞的边远西部,因此当时人们亦把斯坦福大学称之为“农场大学”。当时的斯坦福教授工资低,学校财政困难。斯坦福的学生们毕业之后很少留在本地,大多选择到经济更发达的美国东海岸去寻找工作机会。
换句话说,斯坦福的崛起历程,就相当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几十年后一跃成为世界创新中心,这是真正的屌丝逆袭。
一百年前的斯坦福,不仅没有半点成为创新中心的样子,整个美国也谈不上有多少原创性的技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很多都可以归功于美国人将欧洲原创的科学理论加以应用,通过产品化赚取商业利益免联考在职研究生,但是美国本土却很少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比如发明大王爱迪生及其门罗公园实验室就是实用主义技术研发的典型代表。
当时的美国人,根深蒂固地将“实用性”作为研究的唯一评价标准。
“对于因学术研究而获得的荣誉,美国人认为什么也不值,欧洲人却认为比金钱更重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世纪8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和人类学家鲍威尔领导下的地质调查局做出显著的成绩,获得了法兰西科学院的居维叶奖章。
但当他们在公开展览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却遭受了美国国会议员的批评,说他们不该把地质调查扩大到古生物研究上去,干了一些没有用的工作。
美国科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对于这种状况深恶痛绝。1883年,任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副主席和美国科学院(NAS)院士的亨利·奥古斯特·罗兰,对于“美国式的实用主义”发表了一次言词激烈的演说:
“这个国家必须创造物理科学,而不是把电报、电灯等方便生活的东西称之为科学……发明一般新的、好吃的食物的厨师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世界,但我们不能把他夸大为化学家。”
他对当时美国约400所高等院校进行了措辞激烈的批评,称他们几乎没有一所称得上是大学,它们只是“一群蚊子,而不是鹰”。
在演讲中,罗兰院士还特意将中国人作为反面教材,告诫美国人过于关注“实用主义”的严重后果。
“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中国虽然有古老文明,数量众多的人口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怎么样,美国如何通过战争获得科技人才?,但‘我们’却只把‘他们’视为野蛮人,因为他们的科技几千年都没什么进步,他们满足于应用科技让生活更方便,却很少去系统探索科技原理,更没把科技当成国家发展进步的重点。”
如果说满清是科技的荒漠,那么美国充其量也就是戈壁,距离肥沃绿洲的差距还有十万八千里。
美国科技实力的崛起,固然有其自身的努力,但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是发生在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一场知识难民潮,其中主体是犹太人。在犹太知识难民集中到达美国的 1933 —1941 年间 , 仅来自德、 奥的犹太难民就达 人 , 他们当中的 7.3 %,即 7622 人属于知识难民, 其中有1090 人是科学家 , 绝大部分 (约 700 人以上)是教授;其余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学者型和艺术型的文化流亡者, 具体数字如下:811 名法律工作者 , 2352 名医生 , 682 名记者 , 645 名工程师 ,465 名音乐家 , 296 名造型艺术家 , 1281 名来自其他文化领域的职业者。这意味着从德、 奥两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被驱逐的约 12000 名文化精英中, 至少有 63.3 %被美国所接受, 而在约1400 名流亡科学家中 , 也至少有77%被美国所接受。这就充分说明了美国接受的犹太难民中所特有的文化知识 “含金量” 。
这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流亡美国的意大利原子核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得主恩里科·费米 ( Fermi)的夫人劳拉 ·费米, 曾在1968 年出版的关于欧洲知识分子流亡美国的著作中 , 计算过流亡科学家给美国教育制度带来的那种不花成本的赢利。据她估算 , “ 在美国 , 培养一位科学家到他能开始职业生涯为止时的费用, 至少需要 45000 美元, 仅是在那 700 多位移入美国的德国大学教授身上 , 就为美国节约了大约 3200 万美元” 。
