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门 / 澳门在职博士,一桌年夜饭 中华儿女情

澳门在职博士,一桌年夜饭 中华儿女情

两个孩子先后成家,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成了全家难得的团圆时刻。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忙碌于工作和带孩子之余,自己还在读澳门科技大学的在职博士。除夕将至,张钊瑞准备留在大陆和爱人围炉守岁,“也可能邀请一些留在大陆过年的台湾朋友,大家一起聚会”。春节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

香港过年讲究“好彩头”——

迎春接福 万象更新

本报记者 陈 然

窗台上,洁白饱满的水仙种球正茁壮地抽叶、生长,为家里增添了一丝年味。这是香港青年小袁与新婚妻子特意去旺角花墟(花市)挑的。“相比蝴蝶兰、桃花和百合等传统年花,我太太更偏爱象征‘如意吉祥’的水仙”,小袁腼腆地笑了。

擦窗户、拖地板、扫尘垢、换被褥……在香港,扫屋是年前必不可少的“仪式”,寓意去除霉运、辞旧迎新。“挥春(春联)到!”看着窗明几净的家,妻子从抽屉里翻出早已买好的春联和福字贴。“靠左一些,再高点,欸好,位置不错!”小袁一边“指挥”,一边给妻子递上粘胶。“迎春接福,万象更新”,这副红底烫金的春联,寄寓着小家庭对新一年的热切期盼。

红绒帽、虎头鞋、暖手包……新春将至,小袁的姐姐阿珊忙着给5岁的女儿添置新衣。“瞧这红彤彤的一身,喜庆又可爱。”给女儿换上一身“新行头”,阿珊满意地点点头。今年的“利是封”更是别出心裁,是阿珊和丈夫一起设计的。在电脑上操作设计软件,阿珊先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一家三口,再配上淘气的纸雕小虎,最后再把设计图发给印刷公司。

每逢春节,那桌父母亲手烹制的年味总是子女心头最深的牵挂。在新界荃湾的袁家,年届七十的袁爸爸和袁妈妈仍坚持亲自为年夜饭掌勺。

两个孩子先后成家,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成了全家难得的团圆时刻。“今年是第一次同新抱(儿媳)一起过年,我们可要好好准备!”除夕前一周,袁爸爸已经开始联络相熟的摊贩,预订新鲜食材。滑嫩弹牙的苏眉鱼、腊香阵阵的鸭腿、肉质紧实的猪手、健康补益的蔬菜……袁爸爸兴致勃勃地将买来的鱼肉蔬果收拾好,笑得灿烂。

对讲究“好彩头”的香港人来说,鲜香软糯的萝卜糕不可或缺,寓意步步“糕”升、富贵荣华。选好大个儿萝卜,一半刨丝、一半切条,隔水蒸软;瑶柱、金华火腿、腊肠、虾米、干葱切碎,大火爆香;最后加上粉浆混合均匀,上屉蒸熟。白白嫩嫩的萝卜糕出笼,还不算完,袁妈妈总会热油香煎,“滋啦”一声,萝卜糕被煎到表皮金黄、外酥里糯。每逢过大年,大人们在厨房忙碌,孩子们则欢快地吃着糖椰丝、糖莲子、煎堆、瓜子和炸油角,这都是传统小吃。

“除夕那晚,咱一起回家吃团圆饭,好吗?”姐姐发来信息。“好呀姐,我们过年见!”小袁回复道,满心欢喜。

澳门街头“金虎庆新春”——

“团年饭”香 节暖情长

本报记者 毛 磊

临近春节,38岁的澳门旅游从业人员何萍萍已经在盘算“团年饭”吃什么。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忙碌于工作和带孩子之余,自己还在读澳门科技大学的在职博士。

“澳门人真正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何萍萍笑着解释,“二十八”在粤语中谐音“易发”,老板大多在这天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而家里那顿“团年饭”,自然要等到除夕夜。

菜市场里,购年货、备食材的顾客不少。何萍萍一手拎着满满的购物袋,一手在摊位上熟练地翻拣活蟹,“我每年都来这里采买食材,孩子们喜欢吃水蟹粥,暖胃又鲜甜!”

