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邓迪 / 英国 邓迪大学,贵州省高校代表团与英国高校达成一批合作协议

英国 邓迪大学,贵州省高校代表团与英国高校达成一批合作协议

4月15日至16日,由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凯里学院等高校组成的贵州省高校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并与英国高校达成一批合作协议。此前,贵州的5所高校已与英国的5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洽谈会当天,贵州省高校代表团还访问了伦敦城市大学。

中国日报网4月18日电 4月15日至16日,由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凯里学院等高校组成的贵州省高校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并与英国高校达成一批合作协议。

贵州—英国高等教育合作洽谈会在访问首日举行。会上,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凯里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的代表先后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邓迪大学、赫特福德大学、雅顿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会上还宣布了MIC贵州大学旅游管理实习基地的成立。各方将在合作办学、教师和学生交流、产学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织密黔英教育交流合作网。

据介绍,洽谈会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教育厅承办,并得到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支持。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卢雍政在洽谈会上表示英国 邓迪大学,长期以来,贵州省保持着开放的态度,不断深化与英国在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此前,贵州的5所高校已与英国的5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

卢雍政说:“在教育领域,贵州与英国在校际交流、师生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双方教育互惠机制。贵州省有关部门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为双方合作保驾护航。”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全球教育总监安塞尔表示,中国是英国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目前有16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大学就读,还有七万余人正在中国攻读英国大学学位。希望未来与贵州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壮大英国 邓迪大学,贵州省高校代表团与英国高校达成一批合作协议,期待更多文化交流和相互支持,用教育的力量创造更好的生活。

安塞尔指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贵州的目标一致,即增加高等教育机会、发展科学研究专长、深化国际互利联系。她说:“我们坚信,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加强英国与中国的教育战略关系。”

洽谈会当天,贵州省高校代表团还访问了伦敦城市大学。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在访问期间分别与伦敦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伦敦城市大学副校长加里·戴维斯说:“贵州高校代表团今天的出席,是我们在教育领域促进国际合作与协作进行持续努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英国邓迪大学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与英国邓迪大学签署联合培养项目协议

中国高校之窗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与英国邓迪大学签署生物医学工程专业“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协议书。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曾柱、英国邓迪大学副校长Wendy 分别代表合作双方在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学校将从2023年开始,每年选拔一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赴英国邓迪大学进行“3+1+1”联合培养,学生在学业最后一年在英国邓迪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和研究项目,毕业后可继续在英国邓迪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双方将以学生联合培养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推进在教学、科研、师生交流等多领域的深入合作。

据悉,今年5月,学校与英国邓迪大学就校际交流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在线视频会议,双方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深入交流,一致同意在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开展“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该项目为双方设立的第一个联合培养项目,为两校对口学院的交流和开启全面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非常重视国际化建设,此次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培养项目协议的签署,是学校在医工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和实施的主要举措,此举将积极推动学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英国邓迪大学简介:邓迪大学坐落于苏格兰东北部的历史古城邓迪市,建有两个校区和一个附属医院校区,主校区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邓迪大学创始于1881年,并于1967年获得皇家特许状正式成为独立大学。邓迪大学是平面显示屏幕和微创手术的发明地,在帕金森症、糖尿病、热带疾病、超声诊断及治疗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邓迪大学在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领域负有盛名,生物医学工程、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法医学、生命科学、设计学、教育学等专业排名全英前5。邓迪大学自建校以来英国邓迪大学医学院,一直秉承“推动世界进步,共创美好未来”的宗旨,在全球资源可持续发展英国邓迪大学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与英国邓迪大学签署联合培养项目协议,以设计推动社会创新,促进社会文明和人类生活水平进步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已成为英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学府之一。(作者:朱思勉 编辑:陈祥贵)

中国高校之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dengd/18126.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