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01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of ),是俄罗斯联邦著名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该校始建于1960年,是一所新兴的以研究国际关系和世界文化为主的著名学府,被称为“世界政治家的摇篮”。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内非常特殊,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样直属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管辖,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拥有独立自治权,其校长的级别与俄联邦科学高等教育部部长相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议院)主席瓦莲金娜·马特维延科现任友大督学委员会主席。
友大下设17个教学单位(包括7个系、9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开设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全校开设了56个学科领域的472个高等教育项目(包括学士、硕士、专家以及副博士等专业),师资队伍包括2800多名教授,副教授和教师(其中1300名具有副博士和正博士学位)。截止至2020年底友大现有学生3150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5200余人,中国留学生超过700人。
自建校以来的60多年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并且赢得了极高的威望。作为著名的国际教育和科学中心,友大在俄罗斯联邦科学高等教育部高校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三,师资水平第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316位,全俄排名第三。
教育教学
02
学校概况-01
校区分布:主校区坐落在莫斯科西南区的森林公园旁边,是莫斯科市著名的大学区俄罗斯人民友谊,此外工程系以及生态系还拥有各自独立的分校区,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建有分校。
院系设置:设有 17 个教学单位,包括 7 个系、9 个学院、1 个研究院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等多个领域。
师资力量-02
师资力量:拥有 4500 位专家、教授组成的雄厚师资队伍,其中包括 450 位科学博士及 3000 位副博士,还有 22 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及 13 位通讯院士。
基础设施-03
教学设施:27 栋学术楼,配备各类教室;中央图书馆藏书约 200 万册及多种教学材料;超 150 个多学科实验室,仪器先进;计算机中心提供高性能计算机与网络,还有技能培训。
生活设施:14 栋宿舍楼,可容 8000 多学生,24 小时供应水电暖,半封闭式管理;四个食堂、八个餐厅,环境好,饮食多样,宿舍区有特色餐馆;自有门诊部、防疫中心及多个医疗中心,买保险可享免费医疗;校园及周边超市、银行等商业设施齐全。
体育文化设施:体育娱乐中心有滑雪基地、网球场等,满足多样运动需求;国际文化中心设声乐、舞蹈等课程,促进文化交流;综合电视中心能收看各国节目,拓宽学生视野。
住宿环境
03
学校有多种类型的宿舍,其中,1 – 8 号楼是五层矮楼学生宿舍,每层配备公共卫生间、洗漱间与厨房,负一层设有淋浴间、洗衣房以及熨烫设施,房间能住 2 – 3 人,既有普通房型,也有带浴室、冰箱、电视的舒适双人房;9 – 14 号楼属于高层学生公寓楼,适合 2 – 3 人居住,有独立浴室和卫生间,9、10、11 区厨房每层公用,12、13、14 区房间内配备厨房,且都配有电梯,每个套间含 1 – 4 间房,面积 14 – 18 平方米;7a 号宿舍是全新设计的,可住 3 人,类似上床下桌布局,有衣帽架、咖啡区、冰箱,床头灯单独设置,灯旁有置物架,房间有独立路由器,共 9 个插座,每人分得 2 个,还有 3 个共用插座;9 号宿舍楼有 389 间学生房,包括 “博士” 2 人间、2 室公寓等,能容纳 2 – 3 人,还为学生打造了单独工作区,一楼有 24 小时联合办公空间,含 211 个座位,另有可容纳 20 人的电子竞技俱乐部。
在安全与管理方面,宿舍采取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学生必须凭房卡或学生证进出,每日凌晨 1 点到 6 点关闭宿舍门,禁止人员出入,校园与宿舍区周边围有围墙俄校来袭: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安排有保安值守,学校全部建筑物入口实行电子出入证制度,楼内均设有先进的消防安全设施与摄像头监控,校区内设有大学警察局维持秩序。
从宿舍前往学校主楼乘坐公交仅需两站地,步行一分钟就能到达地铁站,交通十分便利,周边的中餐馆数量较多,还有连锁超市,能够满足学生购买生活用品及食品的需求。
专业设置
04
申请材料
05
申请条件: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申请材料:
1、身份证扫描电子版PDF格式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语,俄语学院概况
俄语学院始于1952年新中国最早开设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俄语人才培养基地。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共同体建设委员会)委员,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学院现开设有俄语专业、哈萨克语专业、乌克兰语专业、白俄罗斯语专业和捷克语专业。俄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起接收博士后进入科研流动站研究深造。哈萨克语专业于2022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俄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49人,俄语专业专任教师27人,非通用专任教师9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国外交换或留学经历。聘请“西外学者”特聘教授3人,各专业外籍专家及教师5人。
俄语学院教师曾获评“全国最美教师”、陕西省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典型”、《陕西好人榜》敬业奉献类陕西好人、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 “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8年,俄语学院被评为校级“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20年获评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建有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俄语语言文化中心、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白俄罗斯中心、乌克兰中心、捷克中心等科学研究机构;俄语、哈萨克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专业均与海外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教师科研、教学成果丰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语,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数十部,编著教材十余部。