本地蟹肉厚味鲜,斩大块;姜切细丝,油锅爆香,下蟹块翻炒;“滋啦”声中,水蟹由青转红,一股鲜香扑鼻而来;淋少许米酒,加一碗水焖锅,汤汁变成诱人的淡黄色时澳门在职博士,加入白粥煮开。“我喜欢撒点葱花调味,一锅热腾腾的水蟹粥就做好了!”何萍萍笑着介绍。

端上桌来,粥不稠不稀,蟹黄丰腴、蟹肉鲜美,孩子们抢着吃。“团年饭”上,何萍萍也准备用水蟹粥“收尾”。吃完饭,趁着周末,何萍萍想带孩子们上街转转。

妈阁庙前,香烟袅袅;十字街头,张灯结彩;渔人码头,喜庆热闹……农历虎年即将来到,澳门街头摆上了以“金虎庆新春”为主题的花灯装饰,人人见面互道“恭喜”,多家餐厅拿出各具特色的新春菜单,与市民及游客一起迎接新春。

舞狮舞龙是年俗,也是澳门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舞龙舞狮巡游常常从大三巴牌坊出发,途经议事亭前地、妈阁庙、澳门渔人码头、氹仔官也街以及龙环葡韵,一路引来孩子们追着观看。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清新淡雅的水仙、绚丽多姿的蝴蝶兰、姹紫嫣红的银柳、金灿灿的五代果……“花”与“发”谐音,澳门人过春节,总是不缺年花点缀。漫步于公园街头,随处可见黄澄澄的金橘舒展绿叶,在冬日暖阳中,带来人们对“大吉大利”的期许。

“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澳门经济逐步复苏。相信新的一年,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何萍萍对未来充满希望。

台籍教师张钊瑞在大陆过年——

两岸年俗 同根同源

本报记者 程 龙

“大年夜要守岁,初一一大早去祈福,初二跟妈妈回外婆家,初三、初四才可以出游……”2016年就来到大陆打拼的张钊瑞来自台湾台中,说起两岸年味国外在职学位班,他感慨道,“两岸是一家,过年的习俗是同根同源的。”

让张钊瑞最难忘怀的是,小时候过年总是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我爸爸有8个兄弟姊妹,小时候一过大年,大家都会聚在我的爷爷奶奶家!我们小朋友吃零食、看电视、打游戏,非常欢乐!”

张钊瑞最喜欢吃台湾春卷。“一张薄薄的春卷皮摊在手上,夹上一筷子青菜、豆干、煎蛋、香肠……馅料自选,最后撒上一层喷香细碎的花生粉,卷一卷就是美味!”张钊瑞告诉记者,春节美食除了好吃,更蕴藏着传统文化,“吃年糕,意思是‘吃甜甜,过好年’;萝卜糕,在台湾也叫菜头粿,寓意好彩头。”

“但现在,我最想吃的是北京烤鸭。”2017年,张钊瑞到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如今已经在福建福州定居,他还一直对北京美食念念不忘。

“闽台两地隔海相望,很有渊源,气候、饮食都很像,我非常喜欢在福州的生活和工作。”2021年,张钊瑞三十而立,也开启了在福州的新生活,“这一年,我有幸入职福建师范大学,通过自己喜欢的手球运动促进两岸交流,还获得‘第十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除了事业上的收获,张钊瑞的“爱情长跑”也在这一年“修成正果”,爱人是湖南怀化人。“6年前,我们通过体育结缘,约会方式就是到各地跑马拉松。北京、南京、广州、厦门……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张钊瑞笑着感慨,“我们牵着手一起奔向赛道终点,觉得非常感动,非常有意义!”

最令张钊瑞感到幸福的是,温馨的小家将迎来一个“小老虎”。“我们的孩子是两岸交流的结晶,希望即将到来的宝宝健康成长,成为两岸交流的小天使。”张钊瑞说。

除夕将至,张钊瑞准备留在大陆和爱人围炉守岁,“也可能邀请一些留在大陆过年的台湾朋友,大家一起聚会”。新的一年,他希望台湾的家人亲戚身体健康,也希望两岸能有更多的交流活动。

海外华侨华人共迎春节——

浓浓年味 切切乡情

本报记者 程 龙 江 琳

春节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浓浓年味,切切乡情。每逢春节,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华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共迎新春。

泰国曼谷,唐人街大红灯笼高挂,各色年货琳琅满目。“这里的春节气氛不输国内。”泰国华侨李桂雄正在办年货澳门在职博士,一桌年夜饭 中华儿女情,对联、灯笼、茶叶、生鲜……汽车后备厢装得满满当当。“对祖国的思念,越到节日越浓,很想能回去和老乡们喝茶谈天。”因为疫情原因,李桂雄已近两年没能回国,59岁的他声音有些哽咽。他细细盘算着即将到来的大年,“除夕,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年夜饭,鸡鸭鱼肉都不能少;大年初一,要为长辈煮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还要给孩子们发红包。”