这种表面上看来精确的有关教育经济上的赢利数字 , 与对美国科学发展的根本性促进相比 只是杯水车薪。德国流亡科学家给美国带来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1969 年,美国学术界公布了一份涉及所有学科领域中最为杰出的 300 名流亡科学家的传记名单, 他们当中的79%,即 238人是从纳粹德国版图内逃亡出来的讲德语的、 有犹太血统的科学家。也正是他们 , 在美国成了几乎所有新科学传统的奠基人。1989 年,法兰克福德意志图书馆公布了一份有关讲德语的文化知识精英在 1933 —1945 年流亡期间出版的文化、科学论著的档案, 其中涉及 11846 本学术专著和 7749 篇科学论文,它们当中的 80 %以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
美国文化史专家哈里·莱文的一段话,能很好地说明欧洲流亡科学家的到来对美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意义:
“当20世纪这段犹太人的流散史充满着连续性的时候,我们能检验到那种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时相类似的情景,那时,具有催化作用的知识注入了西欧。然而,当今事件的规模要大得多,文化迁出的速度要快得多,来自国家的数量要多得多,难民们天才的光芒要灿烂得多,他们研究的领域也要广泛得多。
这使我们能够在一个朴实的起点上,在我们已有的领域中,追随着这些先进的思想财富前进。欧洲学科力量的这种损失,对我们的收获竟是如此之大,以致我们美国的高等教育完全成熟了,我们美国的大学完全国际化了!”
由于吸收欧洲知识难民的成功经验让美国尝到了甜头,美国开始形成了更加自觉的科学教育开放机制,面向全球的知识精英敞开交流之门、移民之门,面向全球的青年才俊,敞开留学之门、就业之门,这正是美国在二战后一直能保持它全球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
显著的人才转移发生在二战期间,但是源头却在一战之前。《》中提到,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和科技强国,德国成为十九世纪后半叶当之无愧的全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哥廷根、柏林成为整个欧洲顶尖学者和青年学子心目中向往的胜地,欧洲学者纷纷以留德学术经历为荣。作为学术洼地的美国,对于德国更是人人心向往之。
作为科学、文化、经济高地的德国,却有一个重大的短板——能源无法自给。不解决这个隐患,德国就无法对抗大英帝国的霸权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怎么样,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也就无从谈起。
为了获取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能源,德国规划了连接中东与德国本土的3B铁路计划,由此引发了英国建立英法俄三国协约体系,对德国进行战略围堵。德国联合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形成三国同盟,双方不断升级军备竞赛,战争阴云密布。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与战场形势同步,文化舆论界的战争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德国军队侵犯中立的比利时后,英国、法国的报上登出特大标题:“我们爱歌德和贝多芬的德国,我们恨俾斯麦和威廉二世的德国。”
作为对英法抨击的回应,1914年10月4日,德国各大报纸发表《告文明世界书》,并翻译成十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发行。
该宣言否认德国在比利时有任何攻击平民的行动,并宣称战争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德意志军国主义,德国文化早就被从地球表面抹去”,“我们将作为一个文明国家战斗到最后,我国视歌德、贝多芬和康德的遗产与家园同样神圣”。
当时,德国九十三名科学家、艺术家、学者或牧师共同签署这份臭名昭著的宣言,因此该宣言又被称为“93人宣言”(德语: der 93)。其中,包括X光的发现人伦琴,氨制硝酸法发明人奥斯特瓦尔德,以及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等著名科学家,共计14位诺贝尔奖得主,几乎囊括了德国最优秀的知识精英。
