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国学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俄罗斯研究中心理事长靳诺出席并为新理事颁发聘书,副校长贺耀敏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关雪凌主持。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俄罗斯大使、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俄罗斯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李凤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原所长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宇燕出席会议,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罗世威,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国栋,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北京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张荣森,丝路博源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王芊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特级专务、产业拓展部部长荣毅超,大连银行行长助理兼北京分行行长韩京考,深圳市奔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鸣宇,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俄事业部总经理周杰等理事和理事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举行了新理事聘任仪式,靳诺书记为荣毅超、韩京考、刘鸣宇三位新晋理事颁发了聘书。
(靳诺书记为荣毅超理事颁发聘书)
(靳诺书记为韩京考理事颁发聘书)
(靳诺书记为刘鸣宇理事颁发聘书)
贺耀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俄罗斯研究中心是中俄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是承载着对外交流、联合培养、智库研究等多重目标的高校研究平台,代表了中国人民大学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校发挥传统优势、保持学科领军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前苏联和俄罗斯教学与研究的重镇,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希望各位理事一如既往地支持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也希望俄罗斯研究中心积极创新、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增进中俄学界和企业界的文化交流俄罗斯人民大学,靳诺书记出席俄罗斯研究中心理事会全体会议并为新任理事颁发聘书,努力将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研究做实、做透、做好。
关雪凌主任从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和智库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在人员往来方面,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了“中俄高级经济论坛”,并协办多场国内高规格会议,积极开展高端人才交流,不断推进学生交换交流;在文化交流方面,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品牌活动“欧亚大讲堂”,开展“丝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伙伴规模;在智库合作方面,编写和发布《俄罗斯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报告》,开展高水平著作互译,举办中亚沙龙,开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合作研究项目。她表示,俄罗斯研究中心将继续努力,将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与上级主管部门、理事会、国际合作伙伴等各界的支持进一步有机结合,不断拓宽交流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努力搭建政企学相结合的高规格公共外交平台,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转贡献力量。
李凤林名誉理事长表示,当今世界局势处于一个转折时期免联考在职研究生,西方建立和主导的国际关系面临改变,中俄关系呈现好的局势,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俄罗斯研究中心在工作中,不仅要扩大自身影响,做好宣传,还要加强与俄罗斯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会上,理事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对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智库合作、学生培养等具体工作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李静杰理事表示,俄罗斯研究中心一年多以来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希望俄罗斯研究中心能够注重人才培养、注重一手资料的搜集与研究,与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的悠久历史相结合,重振人大俄罗斯研究。张宇燕理事对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许,他认为,俄罗斯研究中心在工作中要注重发挥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俄罗斯人民大学,办出高校智库的特色,要明确研究方向。罗世威理事从企业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深层次了解俄罗斯文化、法律和习俗的重要性,希望俄罗斯研究中心能在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发挥作用。新任理事刘鸣宇表示很高兴加入俄罗斯研究中心,将积极参与中心的发展与建设,为中心的腾飞贡献一份力量。
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合办,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代表团访问外国语学院
3月7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茨维科( Tsvyk)、人文社科学院外事副院长柳德米拉·波诺马连科( )、人文社科学院中文系主任塔季娅娜·索洛维耶娃( )一行访问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建刚会见了来访客人。
李建刚副院长对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简单介绍俄语系的近期工作后,特别感谢了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交换生培养方面做出的贡献。会见期间,李建刚副院长就本科交流、联合培养以及科研项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合作方案。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综合型人才,除了现有的本科交流项目,今后在区域国别学和国际关系等方向将会有新的合作。双方就两校间的联合培养事宜进行深层次探讨,参考我校已有的联合培养项目,重点讨论了今后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共同培养硕博连读学生的可能性。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代表团亲切问询了俄语系老师们的近况,并向我方介绍了友大在师资、专业和学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新发展。代表团兴奋地讲述了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印象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合办,盛赞我校的发展潜力。同时邀请我校师生在友大学报和其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学术上有更深度的合作,在科研方面共同进步。双方热烈磋商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合办,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代表团访问外国语学院,探索教学-科研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会谈在友好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会谈结束后,双方合影留念。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综合性大学,在俄罗斯教育部高校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三。该校与山东大学在本科语言生互派、中俄联合研究生院,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框架下硕士生培养(生态学、区域学方向)等各方面有着稳定且富有成效的合作。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工科,江主席学习力有多强?