调面糊,摊薄饼;萝卜、豆腐、肉片等各类菜肴切丝备好……每逢春节,旅居加拿大温哥华的浙江台州人王典奇,总会和家人制作家乡特色美食“饺饼筒”,和当地侨胞、外国友人分享,“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们把中国文化带到了这里,让不同族裔的加拿大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好客。”今年这个春节不一般,大年初四,北京冬奥会将正式开幕。“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热情期待、真诚祝福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王典奇笑着说。

地处南半球,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夏日炎炎。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唐人街入口高高的石制牌楼上,“中国城”三字格外醒目。“我爱人是福建人,得为她准备些海蟹、海虾,还有煲汤的乌鸡。我是江西南昌人,少不了南昌炒粉和红烧鱼。”旅阿华人刘芳勇正在采购。出国这些年,他越来越感受到身为华人的骄傲和自豪,“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近几年,阿根廷的春节庙会越办越隆重,很多阿根廷民众都喜欢中国文化。”

皑皑白雪覆盖着村子,伴着突然炸响的鞭炮声起早出门拜年——在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生活了20多年的南庚戌,至今还时常想起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如今我远在非洲,大年初一只能通过电话给长辈拜年。最大的愿望是能回国,看看年迈的父母,他们的健康是我最牵挂的事。”南庚戌请记者帮助转达新年愿望,“祝愿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祖国的亲人们健康平安!”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3日 06 版)

澳门 在职博士,33年,华师培养澳门超七成教师

华师教育专业校外文凭课程88届澳门班毕业师生合影。

赵育生供图

10月30日晚,华南师范大学(下称“华师”)在澳门举行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1名博士生和38名硕士生身着学位服,郑重从校长王恩科手中接过证书,正式毕业了。看着眼前热闹场面,70岁的澳门中华教育会(下称“教育会”)副会长李沛霖陷入回忆。

33年前的他想不到,与同事到华师的一次拜访,开了内地高校在澳门设立教学点的先河,此后超过70%的澳门中小学教师在当地接受华师培训,整体师资水平显著提升。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跟随华师一行来到澳门澳门 在职博士,33年,华师培养澳门超七成教师,采访在澳门培养出来的“华师人”,重温这一粤澳教育合作的典型样本,聆听各方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下,对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把课上到澳门去”

“爸爸,祝贺你毕业啦!”郑焯基是今年唯一毕业的博士生,刚走下舞台,只见5岁的女儿摇着彩旗兴奋地扑上来。

过去10年,郑焯基一边在澳门培道小学做英语老师,一边在华师澳门教学点攻读硕士、博士。白天时间用来工作和照顾家庭,课业重时,他凌晨1点睡早上4点起,“掐头去尾”挤出时间钻进书中。“华师把课上到澳门,让我在职读书有了可靠保障。”他说。

把课上到澳门去,提高在职教师水平,正是华师多年来在澳门办学的朴素想法。

1984年3月改革开放初期,时任教育会秘书长的李沛霖和同事奔赴广州,揣着澳门教师群体的心声,手握新华社澳门分社推荐信澳门 在职博士,直接推开华师教务处的门,希望华师能协助澳门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办教育专业文凭课程。

“当时,澳门近80%的教师从未接受过师范专业教育,教师水平低、待遇低、地位低,严重时每年流失三分之一的教师,直接影响到澳门教育的根基。”教育会现任会长、澳门镜平学校副校长何少金回忆,那时澳门只有一所东亚大学,主要面向香港和东南亚招生,澳门学生人数少,且不开设师范课程,当时也没有内地大学到境外办学的先例。“华师一口答应了。”她回忆。

经过多方推动,1984年8 月,广东省高教局批准华师等广东高校在港澳举办高等函授教育,还提出要求:“在港澳办函授要注意结合港澳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0多台录音机挤上讲台

1985年3月免联考在职研究生,华师主办、澳门教育部门和教育会协办的教育专业函授专科班在澳门成立,成为内地大学在澳门开班的首个课程。华师为澳门在职教师“量身定制”为期3年的课程,每年4次、每次2周派出教师到澳门面授,澳葡政府承担120名注册教师的全部学费,其余学员学费由热心人士赞助。同年,华师主办、澳门业余进修中心协办的中文专业函授本科班也开学了。

