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作为我国第一位临床麻醉学博士,刘进赴美国攻读博士后。出国前,刘进向他的博士生导师徐守春教授辞行,徐守春交代他在做科研之外,还要考察为何我国的临床医学比美国的水平低?
带着这样的使命,刘进花了长时间观察,“两国医学院毕业生的水平相差并不大,但美国医学院毕业生要想成为主治医师,都必须经历高度规范且现代化的培训,相比之下,中国同阶段的培训规范程度不够,这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主治医师临床知识与技能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彼时,刘进已获得美国德州颁发的医疗机构许可证( )并在西南医学中心(规培基地)担任麻醉科的主治医师。但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重要性成为他回国的重要原因。
1994年初,刘进回国后,在北京阜外医院担任麻醉科主任,要求科室内所有年轻医生按照他制定的标准推行规培制度。但阜外医院是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没有麻醉学规培所需要的其他临床麻醉亚专业。为此,刘进联系了北京协和、天坛、儿童医院等医院,将年轻医师送去专科。2000年,刘进申请调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是一家综合性医院,相比阜外医院,更适合推行规培制度。
借此机会,刘进开始在华西医院的麻醉科试点规培,并在2003年开始向其他科室普及,同时招收“社会人”参与规培。也是在同一年,刘进开始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他在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连续十年提出“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将其费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建议。
“卫生部颁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定和卫生部认定培训基地已有约十年,但由于没有从体制上根本改变住院医师的培训制度,这些工作实际上没有发挥大的作用。”刘进在2003年首次提交的建议中如是写道。
区别于卫生部颁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定,刘进提交的建议中,焦点在于由国家建立统一制度,要求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师接受3年规范化培训后再投入医疗人才市场;以及由国家财政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平均补助1000元/月/人,这一补助在2012年提交的全国人大建议中提高到10万元/年/人(其中1/3基地作培训经费,2/3补给每一位住院医师)。
最终,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1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同时,中央财政自2014年起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补助资金三分之二用于补助参培住院医师,三分之一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
历经十年发展,规培制度显著地改善了我国医师队伍的人员结构,有效缓解了医改过程中基层一线医师紧缺的困难,成为医院提升医疗质量和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以华西医院麻醉科为例,据刘进提供的数据,2000年华西医院麻醉死亡率高达万分之一,随后麻醉死亡率不断下降至五万分之一、二十万分之一,而这离不开华西医院麻醉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据中国医师协会披露,2023年全国共有12 万名医学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是我国规培制度实施十年以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但不容忽视的是,规培制度的落地与实施也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近期,湖南、广西、上海等地接连发生的医学生自杀事件,更是将规培制度推上风口浪尖。
规培不应成为广大医学生职业起步路上不可承受之重,让规培制度更好以人为本,助推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更应成为全行业的焦点课题。特别是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老龄化趋势加剧,如何吸引更多人投身临床关系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完善规培制度,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刘进教授——国内最早发起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专家之一。
我国临床医师规培综合水平与美国的差距有多大?
《21世纪》:您回国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初衷是什么?
刘进:医学教育有三个环节,包括医学生教育、住院医师培养、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教育。在我国,住院医师的培训一直是三者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在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前,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医学院毕业生以医院正式职工的身份直接分配到中基层医院(地市级或以下医院),剩余三分之一的医学生有机会分配到三甲医院。
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真正要解决的,就是希望这群三分之二的医学生到中基层医院独立行医之前,先在大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以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为民众,特别是农民、工人和普通城镇居民服务,这也是解决看病难的主要措施之一。
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是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只有在绝大部分医生经历过规范化培训之后,才能够保证14亿中国人在常见病和多发病上得到规范化诊断治疗和预防指导。
《21世纪》:据您观察,我国临床医师水平与美国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经过十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差距是否缩小?
刘进:美国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约有100年历史,他们也经历过很多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事情。事实上,两国医学院毕业生的水平相差并不大,但我国临床主治医生的平均水平远低于美国,中间就差了一个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我国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有10年,大概走完了美国前50年的路。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综合水平大概相当于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目前我国在住院医师规培的问题上,和美国还有50年的差距。只要我们都努力,赶上这50年可能再用20年就可以了。
《21世纪》:有舆论称可以考虑降低规培时间,以减轻规培生压力。但对比美国五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您如何看待时间问题?