学院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素质过硬、人格健全、文化素质全面、外语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多年来,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包括外事、军事、外经贸、海关、能源、机械制造、安全、航空航天、电器、通讯、教学科研单位等,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在不同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还有不少学生被保送或考取海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
俄语学院与国外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断延展: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普希金语言学院、圣彼得堡帝国理工大学、圣彼得堡经济大学、图拉托尔斯泰国立师范大学、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等7所俄罗斯知名大学建立有正式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学士和硕士插班留学项目、暑期班项目。学院每年派出10名左右国家公派学生、40名左右校际交流学生赴俄罗斯各高校留学深造、交流进修;国际间高层次互动活跃,近年来,配合学校接待了俄罗斯联邦副总理、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俄罗斯驻华大使、白俄罗驻华大使等高级别团组;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参赞、哈萨克斯坦教育文化参赞等各国代表与学院建立了友好密切的合作联系。促成白俄罗斯驻华使馆为我校新校区捐赠国内首座白俄罗斯第一民族诗人扬卡·库帕拉雕像;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对我校进行专访并在主新闻时段播放8分7秒对学校进行宣传。每年邀请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学院师生进行短期授课、举办学术交流讲座。
专业简介
●俄语专业:我校俄语专业是新中国4个最早开展俄语教学的专业点之一、西北地区最大的俄语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俄语学院核心专业,于2019年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外籍教师及专家4人。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博士20人,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均占比80%。专业成立70年来,始终聚焦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不断加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新增俄语+经贸与翻译、俄语+外交学、俄语+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鲜明,培养出的学生思想素质过硬、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踏实合作,能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地域优势,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新时代中俄及中国与其他俄语国家交流合作服务。
●白俄罗斯语专业:白俄罗斯语专业于2018年经教育部审批成立,现有教师4人,其中外籍教师2人,博士3人,副教授2人。该专业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开展白俄罗斯语+俄语教学模式,旨在培养白俄罗斯语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熟悉白俄罗斯国情文化,同时掌握一定俄语能力,了解俄罗斯国情的双语复合型国际人才。2021年,《白俄罗斯文化之旅》获批省级线上一流课程。2019年国外在职学位班,学校在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协助下,与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签署友好院校及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学生可享受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和中白双方教育部分别提供的留学名额出国留学。
●捷克语专业:捷克语专业于2018年经教育部审批成立,现有专任教师2人,外籍教师1人,中、外籍教师均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良好的师资储备,为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知识结构、扎实专业技能、较强思辨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捷克语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教学保障。目前学院在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拟与捷克知名大学达成友好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
●哈萨克语专业:哈萨克语专业于2017年初通过教育部审批,当年9月正式招生,并于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哈萨克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4人、外籍教师1人,每年从友好交流院校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选派1-2名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开展哈萨克语+俄语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哈萨克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哈全方位务实合作、特别是中西部开展对哈合作中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经贸、旅游等涉外工作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语,俄语学院概况,并具有一定区域国别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人才。
●乌克兰语专业:我校乌克兰语专业开设于2017年,同年9月开始招生,现有中国籍教师2名,外籍教师2名。专业以培养思想素质过硬、文化素质全面、外语基本功扎实、熟悉乌克兰国情文化、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化乌克兰语人才为育人核心。为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兼顾学生学习与就业需求,专业实施乌克兰语+俄语+英语多元复语培养模式。国际交流方面,本专业与乌克兰利沃夫国立大学联合实施的2+1+1教育模式,可为学生提供本科三年级赴乌克兰留学的机会。就业方面,2021年本专业第一届18名学生顺利毕业,就业率100%,有3名学生在国内其他外语类高校教授乌克兰语,1名学生在乌克兰驻上海领事馆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