“第一届开班时,我预估只有20人参加,结果却达到了166人,都是澳门各校的校长、主任和教学骨干。”牵线人李沛霖当年也成了华师学生,此后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至此,华师作为首个在澳门开设办学点的内地大学,创立“澳门政府行政管理,内地大学负责教学”模式,为其他内地大学所借鉴。

“进修机会来之不易,澳门教师和想执教的人们报名踊跃,我直到1990年才报上名。”何少金说,当时很多学员听不懂普通话,就先在课上录音,课后找人帮忙重听复述,再补充笔记。华师文学院退休教授陈一平回忆,澳门班的讲台上常摆着100多台各式各样的录音机,第一次见时吓了一跳。

“我当了华师澳门班3年的旁听生。”教育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澳门商训夜中学校长郑洪光笑着说,当时他的妻子报名培训,但工作忙常赶不及上课,于是郑洪光带着录音机去课堂,自己现场听课,回家放着录音再给妻子讲一遍。“由于是在职培训,当时不少学员下午6点钟下班匆忙赶来,课上到晚上10点也来不及吃饭。”

在职培训迟到早退情况较多,“走马灯式”的教室一开始让华师老师不适应。“澳门班师生之间存在文化、生活状况等诸多不同,但相互包容和聆听不仅化解了矛盾,双方还结下了深厚友谊。这正是华师澳门班33年来保持生机不间断办学的重要原因。”李沛霖说。

华师还根据国外及港澳的惯例,将大学函授专科证书上“函授”二字换为“校外文凭课程”,将大学本科证书改为校外学士学位课程,最终消除偏见,获得澳门社会的认可。

33年培养5000多澳门“华师人”

澳门回归后,2000年起,华师与澳门业余进修中心合作,在澳门建立在职兼读制研究生授课教学点,派老师赴澳门授课与辅导,实行“导师指导与内地研究生一对一协助”等培养方式。2007年起,华师每年在澳门举办学位授予仪式,为获得学位的澳门在职兼读研究生颁授学位。

2012年华师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为澳门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今年继续开设的专业不仅有传统的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还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共10个专业。

1985年至今,华师在澳门累计培养专科生2341人,本科生1552人,研究生1083名,其中博士35名,覆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培训等多个层次和领域,更有越来越多澳门高中生把华师作为读大学的首选。

84岁的澳门教育界知名人士、教育会名誉顾问刘羡冰说,华师为澳门未来教育做了建设性工作,走出了一条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道路,后来中山医培训牙医,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大专院校都参与澳门教育发展,形成官方和民间、内地和澳门的强劲合力。

“教育是一件永远在路上的事,大湾区教育发展,华师要继续亮出师范本色。”华师校长王恩科说,华师与澳门大学计划联合办学,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中英文专业学生。华师以33年澳门办学的经验为基础,未来要继续主动承担湾区和东南亚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坚持“送教上门”。同时希望在香港等地发挥“华附”品牌作用,建立起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高品质附属国际学校和附属大湾区实验学校。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发自澳门

通讯员 李宇红

在职读澳门研究生,你知道吗?澳门70%的中小学教师都由华师培养

10月30日晚,华南师范大学(下称“华师”)在澳门举行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1名博士生和38名硕士生身着学位服,郑重从校长王恩科手中接过证书,正式毕业了。看着眼前的热闹场面,70岁的澳门中华教育会(下称“教育会”)副会长李沛霖陷入回忆。

10月30日,华师在澳门举行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华师供图)

33年前的他想不到,与同事到华师的一次拜访,竟开创了内地高校在澳门设立教学点的先河,此后超过70%的澳门中小学教师在当地接受华师培训,整体师资水平显著提升。

日前,上学君独家跟随华师一行来到澳门,采访在澳门培养出来的“华师人”,重温这一粤澳教育合作的典型样本,聆听各方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下,对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把课上到澳门去

“爸爸,祝贺你毕业啦!”郑焯基是今年唯一毕业的博士生,刚走下舞台,只见5岁的女儿摇着彩旗兴奋地扑上来。

过去10年,郑焯基一边在澳门培道小学做英语老师在职读澳门研究生,你知道吗?澳门70%的中小学教师都由华师培养,一边在华师澳门教学点攻读硕士、博士。白天时间用来工作和照顾家庭,课业重时,他凌晨1点睡早上4点起,“掐头去尾”挤出时间钻进书中。“华师把课上到澳门,让我在职读书有了可靠保障。”他说。

