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克萨斯 / 德克萨斯a&m大学,祝贺!3位交大人当选2021 IEEE Fellow

德克萨斯a&m大学,祝贺!3位交大人当选2021 IEEE Fellow

陆荣幸,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6届博士毕业,2012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纽布伦斯威克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2001年,他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award)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学院lumley研究奖的获得者。

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of and , ieee)公布了2021 ieee 名单。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吕宝粮教授因在“人工神经网络和情感脑-机接口方面的贡献”(for to and brain- );电院2006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校友陆荣幸因其对车载通信的安全与隐私方面所做出的贡献(for to and in );电院1993届电子工程系校友宣东因在无线网络连通覆盖领域的贡献(for to in )当选2021 ieee 。

吕宝粮

吕宝粮,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化工自动化仪表专业,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电气工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后在理化学研究所仿生物控制研究中心和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2年回国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张丽清教授创立了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仿脑计算与机器智能研究中心( brain-like and )。目前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长聘教授,任智能交互与认知工程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清源研究院执行院长,担任亚太神经网络学会理事、ieee on and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荣获2018 ieee on 最佳论文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仿脑计算理论与模型、神经网络、脑-机接口和情感计算。

陆荣幸

陆荣幸,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6届博士毕业,2012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纽布伦斯威克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陆荣幸主要从事大数据安全与隐私、无线网络安全、应用密码学、系统安全与数据取证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2019年和2020年均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千人榜单(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h指数高达72,被引用超20800次。已出版著作8部德克萨斯a&m大学,在各种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近400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ieee icc 2018,ieee , ieee iccc 2013, ieee wcnc 2013等)上获最佳论文奖近10次。

宣东

宣东,1986年至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德克萨斯a&m大学,祝贺!3位交大人当选2021 IEEE Fellow,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师从诸鸿文教授;1993年至1998年,留校在电子工程系通信教研室任教。2001年免联考在职研究生,他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宣东博士目前是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网络和移动系统。他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nsf award)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奖的获得者。

#关于ieee

ieee是当今世界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最著名、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跨国学术组织。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40多万会员和39个专业分会,是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创新驱动源之一。其各专业分会的出版物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是各国电子电气领域科学家和学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首选之一。

ieee 即ieee会士/院士,为协会最高等级会员,是该组织授予的最高荣誉,在学术科技界被认定为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每年由同行专家在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中评选出,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会员总人数的 0.1%。由于每年当选的ieee 数量较少,当选科学家基本都是在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科学家。

美国德克萨斯学,物理系3位校友当选2023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23年10月19日,美国物理学会( ,APS)公布了2023年新增选会士(APS )名单。清华大学物理系三位校友入选,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和李政道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兼职教授何红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系教授刘朝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彭承志。

何红建

何红建的当选理由是:对粒子物理理论和唯象学研究的基础性重要贡献,以及对促进国际合作所发挥的引领性作用(For to and , and for in .)。

何红建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专业,1986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继续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学,师从邝宇平教授。后曾在德国DESY国家实验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曾被清华大学引进为百人计划教授,2017年被引进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天文学院和李政道研究所特聘教授。何红建主要研究粒子物理、量子引力和宇宙学及其交叉方向的基础性前沿问题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曾获得亚洲成就奖、王淦昌物理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学术奖励与荣誉。

刘朝星

刘朝星的当选理由是:在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For to the of and the Hall . )。

刘朝星1999年考入清华大学数理基科班,2003年本科毕业后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朱邦芬教授,博士期间美国德克萨斯学,物理系3位校友当选2023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曾访问香港大学沈顺清教授研究组和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研究组,2009年毕业。毕业后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维尔兹堡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11年至今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他主要从事凝聚态理论研究,特别是固体材料的拓扑电子态、自旋效应和量子输运。

彭承志

彭承志的当选理由为:在实用安全的广域量子通信和量子物理的远距离检验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For in and wide-area and over long . )。

彭承志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和助理教授,2009年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长期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实验研究,围绕量子纠缠、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开展了系统性的实验工作,取得了大尺度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和广域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关键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入现实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科学探索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科技奖励。

美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物理学专业学会之一。APS每年增选新会士,作为授予成员的最高荣誉,当选人数不超过其成员总数的千分之五,以表彰他们推进物理学原创性研究、应用物理学于科学技术、以及在物理教育和领导力等方面的重大创新性贡献。

编辑|陈洁

审核|宋灿立 骆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dekss/19175.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