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黎一大 / 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一马当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13期

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一马当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13期

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曾受聘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曾任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访问学者。张秀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1、讲座主题

重释启蒙: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

2、主讲人: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3、主讲人简介: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副教授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当代激进左派思潮。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曾受聘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一马当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13期,曾任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访问学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各分类期刊转载2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两部:《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隐性逻辑》。已出版译著包括: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法文),斯皮瓦克等:《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英文)。齐泽克:《延迟的否定》(英文);即将出版:汤姆·洛克莫尔:《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英文);吉尔·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法文)。

主持人: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副院长

评议人: 张秀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常晋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郗 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7年4月19日下午14:00-17: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层会议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4、讲座内容简介:

启蒙精神以理性为其内容,以上帝(即超验性)之死为前提,包含着两种属性:其一,动态性,其二,悖论性。自康德伊始,启蒙的双重属性便开始了其展开的过程。理性的功能性决定了理性是一种永不停滞的批判、建构的交互过程。它要求自身的不断演进,费希特以降,由于不满于康德对物自体的设定,理性的动态性获得了绝对化、超验性的演进。由此启蒙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即原本以拒斥超验的启蒙成为构筑超验性的又一种思想尝试。康德曾经试图阻止这一超验性的演进过程,但却以为理性划界的静态诉求为其思想宿命。如何在保持了启蒙理性的动态属性的基础上又不会带来其悖论性,成为启蒙后继者需要面对的问题。福柯与马克思在这一意义上接续了启蒙的问题。马克思以各色批判(异化批判、思辨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先于福柯完成了对理性之界限的非超验性越界。在这一过程中,理性保持了自身的内在性、经验性的维度,同时保持了理性的能动性原则。启蒙自此意味着与旧世界的断裂,以及不断地向新世界的进发。马克思与福柯或许只有在后一种意义上才真的属于启蒙的思想之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baliyd/4364.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