刘进:美国的内科、儿科系统规培时间是三年,麻醉、放射、病理、眼科等是四年,外科是五年时间。对比来看,考虑到疾病谱系大致相同、诊疗原则基本一样,我国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缩短到三年,是短于美国的。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规培生需要到不同科室进行轮岗。只有通过轮岗,医生对疾病才能有更全面的看法和认识,在考虑病人问题的时候,尽可能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如果时间上缩短到一至两年,可能会导致医师轮岗不全,培养出来的医师就不是合格的。
真正关心爱护年轻医生
《21世纪》:现阶段不少医学生反映在规培期间钱少事多、压力大,您如何看待此现象?
刘进:从宏观上看,各行各业还处于学习训练期间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收入都非常满意吗?
具体到规培生来说,按照国家现有规定,为每位住院医师提供3万元/年的补助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其中有1万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剩余2万用于补助参培住院医师,也就是每人每个月补助1667元。据我了解,绝大多数的医院都是尽可能补助住院医师,绝大部分规培基地的补贴是能够达到或接近基地所在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
此外,例如有规培生抱怨写病历,认为这是简单重复的抄写过程。但特别是在内科系统,写病历属于基本功,这里面包括病人主诉、各种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鉴别诊断,是非常严格的临床逻辑思维训练过程。很多医院都要求年轻医生必须写出多少份大病历,培养年轻医生的临床能力。我也经常看到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写病历、开医嘱,这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再比如查房和办理出院手续,我们能把这些事情简单地理解为打杂吗?例如办理出院手续,最后要落实到患者确诊、需要带哪些药物回家、后续医嘱交代等,这些都是病人最关心的事情,难道不是年轻医生该学习的吗?
就好像是练习乒乓球,在训练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简单重复性的内容,但就像是询问患者病史,需要有先后顺序才不会遗漏,这些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
当然了,每家医院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排除有一些原本不属于规培生工作范畴的事情安排规培生完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种情况的存在,但一定不是主流。但我国推行规培制度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这期间教学相长,我们的老师也在进步。
此外,我也看到有言论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压榨创收的剥削制度,但在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前,中基层的住院医生在工作几年后一般要到大医院进修一年,这期间,进修医师必须向大医院缴纳进修费用。而目前规培生是能够享受到国家补助的,这种言论不攻自破。
《21世纪》:根据相关报道,在湖南某医院规培的医学研究生在遗书中称已连续工作36小时,规培生工作时间长也被热议,您如何看待规培生的工作时间强度?
刘进:35年前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当时规定是住院医师每周工作时长不超过120个小时,现在美国规定住院医生每周工作不超过80个小时,此外还附加每星期至少一天连续休息24个小时及每次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算下来,每周剩下的5天平均每天工作11个小时。我国虽然没有类似的规定,虽然连续工作36个小时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也是不应该的。工作时长可能是全世界医生都无法规避的问题。例如正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在还没有完成手术的情况下,到点下班,作为患者及患者家属会同意医生这么做吗?
所以,我们在训练规培生的时候也不得不将这种情况纳入考虑,因为今后他们在独立行医的时候,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工作强度。但这也不是要让医生过度疲劳,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
《21世纪》:近期医学生极端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些事件?
刘进:对于这类新闻我们是非常痛心的。我们应该真正关心爱护年轻医生。
如何关心爱护年轻医生?建议全社会、政府相关部门、基地医院和临床科室主任和老师们,以及学医者的家长们都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对导致死亡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才是真正地关心年轻人。例如,一是,年轻医师要警惕自己是否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意识到患有相关疾病的时候主动诊断及时汇报,医院职工(包括规培生和专硕生)的常规体检年龄应该提前到25岁,争取努力做到对很多基础性疾病做到预警预防和早诊早治;二是,医院、科室和老师,家长关心规培生和专硕生的身心健康,开展相关培训、疏导和治疗,心理情绪上予以年轻医生更多的关怀和疏导,要告知他们在人生中出现心理障碍是常常可能发生的事情,重点在于及时寻求帮助。规培生和专硕生也应提高和老师与领导的主动沟通能力,以及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等。
完善规培制度,培养更多合格的“健康守门人”
《21世纪》:有舆论称对于在医院规培的医学研究生,谈工资的时候是学生,工作的时候就是打工人,您如何看待这一矛盾?