其实,“把课上到澳门去,提高在职教师水平”正是华师多年来在澳门办学的朴素想法。

1984年3月改革开放初期,时任教育会秘书长李沛霖和同事奔赴广州,寄托澳门教师群体的心声,手握新华社澳门分社推荐信,直接推开华师教务处的门在职读澳门研究生,希望华师能协助澳门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办教育专业文凭课程。

“当时,澳门近80%的教师从未接受过师范专业教育,教师水平低、待遇低、地位低,严重时每年流失三分之一的教师,直接影响到澳门教育的根基。”教育会现任会长、澳门镜平学校副校长何少金回忆,那时澳门只有一所东亚大学,主要面向香港和东南亚招生,澳门学生人数少,且不开设师范课程,而望向内地,更没有内地大学到境外办学的先例。“没想到,华师竟然一口答应了。”她说。

经过多方推动,1984 年 8月,广东省高教局批准华师等广东高校在港澳举办高等函授教育。还提出要求:“在港澳办函授要注意结合港澳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985年3月,华师主办、澳门教育部门和教育会协办的教育专业函授专科班在澳门成立,成为内地大学在澳门开班的首个课程。华师为澳门在职教师“量身定制”为期3年的课程,每年4次、每次2周派出教师到澳门面授,澳葡政府承担120名注册教师的全部学费,其余学员学费由热心人士赞助。同年,华师主办、澳门业余进修中心协办的中文专业函授本科班也开学了。

“第一届开班时,我预估只有20人参加,结果却达到了166人,都是澳门各校的校长、主任和教学骨干。”牵线人李沛霖当年也成了华师学生,此后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至此,华师作为首个在澳门开设办学点的内地大学,创立“澳门政府行政管理,内地大学负责教学”模式,为其他内地大学所借鉴。

华师澳门班中文专业八六级授证颁奖典礼。摄:宋开国

33年培养5000多澳门“华师人”

“进修机会来之不易,澳门教师和想执教的人们报名踊跃,我直到1990年才报上名。”何少金说,当时很多学员听不懂普通话,就先在课上录音,课后找人帮忙重听复述,再补充笔记。华师文学院退休教授陈一平回忆,澳门班的讲台上常摆着100多台各式各样的录音机,第一次见时吓了一跳。

“我当了华师澳门班3年的旁听生。”教育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澳门商训夜中学校长郑洪光笑着说,当时他的妻子报名培训,但工作忙常赶不及上课,于是郑洪光带着录音机去课堂,自己现场听课,回家放着录音再给妻子讲一遍。“由于是在职培训,当时不少学员下午6点钟下班匆忙赶来,课上到晚上10点也来不及吃饭。”

华师教育专业校外文凭课程88届澳门班毕业师生合影1988.9.25。(赵育生供图)

在职培训迟到早退情况较多,“走马灯式”的教室一开始让华师老师不适应。“澳门班师生之间存在文化、生活状况等诸多不同,但相互包容和聆听不仅化解了矛盾,双方还结下了深厚友谊。”李沛霖说,“这正是华师澳门班33年来保持生机不间断办学的重要原因。”

李沛霖还记得,第一届临近毕业,内地大学在职培训毕业证书上的“函授”二字,不被澳门公众认可,被认为不正规,甚至有“只在书信上来往培训”的质疑声。华师认真聆听澳门方面意见,最后决定根据国外及港澳的惯例,将大学函授专科证书上“函授”二字换为“校外文凭课程”,将大学本科证书改为校外学士学位课程,最终消除偏见,获得澳门社会的认可。

澳门回归后,2000年起,华师与澳门业余进修中心合作,在澳门建立在职兼读制研究生授课教学点,派老师赴澳门授课与辅导,实行 “导师指导与内地研究生一对一协助”等培养方式。2007年起,华师每年在澳门举办学位授予仪式,为获得学位的澳门在职兼读研究生颁授学位。

2012年华师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为澳门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今年继续开设的专业不仅有传统的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还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共10个专业。

1985年至今,华师在澳门累计培养专科生2341人,本科生1552人, 研究生1083名,其中博士35名,覆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培训等多个层次和领域,更有越来越多澳门高中生把华师作为读大学的首选。

历史照片,华师授予港澳地区在职人员硕士学位证书仪式。摄:陈南光

“华附”品牌将走向大湾区

84岁的澳门教育界知名人士、教育会名誉顾问刘羡冰说,华师为澳门未来教育做出了建设性工作,走出了一条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道路,后来中山医在培训牙医,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大专院校都参与澳门教育发展,形成官方和民间、内地和澳门的强劲合力。

如果说首创办学需要远见和使命感,坚持33年靠的是毅力与包容,那么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中,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少不了创新与胆识。

大湾区建设热心者众,目前三地28所高校已组建粤港澳高校联盟探索发展共同体,更有不少高校建议合力创办一所湾区大学。那么,华师与澳门33年合作的深厚基础,如何“升级”?

