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侨生联考 / 华侨生联考的难度,重磅发布!张雪峰鄙视的高考捷径,有钱人用惯了,普通人还不知道

华侨生联考的难度,重磅发布!张雪峰鄙视的高考捷径,有钱人用惯了,普通人还不知道

去年,华侨生联考的分数线放榜,2023年的本科线、重本线普遍比2022年提高了不少,说明这个赛道也卷了呀,但仍然分数不高。文科相差90分,可以甩掉多少考生,再加上难度上华侨生联考普遍比高考简单,所以虽然这个赛道有点卷,但也比高考容易。

虽然高考一直被认为是全国最公平的人才筛选机制,但不得不否认的是,不少早规划的中产家庭,通过其他路径用更低的分数把孩子送进重点大学。

比如华侨生联考,两天前,教育部发布了2024年最新的华侨/港澳台生招生简章,新一年的招生也开始了。

去年,华侨生联考的分数线放榜,2023年的本科线、重本线普遍比2022年提高了不少,说明这个赛道也卷了呀,但仍然分数不高。

具体到各学校的录取分数和人数则不同,广州的一本大学暨南大学,在本省的录取分数文科分数是592,理科是586;而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是:文史类507分,理工类524分。

文科相差90分,可以甩掉多少考生,再加上难度上华侨生联考普遍比高考简单,所以虽然这个赛道有点卷,但也比高考容易。

教育从来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核心问题。

比起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高考,其实海外还有一些套利的途径,可以让“学渣”孩子,付出更少的努力,获得和别人同样的结果。

比如上面的华侨生,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是教育不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是更高阶的信息获取能力外加资源能力,能得到的结果。

所以,这篇文章就总结了教育套利的方法,稀缺信息,会决定孩子的职业天花板,所以这篇文章很值钱。

总结了8个途径,大家可参考——

1、华侨生高考

2、留学生高考

3、香港教育套利

4、英国教育套利

5、泰国/东南亚教育套利

6、新加坡教育套利

7、美国教育套利

8、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海外大学

以下信息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

风险来自于两方面——

政策风险:政策是会变的,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准备的时候政策还在,真正要申请/考的时候,政策就没了。

自身风险:有些方法是属于打信息差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申请人全程不用努力,不用打怪升级,只是可能不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那么难。

华侨生高考:

这个可能是中国家长听过的最多一种绕开高考的方法。

之前,网红老师张雪峰就对这个考试“捷径”嗤之以鼻:

高考时偷的懒,大学成绩和进入社会之后,都要还回来。

但仍然止不住很多家长选择它,保证孩子能顺利毕业,要的也只是那一纸文凭。

如果有孩子在初三或高一,特别是高一,觉得孩子的成绩不够的家长,得赶紧考虑起来。

通常来说,华侨生的认定分为两类——

港澳台学生和华侨生,

前者的要求很宽松,只要考生有香港、澳门、台湾的永久居民身份证,就可以申请参加“华侨生港澳台联考”。

对父母没有身份要求,对考生自己和父母都没有居住要求。

后者则严格很多,对考生和父母都有身份的要求,以及在海外长期居住的要求,最长的居住要求长达5年。

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31日,教育部重磅发布了2024年的招生简章,

新的招生规则跟去年的差异不大,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华侨生身份的资格认定。

但是这次还细分了居留身份是长期居住,还是合法签证。

考生或家长一方如果取得的是永居,考生须在报名前 2 年内(即2022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如果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 5 年)合法居留资格,那考生在报名前5年内(即2019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这怎么理解呢?

具有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者,在遵守当地法律前提下,无须每年签证,可以凭权证多次自由出入居住国,也没有时间限制,不用去移民局更新或者延长手续。

那么,具体什么样的身份符合永居或长期资格,以及报考时间表等信息,可以si信回复【华侨生】联系我们,领取这份2024简章,了解详情。

留学生高考:

它和华侨生高考的区别在于,

华侨生是中国国籍,外国永居,

留学生则直接是外国国籍。

相对来说华侨生联考的难度,重磅发布!张雪峰鄙视的高考捷径,有钱人用惯了,普通人还不知道,其实以留学生身份来中国读书比华侨生更简单。

多数学校对留学生都是自主招生,没有笔试这一说,

甚至在很多学校自主招生的简章里,连笔试都没有,比如清华,

类似欧美的大学,

提供高中/大学成绩单,外加汉语语言考试成绩和推荐信就行。

但同样的,

它对学生本人有居住要求——

考生本人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者国籍证明文件4年以上(含4年),

且最近4年之内在外国有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香港教育套利:

副学士转香港名校本科:

内地学生直接用高考成绩(三本线+90-100分左右的英文成绩)直接申请香港的副学士(类似香港专科),

读完2年副学士之后,

可以正常通过考试,转为香港正规的本科学位,包括香港八大名校。

DSE考试(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内地考生有高一高二的成绩证明和高三的在读证明,

参加香港的DSE考试,

这个考试比高考要简单,

除了英文以外,其余科目都可以用中文作答。

不过DSE考试里有一门课叫通识,考察社会、实事问题,是我们教育体系里比较缺失的。

内地有不少机构针对一些想考DSE考生的学生开了培训班。

在香港待满7年可以拿香港身份。

所以,对于在香港读书的学生来说,

本科3-4年,硕士1-3年,博士2-3年。

学习的时间+工作的时间,满7年,就能拿到香港身份。

如果对香港身份配置感兴趣,可以si信帮你评估:

泰国/东南亚教育套利:

读东南亚国际学校:

在国内,让孩子读国际学校可能普通中产无法负担,

一方面学费贵,

另一方面国际学校对身份要求很高,额外还需要一个移民身份,又得花不少钱。

但是在东南亚可以做到华侨生联考的难度,中产就能负担起。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本身都有很多欧美人士,

所以,很早就有开设国际学校的传统,很多都是非常知名的学校,

相比起国内动辄20-30万一年的国际学校学费,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学校,学费10万人民币以下的不少。

而且本身就是外国人,不需要额外的身份,

物价房价都低,生活费也便宜。

东南亚硕士/博士:

这几年国内有个趋势,去东南亚水硕士/博士,

原因是国内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

导致很多人去东南亚水一个“博士”来提升自己的学历竞争力。

主要以马来西亚居多,

因为马来西亚的大学,很多QS的排名很不错,TOP 500的学校并不少,

学费也很低,可能博士读下来差不多也就10万块的样子。

中间的很多步骤,中介都能搞定,

所以叫“水硕士/博士”,

如果真的是想学点什么,不是很建议走这条路。

新加坡教育套利:

低龄留学+全家移民:

外国的学生也可以考新加坡的公立小学/初中,

参加的考试叫AEIS考试,

主要测试数学和英语能力。

如果通过了这个考试,小朋友就可以直接去新加坡上学了,

新加坡的公立小学,本地人不用学费,作为外国人,收费也不高,小学差不多3万人民币/年,开中学差不多5-6万人民币/年。

比在国内读国际学校便宜多了。

Ta的女性亲属,可以申请陪读签证,过来新加坡陪读,妈妈可以进一步申请工签(有薪资要求),再申请永居,爸爸可以以家庭团聚的形式申请永居。

小朋友上了2年学以后,通过了相应阶段的课业考试,就能申请永居了。

变相全家移民了新加坡。

新加坡联合办学,专科升名校硕士:

全球很多高校都在新加坡有联合办学,比如英国、澳洲不少知名高校,

直接申请这些高校难度非常大,

但是如果申请新加坡联合办学的项目,

录取难度则低很多。

高二阶段就可以以高中成绩直接申请,

毕业后,可以拿到英、澳本校学位证。

英国教育套利:

低龄留学+移民:

和新加坡一样,英国也有低龄留学的政策,

对于想让孩子接受最纯正英式贵族教育的家长来说,

这肯定是最优的选择,

但和新加坡不同,英国的低龄留学只限于私立学校,所以学费不可谓不低。

如果小朋友从小在英国一直读到大学,

满了10年,ta就可以拿到英国永居了。

这算是额外的bonus。

TOP-up课程,专科升名校硕士:

英国的一些大学针对中国的三年制大专学历或者本科无学位的学生,

开设了专升本课程,

即TOP-UP课程,学制为一年。

成功完成课程的学生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学生还可以继续申请硕士课程。

美国教育套利:

专科升美国名校本科:

美国有种社区学校的制度,

普通人可以通过读社区学校,转学到普通大学。

对于中国的考生,

高二的时候,或者专科/大学的时候去美国加州读社区学校,

通过转学,读UC系名校本科,比如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海外大学: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外高校能够直接以高考成绩申请就读,

主要在英国、美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对于一些在国内考砸或者报志愿没有报好的学生来说,

如果不想复读,

是可以考虑海外以高考成绩直接申请的大学/大学预科的,

不过,可能得稍微放低预期。

市面上的信息庞杂,怎么在大量咨询中找到方向?我们组建了一个“交流裙“,裙中将定时发布资讯、每周趋势研判、身份规划直播等等,si信回复【入裙】即可加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huaqslk/5437.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