刘进:现阶段在医院规培基地学医的人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社会人”身份的住院医生,根据国家要求,在到中基层医院工作之前先到规培基地学习三年;第二类是走教育部系统考试的专硕生,教育部规定专硕生的36个月期间接受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培;第三类是进修医生。
事实上,我当初提出建立规培制度建议的时候,教育部还没有规定专硕生必须接受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培,包括国家按照3万/年/人的政策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对话规培制度发起人刘进:如何真正爱护年轻医师?规培未来何往?,这笔补助没有进入教育部专硕系统。
由于受教育部配备的名额限制,每年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医学院应届毕业生能通过专硕生的考试并被录取,他们就进入教育部的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系统,在完成规培的33个月期间无法领到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因为,政府的财政补贴是按属于卫健委规培系统的规培生人头给钱,一人一年3万。而专硕生是属于教育部系统,不在卫健委的规培系统中。这种规培生和专硕生在收入上的差异是后来教育部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必须参加33个月的规培后才出现。如果把这二者混为一谈,就会得出如下的误解“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规培生(其实是专硕生)每月只有不到1000元的生活费”。解决专硕生待遇较低的矛盾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教育部门主动与国家财政部和卫健委积极沟通,争取将临床医学专硕生的财政补贴和医院补贴也纳入规培生补贴体系去。
因为临床医学学位要匹配给拥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医学生在医学院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可以做住院医师,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给到医学硕士学位。此外,一部分人走专科医师培训,培训后得到医学博士学位,如此也能规避上面的矛盾。
《21世纪》:您认为规培制度在设计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刘进:第一,国家财政应该覆盖至少90%以上的住院医师规培的费用。当初我提的是10万元/年/人,现在可能要再高一点。这也会激励规培基地多招收住院医生,为国家培养住院医师,因为独立核算的医院是没有义务为国家培养人才。
第二,大型三甲医院作为规培基地,主要任务在于教育培训而非科研,但现在很多医院更看重科研而非教育培训,这是现阶段面临的普遍问题。其实医院应该医教研全面发展,临床医疗排在首位,教育培训次之,第三才是科研。
第三,教学相长。带教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心和教育技能,医学教育主要是床旁教学培训,在病人身边、手术台旁边、诊断床旁边、病床旁边或是门诊,和大学教育是不一样的。
第四,住院医生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能力,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可能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和培训方式。
当然了,包括规培基地标准完善,切实落地执行,这些都需要时间,但时间不是我们的借口。中国有14亿老百姓,基层需要更多合格的“健康守门人”,这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规范化培训是一项涉及民族健康、国家命运的工作,一定要坚持下去。
总之,我们需要从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特别是对工人、农民和普通城镇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水平的高度来看待这个为国家培养大量合格医师的制度。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更加理解和支持,也会加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医学院和规培基地医院、临床教师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来进一步完善规培制度。
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王晓东:美国科学院院士
【9月16日科技名家推荐:王晓东】
王晓东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迄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
2004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大会评选出新一届院士,美籍华人科学家王晓东和其他美国学者当选,在王晓东对外公布的个人简历中,人们赫然发现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王晓东:美国科学院院士,41岁的生命科学家是河南省新乡市人。
幼年的王晓东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由于家境困难,刚读完小学的王晓东就面临失学的危险,王晓东的外公王靖山是新乡市第三中学的英语教师,性情耿直,人缘很好,1975年9月,王晓东凭借外公的关系进入当时的新乡市第三中学读初中。
因为“文革”的缘故,当时学校里的学习风气不是很好,;随着国家恢复高考,王晓东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基础很差,为了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王晓东下定决心,除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坚持自学数学和外语,好学的王晓东给很多老师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英语老师刘培兰连续3年教王晓东那个班的英语,她回忆说:“当时,晓东的穿戴很平常,貌不惊人,但是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扎实的学习基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么时候提问到他,(他)都能对答如流。新乡市第三中学原校长熊夫征说:“当时,王晓东的外公王靖山和我是同事,年龄相仿,王靖山是英语老师,王晓东从小就跟随姥爷生活。在校学习期间,他不仅能吃苦、爱劳动,做过许多好人好事,而且学习成绩突出,单科成绩总能保持在90分以上。”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在这3年里,王晓东刻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师们一致认为,初中时期的王晓东在班上是出类拔萃的,很会支配自己的时间,有着很强的创新求异思维能力。