该宣言强烈激发了德国的教育、科学、文艺等各界知识分子的广泛对战争的支持,同时在他国知识界引发极大愤慨。
在德国国内,除了爱因斯坦等少数人表达反对声音之外,德国知识界几乎是一边倒的拥护之声。
《告文明世界书》发表不到两周,普鲁士科学院主席维拉莫维茨 -莫伦多夫又起草了一份德意志帝国高校联合声明,百分之八十的高校教师在签名者之列,其中不乏犹太人。该声明对 “以英国为首的德国的敌人 ”表示愤慨,因为“他们声称为了我们的利益,而让德国科学的精神与他们称之为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东西对立起来 ”。
《告文明世界书》文字及签名名单节选
与许多人后世想象不同的是,德国知识分子并非是被裹挟着参与到战争中。
在当时的德国,人们的战争热忱与其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基本成正比。也就是说,总体而言,越是德高望重的学者的,对于战争的态度越积极。在当时的主流德国知识分子看来,这场战争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民族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而是捍卫德意志民族的真善美乃至人类灵魂的神圣之战。
神学家马克斯 ·舍勒强调,从德国的角度看,这是 “一场反对资本主义及其恶果的战争 ”。如果英国赢得这场战争,那就意味着 “温吞的英式享受和循规蹈矩的文明战胜充满原创和个性的文化,资产阶级战胜腓特烈大帝和歌德、康德的精神 ”。
社会学家维尔纳 ·桑巴特索性把英、德对立上升为 “商人 ”民族和 “英雄 ”民族的对立,说德国人在 “与一家百货公司搏斗 ”,德国是最后一座 “抵挡商业化浊流的防波堤 ”。
文学家托马斯 ·曼坦言,自己首先关心的不是德意志帝国的 “商贸主导地位 ”,因为在一个 “诞生了康德美学的国家 ”人们可以做到 “无关利害地欢呼德国的胜利 ”。他所关注的是德意志精神如何抵御以民主制、共和制、议会制为特征的 “西化 ”浪潮,是如何 “保持德国的德意志特征 ”,如何避免德国遭遇 “去德国化 ”。
哲学家兼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倭铿的调门更高:他深信德意志民族是 “人类的灵魂 ”,消灭德意志精神就意味着 “剥夺世界史的最深刻的意义 ”。
德国贵族和知识分子不仅不畏惧打仗,反而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宣传鼓动工作,还主动报名参军或者送子参军。据统计,在开战后头十天自愿参军的二十六万人和最终入伍的十四万人中间,来自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子弟占了绝大多数。
年过五旬的著名诗人理夏德 ·德默尔,主动参军并开赴前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豪普特曼把自己的四个儿子送上了前线,弗朗茨 ·马尔克则在凡尔登战役中阵亡。
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入伍的,也以自己的方式向战争和战士表达敬意。譬如,近视眼黑塞撰写了长诗《艺术家向战士致敬》;《千夫所指英格兰》来自征兵体检不合格的恩斯特 ·利绍尔笔下;同样未能通过体检的托马斯 ·曼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四年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写政论;音乐家理查德 ·施特劳斯写完《没有影子的女人》的第一幕之后,特别在乐谱上注明 “完成于萨尔堡大捷之日 ”,等等。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德国知识精英中一部分人从惨痛的历史现实中接受了教训,转变或者部分转变了思想和立场,如特洛尔奇和托马斯 ·曼便是经典实例。
但更多人相信“后院失火说”,尤其相信犹太人是出卖德国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因为直到宣布投降那一刻,德国的土地上都没有外国的一兵一卒),不少知识精英依然笃信 “德意志特殊道路 ”,所以魏玛共和国的知识界出现了大分化、大活跃、大混乱的局面。
相当一部分德国知识精英成为纳粹思想的开路先锋。1933年4月22日,德国所有大学向刚刚当选的希特勒政府公开表达了集体的忠诚。
这份名为《德意志大学对阿道夫 ·希特勒以及纳粹主义国家的表白书》中写着 :
“这个民族的阳光再度照亮了自己 。我们将建设和扩展伟大的元首所开创的事业, 并全心全意地追随这个新的国家 ……我们已经宣布与那种没有土地和权力的思想神话脱离 , 我们看到了这种哲学的末日… …
我们认识到:维护我们民族科学的意志在未来将会被记载下来:这场纳粹主义革命不仅体现为一个不断成长起来的政党对现存权力的接管, 而且这场革命将给我们德意志的存在带来全面的、 翻天覆地的彻底变革!”