“教育是一件永远在路上的事,大湾区教育发展,华师要继续亮出师范本色。”华师校长王恩科说,今年7月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以国际化、高品质为定位,联合粤港澳,联合范德堡大学等国际师范高校,探索符合多元化教育体制要求和世界卓越教师成长需求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华师与澳门大学计划联合办学,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中英文专业学生。”王恩科说,华师以33年澳门办学的经验为基础,未来要继续主动承担湾区和东南亚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坚持“送教上门”。同时希望在香港等地发挥“华附”品牌,建立起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高品质附属国际学校和附属大湾区实验学校。

今年华师澳门班共有1名博士生和38名硕士生毕业,至此华师在澳门培养了超过5000名学生。(华师供图)

三地谈

专家建言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

“拧成一股绳”擦亮湾区教育招牌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教育如何发展?三地如何借助天然紧密的联系,深化教育融合?

上学君连线粤港澳三地教育专家,邀请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香港教育大学协理副校长许声浪和澳门中华教育会副会长李沛霖同题作答。巧合的是,他们在大湾区配套政策落地、明确定位、人才技术互动等方面不谋而合。

卢晓中:

发展思路要“升级”为一体化的大视角

目前粤港澳高校主要在招生、学术、办学、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海外在职学位总裁班,但协同创新格局尚未形成,以分散合作为主,缺少战略层面的深度互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要从合作转变为融合的“升级版”,这意味着,从以往着眼区域各主体自身利益目标、以取长补短为特征的合作发展,向着眼区域群体、以优势互补为特征的一体化发展转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融合平台,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因此首要的是,从顶层设计方面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结合产业需求,对整个区域高等学校进行角色和结构的合理定位。建立信息及时交流的互通平台和资源的共享机制,同时逐步开放三地的高等教育投资市场,鼓励民间资金投资或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教育发展资金等,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大湾区的核心是创新和服务,从远期看,大湾区需要一大批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内地及港澳经济体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服务管理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三地可订立特定的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方案等,推动大湾区形成人才高地。

许声浪:

澳门在职博士,一位“澳门女儿”、“武汉媳妇”的战疫记:来武汉读书、成家,辗转千里返汉参加抗疫

中国日报4月20日电(刘坤、杜巍巍、李自松、阎小荔)4月1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医师苏娃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在医院新冠肺炎患者专用手术室,为一名有新冠接触史的孕妇紧急剖宫产手术实施麻醉。90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苏娃婷抱着刚诞生的新生儿,笑得格外开心。这是她从澳门艰辛返汉后,进行的第3台三级防护下的手术麻醉。

一个多月前,34岁的澳门姑娘苏娃婷,一个人独自带着5岁儿子和2岁的女儿,从澳门辗转回到尚在封城中的武汉。第二天,她就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在苏娃婷穿上防护服上手术台之前,不知哪位同事悄悄在防护服的后面,写上了“武汉媳妇——苏娃婷”七个字。

被同事称为“武汉媳妇”的苏娃婷,其实是土生土长的“澳门女儿”。她毕业于澳门濠江中学,考上武汉大学学医,硕士毕业后留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同时又读了在职博士。她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个在湖北当医生的澳门人。

身为“武汉媳妇”“澳门女儿”的苏娃婷,在朋友圈这样写道:“我有两个家:娘家在澳门,婆家在武汉。娘家和婆家一样美,我都要保护好她。”

被“困”澳门的“武汉媳妇”

2020年1月22日,已经两个春节没回澳门的苏娃婷,带着2个孩子从武汉飞到广州,在那里汇合了在深圳开会后赶来的先生雷少青,一起回澳门过年。他们俩是同行,也是同事。

