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通讯员 刘琴 记者 陈显婷)日前,从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获悉,浙江传媒学院获得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从2016年开始2016年港澳台联考,浙传可通过“港澳台侨学生联合招生考试”招收港澳台地区本科学生,也可根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本科学生。
内地(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工作,是加强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对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体现国家侨务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港澳台侨学生联合招生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了吸引港澳台、华侨子女到内地大学深造而设置的统一入学考试。
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0余所高等学校拥有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2016年港澳台联考,浙传获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 2016年起23个专业招生,其中浙江省已有13所,今年包括浙传在共4所获批,平均每年有逾1000名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子参加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
2016年浙传计划在港澳台地区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在内的23个专业共计20名本科学生。浙传将认真遵循国家对港澳台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做好港澳台学生的招生、培养和管理工作。
据悉,近年来,浙传一直高度重视对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工作,此次成功获准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是教育部对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认可。同时国外在职学位班,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生源区域的多样化,拓展了办学空间,对加强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港澳台联考内容,名额分配计划出炉!港澳子弟生怎么报?
5月6日深夜,广州市招考办发布《2024年广州市初中学校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考生名单》,总计92243人符合名额分配资格,比去年87756人增加了4487人。目前,暂不知第二批名额分配24年招生总计划多少人,23年的数据是24215人。
随着第二批符合名额分配资格考生名单的发布,引发了初三家长广泛讨论,纷纷询问志愿怎么填报。这其中,不少港澳子弟生家长出现两个迫切关注的问题:
1、为什么港澳子弟生不符合名额分配资格?
2、今年港澳子弟生按照非户籍生符合2个有,可报考所有公办普通高中。那么,不能填报第二批志愿,应该怎么填报高中?
港澳子弟生24年报考公办高中范围扩大
24年之前,港澳子弟生在广州市参加中考,只可以报考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或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也就是说,报考公办高中,只能报考开设有港澳子弟班的三间学校: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培英中学,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中学雅正校区。其他公办高中一律不可以报考。民办高中和中职学校都可以报考。
23年广州中考报考指南截图
伴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广州市港澳子弟生逐年增加,至24年,为更多港澳子弟生享受到优质公立教育,广州市教育局主管放宽港澳子弟生报考范围限制,只要港澳子弟生符合:
1、完整广州市初中3年学籍;
2、拥有港澳居民居住证。
除港澳子弟班外,还可报考省市属公办高中,以及学籍所在区区属公办高中。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在第一批、第三批、第四批报考。
24年港澳子弟生报考范围
纳入非户籍生所以不能报考第二批名额分配
按照上述要求,港澳子弟生24年起纳入非户籍生符合两个有的范畴,非户籍生是不可以参与第二批次名额分配,因此不具备报考资格。
选港澳子弟班好还是其他公办高中?
由于今年港澳子弟生报考公立高中范围放宽,不少港澳子弟生面对突然增多的志愿表发懵,不知道到底该选省市属和区属公办高中好,还是选回港澳子弟班?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搞清楚港澳子弟生的核心升学问题:因港澳子弟生的特殊身份,可以享受特殊的高考选拔模式。即可参加“普通高校联合招收港澳台侨学生统一考试(简称联考)、部分学校(暨大、华侨等)自主招生、澳门四校联考、香港DSE考试等”。
举个例子:
1、如果孩子初中学习基础好、英文水平过关,通过DSE获得高分数机会更大。目前有138所内地大学可选,海外承认DSE考试成绩的大学有300多所,总之DSE升学路径更广,内地、香港、海外大学都能选择。
DSE考试对接受系统接受过香港中学教育的港宝会有更大优势。如果参加DSE的话建议是回港升学。内地港宝也能参加DSE考试,但只能以自修生的身份参考,但跟香港本地考生在升学上有所差异。
2、如果孩子数理化是强项,英语偏弱,而且只想考内地高校,可以考虑联考;但联考总分要求更高,即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联考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较低。
