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
记 者丨王帆
编 辑丨王峰
当众多城市掀起争夺人才的热潮时,一些地方将眼光瞄准了人才养成链的上游,加强人才的本地培养能力,办大学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迎来哪些新大学?它们将在哪些城市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2019年的公开信息,统计口径包括:哪些省市官宣了新办大学的计划,哪些新大学完成了选址或取得其它实质性建设进展,哪些城市将在2020年迎来新大学的首批学生等。
梳理发现,未来全国将有若干所值得期待的高水平大学建成。譬如:
中央对雄安大学的定位是“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
位于深圳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是中科院系统的第4所大学,将在2020年招收首批研究生;
冠以“(粤港澳)大湾区”头衔的大学将落子东莞;
佛山则计划建设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的佛山理工大学。
一方面,高校是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平台,将成为城市人才持续供给的“蓄水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本身就将吸引和集聚包括大学教授在内的高端人才。此外,大学作为重要的科研、文化资源,也将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新大学的布局及发展,将一定程度影响城市竞争格局。
图/图虫
哪些城市将迎来新大学
从全国区域版图来看,一些重要城市将迎来新的大学。
2019年5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东莞市长肖亚非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国家已经初步同意,在东莞滨海湾新区设立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大湾区大学,相关筹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广深两大核心城市之间,毗邻港澳亚洲城市大学深圳点,是珠江东岸少有的可集中连片开发的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被普遍视作大湾区大学将在此落子的主要原因。
同年5月,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表示,雄安大学筹建已形成工作方案。9月,相关规划方案显示,雄安大学规划用地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东北部,处于高等教育与科创区内,毗邻科研区、未来岛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4月亚洲城市大学深圳点,各地新建大学盘点:未来几年中国哪些城市迎来新大学?,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联合印发《切实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工作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三省联合港澳台及国内外名校共同打造一所综合性大学。
此外,据青海西宁本地媒体2019年12月底报道,“开工建设西宁大学”将是青海2020年推进的重点项目之一。
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拥有以城市命名的大学,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也终将迎来“西宁大学”。截至当前,青海省仅有12所高校,其中4所为本科院校,西宁大学的创办将为青海较为薄弱的高等教育事业增添一分力量。
除了区域性概念的综合性大学之外,一些城市将迎来专业性大学。2019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复筹建康复大学,学校将落地于山东青岛。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康复大学(筹)举行了揭牌仪式。据了解,康复大学聚焦国家康复事业发展核心需求,初期招生规模将控制在5000人左右。
此外,合肥在2019年正式迎来了第一所艺术类本科高校安徽艺术学院,当年12月,位于杭州的中法航空大学举行了奠基活动,位于宜昌的湖北航空学院也举行了项目开工活动。
图/图虫
大湾区领衔高校建设“井喷”
在众多区域之中,粤港澳大湾区领衔新一轮的大学建设爆发期。
一直以来,从民间到学界都有将粤港湾大湾区对标国际其他湾区的提法。对比几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实力,2019年南方教育智库发布的《四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京湾区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共1142所)的数量分别为64、11、16和22所。
但如果不计香港和澳门,其他9座内地大湾区城市的整体高教实力会大打折扣。9座城市只有4所211大学,且全部集中在广州。在《经济观察报》2017年评选的一份“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榜单中,佛山、深圳和东莞均入选,并分列一、二、四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地,为三地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前述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除了透露大湾区大学的进展外,肖亚非还表示,东莞将大力提升东莞理工学院的办学水平,推动区域创新。
以合作办学形式落地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在2019年9月已正式动工,第一期建设工程预计于2022年年中完成。
2019年年初,在广州市黄埔区党代会上,广州交通大学选址黄埔区的消息获得正式确认,广州将结束没有交通大学的历史。
与广州邻近的佛山,在2019年年初举行了佛山理工大学筹建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市长朱伟表示,佛山决心把佛山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的大学,支撑佛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
同是2019年年初,中山市长危伟汉汇报中山科技大学建设方案,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同和支持,12月19日,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办已揭牌成立。
深圳更是动作频频。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深圳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一个月后,深圳教育局迅速启动了公开招标遴选深圳海洋大学办学方案项目。
意见还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2019年最后一天,该学院宣布选址深圳宝安黄田。
此外,2019年11月,中科院系统的第4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启动了全球招聘,首批面向全球引进约100名高端人才,包括学院院长、系主任、(讲席)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2020年,学校将计划依托国科大等有关高校,招收第一批研究生。
大学与城市竞争力
什么样的城市在新建大学方面最积极?