1月23日凌晨,苏娃婷夫妇看到了武汉“封城”的通告。武汉疫情大爆发,本想开开心心回娘家过年的苏娃婷,被医院、被武汉的疫情牵住了。

眼见着武汉抗疫告急,她开始和先生商量回武汉上班的事。可是武汉已经封城,虽然他们俩是医生,想办法可以回去,但孩子回不去。把孩子留在澳门,苏娃婷的父母本身也在上班,无暇照顾。怎么办?俩人商量下来,决定先生雷少青先回去抗疫,苏娃婷带着孩子找机会再回去。于是,在1月30日,先生雷少青先回武汉上班了。

困在澳门虽然多了时间陪父母家人,可是苏娃婷时刻牵挂着武汉:那里有她深爱的亲人,还有放不下的病人。“回武汉的决定跟父母说了,他们不同意,更不同意我带孩子一起走,但是我很坚决。”

可是,通往武汉的交通断了,苏娃婷始终找不到回武汉的方法。飞机断航,她反复预订从珠海出发的高铁,想曲线回武汉,结果不是订不上,就是被改签。

三月中旬,她终于订上了3月16日珠海——岳阳的高铁票。

“临走前一天晚上,妈妈一直跟我聊。我知道她的意思,她不想我走,回武汉太危险了。如果实在要回去,就把孩子留下,他们想办法带。我跟妈妈说,站在母亲的角度,我要照顾我的孩子;站在医生的角度,我要照顾我的病人。这两个身份,都是我的职责。”

就这样,怀里抱着2岁的女儿,手里牵着5岁的儿子,苏娃婷上了高铁。一路上不上厕所,不吃东西,只给孩子喝牛奶。

列车快到岳阳站的时候,她找到列车长,说了自己的情况以及目的地是武汉。列车长经过请示,答应在武汉站停车。

54天之后,“澳门女儿”苏娃婷终于回到了她武汉的家。

穿上白大褂我就不恐惧了

回武汉的第二天澳门在职博士,一位“澳门女儿”、“武汉媳妇”的战疫记:来武汉读书、成家,辗转千里返汉参加抗疫,苏娃婷就迫不及待上班了。她所在麻醉科手术室,科室、门诊、急诊室等都会送需要手术的病人过来。

苏娃婷说,麻醉医生最危险的工作,是为新冠病人做插管治疗。疫情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夏中元主任组织了10多人的“插管小分队”。苏娃婷的同事,在医院本部和新冠肺炎重症收治点东院区,为近百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实施了风险极大的插管治疗,挽救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命。

在滞留澳门期间,苏娃婷每天在科室微信群里,关注着同事插管救人的信息。每一次插管成功,她都会为同事喝彩加油。只不过,她没想到,自己也有机会穿着防护服给病人紧急插管。

3月17日,轮到苏娃婷在麻醉科值夜班。半夜两点多,科室会诊电话突然响起:神经内科监护室一个重症病人病情恶化,紧急需要抢救性插管。求助的神经内科医师专门嘱咐:这个病人刚送来,新冠还未排除,要做好防护。

苏娃婷说,插管是麻醉医生的基本功。之前她也经常碰到这种紧急抢救插管,最多一次她一个晚上插了5个。但疫情下的这一次,格外特殊。

穿好防护服、带上插管箱,她忐忑不安的从麻醉科赶往另外一栋楼的神内ICU。查看病人生命体征、评判插管指征后,苏娃婷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给这位命悬一线的病人建立起气管通道机械通气。很快,病人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平稳。

“我从前期负责新冠病人插管的同事身上学到很多”,苏娃婷说,每次插管留给麻醉医生的时间只有15秒,所以动作要快、准、狠。病人在生死边缘的時候,其实求生欲是非常强的,麻醉医生要帮他们争取时间抢救生命。

第二天,远在澳门的父母从苏娃婷朋友圈看到这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关切地询问她。苏娃婷说,虽然回想起来会有点后怕,但是只要到了科室,穿上白大褂,就不再有任何恐惧。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去想,不会考虑那么多。“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出于医生的本能,就是赶快救人。”

“她是濠江中学的骄傲”

每天出门上班,苏娃婷口袋里至少带着一块巧克力,还要是黑色的、带点苦味的。

“麻醉医生的工作强度很大,每天工作都是披星戴月,天刚亮进手术,下班后基本天黑了。我从小就低血糖,如果体力透支厉害,会突然晕过去。所以我上班前要吃一块黑巧克力,口袋里还要放几块。”苏娃婷说。

