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殷杰
班级:09旅管方向
籍贯:江苏
最内心的话: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海阔凭鱼跃,天空才是我们的极限。大学本科四年最大的体会化成一句话: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做对的事,活在当下,把握眼前。
就业去向:升学,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殷杰,男,汉,1991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预备党员,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曾担任班上学习委员,院自律会干事,院自律会副主任,院自律会主任,11级旅游管理一班班主任助理,旅游学院兼职辅导员,校学生团体联合会权益部干事,副部长。曾获得2009-2010年度爱心寻宝三等奖,2010年“喜迎校庆 放歌青春”团体二等奖,2010年“DV公益短片设计大赛”十佳作品,2009-2010学年“旅游学院优秀学生”,2009-2010年度“华侨大学校级学生组织积极分子”,第十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第十六届旅游实践技能大赛之环保知识竞赛三等奖,2011年第二届企业形象设计大赛优秀奖,2010-2011学年“华侨大学一等奖学金,2010-2011学年“华侨大学校级组织优秀学生干部”,华侨大学2011年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三等奖华侨生大学毕业,华侨大学2011年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2010-2011学年“华侨大学三好学生”,第十届华侨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华侨大学2011-2012学年“优秀共青团干部”,华侨大学人才学校毕业设计一等奖,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第十七届旅游实践技能大赛之托盘接力三等奖,第一届启德杯出国留学大赛三等奖,旅游学院新生杯篮球赛二等奖,第一届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优秀团队奖,可浓餐厅主题实训最佳风采团队华侨生大学毕业,【毕业生风采】殷杰:越努力,越幸运,2011-2012年国家奖学金,2011-2012年华侨大学“三好学生”。
自从2009年入学以来,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在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并认真学习党组织的相关知识;本人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业务学习上,始终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积极查阅相关材料,务求把课堂知识搞懂,消化。在担任学习委员期间,多次组织“一帮一”互助活动以及集体自习活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帮助同学。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有幸获得院级、校级和国家奖学金,并成为华侨大学人才学校的一名学员,在毕业设计时获得一等奖。
在学生工作方面,曾经担任过旅游学院自律会主任、2011级旅游管理一班班主任助理、学生团体联合会权益部副部长、2009级旅游管理班学习委员、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兼职辅导员等职务,工作上一丝不苟,能及时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能够很好地配合其他部门出色的完成工作,我的学生工作也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在体育锻炼方面,本人热爱各项运动,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在各类体育赛场,都会出现本人的身影。
在社会实践方面,本人自入学以来,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学生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先后获得过第十八届、第十九届华侨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竞赛三等奖;第十届华侨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和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参加过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并获得团体二等奖以及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称号;此外,本人还积极参加各项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校庆志愿服务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暑期夏令营服务等。
毕业感言:大一,青春懵懂,可以追求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大二,雾里看花,看什么都能看的到大概,但是看不清楚;大三,面临抉择,升学?就业?还是其他?选好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很难,也许奋斗不辛苦,困难的只是抉择。大四,带着你的梦去飞吧,天高任君分,只有天空才是我们的极限。
我是个理性的人,即使在离别的场景也能克制自己的眼泪,但是在重新看毕业视频的时候居然莫名的哭了,也许真的是不到那一刻体会不到那种感觉吧。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吧,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
感谢陪我一起走过这四年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老师同学,是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才有了我如今的模样;是你们的理解与关怀才让我幸福地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是你们的鞭策与启发才使我的机遇有了完全的不同,遇见你们才是最幸运的事。
毕业在即,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奋斗,一个永不停歇的人生需要我们用奋斗去谱写。社会,等着我们去适应与征服。一切都会过去,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
最后说一句非常有感触的话,送给所有的学弟学妹学长学姐老师同学阿叔阿姨: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做对的事。
参加华侨生联考,毕业后何去何从,美宝升学捷径?如何参加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走的不是独木桥,
而是高速路。”
联考难度比高考低很多。
内容包括:
25%的初中知识点
30%的高一知识点
35%的高二知识点
10%的高三知识点
联考的录取率比高考高很多。
2017年华侨考生为4448人,一本录取率29%
同年大陆统考为930万人,录取率为3.60%
华侨生联考本科通过率达到100%
一本线400分,二本线300
联考的录取的分数线比高考低很多。
以具体大学为例: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统考分数线为623,
而联考只需要531分。
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考生录取最低分为629分
联考文科最低分453。
这么好的政策,每个人都会想:我家孩子能变华侨生吗?根据政策要求,除了获得国外身份,还要满足国外居留时间。
哪里有投机取巧的空子可以钻,哪里就有中介。
某些中介,安排大陆学生火速拿到海外的华侨身份,再到国外居住两年,从而获得“华侨生”身份,这些假“华侨生”参加联考,只需在总分750分的考试中考400分就能上第一批录取的院校,这显然比参加普通高考要容易得多。假“华侨生”参加联考,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招考秩序,更破坏了教育公平。
02
严查“假华侨”
2019年,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联合公布了17名考生未能通过审查资格,其中7个来自瓦努阿图。而且两校均有提出不接受持有菲律宾特别退休居住签证和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申请材料。
究竟怎样才是真华侨呢?