200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北京,在北京大学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在提问环节,北大俄语系四年级女生范颖川用流利的俄语向普京发问:
“江泽民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曾经用俄文演讲、朗诵诗歌,总统阁下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的了解如何?是否能用中文颂诗和演讲呢?”
普京谦虚而幽默的回答道:“江主席多才多艺在各国元首中间早已经传为佳话,不仅能娴熟的驾驭俄文,还能够用英语和意大利语唱歌。相比之下,我的造诣远远不如江主席。”
普京此言不虚,江主席不仅是具有雄才大略、坚毅果敢的政治家,还是一个在科学、音乐、语言、书法、诗词歌赋等方面都非常有造诣的学者。
江主席像
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博学多才
1926年,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第五个年头,还在摸索中踔厉前行。
田家巷旧址
这一年的8月17日,在扬州田家巷一个江姓书香门第之家,一个小男孩诞生了,这个小男孩在五子女中排行第三,家人取孔子说过的“泽披苍生”之意,给这个小男孩取名“泽民”。
若干年后,这个小男孩当上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并会掌控国家命运,带领十几亿人口的大船破浪前进。
江家在当地备受尊重,江泽民的妹妹江泽慧说:“我们家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一贯致力于学习求知,并酷爱文学艺术。我们家在读书做人方面的良好家风,一直是代代相传的。”
江泽民的祖父江石溪精通中医,乐于助人,并且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江石溪曾经谱写了一首歌曲,痛斥袁世凯的卖国行为。
虽然祖父去世时江泽民刚刚7岁,但正是祖父秉持一生的书香氛围和爱国情怀,让江泽民耳濡目染,从小在心中就种下了爱国的种子,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江石溪像
祖父对江泽民要求很严,很小就对他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每天天一亮就让他练字,并背诵一篇中国古文经典。江泽民的书法和传统文化功底就是那个时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少时的江泽民博学多才,尤其是理科成绩更是优异,虽然当时的中国还处在炮火连天的战乱当中,但是江泽民学习非常用功,1943年夏天,17岁的江泽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工科机电系,两年后日本投降,南京中央大学和交通大学的重庆、西安合并,校区在上海的徐家汇,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江泽民来到了上海,完成了最后的两年学业。
上海交通大学旧照
大学全面发展, 同学称其“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让江泽民见识了很多新思想新知识,他更加张扬自己的个性,博览群书,喜爱文艺的他通读了名著《乱世佳人》和《魂断篮桥》。他尤其喜爱音乐,无论是中国乐器还是西方乐器都会,他经常为同学们弹奏钢琴和拉二胡,为抗议的学生和人群即兴指挥唱歌,表现的非常活跃。
江泽民和钱其琛
江泽民在上海交大接受了革命思想,党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后,江泽民便在20岁那一年,经同学、地下党员王嘉猷介绍,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值得一提的时,和他在一个党组织的还有18岁的钱其琛和21岁的乔石,这二人后来都成为了高级领导干部。
由于家学渊博,勤奋好学,表现优异,江泽民在同学们中非常突出,同学也友善地送给他一个“江博士”的雅号,并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留言:
博士自幼即聪慧异常,在校成绩,每列前茅,尤长数学,为全级冠,遇友热心诚恳,处事迅速果断,恃相对论,每辩必胜,创三曲线,得博士衔;平昔爱好运动,长单杠,善短跑,近则喜赋词弹曲,俨然“江大爷”矣。
江泽民毕业照
诗词歌赋皆通,语言功底深厚
江泽民多才多艺,他非常喜爱中国传统的京剧、越剧和昆剧,还能大段唱出唱出《定军山》《四郎探母》等曲目中的经典片段,他精通诗词歌赋,经常提笔抒怀,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2001年2月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上,江泽民即兴赋诗一首:
万泉气象新,水阔晚风纯。四海群贤聚,博鳌更喜人。