4月15日,苏娃婷负责麻醉的一台神经外科手术,持续了16个小时。“这几块巧克力,救了我的命了”,她笑着说。

在抗疫一线,安全防护是每天必须要做好的事,也是最折磨苏娃婷的。

“我是过敏性体质,N95口罩、护目镜戴一天国外在职学位班,脸会过敏红肿,要一边吃过敏药,一边继续戴。我们跟未排除新冠的病人接触,一定要穿防护服,穿两个小时,里面衣服就全湿透了。有时在湿气里密封太长,身上皮肤都被泡白了。”

“我读大学的时候,报临床医学专业的决定很坚决。因为在2003年SARS时候,我无意中看到隔壁班一位同学自己在那哭,她的家人患SARS病逝。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想,如果我是医生,我就能救病人,当医生的念头在那一刻就定下来了。”

2006年,在澳门濠江中学读书的苏娃婷即将高三毕业。填写志愿时,她查阅了内地有医学专业的前十名高校,最后选了武汉大学。2013年6月,苏娃婷从武汉大学临床麻醉专业硕士毕业,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成为医院唯一的澳门籍医生。之后,苏娃婷继续攻读科主任夏中元教授的博士澳门在职博士,在医学追求上义无反顾。

“为什么不回澳门当医生?在澳门收入起码比在武汉收入高几倍啊?”苏娃婷被无数次问到这个问题。“我如果想钱的事,就不会去当医生。留武汉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实现我的个人价值。我想,既然选择当医生,很重要是接触病例。澳门人口少,病例也少,这对医生水平提高有限。我想成为医学大师,不想成为平庸的人。当然,如果澳门需要我回去帮助,我也会义不容辞。”

濠江中学副校长陈虹介绍,作为澳鄂大专人士协会理事,苏娃婷致力于湖北宜昌和澳门中小学的文化交流,曾带着100多名的宜昌学生来澳门参观世界遗产,感受澳门回归的变化。苏娃婷还和澳门义工一起,走进湖北枝江、兴山,开展扶贫、助学、探访活动。

陈虹说:“我为苏娃婷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我们濠江中学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她是一个榜样,后面的学生会向她看齐。”

苏娃婷还热心社会公益。疫情困守澳门期间,她和濠江中学一起努力,为武汉募捐了价值超过十万元的口罩、防护衣、手套等医疗物资。

“我要努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外地读书、异地成家、前线抗疫,苏娃婷时常被家人担心。

“当初报武大的时候,家人就不太赞成,怕我万一到了内地成家立业,不回澳门了怎么办?结果呢,家人的担心全部都兑现了,哈哈!所以我现在就告诉他们,什么都不要担心。我在内地、在武汉很好。”

2012年暑期,苏娃婷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实习,在那里认识了现在的先生、麻醉科同事雷少青。“他是武汉当地人,从香港大学博士后毕业的。认识之后他告诉我说,看到我第一眼,感觉就像王菲歌里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缘分就这样不期而至。2013年,苏娃婷结婚了,成了一个地道的“武汉媳妇”,2014年,他们的儿子出世了。“我现在很幸福,因为我做的,是我喜欢的事情。一个人只有热爱她做的事,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热情,我现在就是。”

在澳门时慢性子、文文静静的苏娃婷,经历了14年的武汉学习、工作、生活的磨练之后,变成了一个急性子、风风火火的人。

“在澳门吧,就感觉特别安逸,我那时不爱说话。在武汉这些年,特别是当医生之后,我变得特别急性子了。因为抢救病人都是争分夺秒的,慢不下来了。”

自称变成泼辣性格的苏娃婷,完全融入了武汉当地的生活和工作圈。虽然湖北整个医疗系统,只有她一个澳门人,但她一点也不孤单,已然和同事们打成了一片。

“我经常和同事开玩笑,说我好歹也是咱‘武汉媳妇’,你们对我客气点。所以抗疫上班第一天,我都不知道哪个同事悄悄在我的防护服背后写了‘武汉媳妇’的字,她们拍照了我才发现。”

现在,武汉的医疗秩序正在慢慢恢复。苏娃婷所在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量已经恢复到平常的1/3左右,苏娃婷和同事们又开始忙了。

“我们能忙起来,说明武汉正在恢复常态”,苏娃婷说。身为“澳门女儿”“武汉媳妇”,特别是一名临床麻醉医生,“我要努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uewei.guojishuobo.com/aomen/1602.html

xiao11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uojixuewe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