至此,这场德国知识阶层的大分裂到此达到高潮,最终演变为二十世纪最为显著人才大迁移以及世界科学中心的大转移。
(未完待续)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怎么样,美国加州有哪些优秀的大学
地理位置是出国留学选校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加州地区的大学有很多,有哪些优秀的大学呢?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加州大学的热门院校。
一、美国加州地区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创立于1891年,位于洛杉矶东北郊的帕萨迪纳,是世界最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
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很小,全校学生仅2000人左右,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学府。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均为世界顶级,其中地球科学学科位列世界第2,物理学世界第6、化学世界第5、航空航天工程世界第6。
2.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帕罗奥多市境内,临近高科技园区硅谷,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
南加州大学
学校位于美国洛杉矶市,学校培养了众多航天与科技界人才,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高通创始人维特比等。
佩珀代因大学
学校成立于1937年的私立大学,主校区位于美国加州马里布1号公路的山脊之上,校园面积830亩。学校可俯瞰太平洋,曾被评为“最美大学校园之一”。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坐落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伯克利市,是世界最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
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研究及教学中心之一,其在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经济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均位列世界前十,与旧金山南湾的斯坦福大学共同构成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多年来蝉联美国申请人数最多的大学,也是录取难度最高的大学之一。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常译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圣迭戈加州大学,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公立大学论坛和美国大学协会成员,位于美国圣迭戈北郊的富人社区拉荷亚(La Jolla)。
二、美国留学地理位置分析
东北部
东北部可以说是全美最富裕的地区,都市化程度高,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伴随着微电子、教育、高科技、金融服务、旅游、医药、电脑及生物技术等行业的发展,几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适合这里。
西部
美国西部聚集着许多著名企业,尤其是IT公司,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使其成为许多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热门选择。
其中还包括了加州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怎么样,美国加州有哪些优秀的大学,它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的所在地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更坐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加州各个城市的气候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阳光充足。旧金山、洛杉矶不会让你失望。
中西部
美国中西部包括了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密西根州、伊利诺州、威斯康辛州、爱荷华州、肯萨斯州、密苏里州、明尼苏达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
其中,芝加哥是中西部地区的最大城市,同时也是全美第三大城。
南部
美国南部也是一片广大地区,受特殊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影响,南部文化无疑是最有特色的。以前南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但近几十年以来服务业、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工业以及金融业一直维持高速成长。
三、美国留学热门专业
电子工程
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航天飞机的研究,都少不了电子工程的专业知识。加上就业前景之乐观,EE专业一跃成为目前理工科留学生中最热门的申请专业之一。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日千里,将行业人才的薪酬推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人类似乎在慢慢预测到——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因此这个处于科研技术前沿领域的专业,也引来很多学子和家长的咨询关注。
数学
数学,是我们学生时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幼儿园的阿拉伯数字,到后来大学的立体几何、微积分等等,处处都是数学领域的课程,我们也时刻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会计
在奔赴美国的留学大军中,读商科是一支主力军,能占到40%;而会计则是莘莘学子最偏好的专业之一。但事实上,其实会计也是个苦逼专业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怎么样,与医学、法学并称“三大秃顶专业”,不服来辩。
传媒