3、如果孩子坚定要走国际路线,并且就读于国际学校的,那首选国际考试。如果中途想要转DSE或者港澳台联考,那纯粹是在为难自己孩子,毕竟这是2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
参加联考首选港澳子弟班
对于港澳子弟生来说,一出生拥有的特殊身份港澳台联考内容,名额分配计划出炉!港澳子弟生怎么报?,本身就意味着高考可以避开拥挤的国内高考大军竞争,直接瞄准“联考”,获得香港、澳门高校,国内C9、985、211等重点大学录取机会。(“全国联考”更是被喻为港澳台侨考生通往内地重点高校大门的一把钥匙。)
因此,高中三年选择学习的课程最好是针对港澳联考的课程体系。如果孩子选择入读普通高中,那么在高三时还需要到校外参加联考培训。对于家长朋友们来说,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还有孩子的环境适应问题、课程适应问题等诸多方面。而那些专门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学校,则会有针对性地为港澳子弟课程,这些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是有所差异的。
而在这个版块,广州已开设有港澳子弟班的三所公办高中,已经有了成熟的办学体系和办学成果。目前,华侨中学、培英中学都有了毕业生。
以华侨中学为例,已经有2届毕业生港澳台联考内容,其港澳子弟班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大湾区港澳生的典型代表。因为突出的办学成绩,2024年全国港澳联考全国所有考生试卷阅卷工作由暨南大学和广东华侨中学两校教师共同承担,这实际上是对华侨中学在港澳生培养的专业能力的充分肯定。而有了港澳联考阅卷的历练,相信未来的华侨中学港澳子弟班的教学将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学生可获得的成长空间更大。
港澳子弟班连续2届毕业生全员上重本
说到港澳子弟班,不得不介绍广州市首个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学校——华侨中学。华侨中学港澳子弟班,是在2019年,广州市教育局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而批准设立的,至今年已经有5年的经验,见证了上千个港澳子弟的成长与蜕变。
2022年,华侨中学首届港澳子弟班学生均被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211名校录取;2023年,全国联招中,73人参加考试,多位学生喜提单科满分,创新班超高分线率90%,近半同学获得985类高校录取通知书;澳门四校联招中,侨中25名学生报考澳门大学,24人被录取,多数同学平均分超900分;在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校招中,全部学生顺利获得录取资格;更值得一提的是,几位中考成绩650分左右的学生,最终被武汉大学、华东师大等985高校录取。
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是联考制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学校多元化培养和创新的实践机会,此外,学生个人积极进取的态度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侨中港澳子弟班3人入选省英才计划
从侨中官微资料得知,继2022年,侨中有5名学生入选广州市“英才计划”后,2023年侨中入选“英才计划”学生人数增至10人,还有3人入选广东省“英才计划”(全省仅90人)。
广东省英才计划是怎么选拔和培养的呢?据说不是所有的高中学生都有资格参加“广东省英才计划”,有硬性门槛的。一是必须经过学校申请推荐,唯有那些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其中一门有浓厚兴趣且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现届高一年级学生;二是中考成绩在全市前5%(广州市为730分以上),单科成绩在本校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前15%。
在选拔方面,由中大、华工、华师教务部(处)和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各相关学院共同进行初审、交流、笔试、面试等环节;在培养方面,除了派出优秀的师资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还另聘中大、华工等重点高校教授担任校外导师辅导学生。
也正因如此,能够成功入选“广东省英才计划”实属不易,这些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便能有幸参与到高校层次的科研活动中,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筑牢根基。这不仅充分展现了侨中对港澳子弟班优秀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更凸显了侨中为学生们搭建广阔平台的深谋远虑与积极作为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侨中对优秀中考学生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侨中高一港澳班毕丹、孔子文和陈政潼
入选“广东英才计划”
高一港澳班的优秀学生毕丹、孔子文和陈政潼是入选“广东英才计划”的三位同学,他们会在中山大学或华南师范大学的学习之旅。在他们的心目中,侨中港澳子弟班拥有一支尽职尽责、能力卓越的师资队伍,其课程设置极具前瞻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
侨中港澳子弟班近4年招生情况
2020年,华侨首次在独立批面向广州市招收高中港澳子弟学生80人,最低录取分数线达到605分,较原计划的录取线提升20分,其中最高分728分。
2021年,华侨招生80人,与2020年一致,最低录取分数为662分,比2020年上涨57分,增长幅度很大,生源质量持续向好。
2022年,华侨招生130人。在招生计划比2021年增加了50人的情况下,最低录取分数为691分,比2021年上涨了29分,呈现持续上涨的势头。
2023年,华侨扩大招生至250人,最低录取分数为672分,较去年回落19分,主要是扩招幅度较大的原因,实际整体生源质量依旧持续向好。
2024年,华侨中学计划招生700人,其中招收港澳子弟生250人(具体招生人数以广州市招考办最终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