一个多月后,江泽民到古巴进行国事访问,他向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赠送了亲笔书写的七绝一首:
朝辞华夏彩云间,万里南美十日还。隔岸风声狂带雨,青松傲骨定如山。
江泽民为卡斯特罗赠送的七绝
江泽民在语言方面更是才华横溢,他精通俄语、英语、罗马尼亚语、日语、德语,还会西班牙语、乌尔都语等八国语言,主政后在接见外宾时,江泽民经常熟练地用英语、德语、日语和外宾交流,展开大国外交。
江泽民(右二)在苏联留学时合影
俄罗斯是江泽民曾经留学的地方,对于俄语江泽民非常熟练,1998年和2001年,江泽民在访问俄罗斯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莫斯科大学时,全程用俄语发表演说,更让人惊叹地是,演说中涉及“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等专业科技术语,江泽民都讲的非常清楚。
不仅俄语说的好,江泽民英语也非常熟练,在美国访问时,他熟练的用英语背诵了《哈姆雷特》中的片段和雪莱的《西风颂》诗句,引起一片赞叹。在2001年10月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非正式会议上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江泽民用英语做了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和《领导人宣言》的发言,在历史上非常少见。
APCE会议合影
在访问法国时,在爱舍丽宫的欢迎宴会上,江主席用法语致答谢词,访问德国时,江泽民又用德语讲话,还脱稿即席朗诵了歌德的诗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的一段,立刻拉进了主宾之间的感情距离。
美国侨报惊叹地发表评论:历史上很少有一位国家元首如此地精通多国外语。
江泽民很有音乐天赋,他至少掌握七门乐器:二胡、笛子、吉他、钢琴、小提琴、管风琴、木琴等。这一点也许来自于他祖父的遗传。
年轻时的江泽民
江泽民年轻时风华正茂,浑身带劲,每天都充满了朝气。他在上海益民食品厂和长春一汽动力分厂工作时,经常教大家唱《解放区的天》《南泥湾》《我的祖国》歌唱二郎山等歌曲,就是当了领导人后,还经常在大会时带领大家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用歌声来鼓舞士气,凝聚力量。
江主席引吭高歌
江泽民在上海工作期间,有一次去看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他随手拿起闵惠芬的二胡,拉了一曲刘天华的《病中吟》,闵惠芬非常惊讶,没想到江市长能拉这么好的二胡。
2000年江泽民在杭州杭州西子宾馆观看了笛子演奏家蒋国基的演奏后,即兴用笛子演奏了一曲《梅花三弄》。
江主席吹笛子
在国外访问时,江泽民也经常不失时机地展现他的音乐才华,让音乐这一国际语言迅速拉进宾主之间的感情。
1995年,江泽民曾在赫尔辛基闻名欧洲的岩石教堂里,即兴用管风琴弹奏了《黄水谣》。1997年10月江泽民访美时,在檀香山用夏威夷吉他弹奏了《向夏威夷问候》,并邀州长夫人即兴演唱。
1999年3月,江泽民在访问奥地利时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工科,参观了著名音乐家莫扎特故居,他兴致勃勃地用莫扎特使用过的钢琴即兴演奏了一首中国乐曲,赢得了满堂喝彩。
江主席曾说,中国人如果不知道点莫扎特的第九交响曲,那不是个好事情。
李岚清
当了总书记后,他专门交给副总理李岚清一个“任务”,收录了意大利、法国、德奥、英美、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歌曲,编纂出版了一本书《世界著名歌曲45首》,江主席亲自为作序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工科,江主席学习力有多强?,他写道:
“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如能了解一些对方的文化,则会大大拉近彼此的距离,更容易获得相互认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出于这个考虑,我特请李岚清同志组织挑选了45首世界著名歌曲,推介给中国的艺术家们和从事其他对外交往活动的同志们参考,希望有助于他们在国际交往中能提高对彼此文化的尊重,增加对不同文化认同,增强彼此友谊和交流的效果”。
这是大国领袖的胸怀,这也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江主席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么有才华,但是很少宣传,世人知道的少之又少。江主席去世后,全国人民悲痛哀悼的同时,也更多地了解了江主席,有网友说:“即是伟人,又是学霸,值得永远敬仰!”“原来都不了解他的特长如此之多,这么多才多艺,佩服!骄傲!”,还有网友说:“多才多艺,胸怀天下,了不起的伟人”。
现在我们回顾和了解了江主席的一生,更加为国家感到幸运,为做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