在完成当前学业的同时,王晓东利用业余时间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自学完成了全部高中课程,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报名参加了高考,出人意料地是,他的考试成绩比许多高中毕业生还要好,高考分数竟然超过了当年的大学录取分数线。
但王晓东没有急于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为了使自己的学习基础更扎实,初中毕业后,王晓东进入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升入高中后,王晓东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排在年级前列。1980年,王晓东以优异的成绩从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
当时,王晓东的高考成绩已经达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国内著名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因为王晓东喜欢生物专业,在老师们的劝导下,他还是选择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系。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后,王晓东很快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明理睿智的品行赢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他不但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还经常参加学校里其他社团的活动,是一位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好学生。
大学毕业那年,王晓东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硕士研究生,然而,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美生化考试和申请”影响了王晓东的一生,经过学校推荐和美方严格的考试,王晓东成为当年北京师范大学惟一通过这项考试的学生,只读了一年研究生课程的王晓东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放弃读研,毅然选择了注定更加艰难的出国留学。
1985年,带着简单的行囊和对知识的渴求,王晓东只身赴美,3年后,他又考进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并在那里拿到博士学位。随后,王晓东来到亚特兰大的埃莫里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跟随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迈克尔·布朗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王晓东回到西南医学中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科学工作室,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了多项国际一流研究成果,他的多篇学术论文刊登在《科学》、《自然》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上,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学者。
2000年,王晓东和助手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一种神秘的蛋白质细胞smac,这种细胞可以打破肿瘤的“坚硬堡垒”,诱使肿瘤细胞“自杀”,对研究治疗癌症的方法有重要帮助,当时,美国另一所高科技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研究,但两个实验室的实验都有所欠缺。王晓东果断决定改变实验方法,并先于对手完成了实验报告,最终成为smac细胞的发现者,一举成为世界级生命科学大师,年仅41岁即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从一名普通学子到现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就这样一路走来。他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迄今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成为美籍华人生命科学家中的佼佼者,实属不易。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专门为王晓东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布了一份新闻公报。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院长维尔登托尔指出:王晓东的当选,证明“他是美国顶尖研究人员之一”。
王晓东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是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途径和生物化学过程。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自毁”或程序性死亡机制,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自毁”机制出现问题与很多疾病的发病相关。王晓东曾发现了一些在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他的研究对于寻找癌症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新疗法有望起到重要帮助。
虽然已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且家人都已在美国定居,但王晓东并没有忘记祖国,他经常回到中国高校进行科技交流。目前,他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兼职教授,复旦大学也聘请他担任讲学学者。
王晓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自己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他说,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作出的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决定是有远见卓识的,当初很多人都说,这些人将来不回来怎么办?邓小平好像讲过,只要有一部分人回来我们就值,即使不回来他们也能为中国作贡献。