近年来一个鲜明特点是,一些教育资源较少的城市,伴随着经济发展,发现产业转型、城市升级都离不开人才,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催生了它们办大学的需求。
以佛山为例,2019年,佛山GDP突破万亿,成为全国第17个“万亿俱乐部”城市成员。但与其经济实力并不匹配的是,2018年,佛山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仅12.42万人。
佛山2018年常住人口为791万人,毗邻的广州常住人口为1490万人,不到佛山的2倍,但广州的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08.64万人,是佛山的8.7倍。
佛山 图/图虫
不止于此,佛山还苦于没有“好大学”。在全市13所普通高校中,本土本科院校仅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广东东软学院两所,其余则为外地高校驻佛山校区以及职业学院。
在前述佛山理工大学筹建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上,佛山市长朱伟表示,佛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短板就是高等教育以及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同样是人才争夺赢家城市深圳的一块短板。尽管近年来频频引进国内外高校在深办学,但2018年,深圳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及研究生的总数仅10.38万人,大幅落后于北上广。
深圳在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教育局在解读时称,和城市发展定位相比,深圳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包括:整体规模偏小;人才培养层次偏低;高校对深圳自主创新的贡献还有提升空间。
事实上,除了培养人才,高校本身就是集聚高端人才的一大“容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人才的平台和载体主要有三类,好的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靠它们来容纳和吸引人才。
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黄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个城市请来一位优秀的学者,他可能就会启发其他学者,促进思想的交流。“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外部性,政府投放在一所学校上的资源,将会让整个城市受益。”黄成说。
21君
你所在的城市未来几年会迎来哪些新的重点学校?
百万读者都在看……
本期编辑 黎雨桐
我在看,你呢?
马来西亚的亚洲城市大学,国家趣谈118:马来西亚是什么样的国家?十个方面了解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将从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中国游客出境游第一站往往会选择东亚或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免签政策无疑将会提升中国游客前往旅游的意愿。马来西亚是什么样的国家?马来西亚有哪些值得去的旅游景点?本文告诉你答案。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简称西马)和婆罗洲北部(简称东马)组成,面积33万平方公里,行政上划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2022年人口3394万,马来人占70% ,华裔占22%,印度裔占7%。61%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6%的居民信奉印度教,马来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马来西亚面积与我国辽宁省+吉林省之和相当,人口数量约为我国辽宁省+吉林省之和的一半。
(1)年轻的国家与悠久的历史
马来西亚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国外在职学位班,自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仅仅60年,但马来西亚的历史却很悠久。马来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2年由拜里米苏拉所建立的马六甲王国,这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载的王国。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扎马六甲(明代称满剌加国)。16世纪后,马来半岛先后沦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1957年,马来亚脱离英国独立。1963年,马来亚与新加坡、沙巴、沙捞越等四个实体组建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马来西亚把新加坡“开除”,新加坡被迫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李光耀在发表全国演讲时痛哭流涕。
(2)国家元首称“最高元首”
马来西亚曾是英国殖民地,与英国关系密切。马来西亚是56个英联邦成员之一,但不是英联邦王国成员,因此不是以英国君主为国家元首。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不是总统,也不是国王,而是称“最高元首”。全世界197个国家中,仅此一例。马来西亚州一级有9个苏丹国,最高元首就是从这9个世袭苏丹中选举产生。但马来西亚不是苏丹国,而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最高元首是国家对内外的最高代表,形式上拥有国家最高权力,但实权在马来西亚内阁。
(3)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根据马来西亚宪法第160条,马来人在出生时就会自动成为穆斯林。马来西亚文化多元,多种宗教和谐共处。马来西亚是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世界伊斯兰经济论坛设在吉隆坡,但马来西亚不是伊斯兰国家。马来女人不像中东国家那样穿褐色罩袍,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多数马来女人也不戴头巾。即使戴头巾,也只是将头发、耳朵和脖子罩起来,依然露出整个面部。头巾极少见到黑色的,而是以白色为主,甚至有淡色的粉、蓝、黄色。