美国是传媒领域的”超级大国”,是最早创立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发达的传媒系统。加上近几年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传媒专业作为一个涵盖广泛的热门专业得到越来越多留学生的青睐。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世界排名,大型科技公司最青睐的美国大学TOP10排名,第一名竟然是
目前,最热门的领域无非商科、计算机和工程。如此热门的专业,其就业肯定不会差,那些大型科技公司也自然成了这些学生的理想就业地。
前不久,SHL发布了一份报告,列出了在大型全球科技公司中招收校友数量最多的美国大学排名。
该研究涵盖了超过800,000名毕业生的背景美国加州科技大学世界排名,大型科技公司最青睐的美国大学TOP10排名,第一名竟然是,以确定哪些大学为这些科技公司培养了最多的人才,以及哪些大学是这些公司的目标学校。
SHL统计了全球 15 家最大科技公司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包括苹果、微软、、戴尔科技、IBM、英特尔、惠普、、英伟达、甲骨文、Adobe、亚马逊、三星、任天堂和索尼。
结果显示,以下是在科技公司就业校友数量最多的美国大学:
华盛顿大学(16,786 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3,260 名)
斯坦福大学(12,973 名)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11,049 名)
南加州大学(9,071 名)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分校(8,320 名)
卡内基梅隆大学(8,274 名)
佐治亚理工学院(7,961 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7,829 名)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7,671 名)
可以看到,华盛顿大学在这些大型公司中的就业校友数量最多。在查看具体科技公司的细分时,华盛顿大学毕业生还是亚马逊和微软的首要选择。
然而,在调查苹果、 和谷歌等硅谷公司数据时,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似乎是最受欢迎的。
亚马逊的最爱——
华盛顿大学(5,202 名)
南加州大学(1,893 名)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分校(1,711 名)
佐治亚理工学院(1,502 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489 名)
苹果的最爱——
斯坦福大学(1,939 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749 名)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1,247 名)
南加州大学(1,053 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947 名)
的最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559 名)
斯坦福大学(1,475 名)
卡内基梅隆大学(935 名)
华盛顿大学(908 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876 名)
谷歌的最爱——
斯坦福大学(3,934 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765 名)
卡内基梅隆大学(2,357 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843 名)
麻省理工学院(1,708 名)
微软的最爱——
华盛顿大学(6,399 名)
华盛顿州立大学(1,114 名)
佐治亚理工学院(1,051 名)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999 名)
卡内基梅隆大学(916 名)
可以看到,不少公立大学也是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最爱,包括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等。
下面,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其中三所值得关注的公立大学。
华盛顿州立大学
华盛顿州立大学( State ),简称WSU,是一所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890年。该校是美国108所获得卡内基研究基金的大学之一,被评为“高密度研究型大学”。学校在小型谷物遗传育种方面世界领先,并已经帮助华盛顿州成为世界最高产的小麦生产区。
大学设有文理学院、商科经济、工程建筑、农科及家政、教育、药剂、护理和兽医学八个学院。
同时,学校还是世界500强大学,被US News评为一级国家级大学。其中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位居美国大学前5名免联考在职研究生,也是该校修读学生最多的专业,兽医学、犯罪学、生物工程与农业工程等研究生专业位列全美前20,经济学、国际商务、材料工程、土木工程、药剂学等专业位列全美前50。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简称ASU)成立于1885年,是一所公立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职业学生11万多,是全美学生数量最大的学校,其中国际学生13,300多名,来自160多个国家。
学校下设18所学院,学术力量雄厚,教学一流美国加州科技大学世界排名,提供350多种本科学位课程。学校学术氛围浓厚,有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学校在航天、光学、计算机及商业管理方面处于美国甚至世界领先地位。
此外,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被称为杜鲁门荣誉大学,因为自1991年以来,已有13名学生获杜鲁门奖学金。在”全国优秀学者”数量方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公立大学中排名第三,全国所有大学中排名第八,仅次于哈佛,斯坦福,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of at -,缩写为UIUC),创建于1867年。该校是美国“十大联盟(Big Ten)”创始成员,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也被誉为“公立常春藤”。
UIUC工科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几乎所有专业均位列全美前十,其中电气、土木、材料、环境位列全美前五;计算机专业全美第二;信息科学专业常年位居全美第一;会计学专业位列全美前三。
此外,该校还拥有全美第二大大学图书馆,图书馆与信息科学专业也因为庞大的藏书量而常年位列全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