王晓东一直积极为国内的科技发展出力,他每年都抽时间回国教书,和其他十几个在美国有教职的中国大陆留美学者组成了一个团队,为北大和清华等高校联合组织了一个名叫“”的研究生课程项目,这些课程的水平不比国外任何大学差,更别说为国内寄实验材料,帮助同行看稿子,王晓东随叫随到。另外,我国决定在国内建立一个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借鉴西方的先进体制,在科研管理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直接和国际接轨,为了帮助完成这项工作,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王晓东已经连续8次回国,王晓东说,我希望能把它建成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所,我希望能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为祖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王晓东曾向某报记者表示,自己不过是在具体的领域中比别人领先了一步。他介绍说,美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目前活跃着一大批华人科学家,他们中领导课题组或有自己实验室的不下1000人,是一支非常有影响的队伍。据统计,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生命科学论文中,目前有40%主要作者都是中国人。王晓东说:“我们这些人虽然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事业,也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我们是华人,对中国的感情是无可替代的,一直想为中国做点事,海外学子不管有多大成就,不管离开祖国多长时间,祖国还是祖国。”
人物百科
王晓东,河南新乡人,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41岁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跑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前沿,试图解密细胞凋亡的终极规律的人。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科普中国出品,9月16日综合报道)
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美国研究中心倪世雄老师:春风化雨、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尽显大师风范
倪世雄,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3年间,担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2000年至2006年,任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世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名誉会长。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美国政治、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中美关系。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在倪老师看来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美国博士后回国能进大学当教授吗,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美国研究中心倪世雄老师:春风化雨、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尽显大师风范,师生之情是一种真诚、无私、伟大的感情,他对学生的关心呵护是无微不至的。倪老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如慈父,如春蚕,如蜡炬,对学生循循善诱,使人如浴春风。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倪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亲切随和、让人敬爱的长者。
关心呵护,无微不至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倪老师是一位亲切随和、平易近人,让人无比敬爱的长者。本科同学亲切地称呼倪老师为“倪爷爷”,他在课堂上细心讲解国际关系理论,与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地道英语短句和有趣见闻,向学生讲述他与各国专家的深厚友谊。他也会在课后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邀请学生到他家中做客,帮助毕业班的学生解决实习就业等等问题。
倪老师总说对学生的关心不够,但事实上,即使他要到外地参加研讨会,或者要为一个课题写作到凌晨,也会定期把学生们召集到一起,交流学术。只要学生有需要,他也一定会排出时间与学生深入交流。倪老师总说自己对学生“狠”不起来,但其实正是这长辈般的慈爱关怀和谆谆教诲让他的每一位学生都倍感温暖,尽情徜徉在广阔的国际关系天地中。
在倪老师看来,师生之情是一种真诚、无私、伟大的感情。他对学生的关心呵护是无微不至的。在倪老师的心目中,学生的位置永远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倪老师是一个大忙人,但对学生十分耐心,对同学们的要求,倪老师总是尽量满足,对同学的来信,总是有来必复。他设立了“学生谈心制”,欢迎学生到他办公室谈心,通过谈心,了解了学生情况、课程的进展、班级的情况,从而对课程的进度做及时的调整。
能成为倪老师的学生,听倪老师治学为人之道的教导,感受倪老师的人格魅力与大师风范,是复旦求学路上最为宝贵也最值得珍惜的一件幸事。倪老师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当中口碑极佳。他的硕士生戴庆民认为,倪世雄教授言传身教,显示出大师风范,使学生懂得做人、做学问的真谛。
他的博士生、现在是美研中心教授的蔡翠虹认为,倪世雄教授具有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多年笔耕不辍,他不仅教学生怎么做学问,还教学生怎么做人。他的博士生、现在是清华大学教授的赵可金认为,倪世雄教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的精神力量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使他尤为感动的是老师的道德文章做得好,对祖国、对复旦怀有深深的感情。记得倪世雄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我是复旦的一员,我为国家工作国外在职学位班,为民族工作。我选择了复旦,我的一生都会刻上复旦的印记的。”博士生简涛洁认为,倪世雄教授对于教育和外交事业作出不少贡献,他学识渊博、名扬四海、人格高尚、和蔼可亲、乐于奉献。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倪老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学生循循善诱,如慈父,使人如浴春风。他从不训斥学生,学生有缺点时,他会来点暗示,或者不经意地流露,使学生察觉,后悔不已并加以改正。在倪世雄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一些学生取得突出成就,他带领着的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团队,正在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倪老师可谓是“复旦一宝”,他的课极受大家的欢迎,是同学们的“A cup of tea”。一到上课,倪老师就精神焕发,用他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谈论古今中外,滔滔不绝,同学们也为其精彩的授课所陶醉。有一次上午倪老师给博士生上“中美关系”的时候,讲着讲着不觉到了中午12点,倪老师和同学们都浑然不知,陶醉其中,一直上到12点20分,倪老师才匆匆下课。