(4)一夫多妻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穆斯林都允许一夫多妻制,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也不例外。马来人在取得回教法庭许可后,跟最多四名女子结婚。男子迎娶新妻子前,必须先取得原配同意。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每位妻子的待遇必须一样,房子、车子、金银首饰必须每位妻子一份。在马来西亚,拥有三四位妻子的人还是少数,但有两个妻子的人不少。
(5)华裔第二多的国家
马来西亚华裔占总人口的23%,是华裔人数占比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新加坡;华裔总人数超过700万,是华裔人数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泰国。马来西亚华裔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迁移至马来半岛的中国人后裔。马来西亚是除中国外华文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国家,华裔坚持保留中国文化,对中国的认同感也较强。马来西亚华裔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如果在私营企业工作,老板很可能就是华裔,大多数客户也是中国人,普通话将是优势。
(6)亚洲大陆最南端在马来西亚
可能很多人认为亚洲大陆的最南端在新加坡,新加坡是个岛国,并不属于亚欧大陆。实际上,亚洲大陆的最南端在马来西亚柔佛州西南角一个名叫“丹绒比艾”( Piai)的地方。“丹绒比艾”立了一个亚洲最南端标志,已成为游客“到此一游”拍照留念的地方。这里可以“一眼望三国”,东边是新加坡,南边是印度尼西亚。
(7)行政机构不在首都
绝大多数国家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都在一个首都,但少数国家有多个首都,而马来西亚却不同。马来西亚的法定首都在吉隆坡,但马来西亚的行政机构却不在吉隆坡,而是在布城。1990年代,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遭遇“大城市病”。为了疏解一部分首都功能,决定建造一座新城作为行政机构所在地。布城()马来西亚的亚洲城市大学,音译为布特拉再也,原属雪兰莪州,2001年割让予联邦政府,成为继吉隆坡和纳闽之后第三个联邦直辖区。联邦政府行政和司法机构已于1999年和2003年从吉隆坡搬迁至布城。
(8)羽毛球强国
羽毛球是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拥有良好的民众基础。马来西亚是传统的羽毛球强国,曾经在汤姆斯杯比赛中获得5次冠军和9次亚军。在过去十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奖中,马来西亚获得1枚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其中李宗伟一人独得4枚男子单打银牌。李宗伟还在2008年、2012年、2016年连续三届奥运会获得男子单打亚军。2008年奥运会后,马来西亚王室授予李宗伟“拿督”的封号。李宗伟曾占据羽毛球男单世界第一位置长达349周,为羽坛最长纪录。李宗伟被称为“大马羽毛球一哥”,与丹麦的彼得·盖德、中国的林丹和印尼的陶菲克并称国际羽坛“四大天王”。
(9)榴莲产量第二多的国家
一般认为马来西亚是榴莲的原产地,后传入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国。泰国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榴莲产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产量占全球的90%。泰国每年产量超过1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莲生产国和出口国,大半销往中国。2022年,马来西亚的榴莲产量达46万吨,产量仅次于泰国。马来西亚最有名的榴莲品种为“猫山王”马来西亚的亚洲城市大学,国家趣谈118:马来西亚是什么样的国家?十个方面了解马来西亚,被称为“榴莲之王”,国内零售价高达每斤100元。猫山王果肉香味浓郁,口感绵柔带粘味道馥郁,果肉甜中带甘,果核则非常小。因为榴莲花通常在夜晚开放,所以马来西亚榴莲主要依赖蝙蝠授粉而不是蜜蜂、蝴蝶授粉。
(10)马来西亚旅游景点
马来西亚靠近赤道,阳光充足,风景优美,不仅拥有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还有悠久的历史古迹和各种特色美食。吉隆坡的双子塔、啥啥兰的天空之境、森美兰的波德申、马六甲的郑和文化馆、登嘉楼的热浪岛、兰卡威岛的天空之桥、槟城的槟榔屿海滩、沙巴的京那巴鲁山、沙捞越的沙捞越文化城都是值得去的旅游景点。肉骨茶、虾面、扁担饭、煎蕊、椰浆饭、叻沙面、西刀鱼丸都是不能错过的美食。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第三大橡胶出口国、第二大未锻轧非合金锡出口国,也是天然气和优质热带硬木的重要出产国。原始森林中栖息着濒于绝迹的异兽珍禽,野生动物数量也很多,兰花、巨猿、蝴蝶被誉为马来西亚的三大珍宝。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21/2022人类发展报告》中,马来西亚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91个国家(地区)中的排名第62(中国大陆排名第79);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马来西亚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27(中国大陆排名28);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发布的《2023年全球幸福报告》中,马来西亚的幸福指数在13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55(中国大陆排名第64)。
2022年人均GDP为1.24万美元,与中国相当,属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马来西亚人均GDP与中国差不多,但国民幸福感比中国高很多。马来西亚房屋无均摊面积,无遗产税,平均房价不高。吉隆坡房价最高,介于11000~50000元人民币/平方米,雪兰莪房价介于6500~20000元人民币/平方米,槟城房价介于5000~20000元人民币/平方米。马来西亚沿袭英式教育体系,英文教学,性价比高。马来西亚基本公共设施完善,医疗水平领先。马来西亚拥有完善的英联邦法律体系,有健全的制度,信息公开透明,营商环境较好。马来西亚日常生活费用不高,RON95汽油约3元人民币/升,RON97汽油约5元人民币/升;衣服和鞋子价格低廉,鸡蛋、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统制品都有政府津贴。
参考资料:《列国志·马来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马来西亚通史》等。