03
华侨生联考报名条件?
2018年教育部外交部发布的《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法》中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港澳地区考生,具有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台湾地区考生,具有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3.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截至报名结束日),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参加华侨生联考,毕业后何去何从,美宝升学捷径?如何参加华侨生联考?,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04
华侨生联考的报名资料?
华侨考生须出具的材料包括:
①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
②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中文版参加华侨生联考,毕业后何去何从,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国外在职学位班,或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
④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须提供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在入学报到后向联招办补交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往届生须提供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持国外学历的考生须出具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其学历证明材料所做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是否学历教育)。
参加华侨生联考,毕业后何去何从,“自带buff”参加高考!华侨生联考究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每年的六月,全国都会沉浸在高考的紧张氛围中,作为人生的重要节点之一,高考可能是我们第一次为一件事拼尽全力。
但是,你知道么,有那么一群人可以拿着更简单的考题、以更低的分数线进入你梦想中的高等学府。
他们参加的“小众高考”就是华侨生联考。
|什么是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是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高考。
作为港澳台学生以及海外华侨报考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满足了他们想要回到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了在内地读大学的机会。
|谁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
根据招生简章,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的考生需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1
■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连续的2个自然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即540天),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即540天)。
#2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的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即900天),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即900天)。
|真题一览|
正是考虑到海外或是港澳台地区教育科目及难度的不同,华侨生联考不仅没有生物和政治两门考试,各科的考题更是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很少涉及高难度题目,考试难度要远远低于普通高考。
下面随便放上几张真题,大家感受下。
毕业十几年高中知识都还给老师的我,甚至也突然觉得自己可以了!
|录取分数线|
不仅考题简单,去年,满分750的华侨生联考,一本线仅需300分,重点线也只有400分。
为什么都是上同一所大学,普通高考和华侨生联考的差距这么大呢?
主要还是竞争少了,压力自然就小了。
以清华、北大这类的国内顶尖学府为例,2020年,清北两大高校共录取内地本科生6318人,其中清华3500人,北大2818人。而当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即考上清华北大的,只有0.058%。
同样是2020年,华侨生联考的报名人数仅为4035人,不管志愿是哪所学校,基本可以保证过线必录取。
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于参加华侨生联考的孩子来说,400分上清北不是梦!
|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不仅是清华北大,国内C9联盟高校以及大部分的985/211高校都对参加华侨生联考的考生开放招生。
在官方公布的2020年全国联招普通类录取最低分数线为400分的本科院校名单中,全国各地的一流名校赫然在列。
真正做到只有你想不到参加华侨生联考,毕业后何去何从,没有我们不招生。
|提前规划|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
古时有孟母三迁,今有火热的学区房及留学大潮,重视教育的中国家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全力以赴。
无论是直接移民到国外参加华侨生联考,毕业后何去何从,“自带buff”参加高考!华侨生联考究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或为了将来能以华侨生身份曲线回归,无非是为了不让孩子苦挤独木桥,从而留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成绩以外的个性和能力。
参加华侨生联考,或许就是给孩子换条赛道的方式。
– THE END –
文字/排版:Ivy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