有一次晚上,他给同学们上“中国与世界”这门课,二教101教室是座无虚席,连讲台边的过道上也站满了人。倪老师用他洪亮的声音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并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下课后,同学们还围着倪老师提问,迟迟不肯离去。倪老师十分耐心,认真地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等回答了最后一位同学的提问之后,才骑上那辆旧自行车回家。后来才知道,其实他那天还没有顾得上吃晚饭。
倪老师把上课当成一大乐事,风雨无阻,甚至带病坚持上课。记得有一次倪老师得了重感冒,下午有博士生的课程,他也顾不上休息,用他略带沙哑的声音硬是撑了一下午,不时伴随着阵阵咳嗽。同学们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更陶醉于他精彩的授课。
记得2011年3月,倪老师遇到车祸,左脚踝粉碎性骨折,到长海医院治疗,接上骨头,打上钢钉,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出院后,左脚打上了厚厚的一层石膏。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程,他就邀请学生到他家来上课。他家的会客厅成了临时教室,他坐在沙发上,打着石膏的脚翘起来放在前面的凳子上,学生围成一圈……就这样,倪老师忍住疼痛,操着浑厚低沉的嗓音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那场面非常着实让人感动。
耕耘不辍,探索不止
倪世雄教授是最早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引入中国的代表人物之一。34年前,他作为中国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做国际问题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倾力于国际关系理论和中美关系,他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国际理论上海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倪世雄教授一身注意4个结合:理论与中国外交实际结合、理论与国际格局的变化结合、理论与专业(中美关系)研究相结合、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倪世雄教授是国际关系领域的先驱之一,他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做了大量基础性、奠基性的工作。
倪老师对于学术研究兢兢业业,多年来笔耕不辍,探索不止,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专著、编著十几本。记得倪老师在写《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中美建交30年》期间,由于事情多,他往往回家加班,经常写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一早,又骑上那辆旧自行车来到学校,泡上一杯浓茶,仍旧伏案工作,只是眼睛多了几缕红丝,脸上多了几份倦意。
有段时间,倪老师重感冒又伴随着腹泻。他仍然坚持这本书的写作,一边咳嗽,一边用他微微颤抖的手写着写着……就这样,忙碌了一年多时间,这本书终于完成了,看着沉甸甸的初稿,倪老师会心得笑了。紧接着,教育部攻关项目的也紧锣密鼓进入专著修改阶段,又是一阵忙碌……
2009年9月,《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中美建交30年》一书出版,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国际政治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专门举办了该书出版暨中美建交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海国际关系领域知名学者共聚一堂,盛赞该书。大家认为,该书布局合理,娓娓道来,可读性强,为中国的优秀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体现了倪世雄教授睿智、冷静的性格特点,也体现出倪世雄教授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谦逊、严谨风格,折射出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思想精神。该书是上海学派形成的一个缩影,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结合的典范,是上海流派的标志,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集萃。
最近,倪世雄教授又出版了《国际关系理论探索文集》一书,该书有3个特点:一是介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相结合,探索更好地以中国的视角来介评、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外结合,为我所用。二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多年来,倪老师的教学一直没脱离过科研,以教学任务支撑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丰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最核心的学术原则,以基础理论为主,带动应用研究与教学实践,求真求实求新,立足现实,放眼长远。
倪世雄教授为我们打开一扇门看西方的研究,他作为国关领域的拓荒者,创建了一些新东西,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奠基,他所追求的理论和学问对政策的影响是直接的。他的后辈坚持这种研究和努力,使之成为经世之用。他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倪世雄教授视野宽广,具有学术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他对理论的解释、阐发,推进了政府的外交工作。他的精神、文化、制度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他才华横溢、七步成诗,他是当代的学术权威,激励、提升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断创新进取。他是复旦人,更是复旦杰出的代表。
倪世雄教授在进行科研的同时,还从事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倪老师及其团队的努力,1988年复旦大学的国际关系被评为重点学科,2007年复评,在985重点学科的建设中,倪老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倪老师真可谓是“复旦一宝”,他春风化雨、诲人不倦,他任劳任怨、耕耘不辍。他对教育、对科研是倾注全部精力,他如慈父,如春蚕,如蜡炬……
他双鬓那缕缕银丝,就是真实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